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不让我们带朋友来啊,我们就这样,在喜来眠消费一百以上的VIP中,可以得到墨脱偏远寺庙,雪山顶部温泉泡澡票一张,然后店长在边上泡茶,小哥卖棒冰,胖爷我搓澡。”
“三陪?”
“三陪,但是是健康的,只卖身不卖艺,啊不,只卖温泉,不卖手艺。”胖子说道。
我想了想,闷油瓶也没有进来。我抬头看天,想着也觉得很合理,也很难想象他对于这温泉有非常商业化的想法,给这大喇嘛出100页的商业计划书这种事情。
我们泡完上来,在边上很快身体都干了,有一层硫磺在身上,很舒服。穿上衣服来到洞口,就看到闷油瓶坐在山崖边上,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吉拉寺,远处全是雪山,连绵一片。
普通人可能终生也看不到这样的景色。
“感谢老板信任。”胖子就对闷油瓶说道。
“我一定不负众望,把产业经营好。”我也在边上帮衬。
闷油瓶看了看我,转头对我道:“我要去一个地方,两天。”
我瞬间就知道,他要去哪里,做什么。
我点头,胖子说道:“一起呗。”
我拍了拍胖子,让他不要跟着。
那个地方,他自己一个人去,一个人待着比较好。
我们回到房间里,闷油瓶就开始收拾东西,我掏出了纸笔,当时留在房间里的各种笔记本,素描本都在,够我工作了。
闷油瓶一个小时之后出发了,胖子就立即问我:“干嘛去啊,为什么我们不能去?”
“白玛。”我就回答了两个字。
虽然我也是猜的,但我觉得他要去祭拜一下自己的母亲,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在这种时候热闹。
胖子释然了,点头。
我把纸铺开,开始画那个山头的侧剖图,胖子问我想怎么弄,我指了指一个雪窝子。
“我要把里面的温泉水引出来,然后流到这个雪窝子里,把这个雪窝子融化,形成一个露天的温泉。然后我在这个露天温泉四周,用那些木头,做半个雪棚和一个小屋子。雪棚能遮住一半的温泉顶部,一方面防止上面雪崩下来会直接把温泉埋了,一方面是在大雪的时候,可以有一半的温泉淋不到雪,但是还是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色。”
“那么就可以在大雪天,泡温泉,看雪山。但温泉水会满溢出来,怎么办?”
“继续往下,进入到吉拉寺里,我们在寺里最靠后的僧房之间,把牛皮崩成透明的,做阳光房间的顶,然后引入温泉,做一个温泉花园。”
胖子想了想:“那木头房子做什么?”
“没想好。”
“这就是三个池了,洞里一个,是我们的原汤,小哥专用。外面一个,看风景的,然后底下一个温泉花院,给大喇嘛用。可以啊,很周到么,你应该去做德仁。”
“端水大师。”我说道:“我觉得三天内能做完,但是我需要劳力,这个得靠你忽悠了,人越多越好。之后,我想去一下康巴落。”
第71章 雨村笔记 旅行篇(12)
要把温泉水从里面的温泉引到外面,其实最好的材料不是木头,而是竹子。
墨脱当地有竹子,叫做墨脱方竹。我和胖子被一个当地人带到了一片有竹子的地方,我看着那竹子,内心有一种非常不祥的感觉,因为这东西长的和以往的竹子不同。我拿出手机查了一下,果然,是墨脱方竹,而且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保护级别为濒危。
差点儿就坐牢,我心说,和胖子两个在网站上填表,申请这块区域的保护,然后跪拜了这几棵竹子,默默地离开。
在雪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毕竟这里所有的东西可能都不是我们熟悉的。
当地司机让我们去背崩乡买竹子,那儿的竹子种类很多,有经济竹林。我们一路摩托车过去,买到了大概手腕粗的编织用的藤竹,两个人绑在摩托上,像唐吉坷德一样骑了回来。
胖子叫了几个寺庙里的游客,就是那种一边工作一边旅游的,用100块一天的酬劳诱惑他们,开始做简单的引水装置。先是搬石头上去,做一个石头水槽,然后把竹子卡进去,里面的节打掉,一节一节连起来,用黄泥(黄泥就是之前那面墙壁,用水重新调和成泥)做密封。做好之后,胖子把一头放到温泉里,一头伸到洞口的一个大雪坑里。
这个雪窝子就在洞的下面不远处,大概有30多个平方,从下面爬山上来,会先经过那个雪窝。
接着他拿了一个水缸放进雪坑,在里面灌满水,在竹管的一头猛吸一口,然后放进这个水缸里,就开始虹吸。
温泉水非常烫,快速融化了这些雪。很快,水缸满了,烫水满溢出来,缸四周的雪也快速融化。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样。我和胖子蹲在边上,看雪一点一点融化,雪窝子变成一个泉水潭,整个过程让我们露出了姨夫笑。
好解压。
整个雪窝子完全融化,形成了一个温泉潭,潭底全是锋利的石头沟壑,但是竟然能看到很多的生活用品。看样子这个雪窝子不是那种万年雪窝,这些年化掉的时候,也有人往这里丢生活垃圾。
我和胖子进入到那个潭里清理,很快就搞干净了,然后我们首泡了一下。
阳光下,目力所及全部都是雪山,虽然脚下有点踩不住,感觉是脚底按摩,屁股坐的地方也磨破了。
但劳动之后稍微舒服一下,也让人很高兴,而且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自己建设一个温泉。
这种体验让人愉快。
接下来,我们就下山开始去四处找一些墨脱石锅厂,找了很多墨脱石锅的料子。那种比较光滑的,拉到山上来,垒在这个温泉池的边上,这样可以把衣服放在上面烫干。特别是这里用的毛毡毯子,出水之后披上,坐在石头上,毯子是热的,石头也是热的,就不会觉得冷。
一直干到半夜两点多,大喇嘛时不时派人过来看看。
当晚我和胖子直接睡死,因为太累了,虽然活很简单,但都是体力活。我忽然就明白江南地区和这里的区别是什么,背着石头从水路过来,和背着石头靠脚运上山来,感受真的不一样。
本来我还想在那些垒起来的石头上,搞点什么花样、装饰,因为我看其他的西藏温泉都有很多的彩旗,很漂亮,但搞完第一天之后就什么都不想搞了,觉得就这样吧,很好了。
第二天,休假,所有参与第一天温泉工程的人,全部没法起床。
我和胖子也瘫了,胖子说男靠吃女靠睡,我们吃吧。
于是到了傍晚的时候,工程队下山去墨脱吃了一头羊,吃完回房间继续睡觉。又是昏天黑地睡了一晚,到了第三天,我摸了一把胡子,知道我体力回归了。
胡子长出来了,而且还不少。
这是身体快速复苏的信号。
我刮了刮胡子,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到一种轻盈。和福建的慵懒不同,福建的生活是看得到明天、后天,乃至于未来的每一天,日子过得十分缓慢。而这里的生活,日月飞快,却只能看到今天和来世。
第三天工程队里多了一个老外,德国的一个小姑娘。说是父亲来过这里,意外去世了,所以大学毕业了之后,来这里看看。
我和胖子面面相觑,也不敢去深问,这德国小姑娘是学建筑的,中文非常差,最后还是只能做苦力。
但是她能锯木头。我们就先挑了一个木料,她负责锯出来柱子之后,我再开始用大量的边角木料做榫卯,很快就把木头棚子搭出来了。
柱子的下面直接深入到我们垒出来的石头堆里,做了一些结构,压得非常结实。上面用竹子加木头做的顶,然后把树皮切好,做了一层简单的瓦片。之后再去乡里,找牧草,编制起来做成草皮,覆盖在上面。全部用编织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弄。
这些都是我在闲暇时学的技能,一次性全部用完。德国小姑娘觉得这东西可能不够结实,我让所有工程队的人去推这个窝棚,结果纹丝不动。
这个棚完全是一个整体,如果暴风雪来了,只要在所有的石头墙壁上泼水,就可以冻结起来,完全吹不动。其他时候这里最多的就是大雪积压,这顶是不用担心的。
任何事情,如果你做起来觉得很痛苦,那说明你不够熟练。
弄完之后,夕阳西下,日照金山,我们在工地上吃盒饭,还是铝合金的盆子。从庙里拿上来的糍粑夹着大黑瓜,有小喇嘛带了大喇嘛的酥油茶给我们,放到温泉里暖起来,小喇嘛还把洞里的一些硫磺刮下来,放到茶里,说对我们的胃好。
我们不明所以,量也不多,就在夕阳下看着金山晚霞,吃着盒饭,喝酥油茶。
其实酥油茶在墨脱比较少,之所以在寺里能喝到,是因为这是寺里,多少有信徒会带进来。
闷油瓶到太阳下山还没有回来,我算着日子,不免有些担心。
第72章 雨村笔记 旅行篇(13)
那一天我们工作到很晚,到了晚上10点多,快11点的时候,我们看到所有的工人都在看着远方的雪山。
我和胖子举目眺望,就看到在雪山中出现了一颗星星。
那应该是闷油瓶的手电,运动速度很快。在山顶、悬崖、山谷,几乎都保持着同样的速度。
众人都很疑惑,那个德国女生还做出了奇怪的判断:这是雪山里的TOTORO电车。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只觉得有点耳熟。
那星星就像鬼魅一样,在雪山中飘忽,一会儿出现,一会儿被其他山遮挡,最后从吉拉寺门口的悬崖上跳跃下来。
我看了看手表,11点47分。
这时候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那是个人了。
我们收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看那颗星星,我和胖子稍微在温泉里泡了泡,去了去乏,也下去了。
回到房间,闷油瓶已经睡去,显然就算对于他来说,这一路也是十分辛苦。我和胖子躺下,我开始想怎么搞明天的工程。一方面,泉水到了雪窝子之后,还在继续溢出,现在是直接顺着悬崖流到了庙里,渗入到庙里地板上的青石板下,搞了很大一滩。
庙里的工程可能比较着急,但我又想快点在温泉的上方,利用现在的大棚,搭一个二层楼。
也就是说,用现有的大棚做地基,在大棚上面,搭一个阁楼。
这个阁楼不用生炉子,因为下面是温泉,会很暖和,地板都是烫的,可以治疗腰病。
这两个工程都是大工程。
没有得出结论,我就睡着了,而且是秒睡。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梦,梦见有一头巨大的毛熊,提着一盏由三十多盏风灯组成的风灯团子。它身上有很多的袋子,类似于袋鼠的那一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袋子躲着,它带着我们在雪山上狂奔。
结果它跑饿了,就用爪子把胖子从袋子里拽出来吃了。
我被吓醒了,心说原来熊不是要当妈妈,我们只是零食。
醒了之后还早,但精神却很好。我看闷油瓶少见的没有醒,胖子还在打呼噜,就蹑手蹑脚地起来,来到屋子外面。
我回到了工地上,爬上去,泡进温泉,暖和了一下身体,起来坐到边上的石头上,还是很暖和的。
我看着远方,因为是雪山,所以在星空下是非常亮的。这里的银河非常璀璨,因为吉拉寺在这个时间,完全是一片漆黑,所以那壮丽的繁星,几乎就在眼前。流星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看着夜空,到处都是。
我完全放空,裹着毛毡裸体靠在柱子上,屁股下面是暖和的石头。
那些星星慢慢地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各种故事。天上仿佛是在演戏,星星演的戏,如同璀璨的各种史诗。
恍惚中,我看到了一条星光点点的光带,从山中出现,慢慢地靠近吉拉寺。那光带犹如一辆火车一样,在雪山中上上下下。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幻觉,因为我从那个时候起,开始进入到瞌睡状态,然后就沉沉地睡去了。
我醒过来的时候,身上被早到的小喇嘛调皮地画上了很多表示懒虫的藏文。这个小喇嘛是门巴族,年纪很小,一直在嘲笑我懒虫,还给我带来了早饭。
我和他一起坐在温泉边上,吃着早饭,他和我讲他们门巴族的民间故事。日出金山起,门巴族的文学精髓都在“卓巴古鲁”,意思是“牧人的歌”。小喇嘛已经给我讲过三遍《太波嘎列》了,我几乎可以倒背出来。但他是个话痨,看到我还是会和我继续讲,我觉得他是在拿我练习汉语。
他讲到一半的时候,我不得不找了一个借口打断他,问道:“最近庙里有什么新闻么?”
小喇嘛也不介意,直接告诉我道:“德仁昨晚回来了,带着康巴落的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