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257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崔信也不再劝,将信放在案上,吟诵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抽泣声戛然而止,崔小娘子不知何时已经抬起了头,红肿的双目直盯着崔信。
  崔信却笑着住了嘴。
  “父亲!”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崔信继续往下吟诵,心里难免酸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屋内寂静片刻后,崔小娘子神采飞扬,“若无心胸,绝难撰写此文,必为奸邪诬构!”
  崔信心里嘀咕,那小子其实还真挺爱钱的,“未必是构陷……不过此事的确颇有隐情。”
  崔小娘子拉着崔信坐下,“还请父亲详叙。”
  “涉及国事,不可外泄。”崔信摇摇头,“不过此次商队回关,携良驹数百匹,圣人欣喜。”
  又安慰了女儿一番,崔信转身离开,回了卧室,看见妻子忿忿模样,不禁又叹息一声。
  张氏又开始絮絮叨叨起来,崔信没有理睬,心思早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
  当裴世矩突然出列问罪李善的事情传开后,崔信和平阳公主有着一致的判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猜得到真相,但女儿心悦,老父亲自然多加打探,事事留心。
  这小子倒是有手段,出塞通商一事必然早就密奏陛下,只怕太子、秦王都知情,崔信心想,裴世矩三朝老臣,临老了却摔了个大跟斗。
  闻喜裴氏西眷房如今一门双相……难怪那小子要外放。
  虽然被裴世矩塞到了雁门,却能逆境奋发……的确是个人物,但将来如何?
  崔信不得不考虑周全,虽然自己持身中正,但清河崔氏族人多为东宫一脉,裴世矩为太子詹事,而裴寂也依附东宫。
  难怪临行前不肯签下婚书,原来是李德武!
  自两仪殿一事传开,长安城内颇有喧嚣,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人惊诧,有人叱骂,有人怜惜,有人暗赞。
  但论感慨,无过裴世矩本人。
  夜已经深了,孤灯旁,桌岸边,老迈的裴世矩自斟自饮,面无表情的盯着外间如浓墨一般的夜空。
  出身名门,建功立业,盛名遍传海内,如今却被黄口小儿如此羞辱,这让裴世矩如何能忍受?
  今日出了太极宫,裴寂就告知,西眷房子弟裴怀义组建商队出塞,甚至还想请他出手,驱逐李善,独占商路。
  若是早一日知晓此事,自己……裴世矩细细想过,自己只怕还是会出手问罪,但绝不会受到这样的羞辱,至少不会说出“涉及各族,都应斥责”这种话。
  只要一想起今日两仪殿内李渊父子三人的神情,裴世矩就羞愤难当……出塞通商,李善肯定早就密奏,应该是从平阳公主这个渠道。
  打探军情得利,换回良驹数百……换句话说,李善是不惜身染污垢,为国勤事,而自己却是打压贤良。
  如今细细想来,裴世矩很确定李善明暗两手针对自己,首先密奏陛下,自己却在代县大造声势,其次勾连裴氏西眷房涉身其中。
  不管哪一条路,都有可能让自己一脚跌入坑中……裴世矩暗咬牙齿,这么多年了,从未吃过这种亏。
  李善,你给我等着!
  你越是逆境奋发,越是明面上不动干戈,老夫越是难以忍受……他日,你若复仇,李德武有机会躲过一劫,但老夫子嗣何以自处?


第三百九十二章 开端(上)
  长安这边暗流涌动,而雁门关却是喜气洋洋。
  刘世让那份奏折……好吧,不管怎么说,和他上书的其他奏折比起来,终归起到了点些许作用。
  至少,圣人李渊遣派使者抵雁门关,训斥李善贪利好财……但关于如何处置,以及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且当日夜间,李善设宴款待使者,据说两人谈笑风生,吟诗作赋……刘世让终于体验到李善究竟有什么样的分量。
  使者前来,同时带来了罢李高迁左武卫大将军,降为骠骑将军的旨意……这也让刘世让大为沮丧。
  李高迁领代州府兵,看似应该受经略马邑的刘世让的指挥,但实际上却是听令于李善。
  加上抵达雁门关已有多日的左威卫将军薛忠所率的两千士卒,再加上得李善施恩逃回关中的千余残卒,李善已经全面掌控雁门关,将刘世让完全架空。
  不过,李善的主要精力并不在守御雁门关,而在源源不断的商事。
  李善在雁门关是一手遮天,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这导致朔州如今的局势非常的奇怪。
  马邑那边打生打死,数万大军猛攻不止,高满政数度求援,都已经送出好几份血书了,他亲手斩杀苑君璋长子,一旦城破,必无幸理。
  而雁门到云州这条商路却是热火朝天,往来商队络绎不绝,甚至好些玉壶春都没送到云州,在朔州就被突厥兵用良驹换走了……毕竟天寒地冻,突厥兵又不用上阵攻城,闲的无聊的很。
  这也导致最近几批换来的马匹都是良驹……李渊甚至刻意让使者私下多加抚慰李善。
  “这是第四批了吧?”
  城墙上,远远眺望渐行渐近的商队,裴怀义笑得很开心,亲热的搂着李善的胳膊,“怀仁放心,若携回良驹耕牛,都好说!”
  李善轻笑一声,“怀义兄,按例罢了,不敢使贵门分润。”
  “怀仁此言差矣。”裴怀义正色,低声道:“六伯都斥责为兄了,再说怀仁为国事,为兄怎敢妄夺?”
  离开长安之后,裴怀义直接来了雁门关,正巧第四批商队回关,在长安期间,他没能见裴世矩一面,只得了不知内情的裴寂的吩咐。
  李善其人,得圣人青睐,简在帝心,东宫欲以怀柔,而李高迁得以戴罪立功,并未被除爵,也有李善襄助的原因……一句话,你裴怀义要和他搞好关系啊。
  其实就算没有裴寂的吩咐,裴怀义也不准备再和李善作对了……虽然明面上没有消息,但暗地里长安贵人都已经知晓马引这玩意了。
  有谯国公柴绍作保,第一批运到长安的数百良驹让无数人瞠目结舌……关中说缺马也缺马,说不缺马也不缺马,但如此成规模的良驹,实在少见。
  当年生擒屈突通的薛国公长孙顺德公开感慨,如此良驹,本朝唯见玄甲。
  经过虎牢一战,天下皆知,李唐纵横天下首在天策府,李世民南征北战首在玄甲兵,而玄甲兵最重要的就是集中了李唐关中、陇西等地不多的一批良驹。
  裴怀义离开长安的当日,长孙家组建的运粮队正好启程,等他到了太原府,河东甚至陕东道都有运粮队往代州方向而去。
  换句话说,渐渐扩大规模的玉壶春酒坊,已经不是裴家、柳家等河东望族能钳制的了。
  李高迁大步走来,笑道:“明府真是好手段!”
  “小弟呼之高迁兄,而兄长呼明府?”李善不客气的瞪着李高迁,“难道是要小弟拜称郡公?”
  “为兄口误,口误。”李高迁放声大笑,虽然被降职,但没有被削爵,这对他影响不算特别大。
  反倒是率代县府兵,正好顺势脱离刘世让的指挥,而且相对独立,毕竟李善不太插手军事,这让李高迁很是满意……所以架空刘世让,李高迁可是出了大力的。
  李善笑如春风,“高迁兄当罚,稍候接风,便罚连饮三杯。”
  “玉壶春如今名噪关内塞外,痛饮如此名酒,可算不上罚。”裴怀义摇头道:“当罚高迁兄今夜不得饮酒才是。”
  三人谈笑风生,稍远一点的阚棱不满的嘀咕了几声,已经抵达雁门关多日的薛忠只笑看这一幕……经历馆陶、魏县、永济三战,薛忠深知这位馆陶县公心机深沉,一言一行均有深意。
  想架空奉圣命经略马邑的刘世让,看似容易,实际上并不简单,李善想掌控雁门,不得不稍稍让步于如李高迁、裴怀义这等人物。
  王君昊瞄了眼李善脚下的那条小奶狗,半个月下来,吃的肚子滚圆滚圆,正绕着李善的双脚钻来钻去……他清晰的记得李善那天夜里抱着小狗说的那些话。
  “开关!”
  随着李高迁的下令,五六十辆满载而归的马车缓缓驶入关中,身后是数以百计的高头大马,马嘶声连绵不绝,手持套杆的骑士左右奔驰。
  一片欢声笑语中,形单影只的刘世让远远看着这一幕,眼神中有着后悔,也有深思。
  被除爵罢官后得以起复,刘世让拿到了一个不能再好的开局,前有高满政举朔州来投,后有苑君璋大败而逃,自己最终却落到如此千夫所指、四面楚歌的局面。
  虽然不擅勾心斗角,虽然朝中无援,但刘世让并不傻,自己至今还顶在雁门关,只是因为马邑还没有失陷。
  一旦马邑城破,背锅的还有其他人选吗?
  甚至刘世让已经察觉到了李善对自己的提防……如今雁门关诸事,李善为首,李高迁、薛忠辅之,而守卫城门的却是最近在军中名声鹊起的临济县侯阚棱。
  和李高迁、薛忠不同,阚棱在雁门关只遵从李善一人之命。
  刘世让轻轻叹了口气,视线久久落在了那个身穿青衫的青年身上。
  他并不后悔和李神符大打出手,也不后悔使李高迁出塞援马邑,却后悔两个月前在马邑轻易逐走李善……既然怀柔,那就不能半途而废。
  李善虽不肯接过自己的让功,却也没有直接将事情捅穿,反而替自己扬名……
  就在这时候,雁门关外,视线可及之处,突然升腾起长入云端的烟柱,刘世让瞳孔微缩,马邑终于被攻陷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开端(中)
  十一月初八,在苑君璋一个多月不惜兵力的狂攻之下,在一个多月都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马邑终于宣告失陷。
  虽然突厥曾经试图让高满政投降……但曾经亲手斩苑君璋长子的高满政如何敢投降?
  最终高满政试图突围去雁门关,但麾下右虞候杜士远叛变,斩高满政以降……即使如此,苑君璋也亲手斩下了高满政的头颅,悬挂在马邑城门上。
  除了提前送出去的两个儿子高玄积、高邈之外,高满政满门被灭,突厥入城更是大肆劫掠,马邑几成人间地狱。
  欲谷设饶有兴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瘦高汉子,“你能说降雁门关?”
  瘦高汉子喘着粗气说:“刘世让此次起复,先后与李神符、李高迁交恶,已身处绝境……”
  “决计不可能。”走来的郁射设嗤笑道:“当年数万大军围城月余,刘世让都不肯降!”
  欲谷设不悦的瞄了眼郁射设,他们俩从血缘上来说是堂兄弟,但政治立场不同,一个是颉利可汗独子,一个依附突利可汗。
  想了片刻,欲谷设招手让瘦高汉子近前,低声说了几句。
  郁射设不屑的看着这一幕,直等到瘦高汉子走远,才嗤笑道:“刘世让未出兵援马邑,便能定罪?”
  “即使定罪,他也未必会举雁门关来投。”
  欲谷设懒得搭理,径直走开,这一切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阿史那社尔的谋划,但他觉得……还是有成功可能的。
  商队往来朔州、云州,足迹甚至远去草原,并不止是李善设法打探突厥内部,反过来突厥也能通过商队来了解雁门关内的局势。
  虽然李善下了封口令,不许商队任何人提及代县令,但如李神符、刘世让的恩怨,并不是什么秘密。
  欲谷设抬头看了眼马邑,再转头看了眼东侧视线之外的雁门关,心想马邑终究是攻下了,下一个是雁门关,或许再下一个是河东太原府……只是不知道那个李善如今在何处!
  呃,雁门关内的李善额头微有冷汗,“真的问起了?”
  周二郎和范十一对视了眼,都默默点头。
  “看清了,真的是欲谷设?”
  范十一苦笑道:“当日便是小人和三哥擒下的,哪里会不认得……”
  李善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欲谷设啊欲谷设,不就是抓了你一次,也没把你怎么着啊,非要这么惦记老子作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2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7/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