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406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宝音看着陷入沉思的父子两人,太子更是震惊道:“这土地还能这样按照时间卖,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宝音回了他一个更加惊讶的表情,“这时间哪来的永久所有权,哪怕是唐时的千年世家,在别人发现拿刀闯进长安城比考进去还要容易的时候,当然会选择更容易达到目的的办法。”
  “千年世家都做不到永久拥有土地,现在王朝还没有哪个挺过去三百年,你又怎么会觉得这土地今日卖了,世世代代都归对方?”
  宝音拍了拍他的肩膀。
  “少年,想太多了,今时的一堆地契,到了下一个王朝说不定就是一堆废纸,前朝的藩王拿着一堆地契说皇庄是他们的,你会认吗?你会还给对方吗?”
  太子被说得一愣一愣,这话太有道理了。
  真要是有前朝的藩王子孙敢站出来,不管你是真是假,怕是直接推菜市口斩首。
  宝音说得口干了,夺过皇帝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
  太子并没有注意到两个大人的小动作。
  宝音继续道:“这土地到了新王朝反正得重新分配,我们不卖永久权不是很正常?”
  这话说得大清好像立马要亡了一样,太子不由冒出冷汗,连忙看向皇帝。
  皇帝承受能力可比太子强多了,早年知道大清会灭亡,破防过不知多少次了,因为时时听她提起,现在承受能力已经提高了。
  面对太子的眼神,皇帝从果盘里捡了一颗梨子递给太子。
  “没有长久的王朝,三藩叛乱时,朕一度以为要退回东北了。”
  谁知道吴三桂竟然想划江而治,不再北上了。
  太子对于三藩的印象不深,毕竟他出生时就在打三藩,前方战乱并未影响到皇宫,三藩给太子带来最深的印象就是胜利后汗阿玛高兴东巡祭祀祖宗。
  那是太子第一次随驾出行,年幼的太子离开皇宫对外界一切都好奇。
  这会儿他突然想到宸贵妃就是盛京人,那年东巡后,隔年这位就进了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封为了贵妃,难道是汗阿玛早跟宸贵妃相识?
  太子将这个发现强压在心里,接过梨子啃起来。
  甜蜜的梨子汁水让他心情好了不少。
  宝音继续道:“官方投资,每年利润一部分上缴,一部分作为银耗发放,也省得他们想办法从百姓身上榨取钱财。”
  皇帝对此不看好,“百姓身上的那份,怕是也不会放过。”
  他从未低估过官员的节操。
  宝音摇摇头,“也不能一竿子全打死,还是有人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哪个时代都少不了清官。
  清算是清末,还是有汉官出来企图力挽狂澜。
  其实也蛮有趣的,到最后满族王爷遗老们都放弃了,还是有一群有志之士想要挽救这个破灭的王朝。
  也不知道到底是满人驯化了汉人还是汉人驯化了满人。
  皇帝沉默听完她心里这阵子嘀咕,也塞了个梨到她手里。
  多吃点东西,少想东想西。
  “铁路局可以跟泰山商行划清关系,当然这个本来就跟泰山商行关系不大。”
  铁路局从建立之初股份就有些复杂,有银行投资有内务府投资,还有宗室官员都投钱进去企图分一杯羹。
  大头还是握在银行手里,毕竟发行债券这事就是银行搞出来的,二股东是内务府,内务府投入的是土地,大部分被占用的土地都是内务府去调配。
  有些拿了黄庄的好地跟被占用的人调换。
  剩下的则是看京城和通州的铁路开通后,看到了庞大利益找各种人脉关系挥着银子加入进来的。
  可以说银行和内务府掌握着原始股,这些后来的才是B轮C轮投资。
  越是往后,哪怕投入的资金越大,所占有的股份也不多。
  “造船厂一开始就是独立,还拥有自己培养人才的学校,跟泰山商行的往来也是常规商业往来。”
  宝音转动了一下手中的梨子道:“朝廷这边想要可以将淮安的船厂并入进来,还有一部分漕运,这些折算资金来算能分到的股份。”
  皇帝心动了,无论是铁路局还是造船厂都是他看重的。
  前者关系到大清统治安稳,后者关系大清未来在海上的霸权。
  “当然也不是没有条件。”宝音先将条件列出来。
  “朝廷这边可以成立公司,也可以派遣专人进这两个地方,就是不准官员直接插手,商业上的事用商业上的办法解决,严禁裁判下场!”


第264章
  太子神情明显有些失望, 若泰山商行真是这样改制,很明显他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三人中只有他资本最弱,最后可能什么都落不到。
  宝音瞅了皇帝一眼。
  [要不你们父子继续聊聊, 我先撤了?]
  皇帝伸手按住了她的袖子,“继续。”
  她很无语,只能继续道:“银行那边虽然挂了泰山的名号, 实际上一开始就跟泰山商行撇清关系,回头换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也就是一转眼的事。”
  “还有几个钢铁厂和制造厂以及服装厂,这些之前只接泰山商行的订单, 回头放开限制, 接取外面订单,慢慢能够摆脱泰山商行的制约。”
  宝音看向外间已经小了很多的雨帘。
  “泰山商行主要操控的就是这几个产业, 去除后应该不足为惧了吧?”
  皇帝手指敲打桌面, 片刻后道:“还有农学院, 你不是还有个专门研究种子的学院吗?亩产千斤的水稻朕至今没看到踪影。”
  这话不仅让太子吓了一跳, 连听了这话的宝音都是一愣。
  仔细回忆了一下, 她好像一直没听到这方面的好消息,什么雄性不孕株到现在都没有线索。
  “亩产千斤的水稻?”太子不禁出声。
  宝音低头思考了一下, 才道:“这才几年, 得多给点时间。”
  “等等, 亩产千斤的水稻又是怎么一回事?”太子忍不住开口询问。
  宝音敷衍道:“就那么回事, 你汗阿玛指望培养出这么一个良种水稻, 你应该知道的,早熟稻种不是已经出来了吗?现在他期盼着那种能亩产千斤的。”
  说着若有所思,“跟其他学院相比,农学院似乎招生人数最少,也没什么名字, 都是夫子自己去收土地。”
  她看看太子又看看皇帝,“你们两位想办法帮农学院多招些学生,就那么点人何时才能推进进度?”
  太子忙道:“要是真能研究出来,我这边可以提供人选。”
  若是真研究出了亩产千斤的稻种,他在民间的民声怕是会如日中天。
  哪怕他知道真要研究出来,好名声肯定归自己的父亲,但他身为太子出人出力肯定也有收获。
  皇帝看着自己儿子傻乎乎地跳进去,忍不住扶额。
  “保成,你应当提前问问需要的是哪些人?”
  太子满脸期待看向宝音。
  宝音带着轻松的语气道:“自然是聪明人,要是不聪明连资料都看不懂要了有何用?”
  “其次是对农学感兴趣,不感兴趣学不进去要了又有何用?”
  “最后是就业问题,最好有编制,再设一个农部,专门管农业畜牧业,让这些学子有向上攀爬的通道。”
  越听太子的表情越尴尬。
  前两者还好说,后者完全是从户部手里分割权柄。
  户部不止掌管税收,下面还有衙门管着农耕畜牧,这些权力分散到地方,就是某地种什么都得听地方衙门引导。
  将农业权力分割出来成立一个农部,还跟六部平起平坐,这是他一个太子做不到的事。
  太子目光不由投向了皇帝。
  皇帝轻咳一声冲着太子道:“没事早点回去,喝完姜汤驱驱寒气。”
  太子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就这样水灵灵地被打发走了。
  他只好起身,恭敬告辞,原本想将披着的毛巾取下,被宝音拦住,“先披着,回去慢点,别淋着雨,最好泡个热水澡。”
  太子不情不愿应下,原先带来的人已经慌张打伞跑了过来。
  当然这群人身上都披着蓑衣。
  太子被哄走后,亭子又陷入了沉默。
  雨水慢慢停了下来,宝音将梨子放回盘子里,开口道:“你想要农学院?”
  [这个可不能给你。]
  皇帝摸着已经变凉的茶,没有再碰,而是推到一边去。
  “为何将农学院留给泰山商行?”
  宝音沉默片刻道:“农学院现在不合适变动,里面的学生多是泰山商行工作人员的子弟,这个没法分割。”
  农学院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多是在各个皇庄游走,最多的工作就是选取优良种子培育。
  将几千年的农作物家畜驯养变得更正规化,许多皇庄里就有农学院的试验田。
  其他学院可以开挂,只有农学院不行,因为种子需要时间,需要天时,需要一代一代培养让基因稳定,这没法跟格物学院,靠着她给的资料能跳过错误选择找到需要的答案。
  如今农学院也不只是北方有,基本各个省都有,手中的学生分一分,到各省又变得紧缺起来。
  关键是其他行业可以从泰山商行身上剥离,农学院不行。
  “你想可以安排人去学习,然后再开办一家。”
  她给出了提议。
  皇帝眉头一松,“且从宗学挑一批人过去。”
  什么兴趣不感兴趣还不是他一句话,只要他想,多的是人愿意主动学。
  对于太子来说难办的事情,对于皇帝只是张张口。
  提拔汉人有些麻烦,提拔八旗子弟根本不算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4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6/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