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29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不可否认的是,李渊那么多儿女,最有能耐的是次子李世民,而最得其宠爱的却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产女之后到现在一个月,李渊、万贵妃三次出宫探望,赐下不少珍宝,还给才出生的外孙女加封了县主。
  “三姐是坐不住了。”李元吉笑嘻嘻的说:“不过都入宫了,也不将小侄女带来。”
  “说什么浑话!”李渊训斥道:“才刚刚满月,这寒冬时节,哪里能带出来,万一风寒,那不是闹着玩的!”
  “是是是。”李元吉笑着说:“听说满月那日,居然抓了根马鞭?”
  “哈哈哈,那马鞭精美,镶嵌宝石,光彩夺目,难怪喜欢。”李渊哈哈大笑道:“还是怀仁特地送来的呢,原是突利可汗所有。”
  “看来日后当效仿三姐,跃马扬鞭,显威沙场。”
  听着一连串的话,想起刚刚诞下的女儿,平阳公主的脸庞不禁柔和了几分,李渊这才拉着女儿坐下,“才出月子就进宫,肯定是有事,直说无妨。”
  平阳公主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信递过来,“怀仁来信。”
  “噢?”李渊略感诧异,前两年李善在代州,常通过平阳公主这条线将一些信息写在信中直抵御前,但如今李善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几乎控制了整个关内道的兵力,但有事务,直接上书就是了,为什么还要通过平阳公主呢。
  打开信看了几眼,李渊笑着问道:“怀仁意欲留下段德操,戴罪立功?”
  “是。”平阳公主点点头,“段德操乃父亲早年旧部,随父亲晋阳起兵,兵败灵州被擒,尚不知是否除爵,怀仁不敢擅专,所以来信。”
  “前些年段德操镇守延州,劳苦功高,虽此战败北……”李渊略一沉吟,随即就道:“本就不欲除爵,只是罢职而已,怀仁欲用之,也是好事。”
  李渊心里明镜儿似的,人家段德操在延州干的有声有色,被调到灵州才一个多月就被老对手梁师都击溃……显然,这个锅不应该是段德操的,而是襄邑王李神符的。
  再说了,正如女儿所言,段德操是自己的嫡系,如今朝中局势诡异非常,这种人物当然不会丢掉不管,日后必有起复。
  放下信件,李渊笑着说:“如此小事,怀仁上书就是,何必让你跑一趟?”
  平阳公主正色道:“泾州一战,大败突厥,斩首数万,彰显国威,此乃怀仁之功。”
  “但怀仁亦有过错。”
  “平阳说来听听。”
  “其一,身为主帅,亲身犯险,非明智之举。”平阳公主哼了声,“二弟亦曾多次亲身犯险,但武艺高超,射术精湛,身边又有秦琼、尉迟恭这等猛将护佑,而怀仁擅谋略,不精武艺,马术寻常,舍弃所长,用其所短,非智者所为。”
  李渊笑吟吟道:“二郎倒也提过,怀仁看似犯险,实则择机得当,去岁云州一战,怀仁也是单骑端槊冲阵,从而引得全军冲锋,终第二次击溃颉利可汗。”
  “但当年在马邑,雪夜袭营,怀仁就没有亲自上阵,而是以刘世让率军夜袭……”
  “父亲怕是忘了!”平阳公主打断道:“郁射设逃遁,是怀仁单骑赶上,亲手生擒的!”
  李渊一时哑然,被堵的没话说了,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事儿了呢。
  平阳公主继续道:“其二,私纵敌酋,突利可汗虽名义上是小可汗,但在阿史那族内地位极高,先后与颉利可汗、都布可汗相抗衡,非寻常酋长。”
  “如此人物,是杀是放,当由父亲抉择,怀仁不过一军统帅,何能自行处置?!”
  李渊有点蒙逼,他不相信女儿看不懂期间的缘由,就算女儿看不懂,但女婿柴绍前隋就出仕,在这方面算是有些心思的,而且还执掌宫禁,不可能一无所知。
  最让李渊蒙逼的是,这种话谁说都可以,但一直力挺李善的女儿来说……这是摆错立场了吧?
  “其三,身为臣子,却玩弄这些小聪明,气度狭小,这是臣子应该做的吗?”平阳公主扬声道:“父亲,女儿已然去信,训斥李怀仁。”
  “训斥甚么?”
  “难道你李怀仁能自比韩信吗?”平阳公主终于露出一个笑容,“难道当今陛下还不如汉高祖吗?!”
  听到这儿,李渊放声大笑,伸手指着平阳公主,“平阳啊平阳,为父与怀仁默契于心,无需如此,无需如此。”


第九百二十六章 平阳(下)
  历史上功高盖主以至于下场凄凉的大将多了,但平心而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大都不是擅杀功臣的那种人。
  汉高祖刘邦不得已杀了大名鼎鼎的韩信,很大程度在于君臣离心……最关键的时刻,韩信手握重兵却不肯出兵,坐视刘邦与项羽大战。
  后来的垓下决战之前,刘邦大败,不得已将大片土地封给韩信,才请出了这位兵仙,终能逼得项羽自刎。
  李善在能力、军功上都是不能与韩信相提并论的,而李渊对待臣子的宽容却是能与汉高祖相提并论的。
  实际上除了韩信,刘邦也剪除了部分王侯,但总的来说,不算刻薄寡恩,要知道一直到他孙子汉景帝时期,朝中宰相还是非列侯不可任之……也就是说,不是开国侯爵,就没有资格出任宰相。
  对比一下明朝,可怜的朱允炆只能请出耿炳文……其他大将都被杀光了。
  其实中国历史上一统天下的几位君王,秦始皇、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祖都不是擅杀功臣的人,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流传后世,唐高祖也差不多,凌烟阁功臣大部分都在武德年间就已经建功立业。
  但历史上都说开国君主喜欢秋后算账,主要还是因为宋明两朝,宋太祖还是好的,只弄了个杯酒释兵权,宋高宗就有点损了,硬生生坑死了岳飞。
  当然了,最狠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死的太早……于是几乎将当年的老伙计全都弄死了,以至于弄出两个靖难之役。
  平阳公主点出了这一点,无非是在说,李渊不是那种人,只要李善老老实实的,基本上就不会出事……其实柴绍觉得妻子这番思路很是无聊,因为他能肯定,李怀仁那货看似中立,实际上肯定涉入夺嫡之争中了。
  “来信之前,怀仁已遣派人手将襄邑王、段德操送往长安。”平阳公主的态度略为放松了些,“是否许可段德操戴罪立功,还要请父亲决断。”
  “那就留在军中吧。”李渊叹道:“怀仁屡立大功,又忠心无二,何至于此?”
  “出征之前,怀仁还曾提及,不愿效仿王翦……”
  “此一时彼一时。”平阳公主打断道:“如今流言四起,怀仁何以自安?”
  “流言四起?”李渊呆了呆,“什么流言?”
  李渊有些警惕,寻常的流言无所谓,但关于如今手握兵权的李善的流言,自己这些日子亲掌朝政,居然都不知道!
  “难道父亲不知道?”平阳公主眼角余光扫了扫,“看来三胡是听说过的。”
  “嗯?”
  李元吉嘴角抽了抽,小声说:“父亲,这几日坊间传言,李怀仁乃皇室血脉……如今手握兵权,恐有大变,社稷不安……”
  什么鬼?!
  李渊都蒙逼了,李怀仁是被列入宗室,怎么会有皇室血脉?
  但细细想了想,李渊气的拍案而起,老脸扭曲的都没法看了,破口大骂道:“何人胆敢指使!”
  什么手握兵权,恐有大变,以至于社稷不安……这是在指如今身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实际上将大部分关中兵力都握在手中的李善有不臣之心。
  而皇室血脉,指的不是宗室子弟的身份……而是指这位名扬天下的大唐邯郸王很有可能虽然是个郡王,但实际上是个皇子。
  李元吉瞄了眼平静的平阳公主,再看看喘着粗气,目露凶光的李渊,心想这种可能性实在不大,当年要不是李善妙手救回了三姐,父亲也不会那么信重……但在外人看来,还真有可能啊。
  首先,李善祖籍陇西郡成纪县,这也是李唐皇室的祖籍,而两家都不是陇西李氏。
  其次,李善据说生于岭南,来长安投亲的……这种说法很多人都知道,那一年是武德四年,正是李世民扫荡中原奠定帝业之后。
  再次,据说李善生父早亡……至今都无人知道其生父名字,要知道如今都已经改朝换代了,就算是前隋的罪臣,这一朝也没有保密的必要,除非这个名字不能公布。
  咳咳,总而言之,这条流言不仅仅针对的是手握重兵的李善,更是在针对李渊……搞不好那位是唐皇的私生子啊。
  呃,还带上了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呢……你们小心点啊,别斗生斗死,结果被个私生子摘了桃子,那私生子如今可是手握重兵,三日之内就能兵临长安城下的。
  这如何不让李渊气急败坏以至于破口大骂……特别是他看见四子李元吉眼中流露出的狐疑神色。
  难怪了,难怪了!
  李渊想起这两日两仪殿议事,几位宰辅似乎眼神都有些奇怪,自己还加意抚慰……天寒地冻,还赐下了些宫中用炭。
  难怪了,难怪这流言没人传到自己耳中!
  我没有,我冤枉,不是我!
  李渊细细想了又想,厉声喝道:“怀仁如今为军中统帅,此等流言……必有人指使!”
  很确定不是我……李渊有这个信心,因为按照年龄来推算,李善出生的时候,妻子窦氏还在呢!
  前隋时候,隋炀帝杨广对李渊这个表弟颇多忌惮,还曾经问过李渊的侄女,也就是入宫为嫔妃的王氏,你舅舅还没死吗?
  所以李渊一直战战兢兢……呃,绝不是因为李渊畏妻如虎,窦氏生下了长子、次子之后,许李渊纳扬州刺史万武刚之女为侧室,那就是万贵妃了。
  李渊记得很清楚,那段时日自己绝没有沾花惹草,没那个条件,没那个时间,更没有作案动机啊!
  这个锅,老子不背!
  平阳公主慢悠悠的说:“如此流言,就连远在原州的怀仁都知道了,如何还敢擅自留用被俘罪将?”
  李渊缓缓坐下,挥手让嫔妃退下,脸上颇有猜疑的神情,“是谁?”
  李元吉有些小兴奋,但忍住了没开口……如果李善被召回京中,那最有可能接任主帅的,除了秦王,不做二人之想!
  到底是谁干的,还需要猜吗?
  李元吉心里清楚,短短半年,夺嫡局势大变,秦王府稳住了局势,而且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东宫那边一次一次的被削权……归根到底,无非是李渊的态度、立场发生了改变。


第九百二十七章 流言蜚语(上)
  殿内的气氛略有些凝重,李元吉大气都不敢喘,上次父亲如此大怒还是武德二年的河东大败,先是自己丢了太原,宋金刚席卷河东,又有独孤怀恩之叛,关键时刻又出了夏县叛乱。
  那次父亲大怒的后果是……整个夏县都被屠了。
  平阳公主倒是神情愈发放松,笑着说:“泾州大捷,斩首数万,如此大功……听说父亲有意在收复三州之后,加封怀仁嗣王?”
  没等李渊开口,平阳公主继续道:“还好当日父亲没许诺亲王,不然真是……”
  亲王非皇子不能册封,如果那样,真是说不清了……李渊没好气的瞪了眼女儿,“如今看来,连嗣王都不能封了。”
  一边说着,李渊一边在心里琢磨,到底是谁放出这等流言……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必与夺嫡相关,都已经扯上皇室血脉了,这明显是要让怀仁与太子、秦王都起隙。
  但到底是谁……李渊很难做出判断,从明面上来说,如果李善被召回京中,如同赵郡王一般被闲置,那得益的就是二郎。
  如果二郎再次上阵,收复三州,加上手掌兵权……自己也不得不选择易储了。
  李渊细细想了又想,似乎二郎这段时日并没有这等心思,行事作风以至于整个天策府都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他心里应该清楚,两位宰辅是得自己授意与之交好,他没有必要这么心急。
  难道是东宫?
  如果是太子,那倒是有些谋略,以此试探,或以此陷害秦王?
  李渊也觉得不太可能,太子向来稳重,少有冒险之举,而且半年前才发生天台山一事……如果弄巧成拙,自己真的以二郎代怀仁领军的话,太子那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正踌躇间,李渊看了眼一脸悠闲的平阳公主,恍然大悟道:“平阳,还不说来听听!”
  听刚才三胡的话,这等流言已经遍传长安了,女儿不可能是刚刚听说,但却今天突然入宫,肯定是有所收获。
  平阳公主笑道:“父亲应知,天下何人最恨怀仁?”
  李渊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李元吉已经脱口而出道:“当然是颉利可汗之子欲谷设,两次被生擒活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9/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