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听到王爷解释,也是点了点头,觉得有点道理。
但很快,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转头有些疑惑问道:“王爷你咋这么了解相术跟命术?你不会还会算命吧?”
“我们祖上就是干这个的嘛,以前小时候,我爷爷他老人家,也经常给我讲这方面的东西,时间长了,见的人多了,对于这方面的东西,也就有一定认识了。”
“原来是这样啊。”
在此之后,我们便在家里闲聊等待了起来,王爷抽着烟,时不时就往外边看上一眼。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办法,神神秘秘的。
一直到了傍晚六点钟左右,天地阴阳再次转换,滚滚云雾再次蔓延至整片山野。
烟雾朦胧之中,雨势再一次变大了开来。
王爷见状,从包里掏出一个瓷碗,随后来到屋檐之下,用碗盛着自上而下的屋檐雨水。
待到一碗雨水盛满之后,王爷将这碗水放在桌前。
李大富见桌前这碗静止的雨水,随后问道:“王爷,你这个是干啥?”
“这个是我早些年,在四川那边学的一个法术,叫看水碗儿。”
听到这个词 ,我面色一变,有些不可思议道:“王爷你会的东西还真多啊,这个法术,都失传了,实在想不到,你竟然会这个。”
看水碗儿,是一种在四川民间流传的一种民间术法,施术者在施术完毕之后,能在水碗之中看到很多东西,比如,在旧年代,有人失踪了,或者贵重东西不见了,都能从其中看到丢失的全过程。
更甚,真正把这个术法修炼到登峰造极的,是可以在水碗之中看到一个人的未来的。
当然,看水碗儿只是民间的一种称谓,这个术法还有一个官方称呼,叫做圆光术。
这个术法能学的人很少,传播的也就更稀少了。
待到说完,王爷便开始对着水碗掐诀念咒,渐渐的,水碗之中的水开始有了变化,开始显象了!
我跟着李大富看到这诡异异常的一幕,也是给惊了一跳。
因为眼前这一幕,实在是有些违反人类常识,一碗透明的水,竟然能显象!
当然,我更加惊讶的,还是王爷修炼的圆光术的境界。
圆光术分为三种,一种是磨光,这种级别的是最初级的,外人是看不见水碗内显象的,即便是施术者本身,也只能看到很模糊的一面。
第二张是嫩光,到达这一步,就跟现代人查监控一样,很顺畅。
第三种是老光,这个也是最高的一层境界,周围所有人都能无比清晰看到水碗之内的情况。
道门术数,朝能大彻大悟,夕即能举霞飞升。
但绝大部分术士,修了一辈子道都很可能都只停留在一个手艺人的地步。
王爷这一手很不简单,因为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琢磨,才能把圆光术修炼到这个层次。
这个老爷子,怕是不简单啊。
不过眼下我也没问,只是细细看着水碗之中的成像。
水碗之中,即是阿哈湖岸的视角,其中深处黑夜,雷电交加,暴雨连绵。
也就在下一刻,湖面边缘,一道黑黢黢的佝偻人影,突然从水下钻了出来,随后一步步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走来。
也是借着王爷的圆光术,此刻我总算把林家老太的模样给看清了。
如林家兄弟跟我所讲的一样,皮表之外尽是一层角质,身形佝偻,头发湿漉漉的披散至身。
只是…这张脸跟他们描述的有些不一样,林家老母的嘴,一直都处于一个极其诡异的咧嘴笑,一嘴的獠牙裸露在外,看着活似日本鬼神文化的那种鬼面。
我就此注目了片刻,突然想到了一个东西:“这他妈的竟然是个般若!”
第645章 二十六卷:般若
在此刻,我心中也是无比的震惊。
当然,并非这个东西何其的凶恶,而是因为,如果林家老太是这个东西的话,那么林家兄弟俩,一定隐瞒了我什么。
因为般若鬼,成型的要求很苛刻。
不过眼下,我只是注视着水碗之中的情形,林家老太在忽闪忽暗的暴雨之中朝着村中走去,随后便开始造访各个人家。
突发这种事情,这些村里人压根就没有反应过来,才一开门,便被林家老太给抓了出去。
不过让我有些摸不透的是,这个林家老太竟然没有吃人。
这种鬼属于恶鬼,本身是喜欢吃人的,既然不吃人,那么它抓这些村民又要干嘛呢?
有圆光术的作用,林家老太这一夜在村里的所作所为,几乎无所遁形。
大雨之中,它拖着村里人来到阿哈湖畔,随后潜了进去,很快,便再一次来到我们白天去过的湖中小岛。
不过它并没有上岸,而是直接拖着人,潜入小岛的水下。
随后,在混浊的水下,我见到还有一座石峭,在这堆石峭之中,还有一个石头洞,洞壁周围尽是青色苔藓,水草飘摇,阴暗的水域之中,透着一股极致的诡异之感。
我们的视线终究是有限的,只能看到这洞的深不见底,紧接着,林家老太拖着人,便进入其中。
但也就在林家老太消失在洞窟中时,我们的视角也就停留在了此处,没有继续跟随林老太进入其中。
我询问道:“王爷,这个啥情况?”
王爷眼下注视着水碗,也是一脸的蹙眉:“施展圆光术如果遇到一些强悍的磁场,就十分容易失灵,阿哈湖水地下的这个洞里边,怕是不对劲。”
我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就眼下所知道的线索而言,林老太只是一个般若鬼,这样的一个鬼,他决然不可能达到影响天地气象变化的能力的。
那么既然是这样,阿哈湖这个洞里边,怕应该有什么另外的隐秘才对。
想到这里,我说道:“眼下,还是先把这个林家老太给处理了再说吧。”
王爷一边抽着烟,一边说道:“好好好,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剩下的事情,你自己处理哈。”
我点了点头,之后便带着李大富,冒着瓢泼大雨,朝着阿哈湖方向而去。
随着天色愈加的黑沉,天际的雨势也越来越大 。
王爷来的时候就跟我讲过,这几天接连不断的下雨,整个城里已然成一座水城了,要是再这样接连不断的下雨,整个黔州城的人,怕都得上山躲洪灾,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因为林家老母是般若鬼的原因,那么,此次能否不费太大力,轻易将林家老母给收拾了,全在林家兄弟身上。
不过我并没有直接去找林家两兄弟,而是先去了一趟凤祥沟村长的家里。
路上,李大富抹了抹一脸的雨水,随后问道:“这个般若鬼到底是啥情况啊,九娃你为啥说,这两兄弟会是突破口?”
我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民间鬼故事没得?在很多偏远农村,都流传过类似的鬼故事,就是说,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在受苦受了一辈子,等到快老死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只吃人恶鬼。”
“还真没少听过,以前我们老家那些喜欢讲鬼故事的老爷子,不就经常讲这个故事嘛,说某某家里老人,不知不觉把家里人都吃干净了,就剩下一个儿子,最后过路的云游道士看出情况,然后降妖除魔,这个故事里边讲的东西,不会就是这个…般若鬼吧?”
我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东西,如果说,林家老母真的如林家兄弟说的那样,晚年生活美满,那就不可能变成这个东西,所以我觉得,现实,应该不像两兄弟嘴上说的那样。”
“所以,你这会儿准备去找村里人再询问一下啊?这两个兄弟,明面上说是孝子,背地里不会虐母吧?”
“不晓得,具体得打听一下才晓得了。”
不多时,我们在一番询问之下,便来到凤祥沟村长的家里。
村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见到我们两人突然拜访,也是一脸懵,不知道我们是干啥的。
不过男人之间的交流很简单直接,走上前去,给抄了一根烟,也就熟络了。
“你们问林家的情况啊?”
我坐下,点了点头:“对呀,这件事毕竟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也只有你这种德高望重的老人才晓得,我想问一下,这个林家兄弟,当年对他们的母亲到底孝顺不?”
村长抽了一口烟,想了想回答道:“应该孝顺吧,那个老婆婆在我印象当中,就没咋出过门,也不参与农村劳动,偶尔也只能看到这个老人家在门口坐着晒太阳,属于我们当时村里最有福气的老人家咯。”
农村跟城市的生活节奏是完全不一样的,城里老人,往往在六十岁过后,就不会从事太多的劳动了,但农村老人,七八十岁只要还能动,都得从事田地劳动。
因此,在农村不用干活,确实属于享福那一列的人了。
但如此说来,我跟李大富的推测便不对了,如果说,林家真的是母慈子孝的话,那么为什么到最后,林家老太会变成一只青面獠牙的般若鬼呢?
“不过按照你们说的,只怕确实跟林家两兄弟有关,这俩个人早年不是东西,成天跟外边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勾搭,早年间家里有五六个小娃儿,全都是外边的野女人生的种,我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林老婆子咽不下那口气,然后到晚年,变成了一只妖怪。”
“这个样子吗?”
对于这个结果,虽然有一些可信度,但我终究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在拜访完村长之后,眼见天色快要黑了,我们便来到湖边,林家两兄弟停船的那个位置,我跟着李大富来到一棵树下暂时停下避起了雨。
仔细想想终究是要当面问问这两兄弟,才能知道当年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
第646章 二十六卷:恶果
就此一直等了二十多分钟,总算见到一座小船从湖中游了过来,随后便见着两兄弟从船上跳了下来,且扛着一具早已被泡的浮肿发白的尸体。
“这边。”
我见状,赶忙朝着两兄弟招了招手。
两兄弟见到我,将尸体装进背篓中后,便朝着我们这边走了过来。
“小兄弟你咋个来这边了,是要准备出手了吗?”
我一眼凝望着二人,随后低声询问道:“你们隐瞒我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难道还需要我提醒你们一下吗?”
这话一出口,二人在雨幕中顿时一愣。
“你…你啥意思?”
我其实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我仅仅只是知道,这两人绝对没有跟我说实话。
这是一种话术,如果有人对自己撒谎,且自己知道他在撒谎,不过并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时候,突然反客为主直接质问这个人,那么除非少部分十分机智的人,不然几乎都会做贼心虚露馅儿。
我眼见两人开始慌乱,继续说道:“明知故问是吧?刚刚我施法,已经将过去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你们两兄弟对你们母亲到底做了什么,难道还要我一字一句讲出来吗?”
这话一出口,二人当即愣在当场。
就此愣神两三秒之后,兄弟二人相视一眼,将背篓放下,紧接着从背篓里边拿出斧头,朝着我跟着李大富就砍了过来!
李大富一见此状况,顿时惊呼一声:“想杀人灭口!”
我当即也是面色一惊,因为我也没有想到,这一番试探,竟能激的二人直接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