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送死!”
谁知道二丫起身就追了上来,拦在我跟前说道。
“那你教我,不拜师,就教能杀死他的本事行不行?”
“你不是说邪神跟他们没区别吗?”
“那你教我正宗道术,让我去报仇可以吗?”
月光下,这丫头看着倒是挺机灵。
而且那倔强而又坚定不移的眼神,让我有些似曾相识。
同时,她的眉心有一道灵光。
此女慧根不浅啊。
“干嘛这么看着我?”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不会是看……我……那……那什么,你愿意教我的话。”
“我可以给你当媳妇。”
我没说话,绕开她,继续往前走。
“你教不教嘛!”
二丫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后面问。
“我就剩下七天的时间了。”我告诉她。“七天之内,你能学多少,看你自已的本事。”
她一下子跑到了我跟前。
“真的?那……那我给你当媳妇,不过,你要等我长大了,再碰我。”
我看了她一眼。
别说,她还真有一副美人相,眼睛很大,五官都很精致。
虽然脏兮兮的,但丝毫不影响颜值。
“又这么看着我。”她低下了头,两个手指搅在了一起。“人家都答应当你媳妇了。”
“不必。”我开口道。
她顿时有些失望的神色。
“是嫌弃我不好看吗?”
“你很好看。”我回答道。“可我有意中人了。”
“你还是喊哥吧。”
“也好啊。”她这下子可算是喜笑颜开了。“那我还是叫你瞎眼哥哥?”
“不,不好,你的眼睛已经恢复了。”
“我叫宁观。”我告诉她。“宁为玉碎的宁,观心的观。”
“奥!”她拖长了语调。“那就叫你又见哥哥!组合起来就是你的名字。”
“而且,我们很有缘分啊,你都走了,还是在……等等。”
“你不会是早就看出来什么才没走的吧?”
“想多了,巧合而已。”我简单回答。
二丫道:“那也是缘分!又见哥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我停了下来:“现在!”
“现在?就在这里?”她问。
我嗯了一声。
“今晚教点简单的东西,明天我盖个木屋出来,再去买点儿生活用品。”
“不是只有六天的时间吗?”她问道。“盖木屋?可能不?”
“也许可以吧。”我回答道。“不行的话再想办法。”
“奥!”她忽然笑道。“我知道了,又见哥哥是想用道术砍树。”
“知道你很厉害,不过,这是犯法的哦。”
“这片树林可以进来玩,但不能乱砍乱伐。”
我一脸的无语:“那,明天去买两个帐篷得了。”
“买一个吧。”她低着头说道。“买个大点的,山林里面,很可怕的,我可不敢一个人睡。”
“也行,你是个小孩子,没什么好怕的。”我回答道。
她小脑袋一点:“嗯!对了,你的那匹马呢?”
“回去了。”我告诉她。“行了,别再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要学,就抓紧开始。”
她笑道:“好是好,只是你一身的酒味儿,真的还能教我吗?”
“盘腿坐下。”我立刻开口道。
说着,我也坐了下来。
“先和你说气这个概念,天地灵气都可以采集修炼,这个过程叫练气。”
“提炼灵气为道气,再加以精炼就可以练成至刚至阳的罡气,也被称为炁。”
我说着,用桃木剑在地上写出了这个字来。
她坐在我对面,很认真地听着。
我本来以为她今晚最多入门学会怎么采集灵气。
谁知道人家天赋异禀,当晚就学会怎么练气。
我接着传授一些道法的法门。
凌晨四点才睡觉,她倒是也不挑,我用树叶给她铺上,这丫头倒头就睡。
不过,第二天起晚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我急忙带她回去小镇。
第五百四十四章 麻烦还是来了
“我们真的要在山上待上七天吗?”
二丫问道。
我提醒她:“不是七天,是六天。”
“行吧。”她说道。“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山下啊。”
“而且还比较方便,做什么都挺方便的。”
我不禁问:“是我教还是你教?”
“你教你教。”二丫笑呵呵地回答。
我没有搭理她。
但是这丫头确实是个话痨,从我们开始从山上下来,她就说个不停。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我女儿了。
不过呢,昨天晚上,我实在是走的太着急了。
所以没有注意到距离。
从山上下来,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往城镇走,又走了三个多小时,愣是看不到点儿踪影。
“我说,又见哥哥,你昨晚到底带着我跑了多远啊?”二丫上气不接下气地问。
“不知道。”我简单回应。
她又说道:“那,为什么不把你的马给召唤出来,带我们回去?”
“大白天的,不够吓人?”我反问。
二丫撅起了小嘴。
“怎么?走不动了?”我问道。
二丫点了点头:“又见哥哥,要不,你背我吧?我还小呢。”
“想多了你。”我笑道。“既然要跟着我修行,那么,体力也是必要的。”
“自已走,从现在开始,凡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你都必须走路。”
二丫哈了一声。
“一定要这么折腾我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吗?”
我很认真地告诉她:“从你决定开始进入玄门开始,你就不能再当自已是一个普通人。”
“不,应该说,你连人都不是。”
“为啥?”她惊问。
我没有停下来,继续往前走。
“想知道,就跟上。”
二丫咬着牙跟了上来。
“又见哥哥,你说清楚,到底为什么?”
“你觉得玄门接触的是什么?”我先问道。
二丫没有犹豫,直接告诉我:“玄门接触的,应该就是鬼邪一类的东西吧。”
“那你觉得,这些东西是什么?”我又问。
二丫道:“这个嘛……自然是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