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市政府如今还没有个位置,在第二天早上,我又跟着孙云爬起了山。
身处他乡异地,在最开始的时候,总觉得每一片地方都是十分新奇的。
昨夜一场大雨忽骤,等到早上起来,贵阳的周边山野无不是缠绕着一片片云雾缭绕。
在云雾浩渺之中,我跟着孙云顺着湿润的石梯朝着山上而去。
就此爬了一个小时,我们总算来到山顶之上,在这个位置,可以大概覆盖到整个黔州城城区。
眼见着东边红日初起,孙云皱眉笑道:“这些天一直下雨,难得晒一天太阳呀。”
“九心你帮忙看看,政府办公厅修到哪里最合适呀?”
“城东。”
“没有个具体位置吗?”
我回答道:“在风水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地脉,黔州城这个地方,就是整个黔州风水最好的地方,政府部门只要不修在别处,都行。”
孙云听到地脉一词,有些好奇道:“这个地脉,是什么意思?”
我眼下也没事儿,点了根烟就开始跟孙云唠了起来。
“风水,说穿了就跟农民种地一样,一片肥地,必然就容易开花结果。
在人类世界也是这样,大到一个国家,有些地方历朝历代都会出厉害的人物,但有些地脉薄弱的地区,华夏文明几千年,硬是没出过一个能叫的上号的能人。”
孙云终究是个文化人,听到我这话,轻微有些排斥道:“像中原,南方,因为自古以来朝廷就重视那边的生产发展,人口众多,所以容易出人才呀。”
我笑道:“为什么那些地方会被重视?为什么那些地方人口众多?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那些地方本身就适合人类繁衍,这个是科学的一面。”
“至于玄学的一面,比如我老家,有两个村子,有一个村子人才辈出,当地县官全是出自那个村子,但另一个村子,甚至连一个富裕点的农民都没有。”
“居住在地脉之上,人就有灵气滋养,因此地脉上出生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604章 二十五卷:寻重土
我这么一讲,孙云坐在一块石头上细细品味了一番,也是点了点头:“这么一讲还真是。”
我当下也是继续说道:“人其实就像是各种各样的水果树木一样,因为每个人体内的五行元素不同,不仅是需要择地脉而栖息,还需要择适合自己的地脉。”
“地脉这个东西其实很有意思,有的人在家乡动不动就生病,长大一离开家乡,到别的地方,瞬间就顺风顺水了。”
听到我这话,原本一脸散漫的孙云突然郑重道:“换个地方,是否会影响到前程呢?”
“怎么不会?人在每一个地方的境遇都会不尽相同,比如一个北方人,他本身适合在西南,突然来到重庆成都这两个西南地脉最盛的地方,身心都会舒畅很多,因为这片地方养他。”
我一边抽着烟,一边跟孙云讲着这些,说实话我也说的模棱两可,有人听了这些只会觉得是迷信,但事实上,玄学是需要悟的,讲很难讲清楚。
“怪不得,怪不得呀,我总算明白了,怪不得我一来到黔州这边,就像有神仙在帮我一样,原来是我来对地方了!”
我见孙云一脸的兴奋,好奇道:“咋啦?”
孙云又给我递了一根中华,坐到我跟前讲道:“我本身是广东人,家里穷困的很,凭着家里人凑一个个鸡蛋一毛毛钱,早年读了个高中,说起来,能混到这一步,天时地利人和,我全给占完了。”
听到此人家里还穷,我属实想不到,这个孙云到底是何种滔天运气?仅凭高中学历,能走到这一步。
不过在听他的过往经历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他之所以能成功,跟他广东人这个身份有很大关系。
全国各地都有成功人士,但唯独沿海江浙广要多得多,可以说这些地方赶上了时代红利导致的。
但沿海人有一点确实很厉害,总结起来就一个词,团结。
因为在沿海一带,流行家族制,并且一大家人都十分团结,一个人发达了,要带着全家族一起发达,我起来了,拉表哥一把,我走下坡路了,表哥拉我一把。
比如像孙云的孙家,他们的家族就是一群农村人,村里全都是孙家人,是一群大字不识的穷人。
虽然穷,但是这个穷家族很团结!
也就在多年前,村里突然出了个读书苗子,也就是孙云。
孙云是村里唯一考上初中的,并且上初中的时候成绩也很好,但奈何家里穷啊,没有学费去读高中。
听孙云说,他那个时候都准备初中上完,参加工作了,但在这个时候,沿海一带的家族团结优势出现了。
在沿海一带的家族观念中,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家族族长见难得出一个读书苗子,便号召全村捐款,村里一百多号孙家人捐钱。
孙家虽然穷,但是团结,家家户户都把余钱拿出来,让孙云有钱去读书,就算是没钱,也拿些鸡蛋之类的东西。
后来孙云高中就读出来了,参加工作做了老师,但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便搞到黔州这边来支教了。
但也就是这一来黔州,开启了他的从政之路,因为年轻的时候模样俊俏,再加上还有文化,碰巧被当时黔州城的一个市长,也就是现在的老婆给看上了,让他来开车做秘书。
秘书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很多大官都是在前任大官手上当秘书,然后慢慢转出来的。
后来随着一年一年的过去,他就变成了如今的一省的一把手。
“那你那些乡亲呢?”
孙云笑着叹了口气:“我之前看村里有条狗下的两只崽挺好,给送到当地警局当警犬了。”
“你…你还是不忘本的。”
我听到这话是一脸的无语,狗都能送警局混个编制,村里的人也就不用想了,孙家落魄了这多年,就凭着他一个人,怕也都彻底翻身了。
“我这一辈子呀,真的是来到贵州才改运的,说起来这片地方,应该是属于我的沃土,要不然,直到现在我怕还在教书哈哈。”
如此感叹了一句,朝霞已然穿透云雾,撒向了这一片大地。
“九心,我们下山了,说起来我老婆生日快到了,等你忙完大坟坝那边的事情,到时候也来吃席。”
就此一边聊着,我们便下了山再次回到贵阳城。
接下来,我便开始详细给省政府办公厅寻找具体的修建位置。
位置在城东,至于如何细化寻找,我用的是古代皇帝建都的一种办法——寻重土。
古代的术士在风水上确定建都大概的方位之后,便会开始吩咐人,将周围每一片地方的土都收集一杯。
将里边的石子清理干净之后,便开始称重,看看同样体积的泥土哪一杯最重,如此,最重的那一杯就是最佳位置。
这件事一弄,就弄了我两天,最终把地方给确定了。
而孙云在找到最佳位置之后,便开始下达手续。
来到黔州,我自然是不能忘记李大富这家伙,按理来说,这家伙有钱有人,如今在贵州应该是干的风生水起的呀。
不过等我一打听,却是查无此人。
打听不到他,我就打听那个带他来黔州的基层老乡刘晓升,这人是个官员,按理来说,孙云是能查到的。
但查了一圈,在整个黔州官员体系之中,却是查无此人。
突然告诉我,黔州官场压根就没有这么个底层官员,这可是把我吓到了,如果贵州没有这么一号人物,李大富会不会是被人给下套了?!
李大富可是实实在在我的兄弟,别人出事我都觉得无所谓,但唯独他,他要是真的被人害了,我心里是真的承受不了。
我得到消息之后,有些失魂落魄的回到大石村。
我们所住的家,是一个土家族老婆婆,眼下正坐在门口缝鞋垫。
看到我一脸心事的回来,他长着一嘴缺牙笑道:“九心娃儿,是哪个欺负你了啊?”
家里还有个老爷爷,因为老两口一直都没有孩子,因此对我跟李烟姐姐是喜欢的很。
我咧嘴笑了笑:“没事没事,杨婆婆。”
“我们这边有点乱,混混多的很,要是哪个欺负你,给婆婆讲,我让你王爷去收拾,他年轻的时候杀人放火的事情又不是没做过,让他给你出头。”
第605章 二十五卷:奇遇
婆婆叫杨玉华,爷爷叫王龙。
我这会儿才进来,便见穿着一身民族服饰的老头,坐在椅子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朝我咧嘴笑着。
王爷身材不高,很瘦削,满脸的褶皱以及那种老人斑,并且还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虽然笑容的善意的,不过带着一丝狰狞匪气,因为他在旧年代,本身就是一个土匪头子,至于杨婆婆,是被他绑到山里的压寨夫人。
听说在年轻的时候,是黔州城一带最大的土匪头子,因为早年杀人眼睛被戳瞎了,再加上名里有个龙字,还有个独眼龙的称号。
按理来讲,这种人后来应该要被剿匪给枪毙的。
但这个老人的爷爷会观星象,并且他还有那么一段奇遇。
1935年,一场会议召开。
这个时候王龙还挺小,就十五岁,没有父母,就跟着自家爷爷在林子里打猎为生。
也就是在1935年1月17日这一天晚上,俩爷孙打了一头小野猪,猎人打猎,当天夜里一般都在林子里边睡觉的。
两爷孙在崖洞里边吃饱之后,已然是临近深夜。
每到这个时候,王龙的爷爷都会给他传授观星的知识。
大雪遍布着黔州山野,对于爷爷一边往天上指一边的念叨他实在是兴趣不大,他盼望的是过几天过年能不能有一件新衣服穿。
不过说着说着,他突然感受到旁边的爷爷站起来了。
“爷爷你咋了?”
王龙爷爷并未回话,只是浑身颤抖的盯着天空,月色之下,那一双老眼之中尽是震惊与喜悦!
“帝…帝星亮了!”
“啥?啥亮了?”
王龙一脸的不知情况,但他的爷爷却早已是给震惊的跪在地上,只是痴痴望着天际的一枚星辰。
“我…我这辈子何德何能,竟然能目睹帝星暗而复明!”
那一夜,老前辈就喜极而泣,近乎癫狂的留下这么几句话,便笑着闭眼离去了。
这个时候,王龙完全没有搞懂这些话,当时还以为老头发疯了。
不过随着年龄增大,他一边混迹江湖,一边因为耳边听到的一些在发生的一些军事传闻,他慢慢把那些话给悟出来了。
那天晚上他突然意识到,老爷子嘴里的话是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