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61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崔十一娘嗔怪的瞥了眼,李善拱手道:“错了,错了,以后妹妹有三姐撑腰,当退避三舍。”
  “说起来昨日被三姐持鞭抽了一顿……如果没记错,那鞭子好像是妹妹的?”
  崔十一娘张嘴正要解释,那是父亲非要借出去的,但李善抢在前面笑道:“不碍事,不碍事,只是想被三姐鞭挞,还不如被妹妹鞭挞呢。”
  朱氏没好气的叱道:“十一娘记住了,鞭挞不可留情!”
  崔十一娘脸颊绯红,连脖子都染上一层淡淡的红晕,看的李善忍不住悄然咽了口唾沫。
  张氏倒是乐意看到这一幕,虽然她现在看李善这个女婿越来越顺眼,但也希望看到女儿女婿相濡以沫……考虑到多年前崔帛那颗被砍下来的头颅,考虑到李善如今的地位,肯伏低做小显然不是因为清河崔氏的地位。
  “退避三舍,可不是什么好话!”长孙氏却调侃道:“十一娘体弱,难道你还要连退三次后迅捷反击?”
  呃,李客师、李楷都曾经评价过李善的行事作风……退避三舍后的反击,堪称迅猛。
  李善的神色有些古怪,眼角余光瞥了眼十一娘苗条身段,“妹妹体弱……”
  崔十一娘毕竟年纪小听了这话有些懵懂,其他三个中年妇女无不暗骂几句……张氏想起夫君崔信不止十次八次的骂某人留恋平康坊,绝非良配。
  长孙氏咳嗽两声换了个话题,“对了,怀仁今日就要回庄子,赵国公那边?”
  李善都回京了,朱氏自然是不能继续住在崔府了,不然真成了上门女婿了,那边仆役、周氏和小蛮正在收拾呢,而苏定方的母亲之前是安排在了李宅的。
  这位伯母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件事,李善眯着眼笑问道:“可还适宜?”
  “哈哈,赵国公娶的好娘子,每日侍奉,从不稍离。”长孙氏笑眯眯的说:“昨日听说婆婆去了大总持寺上香,急匆匆的赶去……”
  李善脸上笑容不散,“伯母这是羡慕了?”
  “哈哈哈……”
  张氏、崔十一娘听不出什么味道,但朱氏隐隐听出了些什么,似乎苏定方的母亲在李家不太安分啊……她记得清清楚楚,就在去年除夕,苏母曾经公然提议苏家迁居长安城内。


第九百九十六章 糊弄
  大厅内,不太耐烦的李善摆出一副颇感兴趣的神情,听着对面两人的絮叨,要不是后面行礼还没收拾好,真懒得听这两家伙废话。
  不过也没办法,虽然是同父异母,但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舅子啊。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好些年了,李善见识了大量的世家门阀子弟,这些人中有的忠厚,有的纯良,有的狡诈,有的阴险,甚至还有如赵元楷这等厚颜无耻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人都很有能力,不类凡品。
  而今天,李善见识到了两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堪称中庸的世家子弟,这个中庸不是那个中庸,而是真真正正的普普通通。
  其实也不奇怪,李善这些年一路艰辛而行,不管是友人还是对手,总归没有笨蛋,而如清河崔氏这样的千年世家,根深叶茂,族人数以万计,其中笨蛋应该是占大比例的……即使他们是崔信的儿子。
  虽然崔信在出任中书舍人、以清河郡望封爵之前,在清河崔氏内部的地位并不算多高,但毕竟是清河崔氏大房嫡系,崔恒、崔仑两人自幼得名师教导,但无奈资质普通,实在不成器……这也是崔信宠爱女儿的一大原因,比起来,十一娘比她两个兄长强太多了。
  “说得是。”李善温和的笑着说:“只是如今小弟未领实职……噢噢,倒是身上还有个司农卿,不过主要是为了棉花,两位兄长……”
  “参赞军机、打理文书……”李善奇怪的说:“难道两位兄长不知小弟已然卸任行军总管了吗?”
  其实李善在回京途中就已经接到了王仁表的来信,知道两位舅兄是想借自己出仕,老大还好说一点,毕竟以后还能以荫官出仕,还能继承清河县公这个爵位,但老二崔仑就有点难了。
  没聊两句李善就听出崔仑的意思了,这货是想去苏定方那边捞功劳……类似的事其实发生过,这也是崔仑有这个企图的原因,李楷李德谋。
  要不是因为李善,李楷如何能出任代县令,而且还能转任百泉令呢?
  但人家李楷在任期间,理政颇有手段,打理霞市也算得力,更曾随自己出塞击胡……李善心中有些不屑,想镀金这没错,但什么都不干,也没能力干什么,直接要来分功劳,那就实在是太过分了!
  不得不说,李善如今已经贵为嗣王,但在内心深处,心理层面还是保持在前世那个不高的社会阶层的层次上……最烦的是就是什么什么什么二代了。
  “两位兄长此次入京,可是要试一试今岁科举?”李善一脸天真的说:“对了,稚圭此次回京就是准备考明经科。”
  看崔仑拉着脸,李善心里啧啧两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考明经科都没什么把握啊,“兄长若是要考明算科……小弟倒是能帮得上忙。”
  崔恒还稳得住,而二十出头的崔仑忍不住了,“如今灵州道行军总管苏定方是怀仁门下吧?”
  “噢噢,二兄是想去灵州?”李善为难的叹了口气,“若是之前还好说,但现在……”
  再叹息了声,李善情真意切的细细道来,“此次小弟自解兵权回京,多半是因前些时日的流言蜚语……手握关内道大半兵力,拥兵自重,三月不进兵甚至有养寇自重之嫌。”
  “虽然陛下加封魏王,甚至还命定方兄继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但小弟如何能自安呢?”
  “如今灵州军中,除却苏定方外,尚有大将张仲坚,勇将如侯洪涛、曲四郎等人,均是小弟门下,更多有代州旧部,小弟再往军中塞人,实在太惹眼了,对二兄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善第三次叹气,“天台山一战,陛下蒙羞,若能生擒梁师都,覆灭梁国,再行回京,必能太庙献俘,不让秦王专美于前,而如今……”
  “不瞒两位兄长,小弟此生……只怕再难以上阵了。”
  崔恒、崔仑都呆住了,他们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复杂局势,跟听天书似的,只觉得人家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
  “两位兄长若欲出仕,小弟或可去信德谋兄……呃,李家叔父如今为原州长史,也需俊杰襄助。”李善低声道:“但如今长安局势不稳,太子秦王夺嫡惨烈,就算出仕,也不可在京。”
  相比起来,崔恒是希望跟着李善在长安混,崔仑是希望去苏定方那边捞功……反正李善是不会配合的,一番话下来将两条路都堵的死死的。
  “原州?”崔仑有些动心了,百泉令李楷那儿他不太想去,但去原州长史李乾佑麾下倒是合适,而且原州刺史张士贵还是李善的结拜兄弟。
  “怀仁无需费心!”
  门外传来清冷的声音,崔信冷着脸走进门来,“待得成婚后,你二人都滚回清河,难道你们敢不从?!”
  崔恒、崔仑都站起来,站在那儿战战兢兢的不吭声,李善看崔信的脸色不好看这才也干笑着站起来,“岳父大人,两位兄长意欲出仕,一展其才,二扬清河之名,三为国效力……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两个傻子向妹婿投去感激的目光,崔信都无语了,人家就是不想带你们玩!
  “诗呢?”
  这话题转换得让李善脑子都乱了,“什么……呃……”
  李善突然想起来了,几个月前崔信赴百泉县抚慰大军是逼着自己写三首诗的。
  崔信冷笑道:“只怕早就抛之脑后了吧?”
  这一时半会儿的,李善都没地方抄去,至少得去翻翻那本满是拼音字母的小本子,现在只能小声解释,“战事劳心,尚未全篇……”
  崔信哼了声,“催妆诗也未完篇?”
  “已然完篇了。”李善不假思索,但看到崔信脸色更难看了……给我的诗没完篇,催妆诗倒是早早准备好了!
  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安静了片刻后,崔信挥挥衣袖,“怎么还未启程!”
  李善无语了,的确,自己今日要启程回庄子,但你这么赶我,真的好吗?


第九百九十七章 回庄(上)
  “拜见郎君。”
  “拜见郎君。”
  李善跳下马来,对着守在村口的几个青壮笑骂了几句,此次随其出征的两百亲卫大都安然而返,毕竟泾州一战说是李善亲自冲阵,但实际上还没抵达战场,都布可汗与突利可汗就调头鼠窜了,而萧关一战中的兵力主要是来自于延州、代州两地的府兵。
  朱氏以及周氏、小蛮乘坐的马车以及运载各式行礼的车辆逐一入了庄子,李善留在后面与众人漫步说笑,亲卫们大都昨日就回庄子了,也就王君昊、朱八、赵大十几个亲卫跟着,对了,还有刘黑儿。
  一转眼四个多月过去了,庄子已经大变样,现在的日月潭人口近千户,都比得上一个小镇子了,原本位于西侧的李宅如今成了中心,括地不小,南侧是苏宅,北侧是凌宅,周边还有周二郎、张仲坚、侯洪涛等有爵位的将领的宅子……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人选择迁居到长安城内。
  李善骑在马上从南侧绕过去,远远眺望,笑着问:“将那村子括进来了?”
  “嗯。”朱玮点头道:“实在地方不够了,西侧再过去就是禁苑了,北侧是东山,只能往南了,用渭河对岸的田地跟他们换的,还帮他们用红砖修建了屋子。”
  “可惜了这条河……那年定方兄花了不少力气呢。”
  “也还用得着,毕竟几栋大宅都在河北。”朱玮解释道:“月潭通的那条小河为外围,那边也有青壮驻守。”
  一边说着,朱玮一边打量着刘黑儿,心想大郎新收服的这位胡将倒是眼光毒的很,视线所及之处,无不是要害。
  而刘黑儿也有些许诧异,看似是个普通的庄子,但却易守难攻……东面的村口显然是长期有青壮驻守的,而且外间密林还有斥候暗探,而南边地势平坦,却有河流阻断,明显是将庄子作为要塞。
  在各处巡视了一遍,李善笑着问,“阿黑,若你手中有五百兵丁,能守几日?”
  刘黑儿迟疑了会儿,“粮草?”
  “粮草充足。”朱玮饶有兴致的问:“士卒均披甲,至少是棉甲,马槊、长枪、刀具均齐备,尚有百具弩弓。”
  李善瞄了眼朱玮,虽然自己在代州、原州领军时候麾下有不少弩弓,但亲卫队内可找不出百具弩弓……毕竟天下初定,如今民间不禁军械,甚至不禁铠甲,但弩弓却是严禁的。
  刘黑儿眺望四方,片刻后沉声道:“数百敌军难破,千余敌军,足以守十日,两千敌军,亦能守卫三至五日。”
  李善笑着点头,这个尺度和苏定方、张仲坚的估计差不多,“七叔,回头庄子防务与阿黑交接,名册也让他过目,让他心里有个数。”
  “嗯。”
  李善在心里琢磨,如果有大量敌军来袭,那说明李世民已经败了……而且已经死了。
  如果李建成得手,即使有裴世矩在里面捣鬼,但在李世民没有死的情况下,不会有大量敌军来攻打日月潭的……砍下李世民的脑袋肯定是李建成的第一目的。
  只要能守得住日月潭,不让裴世矩造成事实,李善并不相信那老狐狸有什么能力能至自己于死地……扯皮的事,让平阳公主去就是。
  当然了,如果李世民真的死了,那李善的将来也必然是黯淡无光……说不定还要找个机会灰溜溜的逃到南方去苟延残喘。
  其实将刘黑儿带回长安,李善就是想用在这个地方,日月潭的防御,王君昊是做不了的,而刘黑儿当日坚守南关镇,择地择机均有独到之处,最是合适。
  朱玮深深的看了眼刘黑儿,低声道:“既然殿下信重于你,使你统领亲卫,当尽职尽责,不可懈怠。”
  “愿宿卫李宅。”刘黑儿的回答既干脆也决然。
  昨日凌烟阁内,刘黑儿亲眼目睹唐皇是如何信重郎君的,也看得出来唐皇对稽胡一族的排斥,但还是应下了稽胡的内服,甚至许互市。
  “当日命你宿卫,那是安你之心。”李善下了马,沿着村内的水渠漫步,时不时与路过的村民打个招呼,笑着说:“京兆内亦不乏盗匪,只要能守住庄子,便是你的功劳了。”
  “等战事平定,曲四郎应该能回亲卫队,到时候你可去十六卫任职,难为将军,但一个中郎将应该不难。”
  “毕竟稽胡一族刚刚归附,虽你有随孤破萧关的功勋,但毕竟之前天台山一战……”
  “应该会赐爵,只是不会太高。”
  刘黑儿跟在后面,只是不停应声,一旁的王君昊笑道:“昨日能入凌烟阁的,应该都能得以封爵、晋爵吧?”
  “君昊兄都已经是县公了,周二郎是县男。”齐老三板着手指头,“这次也要轮到小弟与范十一了吧。”
  “到时候你也能起一栋大宅了。”李善笑着如此说,算是默认了。
  说起来齐老三也挺倒霉的,他跟着李善的时日不短了,差不多算是第二批,第一批是范十一、苏定方、王君昊那批人,但之后被李善赶去烧制红砖,打制马蹄铁,前年大战没赶上,去年天台山一战也没冒出头,让曲四郎、侯洪涛抢在了前面。
  其实这次若不是因为曲四郎一干人留在了军中,齐老三还真未必能随李善入凌烟阁。
  各处都转了一圈之后,李善才调头回家,宅子大半已经完工,主体建筑都没问题了,已经可以住人,只有边边角角的地方还需要修缮,没完工的主要还是前院、后院两个花园。
  但即使如此,因为图纸最早还是李善画的,他可没有时代特色,将后世去过的园林所见都掺和了进来,在后世看来实在是杂乱不堪,但在这时候却是标新立异……而且这种精巧园林式的建筑,其实在隋唐两朝,特别是在关内是很少见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