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852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朱厚照赞赏般的点点头,至少这家伙抓住了其中一个深层次的考虑,
  “庆亲王还是肯动脑子的。”
  皇帝夸奖一句,身边人不少人也跟着拍了一些马屁,载垚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但还是谦虚说:“这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朱厚照则边走边说:“朕一直说过,大明的发展永无止境,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如果我们自己都人自己自己登上了顶峰,那么再往前走就是由盛转衰啊,所以当朝者要始终思考如何才能更好。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朕还觉得有不足之处。
  譬如说,睿亲王与朕讲大明的在编之户数量不断增长,在以往的观念之中,人丁滋生此为盛世之相,确实不错。可接下来呢?是盛世了,然后呢?朕应该带着这句颂圣之语安坐于龙椅之上了吗?”
  老五上前,“请父皇赐教。”
  “只需看这些年的大明就该明白,国力或者说财富来源之一便是产业,产业的源头是什么?”朱厚照强调了一下,“是专才!专于某一道或某一产业的人才。虽说有很多影响因素,但根本上还是专才,有专才所以做得出水泥,有专才所以能改良织机,有专才所以能造出更新式的战船。朕敢断言,若大明还想如这三十年一般再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关键就在专才之身。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专才。问题如何做?”
  庆亲王在府里有过这番讨论,此时心中有了底气,说:“父皇,儿臣以为是要大力兴办私塾,现在的县学、府学仍然不够,要让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便既学儒学,也学科学。如此,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便可为父皇所用,为朝廷所用。”
  朱厚照略感意外,老三竟也看透,确实不易。
  庆亲王是觉得皇帝此次不惜推翻首揆也要进行改制,那就说明这不是一个小事,因此后面还会跟着一系列的动作。
  不错,
  朱厚照想要各个府学、县学当中插入科学的教育内容,这怎么做到?就是考试考这一科,你学不学?
  他还要国库投入更多以建立私塾,同时让更多的孩子进入私塾。
  此外,还要与科举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县里开始,一级一级的往上考,考上了就进入上一级学校,最终进入这些高校。
  实际上就是套上现代教育体系的外壳。
  这样一来,大明就在成体系的教育自己的百姓。
  如果这一点再能完成,那实在是不敢想象,因为全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都是充斥着文盲,包括大明现在也是。
  至于学而优则仕,这种观念实在很难改变,官本位是刻在骨子里的,孩子们结业以后就是要做官,就是不去企业或者其他领域,这就交给每个个人自己去选择吧。
  生活会把一部分逼向企业的。
  也只有不断的吸收这些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才,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
  这就是朱厚照此次要动的地方,相比于税法当中的一些或大或小的缺陷,他自信这件事更加重要。
  载壡也跟上讲,“父皇,儿臣觉得是不是这样,将来从中央到地方的私塾建立以后,学生是逐级考试,一直到院校毕业,这时朝廷给他们两条路,第一便是参加科举,第二便是由院校派发结业证明,他们可对应进入自己所学的行业。如此一来,则私塾、院校、科举以及行业能充分连接,只要坚持几年以后,造船行业可以专才不断,纺织行业也能专才不断,而百业兴旺,天下自然大兴。”
  载壡这番话说到朱厚照心底里去了,“这是对的,而且具有可行性,记下来,今后在改制中尝试实行。”
  毕业之后自主选择,考上科举就做官,考不上自己赶紧想办法去,不错不错。
  现在的大明始终被皇帝重视的两个行业一个是军工、一个是造船,这两个大行业有国家投入,所以人才培养一直没有中断,其中优秀的是不必担心没有去处的。
  载垚看着自己五弟还是一如既往的受宠,心中有半分无奈,他已经很努力了,不过这个被冠以‘睿’字的亲王脑袋转的就是快,这些问题他稍一想一下又能说到皇帝心坎之上。
  真是无奈。
  这件事情,基本也就讨论到这里,因为科学院要到了。
  今天严嵩也跟来了,先前那些事他虽没插嘴,但都很仔细的听着,因为这就是他这作为内阁首揆要着重推动的事项。
  至于裕亲王还是一句话没说,带着皇帝往科学院里走,目的地不是一个典雅、精美的所在,而只是一个大大的厂房。
  走到近处,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机车,蒸汽机车!
  这是朱厚照要求,并已经开始了二十年的项目。
  朱厚照一看到,整个人就有些愣住了,虽说只是留个轮子上的一个铁桶机车,但这是他想了很久很久的东西。
  他甚至觉得这一刻有些不真实。
  尽管它的模样算不上帅气,甚至有些丑,而且十分怪异,最怪异的就是圆筒状倒下的蒸汽缸前头有一个长长的烟囱式的管子,朱厚照知道它是用来释放废气的,但是这个样子实在是怪。
  像个猪鼻子一样的插在前面。
  可他还是有些难掩激动,上前仔细察看“这几个轮子不错,都是铁制?如何锻造出来的?”
  “回皇上,是请专门工匠特意打造,里面的轴承、拉杆等都是特殊锻造。为了达到工艺要求,儿臣是请了五百个工匠,一个一个比较找了最好的。”
  “好好,确如你所说是个重大成果。这个,这个……机车能跑吗?”皇帝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的样子。
  裕亲王喜欢此刻的皇帝,他笑了笑,点头说:“可以跑,已经在路上试行过,百里路程只需要一个半时辰,只需烧煤即可。”
  朱厚照心里算了一下,时速大约是每小时30多里路。
  实际上战马冲刺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多里,但马是肉做的,不是铁做的,不能一直保持冲刺状态。
  速度倒在其次,慢点就慢点,关键运力啊!运力不一样!一匹才马能驮多少货物?
  “已经试行,这么说轨道也搭建好了吧?”
  “不错,儿臣在科学院中搭建了一段五百丈的轨道。”
  这就是朱厚照脑海中的火车雏形。
  蒸汽轮车是蒸汽动力最简单的应用之一,就是活塞通过连杆连接轮子,蒸汽推动活塞运动,轮子自然就转起来了。
  “如果搭载粮食这类货物,最多能载多少?”
  朱厚照在身边人的搀扶下走了上去,驾驶位置的空间还是比较逼仄的。
  裕亲王回,“儿臣观摩过实验,一辆车头最多可以拉五节车厢,还需设置一节装煤车厢,大约可以拉动120石的粮食。”
  一石大约是150斤……脑海中疯狂算数之后朱厚照有概念了,大约是10吨左右。
  “这些用铁的部件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冶炼之法本就是有的,就像是铸造宝剑,民间是有铁匠可以做到的,只不过要锻造成特殊的形状,这比较耗费功夫。”
  朱厚照明白了,“如此说来,这些都是人力打造,那便不能快速生产。”
  “父皇明见,正是如此。”
  知道这一点,朱厚照也不会失望,所谓工业、所谓机器时代它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零部件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整个大机器动不了。
  手工锻造当然就会有产能限制,不过能弄出来就不错了。
  “没事没事,关键都能满足要求吗?机器运转会有磨损吧,各个部件的磨损程度如何?”
  科学院的一众专精此道的人都不免惊叹,皇帝竟然了解到如此深的程度。
  原因也很直接,朱厚照对于现在的金属冶炼技术期望不高。
  裕亲王看了看边上白头发的技术负责人,这个问题太复杂,此人低头拱手,“回皇上,磨损是都会有的,只不过程度如何不好一概而论,各个部件都不一样。”
  朱厚照不关心那么具体,他只问:“若是建个在天津港和京师建一条专用轨道,这些蒸汽轮车能无故障跑多久?”
  此人答:“老臣敢保2年无虞,除非经历特殊的情况或者有人故意损毁。”
  行了。
  够了。
  老二说是重大成果还真是。
  于是乎众人发现,明明已经五十岁、喜怒不露于色的皇帝竟兴奋的直接拍手,“若真能达到!这就真是个好东西。老二,你这是大功一件啊!”
  众人有些意外,这么个铁疙瘩至于这么激动呢?
  载壦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父皇,这些都是徐技术员他们搞的,儿臣不过居中调度。至于它的一些缺陷,父皇也请放心,儿臣会让这些技术员全程跟随,并不断改进,争取做出第二代蒸汽机车。”
  朱厚照掐着腰,他稍微冷静一下,然后开始吩咐,“睿亲王。”
  “儿臣在。”
  “今年的预算重新做,把这个项目加上去,从京师开始修建直达天津港的铁轨,需要花多少钱你和科学院的人合计合计,递个奏疏上来,朕来批。”
  接着他兴奋对着众人宣布,“诸位爱卿,这个东西绝对是我大明的国之利器,因我大明疆域广大,有些地方还与中原隔着荒漠、戈壁,但有这东西便不一样了,现在能运货,将来还能运人,且它是机器,不惧寒暑、不知疲惫,无论昼夜都能运行,如此只要轨道能通达的地方,朝廷一声令下,人、货都能不间断的运送,将来有日,大明要克服偏远地区中枢鞭长莫及的问题,就靠它了!”
  好多人并不能深刻理解,但皇帝既然这样宣布,那么只能应和了。
  严嵩就有眼力见,他拍马屁说:“微臣恭喜皇上又得利器!恭喜裕亲王再立大功!”
  其他人自然跟上。
  待他们结束,朱厚照说:“老二,这个机车暂时不能实际运行也没有关系,今天看到它朕心中便有数了,从京师到天津港的轨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铺好的,你要带领这些人继续改进,改进的方向就两点,动力更强,速度更快!”
  至于燃烧效率这些东西,先他们暂时放一边。
  现在他们都能搞出蒸汽机车了,全世界的煤可劲挖!
  “儿臣遵旨!”
  “等到将来轨道建成,机车成功运行,朕升你的爵位!!”
  朱厚照豪气十足。
  而老大、老三、老五全都有些傻眼。
  他们这些皇子都是二等亲王,哪怕是老四南征北战到现在也是二等亲王,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兄弟几个干活儿皇帝一点没表示,只不过没表示这个罢了。
  而因为皇帝从来不在爵位上松口,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众人都觉得一等亲王或许就是一个挂在那边让人馋嘴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拿出来用。
  没想到今天在这个场合说出来了。
  就是载壦自己都有些受宠若惊,他顿了一下之后说:“父皇,儿臣做这些是应该的,如此厚赏,儿臣……”
  “不不不。”朱厚照高兴的连拒绝的话都不让他说完,“朕说过,这是国之利器,你今天立下的这个功劳绝对是头一等的功劳,一等亲王绝对当得起,朕说的!还有你身后的这些技术人员他们的功劳也不小,到通车的那一天你将名单报上来,朕逐一重赏!”
  严嵩等文官,几个皇子全都带着半分迷惑在一边站着。
  一会儿看看皇帝,一会儿又看看边上那个铁疙瘩:原来,这玩意儿这么厉害的么?
  当然厉害,所谓科技的发展,其实还是需要产业,没有产业的科技就是个o。可产业与产业之间也有区分,有些产业是天然存在比如吃喝住行,有些产业是被创造出来才有的,蒸汽机车就是这一种。
  至于朱厚照之所以如此开心,是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


第九百五十八章 正德三十五年之皇帝与将军
  一等亲王的爵位都出来了,皇帝传达出的圣意是如此的明确。
  原本这件事仅是让睿亲王和科学院一起商量,就是先提出一个资金计划而已,但才第二天内阁就把手伸了进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8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2/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