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黄花大闺女的!”
“……”
当天夜里,胡麻与二爷交谈了一番,便也一起了进屋去睡了。
第二天起来,二爷就收拾了牛车上的一些草药,并几罐子寨子里自己调制的黑油膏,去外面生药铺子里卖了,换回了几块碎银子并盐酱之外,还给胡麻留了一罐子。
并叮嘱着,咱寨子里自己调制的黑油膏,最是上品,铺子里收了,都要掺入不知啥玩意儿活稀了卖呢!
而一应交代做完,不等到太阳落山,他便赶着牛车出了门。
娃娃交给了红灯娘娘会,便是人家的人了。
寨子里的少年,也没想到二爷走的这么干脆,倒是有些怔怔的,颇为不安。
平时再闹腾,也是半大小子,身边没了大人,难免发怵。
倒是胡麻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只是耐心地等着。
他们在这空荡荡的宅子里,住了两三日,便渐渐地又有几拔少年被送了过来,却又与大羊寨子不同,有的穿了锦衣,气派光鲜,有的身材魁梧,底子扎实。
寨子里的少年见了他们,便没什么底气,平时也不敢太闹腾了。
可没想到,又过了没几日,竟又是连着几批少年送了过来,看起来竟是衣着褴褛,赤鞋光膀,面黄肌瘦,倒比大羊寨子里还穷。
人一多,便热闹了起来。
众少年们抢住处的,打饭食的,溜出去买糖食泥人儿看把戏的,不一而足。
只有寨子里来的少年与那群褴褛少年最为老实,无论派饭,还是其他事情,都不敢跟那群锦衣少年争抢。
“这红灯会开坛收伙计,身份倒是很杂啊……”
胡麻默默观察着这些事情,并不敢因为转生者的身份,对这个世界的人或事物产生小觑之心,只是猜测着他们各自背后的身份。
“老白干兄弟,可是已经到了?”
如此过了几天,倒是在四五天后,晚间刚刚入梦,便回到了那暗雾弥漫的庙里,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到了。”
如今不是逢零之日,胡麻听到了二锅头老兄的声音,又是惊喜又是放松,故意笑着回答:“你在哪里?要不要见一面?”
“既到了这里,不出三天,你定能见着我的。”
那二锅头笑着道:“不过转生者见与不见,并不重要,倒是有些重要的事,我得先给你交代清楚,省得你踩了这红灯娘娘会的坑。”
第51章 红灯坛下三炷香
“你说!”
胡麻一听他说,便也认真了起来。
他也知道,自己来到了城里,便与这位代号转生者的二锅头兄弟近了,若想相见,倒是好安排,但也隐隐猜到,这些转生者,似乎对于现实中相见颇为谨慎,所以并未抱太大希望。
如今听见了他要嘱咐自己一些事,便不敢怠慢,迷茫之际,最是知道这些信息的重要性。
“你们到了,便也该发现了红灯会开坛,收的伙计也可谓五花八门。”
二锅头笑道:“严格来说,红灯会各行当伙计不少,但却少有从寨子里找的。”
胡麻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这几日默默观察,倒发现这次来的伙计里面,大体分了几类,其一便是那些身材魁梧壮实的,他们好像本就是红灯会帮众之后,长在城里,也都是从小调教,底子甚为扎实。
毕竟红灯会在明州府经营几十年,势力雄厚,不少伙计成家取妻,早诞生了帮二代出来了。
另外一些,还有些商贾平民子肆,穿着锦衣,热热闹闹的最贪玩的就是他们了,大呼小叫事事拔尖,最为惹眼。
他们入会,想是要寻着些庇佑,或是学些本事。
倒是那些衣着褴褛的,不知来自哪里。
“先是你入了会,可别真把这当成了什么刀头舔血的帮会……”
二锅头笑着道:“人家血食帮就是靠了血食矿谋生活的,骨子就是做的生意,你进了血食帮,人家也不会白养着,总得是先想着怎么能使唤你们,然后才斟酌着教你们本事呢。”
胡麻轻吁了口气,笑道:“这我省得。”
“那便好,咱们这些转生者里,二次为人,却也有些拎不清的。”
二锅头认可地叹了一声,道:“再就是些不得不在意的事了,入了红灯会,头一件便是开坛烧香,烧哪炷香,便走哪条门路。”
“这你可得把握谨慎,红灯坛下三炷香,白香、青香和红香。”
“红香自是最好,学本事快,吃食也好,白香最安稳,可我要叮嘱你的是……”
“……”
胡麻心里微微一动:“烧青香?”
二锅头笑了起来,道:“对,惟有青香,才是正路子。”
“你惟有烧了青香,才有机会接触到你想学的东西,当然了,青香,也是相对而言较为安全的。”
“……”
“记下了……”
胡麻长长地吁了口气,道:“老兄多教教我?”
二锅头笑道:“那还有什么可说的,你早日学点本事在身上,咱才好合作些其他的事情呢……”
……
……
当夜,与二锅头聊过之后,胡麻心里便略有了数。
他耐心留在这里,安静等待,只是每三日吃一颗血食丸,并缓缓行功,壮实底子。
渐渐地过去了几日,周围几个宅子都已住满,热热闹闹,整日聒噪。
眼瞅着时间近了二月二十八,这天夜里,才忽然有几个壮实的伙计,簇拥着一位管事来到了院子里。
正是那位留了小胡子的老头,他笑道:“明日便是开坛之期,许是你们都等得不耐烦了。”
“今夜里便早点歇着,明天把干净衣裳都换上,咱香主要摆席面请你们哩……”
“……”
少年们听得有席面吃,顿时喜不自胜,搔耳难耐。
到到了第二日,少年们早早聚了起来,也有不少紧着包袱里的衣裳拿出来换上的,或是互相剃头,好显得精神些的。
结果等了大半天,直到了傍晚,那位管事才又过来,笑眯眯带了少年们出门,穿过了三五条待,便见到前面一大块空地,周围都点上了红色的灯笼。
灯笼中间,则是十几张桌子,有的蒙了红布,有的蒙了青布,有的蒙了灰布……
大概是这世道,白布难得的缘故。
……
堪堪人已到齐,那位留了小胡子的管事,从上首一个左右点了大红灯笼的台子旁边,转了过来。
向众少年道:“红灯坛下三炷香,各人自有各人命,你们能进咱红灯会,便都是好命的,今天咱家香主,亲自过来带你们开坛,并给你们摆下了席面……”
“但咱这席面,也各有不同。”
“瞧着眼前这些桌子,想吃酒肉的,便往前面红布桌子旁边坐,想吃馒头的,便坐那青布桌子便是了,想吃黑面窝头的,那些铺了白布的桌子尽管坐下就行,规矩就是这么简单。”
“一炷香后开席,你们,就显显自己本事吧?”
“……”
众少年听得这话,皆是不由怔了一怔。
不待别人反应过来,那些穿了黑袍子的敦实少年们,便忽地一言不发,向前冲去。
他们本就是帮会中人,想是家里大人早就教过,有了准备,而不仅是他们,那些锦袍的少年,也有的立刻盯住了前面的红布桌子,拔腿就冲,想是也提前就通过某些渠道,得了消息。
反应最慢的是那群褴褛少年,但他们明白过来时,眼睛便红了。
发一声喊,齐齐地冲向了红布桌子。
“娘嘞,在这里吃饭,还要抢?”
胡麻身边,周大同一听都懵了:“怎么比咱大羊寨子还惨?”
其他几个少年,同样也是一阵紧张,眼见其他人都已冲了上去,不由得内心惶急。
“跟我走,谁也别跑乱了。”
胡麻心里早有准备,低声吩咐,当即一步冲出,其他少年们正自惶急,忙忙跟上。
却见胡麻竟是一点也没有往红布桌子冲的意思,而是走过了几步之后,便占下了边角的一桌青布桌子,指示众人团团围住,不可乱跑。
如今红布桌子那里,正打成了一片,人头晃动,嘶声震天,青布桌子旁倒肃净。
他们轻易就占了下来,剩下只是守住,然后冷眼看着其他人争抢。
那红桌子旁边,竟是越打越凶,不时有人飞跌了出来。
那群敦实少年,出手沉重,锦衣少年,性子跳脱,但很聪明,但最引人注目的,反而是那些褴褛少年。
他们平时老实巴交,住是住的最差的马房,派饭时也都等到大羊寨子里的少年都拿完了,才一哄而上,抢那些汤汤水水。
可没想到,到了这时候,却一下子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来,一个个下手狠辣,咬死不放,他们人数本也最多,足有几十人,全都为了那几张红布桌子打得不可开交。
胡麻冷眼瞧着,竟是愈发地心惊。
这群褴褛少年,论底子其实是远不如其他人的,甚至怀疑他们吃没吃过血食。
但自然而然,便有一股子狠劲,如疯似鬼之下,倒几张桌子大都是他们占了上风,将其他人打退了回来。
但同一时间,胡麻也察觉,那些争抢红布桌子的人,也不是都那么上心,有的人略抢了一下,便退回来了,更有人一开始就坐在了青布桌子,甚至白布桌子旁边,冷眼瞧着这一幕。
而眼见得一炷香快要烧尽,红桌子边人数已定,从红布桌子旁边败下阵来的人也急了起来。
青布桌子立刻成了吃香的,从前面败尽回来的,便又围了青布桌子厮打。
但胡麻等人反应快,早早占住了青布桌子,如今五个人围在桌边,共进共退,又是在别人打过一场之后,以逸待劳,倒艰难的守住了。
其他人见这张桌子难抢,便也下意识退去了旁边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