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659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陛下英明,老臣佩服。”
  朱厚照是雄心壮志,在他的心中,一个伟大的时代也一定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他等着各式各样的人才从这些地方走出,带领大明走向世界。
  哪怕他将来离开了,只要一直出这些牛人,那大明就差不到那里。
  “再说说这个科学院吧,朕对其也是抱了很大的期望的。原本朕是想着也授官身的,不过无功怎么好赏呢?所以后来冒出个想法,科学院要解决一些疑难杂症,若是能成,朕再奖赏那些立功之人。”
  王鏊不解,“陛下是说怎样的疑难杂症?”
  “比如说,粗盐能否经过改良优化,变为细白的细盐,又比如,朝廷在力推产业,那么棉花纺织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是否可以进行大的改良?再比如军器局现在所用的火铳,装填弹药十分麻烦,可否有办法避免?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是朝廷所派,也可以是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所好进行申请。”
  “申请?”
  朱厚照理解,这些事已经超出这个时代的人的想象了,他肯定的说,“是的,申请。科学院的人可以向朝廷申报他们正在研制的东西,若是朝廷判断有实际用处,那么便拨他们银两,让他们可以有钱继续研制下去,当然了,这些银子不能瞎用,需要报账、审计等等。”
  “陛下,科学院里的人,部分微臣也是见过的。如实来说,他们都是一群怪人,所思所想,寻常人也难以理解,既然无法理解,谁来判断是否有实际的用处?”
  这个问题反问的很有经验,朱厚照则当仁不让,“朕来判断。”


第七百五十三章 科学院长老会
  皇帝不顾劝阻,还是到了新落成的科学院之中。
  它坐落在皇城的西城,说起来不过就是四座飞檐翘起的房屋和一座鎏金顶的六层宝塔,不过这其中蕴含着的皇帝心思却是不少。
  这一年来,天子没少让内阁多加关心,户部的银两也从来都是足足的,不然一年的时间哪里能够呢?
  科学院的院长人选,朱厚照找来了多年默默做事的张天瑞。
  张天瑞是很早就跟着皇帝的人,这么多年来没派上什么大用场,但因为他胆子小,做事情不敢乱来,因而还算过得不错。
  此番科学院正需这样的人,因而便又将他从家中请了出来。
  朱厚照还想着,古人并不理解科学二字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亲力亲为,大驾来此就是要指点他们搭建架构,明确方向。
  在此之前,王鏊已经将那天所说的‘申请’制解释了个清楚,不过这还是不够的。
  朱厚照领着众人在这新落成的、如园林般的院子里走着,并对他们说:“科学院建成以后,以一个多人组成的长老会共同管理,张天瑞是朕请来的,他是院长,也是长老会中的第一长老,代表朝廷和朕,传达的也是朕的意思。
  其他的长老则由各行业中最为厉害的人担任,譬如神医谈允贤,譬如精通建筑的左宗吕,还有算学大家吴海雷等,还有你们去将造船、航海、棉纺等各领域的顶尖人物找来,只要他确有其才,朕便授他科学院长老之名。长老是拥有官身的,没有职权,但有职衔,秩正四品衔,由朝廷供养,遇官职低者不跪。”
  皇帝此番话出,台阶下的众人才发出声声响动,看来都是没有预料到。
  “长老会之下各设小组,一名长老可身兼数个小组的组员,目的是群策群力,共同为某个问题找到解决之道,当然了,若是完全与自己精通的领域无关,也可不搭理这些小组的邀请。”
  左宗吕这个人,其实摸到一点力学的门道,每次人家请为某个大建筑把关,他能说的出东西来。这几年因为不夜城的兴起,京中这样的筑造不少,他也打出了名头。
  他出声道:“皇上,不知设怎样的小组?”
  朱厚照左手背在身后,右手不停的做出手势,“小组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者由朝廷直接委派,以下任务的方式令科学院寻找专门的人才加以攻克,比如朕觉得现在的火炮仍需改良,那么就下令让科学院来筹办、解决,张天瑞接旨以后,就成立这样的小组,到了一定的期限,检验成果,如此就是一个循环。
  第二种方式就是科学院内部自己产生,你们这些人都有十分的聪明才智,朝廷愿意给你们空间,让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一方面是为大明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赢得生前之名,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岂不美哉?”
  这里不会有复杂的行政结构设计,任何一个人只要入得科学院,朝廷都会发给正常生活的俸禄,他们只需潜心研究即可。
  这当然有可能会造成有的人利用这个漏洞在这里吃干饭,不过这却是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创新是最需要奇思妙想的,如果整天都在为自己的三顿饭而愁,那再有想象力也只能去做些维持生计的活,其他的都不必谈了。
  朝廷的确可以在准入制方面加强把关,注重挑选真正的聪明人到科学院来。这样要是还有漏网之鱼,那就一个字——认。
  当然要认。
  就当做这是投资好了,养100个人,只要其中出1个旷世奇才,那收益也完全足够了,而且是大赚特赚,还干嘛不认呢?
  真要可以‘兑换’的话,比如养一千个人就确保出个蒸汽机,那这生意是个人都会做吧?
  朱厚照说:“既得长老之名,朕有时候就会有很多事情相托,就拿火器来说,火炮是个实心弹,威力不够,朕想要换上火药弹。下了雨还不能用,朕想要克服这个毛病。这都是需要寻找制造远离、同时改进工艺的事,而且任何一个问题都得需要人琢磨。一句话,科学院就是朕专门找来为大明、为天下百姓琢磨这些问题的机构。”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算是撞了大运,这辈子没考上科举,但是老天忽然开了一扇门,让皇帝来‘求’着他们了。
  “我等愿意为皇上效力!”
  “不是我等,是臣等,朕刚刚说了,你们都是大明的臣,长老是正四品,各小组组员正七品,若是同时担任,当然是就高不就低。”
  “谢皇上厚恩!”
  ……
  ……
  到了午后。
  内阁王鏊和张天瑞来报。
  上呈的奏本之中写了几个先前提到的小组。
  朱厚照瞄了一眼,“都找到这方面的专才了吗?”
  “火器是有的,军器局寻了一个。不过制盐……臣先前却不知,已经派人去盐场寻了,纺织也是一样。”
  “行。”
  其实这些事的细节非常之多,朱厚照前世不是专业之人,大体上只是构建了一个框架,剩余的细节还是要慢慢再补充,眼前的话先着人攻克这些难题再说。
  至于说真的从一开始就完全做好学科设计、课程设置等等,那这是为难他了。
  而且几百年后的东西未必适合当下的大明,死搬硬套才是忌讳,本身古人也很聪明,有了框架,让做事的人在其中自行摸索,将来不一定就很差。
  “这件事朕很重视,现在是六月……”他凝眉思索着,“定个时间吧?定在……腊月,那会儿朝中事务相对较少。朕抽出空来,专门听科学院的长老和小组组长们禀报手中课题的进展,若是进展的迅猛,很快能投入实用的,朕必不吝啬赏赐!”
  王鏊和张天瑞露出兴奋之色,皇帝只要勤政,国家总归是会越来越好的。
  封建官僚并不是没有力量,它虽然低效、腐败,但若是一无是处,又怎么统治这么大片的疆土,这么巨大的人口?事实是,天子勤政,并且关心的事项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有改观。
  “是!”王鏊老脸上满是笑容,“臣这就召集礼部和钦天监,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为陛下助阵!”
  朱厚照计划着,如果每年有这样一个‘节目’,那过年就不会那么无聊,新年也是真的快乐了。
  天子和阁老都乐了,张天瑞也跟着乐起来,乐完了还表忠心,“陛下放心,臣一定监督好他们尽快做出成果,不免皇上这一番良苦用心。”
  朱厚照瞥了他一眼,“你不要坏事,奇思妙想是偶得,新奇技艺也不是年年都有,做不出来东西朕不会惩罚他们的,只是银钱上略做控制,不让他们浪费太多也就是了。”
  “皇上明见。”王鏊佩服之极,“如此一来,天下间的奇人异士都可为皇上所用了!”
  朱厚照有几分得意,“朕这几年已下旨问过各地的官员,朕说的那种细白的细盐,在西域、日本或是南洋都不曾见过,可朕明明记得,古籍之中是有记载的,只不过年份久远,记忆不清,只能从头研制,一旦成功,不仅是利国,同样也是对天下百姓有好处,你们说是也不是?”
  “当然,当然!”


第七百五十四章 睁眼看世界
  皇帝‘发疯’,重视起了奇技淫巧,这也是让人意想不到。
  大明科学院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一个衙门,里面的人还是正经官身,更是让很多人开了眼。天子脚下的奇闻异事极多,这也算是其中一个了。
  但朱厚照受后世教育,完全没有这样的知觉,而且用心极多。
  因为他觉得大明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了。
  在粮食方面,不仅有红薯做补充,而且军屯清理有效,还有河套平原这样的大粮仓。
  在银钱方面,日本的银山已是囊中之物,放眼世界都没人能阻止他们。
  国库之中存银千万两,虽不及雍正末年四千余万两的天文数字,但与前一百年相比已经是极好的了,京通各处粮仓又已塞满,国家迎来鼎盛的时刻。
  思想文化方面也已经有所安排。
  因而到这个阶段,若要国家再有精进,肯定是要引入科学技术,并构建合适的行政架构进行激励和保护。
  他本做得很投入,但这日在内中巡游过御花园之时,忽然听到有人隔着密林假山低语,言道:“皇上痴迷于奇技淫巧,专门选地方、收人才进行研究,想必到最后还是要提那些方术、炼丹之说,自古以来历代雄主都曾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依我看,本朝也不外如是。”
  原本这只是宫中无聊的人闲时碎语,朱厚照对此是不屑一顾。
  不过等回到乾清宫,批阅奏疏之时,竟然还真的瞧见有臣子上疏规劝,要皇帝戒宪庙传奉官之旧例,收长生不老之妄念,而回到仁政爱民的圣学正道上来。
  朱厚照这时候才意识道,原来臣子们担心他锐意十年,忽而又开始信那些个江湖方士,这要是真的,那岂不是天下大乱?
  本来他想着要么在奉天殿上个朝,解释一下嘛,原就是个简单的事。
  但后面再看下去,奏本上说,近来京中突现各路道长、真人,纷纷亮明身份,说身怀绝技,可通神明……
  看到这里他又觉得或许不要这样简单。
  “尤址。”
  “奴婢在。”
  “去将……毛语文找来。”
  锦衣卫的两位副使都叫他给派了出去,这个一把手还一直在京中呢。
  “是。”
  毛语文现在上了年纪也有些发福了,到他这个位置,不需要亲自上阵,日子也好了许多。不过经验丰富以后,他更加沉稳,算是朱厚照的一把好刀。
  “微臣毛语文,叩见皇上!”
  “起。随朕出去走走。”
  “是。”
  皇帝一找他,基本就是些掉脑袋见血的事,人们有了经验,这种时候就知道有人倒霉了。侍从室的谢丕和景旸相互瞧了一眼,心中都有数了。
  “……该不会是那等事吧?那些上了奏疏的人?”
  “噤声!皇上自有计较,你我莫要多言!”
  殿外,凉亭内。
  朱厚照对毛语文说:“近来京城里多了许多江湖方士吗?”
  “皇上这么一问,似乎确实如此。”毛语文先是一怔,随后开口道。
  “多得很明显?”
  “好像……是有些招摇撞骗的,打什么旗号的都有,说得神乎其技。”
  “你不会信吧?”
  毛语文眉毛一竖,“微臣不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9/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