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也不恼火,还嘴带笑意,果然崔十一娘喝了两口就皱起眉头,只挑挑拣拣吃了两口笋干就放下筷子。
“怎么了?”李善这个新丁还疑惑的喝了口自己碗里的,“和上次一样啊,特地挑了一只肥鸭。”
“太腻了……”崔十一娘小嘴撅起,“想吃点酸的。”
李善咧咧嘴,这个季节,这个地方,既没有葡萄,也没有杨梅,这就有点难了啊。
“李子。”朱氏给出标准答案。
“对对对,这就让人去买。”李善赶紧吩咐一旁侍女。
最终鸭翅膀、鸭腿还是进了朱氏和张氏的碗,李善自己下厨做的都没捞到一个,像扶着老佛爷一般扶着崔十一娘靠在竹榻上。
崔十一娘好气又好笑的说:“郎君,你自己先用饭吧。”
“不饿,不饿。”李善随口说着,结果低低的呱呱声在腹部响起,惹得后面的朱氏没忍住笑出来了。
张氏连连摇头道:“世人皆道,大唐魏嗣王李怀仁,诗才惊世,纵横沙场,世间第一流,只怕从未有人见过如此模样。”
李善正色道:“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
崔十一娘眼睛一亮,低低呢喃,小脸上满是晕彩,角落处的侍女投来羡慕嫉妒的视线……阿郎如此人物也就罢了,如此心思,十一娘可真是好运气。
简单的用了饭,李善找了个胡凳坐在竹榻边,一会儿说扶着去院子里走一走,一会儿又说院子好像最近在换植花草,还是不出去的好。
崔十一娘虽然时而作呕,眉头紧蹙,但脸上还是带着满足的笑容……对于子嗣的重视,其实后人是比不上古人的,但对怀孕妻子的重视,古人却是比不上后人的。
“对了,还有事问你呢。”崔十一娘嘴里说着,却是向朱氏投去视线。
朱氏了然的拉着张氏回了正院,留下小夫妻俩自个儿叙话,今日来访的几位不清楚,但崔十一娘本人是心里有数的,自己被确诊怀孕是在李善回庄之后。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以柔克刚
朱氏有些担心儿子以什么样的理由去糊弄儿媳,十一娘可是个聪慧的孩子,而张氏是有些羡慕女婿对妻子的体贴,但事实上,小夫妻俩之前刚开始的气氛有些凝滞。
因为李善这货今天可能脑子进水,嘴巴也秃噜皮,居然将心里话说出来了……其实我不想看到你怀孕。
不管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哪个妻子听了这话能不火冒三丈啊?
李善这才回过神来,脑门上都冒汗了,他还在心里猜测是哪个套套漏了,赶紧结结巴巴的解释,“毕竟以前跟着老师学医,年岁尚小,身子还没完全长开……”
这下子崔十一娘的脸色才缓和下来,幽幽道:“半只脚踏入鬼门关,但世间女子,谁都要过这一关。”
“放心吧,你身子康健,不会有问题的。”李善想了会儿,小声说:“不要吃的太多。”
“三姐和长孙婶婶也这么说,胎儿壮实容易难产。”崔十一娘抚摸着腹部,脸上有着异样的神采,突然用一种类似于调笑的口吻说:“这也是好事,周妹妹和小蛮都等急了呢,对了,今天冯娘子也来了,有些等不及了。”
周氏和小蛮都陪着李善好些年了,小蛮还稍微好点,周氏都已经二十六岁,熟的不能再熟了,而李善和朱氏都考虑嫡庶的缘故,所以都没有怀孕。
而那位冯娘子是凌敬的二儿媳,女儿就是那位已经定下嫁入李宅的凌家女……当年被看光了,不嫁也不行啊。
李善有些狼狈,突然想起前世在妇产科看到的那一幕,一个丈夫在妻子怀孕时候管不住下半身,结果被娘家人捉奸在床……跪在即将临产的妻子床边。
好惨啊。
对比一下,十一娘的态度……李善非常唾弃这个时代的道德规范,太不要脸了,太大男人主义了!
不过好像自己很久没有陪过周氏了,上一次连床夜话更是早在年初回京的时候了,想想也有点怀念呢。
“凌家妹妹肯定是占了个位置的。”崔十一娘笑着问:“另一个位置留给谁呢?”
魏嗣王府中,除了王妃之外,还有两个有品级的贵人位置,凌敬以后没有意外肯定是要执掌门下省为宰辅的,孙女为妾室已经委屈了,肯定是要占一个的。
另一个位置……周氏的哥哥周二郎在亲卫中不算太出挑,但因为曾经救驾得以爵封县候,而小蛮就差了点。
不过崔十一娘也看得出来,相对来说,郎君更宠爱小蛮一些,而且这个女孩似乎出身也并不普通……有些细节是幼年养成的,一辈子都改不掉。
都这些年了,李善早就通过种种渠道探查,差不多能确定小蛮的身份,但这时候他不想提这些,转而道:“此番倒是凑巧,就算事后有人疑心,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崔十一娘伸手掩着小嘴打了个哈欠,“早上不是问过了吗?”
“……”
“父亲不是无虞吗?”
“呃,是。”
“临行前,郎君曾提及,东宫不会在陛下避暑期间举事。”崔十一娘眼皮子都在打架了,“妾身也问过长孙婶婶,未闻裴弘大患病。”
李善没想到妻子的心思如此敏锐,如果太子在这两个月起事,唯一的可能就是已是风烛残年的裴世矩撑不住了,这也是李善昨夜赶路时候最为担忧的地方。
在心里盘算了下,李善低声道:“仁智宫那边可能会有事变……”
崔十一娘眉头皱了皱,歪着脑袋想了会儿,“齐王吗?”
这个推测并不难,有资格参与夺嫡的除了太子、秦王之外,只有同为嫡子的齐王李元吉。
李善犹豫了下,“或许吧,期间玄机尚不明了。”
“那郎君准备好了吗?”
面对丈夫的沉默,崔十一娘伸手轻轻抚摸着李善的鬓角,“临行那日,郎君曾言,重耳在外而安。”
“但重要的并不是重耳在外而安,而是回归齐国,力挽狂澜,为诸侯之伯,称霸春秋。”
李善怔怔的看着妻子,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这说明崔十一娘已经揣测到了自己的企图。
呆了会儿,李善才开口解释道:“事关机密,凌公知晓,但无凭无据,不能以此指证,更不能上禀陛下、秦王,故只能私下行事,岳父大人……”
“父亲看似儒雅,实则执拗。”崔十一娘接口道:“妾身如何会怪郎君呢?”
听了这话,李善更是惭愧,“启程回家,本想以此携岳父大人同来,但……”
“父亲拒绝了。”崔十一娘笑吟吟道:“郎君要小心谨慎,但也不可手软……当为家人所虑。”
什么叫完美老婆?
这就是了。
李善深深的看了眼妻子,崔十一娘自然是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并不是因为她怀孕回庄,必然是有突发事件,甚至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猜测,而父亲至今还在仁智宫内,但现在崔十一娘却不肯继续追问下去。
十一娘说的对,自己既要小心谨慎,以防露出什么马脚,但也绝不能心慈手软……虽然主动权并不在自己的手中,但自己已经提前布下了棋子,而且又有尔朱焕提供的准确时间点,一定能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最关键的地点。
这时候,侍女捧着一篮新鲜李子进来,崔十一娘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抓了个啃了口后,眼睛一亮,就靠在竹榻上,像只小松鼠一样,两只手抓着李子一个个的啃着。
李善也捡了个,还特地捡了个皮红的,一口下去,腮帮子都麻了……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酸儿辣女,酸儿辣女。
已然入夜了,崔十一娘沉沉的睡去,偶尔夜间转身,迷迷糊糊的碰到了什么,勉强睁开眼看看,丈夫并没有去妾室的房中,而是陪在自己的身边。
再次睡去的崔十一娘嘴角边不自觉的带上几丝笑意,她觉得自己很懂丈夫,也很懂得如何与夫家相处,更懂得驭夫之道。
郎君看似与人为善,实则性情刚烈,所以,自己需要以柔克刚。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无题
日月潭的村民都发现,回家的阿郎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虽然还是平易近人,虽然还是谈笑无忌,但以前可没这么勤快。
宿卫李宅的亲卫,如王君昊、曲四郎、周二郎等人更是无语的看着李善每天忙忙碌碌……一天五餐,全都亲自动手,用阿郎的话说这叫少食多餐。
“阿郎?”
“安排好了?”李善随口应了声,头也不回的盯着沙地上放养的鸡群,这种真正的走地鸡,一定非常好吃。
其实庄子里吃鸡的不多,因为在乡间,鸡蛋是最通用的货币,很多人家不会用钱,而是用鸡蛋来换平日的油盐等物,所以这些走地鸡都是真正的老母鸡……所以肯定是一肚子油。
这几天李善是换着花样,但无奈崔十一娘胃口一直不太好,今天吃酸,明天吃辣,早上还说清淡点,午时突然说想喝鸡汤。
其实李善也知道,这么油的鸡汤八成最后都是自己和母亲、丈母娘来喝,但还是屁颠屁颠的亲自出来捉鸡。
范十一有些无奈,看看左右没人,低声道:“船只已经安排好了,沮原桥左右安排了两组,一组两人,另外遣派了两组人从同官北上坊州,往宜君县打探消息。”
“就这只了。”李善一个健步上去,一把抓住一只老母鸡,熟练地将翅膀绑起来,“范复还在盯着?”
“嗯。”范十一声音更低了,附耳轻声道:“堂兄换了个营生,有机会出入府邸,在附近也有落脚点。”
李善诧异的转过头,“能出入宰辅的府邸,他倒是有些本事。”
范十一嘿嘿一笑,“说起来也不稀奇,他现在是个夜香挑夫。”
“噢噢。”李善也笑了,所谓的夜香就是粪便,这个时代是没有下水道的,但只要有人居住,吃喝拉撒总是免不了的,那些高门贵族即使是下人也不会干这种事,所以才催生出倒夜香、夜香挑夫这种职业。
李善计算过,如今的长安城约莫有三四十万人口,干这一行的人数不会太少,范复的确是有机会出入府邸,至少在附近出现不会惹起怀疑,比之前那个货郎可要安全多了。
下九流,下九流的行业,也是有用的……这个时代盛行的世家门阀体制,根本不会从这方面着手,但李善是不在乎的,他是个实用主义者。
“继续盯着。”李善拎着还在咯咯叫的老母鸡往回走,“若有异样,不拘何时,立即来报。”
“是。”
然后范十一、王君昊、曲四郎几个人沉默的看着李善杀鸡拔毛,他们倒是不意外阿郎会这么做,但很意外为什么动作这么熟练?
李善前世高中毕业在菜市场打工,专门杀鸡拔毛,能不熟练吗?
果然,晚饭时候,崔十一娘勉强吃了半个鸡腿就吃不下去了,倒是舀了一碗黏糊糊的菜羹喝的香甜。
李善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菜,后世都没听说过,叫葵菜,据说《诗经》中都有记载。
等崔十一娘放下碗筷,喝了两碗油腻腻鸡汤,啃了一个鸡腿,两个鸡翅膀的李善赶紧去洗手,扶着妻子出门遛弯。
早晚两次,李善会扶着十一娘在庄子里漫步,倒不是自家院子折腾不开,这主要是为了舒缓孕妇的情绪。
张氏吩咐几个侍女跟上去,还带上两个装着糕点的食盒,忍不住低声对朱氏说:“十一娘命好。”
“嗯?”
“自幼得父母宠爱,长辈无不喜爱。”张氏笑着说:“出阁后郎君也爱若珍宝。”
朱氏放下筷子,“阿家也爱十一娘。”
“是是是,所以她命好。”张氏噗嗤笑出声来,最早时候她觉得这儿不满意,那儿不满意,现在是看哪儿都都满意。
张氏住进李家也好几日了,看得出来朱氏其实不太擅长打理家业,她还私下问过女儿的贴身侍女,李家内院以及产业、库房基本上都是女儿在打理。
一进门就能手掌权柄,既得婆婆喜爱,又得丈夫私宠……十一娘私下告诉母亲,郎君这几个月都留宿正屋,如今进门不到四个月就有了身孕,这让张氏这个做母亲的都有些羡慕。
朱氏微垂眼帘,心里有些许歉意,崔信是知情人,但这位却不是……如果他日秦王登基,自然是一切都好,但若事有不协,只怕这位的态度就要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李善小心翼翼的扶着崔十一娘漫步在小道上,特地没有挑鹅卵石铺就的道路,谁知道哪块石头高一点,万一绊了一跤怎么办?
“真的不回仁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