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652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也是无语了,不就是些牛肉嘛!
  我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做了卤牛肉,做了蒜泥白切牛肉,做了红烧牛排,做了牛尾汤,做了牛腩火锅,就换来罪加一等?
  这个小宴参加的人并不多,除了李渊、李世民父子之外,只有柴绍、李道玄、萧瑀、苏定方以及柴哲威、李元嘉两个小家伙。
  柴绍、李道玄、萧瑀都是宗室或者与李渊关系亲密的外戚,苏定方是因为在最后关头救驾有功被特许的。
  此外还有一人,是今日下午才赶到仁智宫觐见的前延州道行军总管右千牛卫大将军酂国公窦轨。
  “去岁陛下颁布《武德律》,擅杀耕牛者,徒一年。”萧瑀板着脸如此说,在查杨文干谋逆案中,他一直看李善不太顺眼……虽然李世民私下也劝过,但无奈这位是个执拗公。
  “摔死的。”李善平静的说:“腿摔折了,难道让它等死吗?”
  “真的是摔死的?”李渊笑吟吟的拿起筷子点了点李善,“士则信否?”
  “不信。”窦轨立即摇头道:“去岁大军屯于百泉县,梁贼遣派使者,臣与灵州道行军长史西河郡公温彦博遍寻不至,后方知怀仁与数位友人躲在别宅中……”
  窦轨呃了下,“是火锅……陛下可能不知道,但想必秦王殿下是知晓的。”
  “嗯,汤锅,下置炭火,以切成薄片的牛羊肉烫熟,裹料而食,颇为味美。”李世民回味了会儿,笑道:“也是日月潭的产业,在西市的一处酒楼,而且那处酒楼还是京兆杜氏因为玉壶春抵给怀仁的。”
  “噢噢,就是杜淹?”李渊嘿然道:“怀仁还有何话说?”
  “绝非擅杀!”李善一本正经的说:“报于百泉县衙,自然不是擅杀。”
  如今的律法规定,不是杀牛论罪,而是擅杀耕牛论罪,既然报到了县衙,那自然不是擅杀。
  最清楚当时什么情况的窦轨幽幽道:“记得百泉令是你至交好友李楷。”
  李道玄笑吟吟的补充道:“当年怀仁尚在代地,马邑上下皆知,贿赂邯郸王,金银珠宝不如牛。”
  李善狠狠瞪了眼李道玄,后者很是无所谓的说:“记得在百泉县,张武安还曾提及,虽当年接手突厥交换欲谷设的马匹、耕牛,你还杀了头据说断了腿的牛犊吃的津津有味。”
  “关你何事!”李善哼了声,“那也是某敲诈……”
  “是。”李道玄嘿嘿笑道:“听清河县公提过一次,你在马邑十日的最后一日,与欲射设饮酒吃牛?”
  李渊也记起来了,“对对对,元卿也提及,吃完肉,饮完酒,当日夜间就反戈一击。”
  众人笑了片刻后,李世民咳嗽两声,“日后怀仁不可贪嘴,耕牛乃是国之重器,擅杀牛,当加刑。”
  李渊倒是无所谓,“《武德律》修改,他日二郎自为之。”
  李善心里吐槽,他当年科考不敢选明法科,就是因为那时候压根就没有一本正儿八经的律法,一直到去年初《武德律》才问世,但查了之后才发现,与《开皇律》基本上一模一样。
  众人落座开始用餐,每一道菜每一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李渊、萧瑀这些年纪大的喜欢白切牛肉,李世民、柴绍、苏定方这种牙口好的喜欢红烧牛排、牛腩,两个孩子最喜欢卤牛肉。
  窦轨是每一道菜都喜欢,吃的风卷残云,笑着说:“怀仁所学驳杂,就连庖厨之道都擅长。”
  柴绍接口道:“黄昏前,陛下赐饼,多有同僚互相询问,都道滋味鲜美。”
  “也是出自怀仁之手?”
  李善懒得搭理这些人的调侃,夹着卤牛肉给两个孩子投食。
  “此番回京,时文转中书令,士则出任尚书省右仆射。”李渊放下筷子,轻声道:“嗣昌伤势如何?”
  “勉强行走。”柴绍眼角余光扫了扫李善。
  李渊沉吟片刻后道:“那就让平阳暂时节制北衙禁军,以赵国公为副。”
  苏定方起身应是,他在前年也曾经奉命节制北衙禁军,执掌宫禁,对此倒是不陌生。
  “三日后启程。”李渊看向李世民,“回京后,二郎先迁居金城坊天策府,也不必另行筹建居所。”
  李世民脸色平静,萧瑀脸上颇有喜色,窦轨侧头看了眼李世民,持续多年的夺嫡之争终于要落下帷幕了,没想到太子去岁今年两度失分,以至于秦王反败为胜……不必另行筹建居所,意味着李世民会很快取代李建成入主东宫,应该就在今年之内了。
  不过对此,窦轨也乐见其成,他也长期在李世民麾下,曾经参与了浅水原之战以及洛阳之战。
  “至于怀仁……”
  正在喂李元嘉的李善抬起头,笑着说:“陛下,臣请天策府库直阎立本绘像。”
  “阎立本?”李渊想了想问:“是河南阎氏吗?”
  “是。”李世民解释道:“其父阎毗前隋殿内少监,爵封石保县公,其母即北周清都公主,其兄阎立德如今出任尚衣奉御。”
  “噢噢。”李渊立即反应过来了,倒不是因为自己穿的帝王礼服都是出自尚衣奉御阎立德之手,而是想起来其外祖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位是个狠人,强盛一时的北齐就是被这位灭国的。
  “那便是他吧。”李渊看向窦轨,笑道:“赵郡王、士则、怀仁三人先入凌烟阁。”
  柴绍悄然看了眼李善,其实关于凌烟阁功臣榜这件事在最近两个月一直迟疑不定,陛下并没有下定决心,而李善在这时候主动提起这件事,看似恃宠而骄,实则是进退有度。
  画像供于凌烟阁,虽然不足以酬功,但也说得过去了。
  而李善在心里想,这次回京后,除了裴世矩那边之外,自己是真的什么都不能管了……就在昨晚,李世民让凌敬寄语,李渊有意使张仲坚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回京
  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
  由三千上番府兵护卫的李渊终于启程返回长安,目睹凤凰谷内外土壤至今仍然洗刷不去的黑紫,目睹凤凰谷外十余里处的重重墓碑,李渊对身边的李善、李世民说:“此生不再出京避暑。”
  李世民有些感同身受,连续两年了,要么是外敌来袭,要么是臣子叛乱,一个不好就要殒命。
  而李善先是瞥了眼李世民,如果没记错,这位也是个喜欢夏季出京避暑的货,好像最后还是死在了避暑行宫中,呃,好像唐朝皇帝都挺喜欢出巡的,后面的李治、李隆基甚至武则天都这德行。
  然后李善又看了看李渊,难不成这一世要提前修建大明宫了?
  记得这座在龙首原为李渊避暑所修建的宫殿一直到唐高宗年间才完工,被称为三大内之一,是唐朝宫殿的集大成者。
  清晨启程,午后车队缓缓通过了沮原桥,李世民、柴绍、凌敬、房玄龄与李善等人驻足桥边,听着刘黑儿、王君昊讲述生擒宇文宝一战。
  李善并不担心,真正知晓内情的也就范十一及其麾下的斥候,亲卫统领都是被蒙在鼓里的……不然李善也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做那么多的布置了,他怕的就是消息泄露出去。
  噢噢,对了,知晓内情的还有凌敬……这老头正对李善投来诡异的视线,扯谎扯的对手相信,自己人相信,居然连麾下的将领都信之不疑惑,你可真是个人才啊!
  “若是距离再远一些,倒是战阵利器。”杜如晦放下望远镜如此评价。
  淮阳王李道玄摇头道:“即使如今,也堪称利器,泾州一战,定方兄率数千骑兵纵横往来,就是靠此窥探战阵虚实。”
  李世民点头赞同,“怀仁可能将距离再远一些?”
  “试试看吧,不过也远不了多少。”李善对此不抱太大的希望,这还是他当年通过太常卿窦诞找了将作监的大匠精心研磨的,技术水平短时间内不太可能突飞猛进。
  李世民也只是随口一问,眼睛还盯着沮原桥,心里在想,如果没有怀仁恰巧赶到,生擒宇文宝,杨文干攻破翠微殿,这件事三胡还真未必会露出什么马脚。
  这次险些马失前蹄,李世民觉得自己需要更加谨慎一些,他已经下令,蒋国公屈突通从洛阳挑选五百精锐北上,这件事他已经提前私下与李渊通过气了。
  此番,屈突通是赴京出任工部尚书,同时启程入京的还有出任黄门侍郎的韩良,这两个人都是李世民放在陕东道大行台的绝对心腹,他们的入朝任职也代表着李渊认可李世民的私人势力进入朝堂,借此来排斥东宫一脉在朝中的势力。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都是在为废太子做准备。
  房玄龄看了眼李世民,刻意换了个话题,指着正在统率亲卫缓行的刘黑儿,“魏嗣王殿下用刘黑儿,好似当年殿下用敬德。”
  李世民听了这话也笑道:“听父亲与三姐提及,怀仁于帐中高卧,令刘黑儿持刀立于帐外。”
  “东施效颦。”李善哈哈一笑,“仿前人故智。”
  两次都算是亲身参与的淮阳王李道玄感慨道:“故尉迟敬德挑落单雄信,护佑二兄脱险,而刘黑儿随军雪地跋涉百余里,持旗攻破萧关。”
  向来很少开口称赞他人的杜如晦补充道:“故尉迟忠于秦王殿下,虽受东宫收买,却岿然不动,而魏嗣王殿下信重,刘黑儿才能数战告捷,疾驰救驾。”
  “克明公过誉了,过誉了。”李善干笑了几声,视线与李世民碰了碰,后者是心里有数的,李善之所以重用刘黑儿,也信任刘黑儿,很大程度在于刘黑儿的父亲刘仚成是死在李建成手中的,而且还是许诺招抚之后违背诺言下的毒手。
  聊了一阵后,众人催马随军前行,虽然有张平高、黄君汉、刘弘基领军,但李世民依旧来往奔波,而李善就懒得动了,刚开始还骑马,过了云阳县之后,道路平坦,而且又有秋老虎,李善干脆躲到马车里去了。
  大队的速度并不快,两天后的八月二十日,才抵达长安,在距离长安城不远的长乐坡驻足,平阳公主率先行赶回长安的左千牛卫将军侯洪涛、张琮,以及右监门卫将军马三宝等将领,率北衙禁军来迎。
  “父亲。”平阳公主细细打量李渊,才扶着下了马车,低声问:“听闻受伤了?”
  李渊温和的看着这个在关键时刻控制皇城,坐镇长安的女儿,笑着说:“本无幸理,幸有赵国公投掷马槊,为父只是手掌擦破而已。”
  平阳公主冷冷的看了眼不远处垂着头的李建成,低低道:“大逆不道!”
  “罢了,稍后再说。”李渊一笔带过,这种事情不是骂几句就算了的,“此番倒是累的嗣昌脚掌被砍了一刀,不过怀仁为其诊断过,伤势痊愈后不影响行走。”
  “身为臣子,又是女婿,分内之事。”平阳公主视线扫了扫,看见了赶上来的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怀仁呢?”
  李渊哭笑不得的笑骂了几句,平阳公主的眉毛都竖了起来,“竟然如此持宠而娇吗?!”
  “多少将校都骑马而行,多少士卒都在烈日下跋涉,他却躲进马车……”
  “算了。”李渊摆摆手,“此次若非怀仁……”
  李渊是心里有数的,李善的持宠而娇是建立在他不再领军上阵,不为朝中重臣,甚至不聚拢势力的前提下的,说的简单的,李善的持宠而娇是很有分寸的。
  这是李善与李渊这个皇帝,以及日后登上皇位的李世民之间不能说出口的默契。
  “他身为臣子,数年间得父亲如此信重……”平阳公主板着脸,扬起手中的马鞭指着身后不远处的马三宝、侯洪涛,“将李怀仁带来!”
  “咳咳,咳咳。”李世民疾步走近,“适才看过了,未到长乐坡时,李怀仁带着数十亲卫离军先行,绕道回了庄子。”
  “他去作甚?”
  李世民咧咧嘴,“三姐,崔氏不是怀孕了嘛。”
  平阳公主这才脸色稍缓,李渊笑着问:“几个月了?已经显怀了吗?”
  “嗯,月余前女儿去了好些次,最近倒是没去,但听长孙氏……呃,是三弟妹的堂姐,李客师之妻提及,已然显怀了。”平阳公主露出一丝笑容,“身子还不错,当日见怀仁将其捧在手心,朱娘子也将其捧在手心,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厌食物,喝水都怕噎着。”
  “怀仁也太过宠溺了!”李道玄大大咧咧的说:“三姐还说怀仁持宠而娇,这才叫持宠而娇呢!”
  “以后怀仁都抬不起头呢!”
  场面安静了会儿,李渊、李世民以及不知道何时赶到的柴绍,不约而同的同情的看着李道玄,后者感受到了平阳公主投来的冷冰冰的视线。
  “过几日,倒是要与薛家妹妹好好聊聊。”
  “三姐……”
  李道玄的妻子出自河东薛氏。
  平阳公主想想李善对崔十一娘的无比体贴,再看看眼前这几个,心里无名火起,低声叱道:“父亲,女儿冒犯了。”
  “嗯?”
  “包括父亲在内,二弟、道玄,还有郎君!”平阳公主哼了声,“此处均远不及怀仁!”
  李渊无语了,这叫什么话……人家李怀仁都恬不知耻的宣称他给怀孕的妻子洗脚,难道我这个皇帝还能给嫔妃洗脚啊?
  “倒是清河县公善于识人。”平阳公主低低道:“挑的好女婿。”
  “也不是他挑的,明明是怀仁……”李渊说到一半也住了嘴,身为天子,说什么“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实在是不太妥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789页  当前第6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2/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