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37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李善摇头晃脑的叹息了几声,反正现在能多拖一点时间都是好的。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十月十二(下)
  与夷男聊了好一阵后,李善笑着看向都布可汗。
  “社尔兄,还不肯撤兵吗?”
  “你我缘分不浅,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
  李善叹了口气,“且容在下为社尔兄剖析局势,在下早投秦王,又深得陛下信重,且刚刚立下平叛大功……对了,数月之前,坊州总管谋逆,攻打陛下行宫,也是在下率兵平叛。”
  “如今,在下受陛下、秦王重托,节制大军,你觉得陛下会将在下的脑袋割下来送给你吗?”
  都布可汗冷冷道:“你以为某不知晓吗?”
  “突利已破雁门,攻入并州,如今京兆兵力不足。”
  “确有此事,突利可汗倒是好手段,居然调兵偷袭飞狐径,一举攻陷代州。”李善摇头道:“但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擅守,一时间不至于兵败,且最重要的鼠雀谷尚未失守,突利可汗难破晋州……社尔兄也曾数度出入河东,当知晓在下所言不虚。”
  “如今京兆的确空虚,社尔兄只管来攻。”李善笑吟吟道:“不敢言胜,但只要拖上数日……陛下已于十月初九就遣派信使分别调河东道、延州道兵力南下。”
  “别不相信,裴世矩有手段,在下亦有,裴世矩于十月初九晨供认,信使即刻启程……延州总管段德操、银州刺史胡演均已赶到……社尔兄应该是认得胡演的吧?”
  随着李善的话语,都布可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泾州一战,时任宁州刺史的胡演在前军张仲坚麾下,势若疯虎的冲阵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对了,社尔兄别忘了身后还有鸣沙大营的数万唐军,即使是如今,宁州刺史韦云起还率兵在子午岭西侧,别忘了原州刺史乃是在下义结金兰的结拜兄弟张士贵,随时都能出兵陇州。”
  “在下是为了社尔兄好,若不撤兵,再拖延下去,说不定都走不掉了!”
  “难道社尔兄想埋骨京兆吗?”
  都布可汗眼神闪烁,两战败北,全军覆没,而大唐内乱已止……这一切让他迟疑不定,但却条件发射的不愿意相信李善的话。
  虽然不知道那句话,但都布可汗却知道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
  但问题在于,都布可汗弄不清楚李善到底希望自己是走还是留?
  京兆如果真的兵力不足,自己说不定能穿插到长安城下,说不定还能各个击破赶来的援兵。
  但如果大唐真的内乱已止,裴世矩授首,各地的唐军赶来,会不会缠住自己,让自己葬身京兆?
  李善说得嘴干,现在的局势摆在这儿,能拖一天就拖一天,不然昨日黄昏时分就可以阵前叙话了……
  李靖那个王八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胡骑穿插到京兆北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现在只能拖延时间,等待河东援兵赶到,如果能分化突厥、薛延陀那是最好……不过李善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薛延陀都杀到京兆了,难道夷男会觉得还有缓和关系的可能吗?
  各种各样的念头在李善脑海中闪过,他突然笑着看向夷男,“其实延州步卒南下还有几日,而南下来援的延州骑兵并不多,夷男兄可知为何?”
  不等夷男作答,李善就主动说:“如今延州道行军总管乃是原代州总管李靖,此人与在下有仇……当年顾集镇一战后,在下夺军进击,苍头河畔大捷。”
  “自那之后,李靖日日夜夜想着建功立业,十月初五,此人遣派数千骑兵北上……”
  “社尔兄,你觉得他们去了哪儿?”
  都布可汗冷冷的看着李善,“纵使你李怀仁巧舌如簧,亦当有一战!”
  “哈哈哈,若是没料错,应该是去了定襄。”李善像是没听到似的,向着夷男大笑如此说道。
  李善突然正色道:“夷男兄,些许不快之事,尽可弃之,陛下亦不会怪责。”
  “此战延绵数千里之遥,河北、河东、关内、陇右,大唐元气大伤,只怕难以覆灭突厥,你觉得恢复元气后的大唐,会选择谁作为目标?”
  李善的两句话让夷男脸色微变,这两句话一为柔,一为刚,一为笼络,一为威胁。
  所谓的前事尽可弃之,无非说得就是已经被杀的唐朝使者,李善给出了李渊不会怪责的承诺……虽然是口说无凭。
  而后一句话带着赤裸裸的威胁,如果大唐此战元气大伤,他日攻伐突厥无力,很可能会将复仇的目标放在关键时刻大举南下的薛延陀身上。
  突厥与铁勒诸部之间的关系早就破裂了,不然李渊也不会遣派使者试图册封夷男可汗,到那时候,难道夷男指望突厥伸出援手吗?
  李善抚了把胯下坐骑,最后看向了都布可汗,“当年太极殿上,孤曾言,倒要看看颉利可汗能比其子高明几分!”
  “阿史那·社尔,你且来攻!”
  “倒要看看你这个数度败在孤王手中的突厥可汗,能不能生离唐土!”
  差不多大半个时辰,总领中军的秦琼终于看到李善回来了,松了口气迎了上去,“殿下,如何?”
  李善脸上带着笑容,却翻了个白眼,“难道叔宝兄指望孤三言两语说得他们退兵?”
  “终究还是要开战的。”
  秦琼点点头,这个他有心理准备,“适才斥候回报,已经有突厥斥候越过泾河。”
  “难免的。”李善叹道:“李药师那厮……胡骑必然穿插京兆北部,不过今日在这儿还是得有一战。”
  “越过泾河,就是醴泉县,往东就是云阳县、泾阳县,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秦琼脸色也很是难看。
  这时候范十一疾步赶上来,低声道:“泾河上游十余里处,突厥以羊皮筏子搭建桥梁。”
  李善并不意外,延州骑兵没能大举南下,自己也无计可施,突厥不可能不穿插……而且就武功县、礼泉县的地势,也不适合大规模作战,特别是骑兵。
  自己说了那么多,其实主要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拖延时间,其二是让薛延陀首领夷男心中起疑。
  “准备吧,中军进退行止,皆由叔宝兄令之。”
  “是。”
  “此外告知尉迟恭、窦轨、苏定方。”李善淡淡的扫了眼已经开始整兵的胡骑,“若是出击,只攻铁勒。”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血战(上)
  双方清晨出兵,主将阵前叙话,李善刻意的拖延时间,等战事正式拉开序幕的时候,唐军都已经啃完了干粮。
  连绵不断的号角声在天地间回响,战车上的李善面无表情的看着,不远处的秦琼正在发号施令……这方面的具体操作并不是李善的长项,他也只能信任秦琼。
  从能力上来说,更适合总领中军的是苏定方,秦琼、尉迟恭都更擅长的是冲锋陷阵而不是坐镇指挥。
  但无奈李善需要苏定方这把利剑,他信任苏定方在寻找战机方面的军事天赋,也知道苏定方会给予自己绝对的信任感,能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完美的表现出来。
  胡骑开始渐渐的逼近,速度不快不慢,草原骑兵从来不是以正面冲阵为主要攻击手段的,他们不喜欢也不习惯正面冲锋,攻击侧翼或者绕到后方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唐军分为三部,南侧是尉迟恭率领的左军,北侧是窦轨率领的右军,中路略为突前的是秦琼总领的中军,中军兵力最多,阵势向南北两侧延升。
  三军都是以战车步阵,战车后方是大量的步卒,以弓弩手、刀盾兵、长矛兵为主,骑兵隐于阵内,这也是自北魏时期一直到现在的主要对阵草原骑兵的阵法。
  而苏定方率领的骑兵的主力散于两翼,或前或后,以刘黑儿、刘仁轨、常何与自己分率。
  前方传来连绵不绝的号令声,李善的视线内,大量的弓弩手作势仰射,洒出一波箭雨,但胡骑显然很清楚唐军弓箭的射程,在将至未至的时候拨转马头,分左右两军绕到了侧翼,只有几十人被射落。
  右军的窦轨聚精会神的看着绕到侧翼的这一拨胡骑,“应该是突厥人。”
  身旁的李楷点头赞同,他听得出窦轨言语中的失落……怀仁先前下令,勿击突厥,重点是铁勒。
  游走的突厥骑兵侧身放箭,一波波箭雨撒来,偶尔见到骑兵远远投掷绳索,试图套住战车打开缺口。
  毕竟唐军兵力不足,不足以遮蔽横向战场,不过待得数百突厥骑兵掠过之后,右军车阵突然撤开,李孟尝率千余唐骑驰出,虽然未能截断突厥骑兵的队列,但也搅得一片大乱。
  身披铠甲的李孟尝持马槊亲自冲阵,与斜掠而来的突厥正面相撞,箭雨、怒吼、厮杀猛然爆发。
  窦轨指挥右军向北侧进军,弓弩手拼命放箭,战车的四周,有刀盾手随行,阵型不乱,使李孟尝不至于因为冲阵后失去速度而陷入阵中。
  同时中军的秦琼也遣派兵力穿插到右军后阵,使整体阵型不受到影响,刘黑儿、常何率骑兵出阵,斜向抵达右军西侧,截杀突厥后援兵力,隐隐封锁住穿插到右军侧翼的突厥兵力。
  僵持了两刻钟后,李善略为放心下来,笑着说:“中军不破,胡骑难以破阵。”
  苏勖点头赞同,“地利在我,除非突厥遣重兵从中路猛攻,否则仅以侧翼,难以破阵。”
  简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敌军不能在中路给予唐军中军极大的压力,那么秦琼就能从容调配兵力支援两翼,再加上两翼有苏定方、刘黑儿率骑兵大队适时出击,虽然左右两军都只有三千余兵力,但突厥很难从侧翼找到突破口。
  又过了两刻钟,突厥人不得不丢下了几百具尸体退兵,窦轨指挥右军收缩战线,与中军保持不远不近的合适距离。
  左路的战事结束的更早一些,苏定方与尉迟恭极为默契的一前一后,从容败敌,要不是李善有令在先,尉迟恭都要率骑兵一路追杀过去了。
  李善心里清楚,这只是都布可汗的试探罢了,接下来才是正菜。
  果然,一刻钟后,黑压压的突厥骑兵缓缓上压,向着中军逼近,两翼分别有骑兵在后。
  显然,都布可汗试图猛攻唐军中路,然后再从侧翼寻找突破口,甚至可能会绕到唐军后路。
  李善轻轻叹了口气,自己就这么遭人恨吗?
  大部分的突厥骑兵顶多只有简单的皮甲,难以抵御羽箭,但突厥原先是柔然部落的炼铁奴出身,也不是没有制作铠甲的能力的。
  至少王帐兵、常备兵是有半身甲的,但即使如此,正面攻击唐军步兵大阵,也必然损失惨重。
  都布可汗宁愿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要击败唐军……显然,有势在必得之心。
  说白了,就是要李善的头颅。
  李善眯着眼观察战局,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突厥猛攻中路,但真正寻找突破口还是在两翼……但兵力不足这是事实,尉迟恭、窦轨手里只有那点兵力,都布可汗也能通过之前的试探确认这一点。
  对面的薛延陀首领夷男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看着缓缓进发的突厥王帐兵,啧啧道:“魏嗣王果能用兵。”
  “当年苍头河一战,突厥难以侧击,难以绕后,最终败北。”一名将领赞同道:“据说去岁泾州一战亦是如此,唐军堵住了突厥穿插路线,正面猛攻。”
  “今日亦如此,虽然唐军兵力不足,但阿史那还是只能正面交锋,必然受创极重。”
  “关键还是唐军占了地利的便宜,但这也是魏嗣王的能耐。”夷男嘿了声,“就看这次能不能穿插到唐军背面……”
  那名将领笑着说:“就算唐军拼死……也必然是先破突厥。”
  夷男赞成的点点头,他曾经听都布可汗亲口提及,唯恨当年馆陶城外没有下手……但估摸着魏嗣王也后悔当年在长安城没有下手弄死对方。
  这时候,再一次的交锋已经开始,顶着箭雨开始加速冲锋的突厥骑兵如同洪流一般,但并不是密集冲锋,前后错位,相互之间尽量拉开距离,以避免大量的伤亡。
  因为此次是在京兆开战,唐军的军械极为充足,遮天蔽日的羽箭一波接着一波,似乎无穷无尽,甚至军中还有不少的弩弓,弩箭的射程比寻常步弓要远,力道也大,常常一箭能将马上的骑兵射的离鞍飞起。
  不停的有突厥骑兵或者坐骑被射得人仰马翻,但并不能阻止洪流的前进,后继的骑兵以高超的骑术绕开,继续向前。
  秦琼不停的发号施令,中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战车后堆积着密密麻麻的长枪兵,王君昊、尔朱焕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轰!”
  一声巨响,十几匹战马猛地冲入阵中,将两辆战车撞翻,七八个唐军士卒被压在了下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7/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