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碗汤饺,俩小姑娘一人六个,小帅有个,楼小乔自己也留了八个,剩下的都给了张玉娇。
张玉娇一看锅里还有那么多呢,也只盛了八个:“让孩子们先吃饱。”
楼小乔点了点头,没意见。
她自己整了点醋和辣子油,又浇了一些生抽,吃的是干沾的。
两个孩子第一次吃饺子,觉得很新鲜,怕烫到他们,三个小孩挤在桌子边上,一个比一个还乖的吹着气,楼小乔看着有趣,她早上没怎么吃饱,连着也吃了好几个。
小帅先咬了一口,眼睛微亮:“好吃!”
亭亭觉得很烫,闭着眼睛去咬,结果还是被烫到了,但是饺子皮咬了一个小口子,小孩儿高声叫了起来:“好吃的!”
比起这两个来,琴琴就没有在自己家里那么自在。
毕竟是别人家,楼小乔把碗递过去给她的时候,小孩儿害羞起来:“谢谢亭亭妈妈。”
楼小乔觉得她好可爱。
琴琴的妹妹已经四五个月了,已经开始吃辅食,张玉娇就抱着孩子吃面,这个阶段的孩子看什么都有好奇心理,张玉娇拿勺子舀饺子吃,每舀一下,小孩儿就张一下嘴巴,好像也吃到自己嘴里去了一样。
亭亭咔咔笑了起来:“妹妹以为是在喂她米糊。”
她看过妹妹吃米糊,阿姨舀一下她就张开嘴,吃的干干净净的。
小孩儿嘛,看到别人吃也会馋的,亭亭对着那碗米糊流过口水。
张玉娇干脆也给她尝一口,亭亭试过那个味道,再也不想吃了。
可是妈妈跟阿姨都说妹妹还太小了,只能喝奶粉吃米糊。
亭亭觉得妹妹也太可怜了,笑眯眯的用勺子逗她。
“妹妹真可爱。”亭亭发现了好玩的事情。
她的勺子舀一下,妹妹的嘴巴就长一下,像吃米糊一样的大大的张开了嘴巴,三个孩子都对着妹妹笑。
小帅不记得自己妹妹这么大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楼小乔拉长了脸:“再不吃东西都要凉了。”
小孩子多了就是这一点不好,吃的快是吃的快,但也很容易玩起来。
两个孩子被妈妈训了,马上低头吃起饺子来。
亭亭还偷看了妈妈一眼,见妈妈不是真的生气了,又低下头啃饺子,像个小仓鼠一样。
小帅很快就吃完了,碗往前面一伸:“妈妈,我还要四个。”
亭亭也学哥哥的样子:“也四个。”
琴琴看了看妈妈,拍拍小肚皮:“琴琴吃饱饱了。”
楼小乔都吃完了,还额外加了几个,张玉娇也吃完了,但是说什么也不肯再要。
“我尝尝味道就行。”张玉娇知道不吃对方也过意不去,但也不能跟在自己家里似的,敞开了肚皮吃的,关系好是好,但也要进退有度,太越过本分以后不好相处:“以前没这么早吃过早饭,倒也不是很饿,待会儿送完琴琴,我再回来收拾家里。”
昨晚上几个孩子玩疯了,弄的乱糟糟的,早上要收拾四个孩子,哪有时间收拾。
不过孩子多了就是好带,小帅会自理,两个小姑娘会比着来,妹妹看到几个大的,高兴的眼睛都不知道搁在哪里比较好,整天瞎乐呵,这段时间琴琴都比以前开朗了些。
走在路上,小帅说:“妈妈,要是天天都有饺子吃就好了。”
楼小乔可不会包饺子:“好吃吗?”
亭亭奶声奶气:“好吃。”
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小肚皮:“亭亭吃的饱饱的了吗,等亭亭长大了,也给妈妈包饺子吃。”
这孩子,主打就是一个嘴甜。
楼小乔先把小帅送去小学,下车的时候小帅讲:“妈妈,我们学校要组织春游,老师说可以自带零食。”
“行,我知道了,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我想吃干脆面。”小帅眼睛亮晶晶的。
现在小学生流行的小浣熊干脆面,还能集恐龙卡,未必是因为面有多好吃,有好多孩子省下一块钱来,就是为了那张恐龙卡,小帅已经有好几个霸王龙了,现在就想要个雷龙,他想跟人家换,可大家都有很多霸王龙。
亭亭也喜欢吃干脆面,咬起来咔咔的:“我也要我也要。”
小帅看向妹妹,有妹妹做神助攻,要到的概率很大。
果然妈妈没有拒绝他,接着问:“还要什么?”
小帅又说了好几样其他东西,他现在已经不怎么喜欢吃糖果跟副食品了,但他喜欢吃水果,任何水果都可以。
楼小乔把这些一一记在心里,把儿子送走,又问闺女。
“你想吃什么?”
“我要吃方便面、鸡蛋糕、饼干、巧克力.....”亭亭还煞有介事的掰着手指头数,一边数还一边想来着,足足说了十几样,刚开始楼小乔还能勉强记得住,后面脑子都废掉了。
她摸了摸小闺女的脑袋:“我猜猜你的愿望是不是开一家小卖部?”
吃的东西就记得牢,一到学习就什么都忘了。
这孩子,记拼音的时候就怎么都记不住,一个一个分开的时候就记得住,可是连在一起就怎么都记不牢了,“良”的读音,教了很多次还是“lang”,本想着多教几次就好,谁知道人家压根没放在心上,敷衍的读了几遍就问妈妈要东西吃。
看样子不是妈妈没生好宝宝,是宝宝压根没把上学放在心里去啊。
楼小乔也陷入到了家长们都有的苦恼之中。
亭亭惊讶:“妈妈怎么知道的。”
妈妈当然知道咯,谁还不是小时候过来的啊。
楼小乔摸了摸孩子脸,嫩嫩的好可爱,准备走了。
两人还没走呢,又碰到唐老师。
“哟,你俩在这里干嘛呢,小帅去学校了吗?”
“刚刚进去了,小帅说学校要搞春游,让我买东西,刚才在聊这个呢。”
跟别的家长不一样,楼小乔跟女儿聊天的神情,真的不像在逗个小孩子,认真中带着几分尊重,这在别人看来大人没必要跟小孩儿这么认真去讲话,但看在唐老师眼里,可以解读出不少教育理念出来,他觉得楼小乔就是电视里面的专家说的那种,尊重小孩儿的家长。
尊重这两个字,很多父母一辈子都不会写。
而眼前的这个女人,却表现的很好。
对上楼小乔亮晶晶的眼睛,唐老师的脸也烫了烫:“你挺会教孩子的,像小帅这么大的孩子,这样懂事的很少,我想跟你的教育也有关系,不知道有空能不能跟你请教一下,你平常是怎么带孩子的?”
唐老师说完,脸还微微的红了红。
楼小乔笑盈盈的说:“我哪里会教育什么孩子啊。”
拜托,她也是新手妈咪好吧。
与其说是带孩子,不如说她没把自己太当个长辈,跟孩子们相处她不太会摆架子。
孩子跟个弹簧一样咯,越压的狠,越是要往回弹的。
唐老师:“你谦虚了。”
楼小乔:“上回买走的纸,那么多你们卖的掉吗?”
起初她不知道那对夫妻是唐老师的父母,知道了以后还愧疚了好久呢,搞不好人家是为了唐老师的面子才收走的,如果是为了帮她也大可不必,一箱子纸也没赚多少钱。
唐老师却眼睛发亮:“我爸妈店里做的是批发,往全国走量,这些纸不够他们卖的,老实说零售市场没人会因为抬头就降价,这么便宜的货,他们还想多进一点呢。”
那一批货楼小乔只赚了七千,而唐老板夫妻一转手,就赚了一万多。
唐老板还很遗憾呢,当初这批货一出来他就知道了,只是不敢收怕是脏的,直到楼小乔去公安局晃了一圈,在外人眼里这批货算是没什么风险了,如果不是唐老师认识楼小乔,说不定唐老师自己也会找过来。
听到不够卖,楼小乔才松了一口气。
赶紧送了亭亭去学校。
老师看到她来了,小跑着过来:“亭亭妈妈,咱们聊聊。”
哎呀,当家长的可能最听不得这个了。
楼小乔:“小杨老师,你好呀。”
小杨老师长得好看,脸蛋圆溜溜,属于小朋友们最喜欢的那种长相。
她是亭亭的班主任老师,也比较负责。
“跟你说个事情。”老师说这种开头一般都没好事情啦。
楼小乔心口一紧,好像开溜了肿么办:“小杨老师好。”
小杨老师露出迷人(并不)的微笑:“亭亭妈妈,最近亭亭在幼儿园有些挑食,中午吃饭不肯吃菜,只吃点白米饭,这件事情我必须跟你说一下,挑食并不是好习惯,像亭亭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吃的多元化一些的。”
楼小乔送了一口气:“这件事她倒是没跟我讲。”
小帅学校离得近,放学都是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家,最近接孩子的都是张玉娇,楼小乔反而来的少。
亭亭这孩子,原本也是不挑食的,但自从楼小乔穿越过来了以后,小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小孩子哪里会忆苦思甜,马上就忘了以前的苦难日子了,吃东西也不像一般孩子好糊弄。
楼小乔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们是不是太好了啊......
这个年代的学校,能把孩子喂饱就不错了,质量是木有质量的,县城里头的中学也木有质量!
还是要教孩子学会吃苦耐劳,不然以后饿肚子的日子多着呢。
“谢谢你啊小杨老师,等晚上回家我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就好了,最近总来接亭亭的是琴琴妈妈对吧,琴琴吃饭就很好,她们两个玩的好,我也想让亭亭跟琴琴学一学,中午要是吃不饱饭,孩子一整个下午都受罪,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小杨老师说:“伙食上讲,我们幼儿园比一般的幼儿园好多了。”
楼小乔又被伤害到了,为什么琴琴吃饭那么乖呢?
还不是因为琴琴家里的伙食不咋样,来幼儿园自然能乖乖吃饭。
小杨老师很幽怨的说:“学校每周给孩子们吃一次鸡腿,别的孩子还好,亭亭都不吃的,都给了琴琴......”
鸡腿还不好吃吗?
楼小乔精神一震:“鸡腿是不是有皮?”
小杨老师:啊,鸡腿肯定有皮。
楼小乔磨牙:“我知道了,回头我说说她。”
吃饭这方面,亭亭比较龟毛,软软的东西不吃,嫩嫩的东西不吃,主打一个牙口好,只吃硬的。
鸡腿不是不吃,是因为鸡皮觉得恶心,刚开始楼小乔还觉得这孩子品味真独特,听说去了学校一些臭毛病都能改过来,没想到到了幼儿园还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