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音察浑也跟着附和道:“是啊!皇阿玛,儿子也想去给皇太后请安的,儿子保证请完安之后一定乖乖地学习,再也不偷懒了!”赛音察浑很喜欢皇太后,所以也开始极力争取,毕竟呆在钟粹宫虽然很好,但是偶尔也要出来放放风吧?
虚岁五岁的承瑞和四岁的赛音察浑极为早慧,尤其在宜敏另类的培养下,对后宫的生存之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两位太后和皇阿玛是宫中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的人物,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何自家额娘明知这个道理,还会得罪太皇太后,但是不妨碍他们将宜敏曾经教导过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宜敏曾经交待过,不管宫中时局如何变化,也不管太皇太后怎样说她的不是,他们作为晚辈都没有插手和置喙的余地,他们还小,不需要做出任何额外的举动,只要时不时把自己的孝顺拿出来表现一番就足够了!
康熙和孝庄听了两个孩子的话都怔愣住了,似乎没想到会这两个孩子竟然敢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口,而且顶着惹康熙发火的压力也要到两宫请安,不由得心中百味陈杂。
康熙本就是孝顺的人,此时听了两个儿子的话,看了看自己皇祖母那错愕的苍老面容,不免心中黯然,他最近的作为真的算是不孝了吧?虽然皇祖母的做法让他不舒服,但是这不能成为不孝的理由,尤其皇祖母在经历过先帝那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打击,所以才会这样近乎歇斯底里的尖刻吧?何况慈仁宫的皇额娘素来疼爱两个孙儿,若是见不到两个孩子去请安也是会寂寞的吧?
想到这些康熙也是心中一软,看着两个儿子的眼神越发柔和起来,宜敏把两个儿子教的很好,可见是个真正孝顺的媳妇,他决不能眼见皇玛嬷对宜敏的误解越来越深,那些挑拨离间的人更是不能轻饶!
康熙微微一笑,语气柔和地道;“你们有这份孝心朕很欣慰,既然如此就依了你们,每日里照旧到两位太后宫里请安,只是功课也不能懈怠了。”
康熙素来标榜以孝治天下,承瑞和赛音察浑的作为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何况刚刚的冲突可是没人能够预料到的,自然没人会提前教他们如何应对,可见纯粹是两个孩子的本性显露,这点更让康熙满意。
孝庄的表情更是完全柔和了下来,即使以她的铁石心肠听了这番童言稚语也不免心中感动,承瑞这孩子是在她眼前长大的,从那一丁点大的小娃娃到如今有她的腰一般高,她是真心地疼爱他。至于赛音察浑,虽然不如承瑞那般得她喜爱,却也是她看着长大的曾孙儿,当初对他下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何况她所下的药物并不致命,只是让人身子虚弱罢了,只要好生看顾并不会有生命危险,不过从此争储无望罢了。
孝庄心里看重的说到底除了康熙就只有承瑞,毕竟无论康熙有几个阿哥,终究只有一人能够继承那个位置,而承瑞如今是康熙的长子,以他的健康和聪慧,未来最有可能继承那个位置,她必须为科尔沁留下后路,如今见承瑞顶着康熙的压力也要过来给她请安,想着总算没白疼他一场,更是下定决心要把这孩子的心拉拢过来,看来不能继续让贵妃养着承瑞了,否则将来他肯定是亲近马佳氏这个母族,而非科尔沁蒙古。
孝庄将承瑞叫到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和蔼道:“乖孩子,不枉曾祖母疼你一场,不过学业也是重要的,要像你皇阿玛那样勤学不辍,将来才能成为我大清的栋梁之才。”既然打定主意要培养承瑞将来继承那个位置,那么这要求就不同于一般的阿哥了,孝庄打算像当初培养康熙那样对承瑞严加管教,尤其不能再让贵妃插手承瑞的教养。
孝庄好像之前的争吵没发生过似的,满脸慈爱地对康熙嘱咐道:“如今孩子也大了,整天呆在钟粹宫也不像话?还是把两个阿哥搬到阿哥所去,当初皇帝不也是一出生就住在阿哥所?咱们大清未来的阿哥岂能长于妇人之手?”
孝庄这回是铁了心一定要把宜敏和两个阿哥分开,她觉得就是因为有两个阿哥养在身边,贵妃才有如此底气对她阳奉阴违,皇帝才会这般看重她,等孩子们到了阿哥所,她倒要看看贵妃还能凭什么勾得皇上三天两头往钟粹宫跑?
第81章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额娘,儿子不要去阿哥所!”
“额娘~儿子不要离开您!”承瑞和赛音察浑正一边一个扑在宜敏怀里,扭糖一般地撒娇起来,完全没有在外人面前的小大人模样。
“怎么了?谁说你们要离开额娘的?跟额娘说说吧!”宜敏笑着将两个儿子搂在怀里,轻轻拍抚他们的后背,她能感觉到两个儿子心中的不安,知道今天孝庄和康熙的交锋让两个孩子受了惊,不过想到可以借此让他们懂得一些道理,只能忍着心疼让他们自己摸爬滚打一番。
承瑞的手紧紧地抓住宜敏的衣襟,声音中带着不安:“额娘,都是儿子不好,要不是儿子自作聪明说了那些话,也许太皇太后就不会让儿子们搬去阿哥所了。”承瑞从孝庄说出那个决定之后就一直心中惶恐,虽然他觉得自己按着额娘的教导去做应该没有错,但是孝庄又确实因此更坚定了让阿哥们离开钟粹宫的决心,承瑞真的害怕了,这才不由自主地跑到宜敏怀里寻求安慰。
赛音察浑将自己埋在宜敏怀中,眼眶微红地闷声道:“不是大哥的错,是儿子不想留在慈宁宫,故意说功课没有完成,这才引得太皇太后不悦,额娘……这是儿子的错,不关大哥的事!”赛音察浑从没像现在这样不安过,一直以来他无论做了什么都有额娘给他靠,不然也有皇阿玛撑腰,可是这次他惹得是太皇太后,皇阿玛也不管用了,顿时一种无所依靠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两个孩子毕竟年纪还小,即使再早慧也摆脱不了对母亲的依恋。宜敏心疼地抱紧了两个儿子,轻轻地拍哄道:“谁说你们做错了?你们今天做得很好,额娘夸你们还来不及呢!”
宜敏早就知道了慈宁宫里发生的一切,对于孝庄的做法她早有了心理准备。从孝庄千方百计地留住两个孩子的时候起,她就知道孝庄等不了多久了,果然今儿就借题发挥,硬生生地将刀子戳到了宜敏的软肋,不过宜敏也不是好惹的,没那么容易让她得逞!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安抚两个孩子的情绪,不能让他们留下心结,导致将来做事畏首畏尾可就不妙了。
承瑞和赛音察浑听了宜敏的话,不安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下来,只是仍然静静地窝在宜敏怀里,等着宜敏给他们分析事情的始末,因为他们知道每次发生什么大事,他们的额娘总会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为他们分析利弊,每次他们都能从中学到很多道理,而且听刚刚额娘的语气,事情似乎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两个孩子已经习惯性地觉得额娘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一看到宜敏依然是平日里那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都是身子一松,不再惶惶然不知所措了。
宜敏对于孝庄的作为自然是愤怒的,而且她很清楚孝庄的目的就是要将孩子从她身边夺走,最好能跟她离心离德就更合她的心意了!只不过宜敏亲自教养的孩子岂会如此轻易被摆弄?宜敏不但要让孝庄偷鸡不着蚀把米,还要让她为别人作嫁,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宜敏心中发狠,手上却轻柔地拍抚着两个儿子小小的背脊,带着些说故事般的随意,柔声问着两个儿子:“你们可知为何太皇太后要做出那样的决定?又为何如此执着于将你们和额娘分开吗?”考校的语气让两个孩子习惯性地像平日里那样开动脑筋思考起来。
赛音察浑想也不想就回道:“因为太皇太后不喜欢额娘?所以想让我们离开钟粹宫,惹得额娘伤心难过?”这是赛音察浑第一反应出来的答案,毕竟这宫里的风言风语多了去,大多是说太皇太后与贵妃如何不对付,太皇太后如何为难贵妃之类的……
赛音察浑成天在宫里四处玩耍,加上喜欢将身边奴才打听来的八卦流言当故事听,自然第一个就想到太皇太后是为了打击自家额娘,慈宁宫那些宫人自以为隐秘的说话,哪里瞒得过耳目灵敏远胜常人的赛音察浑?今儿赛音察浑之所以冲动地做出那样的举动,也是听说了孝庄给宜敏难看的事情,顿时连同慈宁宫也一块儿讨厌上,越发不想留在那里……
承瑞则是想了半天,才歪了歪小脑袋,一副老成的模样道:“儿子以为弟弟说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太皇太后如此做恐怕另有深意!一来是为了拉拢儿子们吧?若是我们不离开钟粹宫,不脱离额娘的保护范围,她又怎么有机会趁虚而入呢?”
承瑞说着绽开一个纯良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不属于孩童的锐利,“二来恐怕就是为了更容易对付二弟吧?毕竟太皇太后对儿子的态度明显不同于二弟,她看二弟的眼神总是冷冷的呢!儿子能够感觉到那种冰凉的恶意,好像在御花园里看到的蛇一样……”承瑞修炼仙境功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外界的恶意十分敏感。
宜敏有些惊愕地看着承瑞,对他能够分析到这等程度感到震惊,尤其是赛音察浑那副完全不意外的神情,明显这小子也是心中有数,不由得更是无语,她从未对两个孩子说过孝庄对赛音察浑下手的事情,不但是因为他们年纪尚小,不忍他们过早地接触到如此残忍的真相,更多的是怕他们沉不住气,在孝庄面前露出破绽,到时候恐怕孝庄不会再想拉拢,反而会铁了心要除去他们了。
赛音察浑面对宜敏疑惑的眼神,笑得十分可爱,只是口中吐出的话语却冷的碜人:“儿子当然知道,因为太皇太后看儿子的眼神很冷,跟看大哥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儿子记得有段时间经常被皇阿玛哄着吃药,额娘也总是担心地让雀儿姑姑为儿子诊脉,儿子若是再察觉不到异样才有问题吧?”
宜敏被赛音察浑那副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模样弄得哭笑不得,只听赛音察浑接着爆料道:“儿子觉得奇怪,跟大哥商量了之后就猜测是不是儿子身体出了什么状况?不过考虑到儿子的身子素来健康,跟大哥一样从小就没生过病,那么就只能是被下药了?亦或者是被下毒了?”
承瑞也在一旁理所当然地点头补充道:“虽然儿子当时不明白额娘为何会秘而不宣,但是依着额娘的性子,除非下药的人令您有所忌惮,否则肯定不会忍气吞声,既然如此还不好猜吗?”
承瑞摊了摊手,一副这很容易猜的模样:“有机会下药的人不多,儿子们更是很少会去碰钟粹宫之外的东西,加上后来皇阿玛也开始像额娘一样整天一副担心的模样,儿子们就更加确定了,能够让皇阿玛也不敢明言的人,那么自然只有两位太后了……”
宜敏看着两个儿子侃侃而谈,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有两个太过早慧的儿子也不是件好事,有些事情想瞒也瞒不了,而且光看这两个小子平日里对两宫太后的亲热劲,哪个能想到他们心里竟然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宜敏好气又好笑地伸手点了点两个儿子的光脑门,笑骂道:“两个小机灵鬼,瞒得倒是真够严实的,连额娘都瞒了过去,那你们倒是说说,为什么就这么肯定是太皇太后,而不怀疑皇太后呢?”儿子聪明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毕竟在宫里蠢人是活不了多久的。
赛音察浑抬着头,笑眯眯地道:“儿子本来也不确定,不过那段时间苏姑姑总是拐弯抹角地问儿子有没有身体不适,太皇太后也总是用古怪的眼神打量儿子,所以儿子一开始就怀疑是慈宁宫的人干的。后来大哥给儿子出了个主意试探了下两位太后,结果一试就试出来的。”
赛音察浑那副得意洋洋的小模样看得宜敏忍俊不禁,她拍了拍他圆润的脸颊,转头问承瑞道:“你又给你弟弟出了什么主意了?”对于这个大儿子的聪明灵慧她是清楚的,哪一回赛音察浑闯祸背后没有他出谋划策?只是不晓得这回又出了什么鬼主意,能让孝庄也着了道。
承瑞闻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主意,只不过让二弟那段时间装得没精神,昏昏欲睡而已,结果倒是真让我们试出来了。两位太后反应明显不同,在慈仁宫里这么做,皇太后总是很担忧,传了好几次太医,还催着小厨房弄了不少补品给二弟补身子,而太皇太后……”
承瑞的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尖锐与憎恶,在自家额娘面前他无需做任何掩饰:“太皇太后却完全不同呢!她只是一开始问问而已,之后就算看到了也不再提起,而且从那以后儿子们在慈宁宫的吃食就不再是苏姑姑亲自送来了……”这意味着什么已经很明显了,那些苏茉儿亲自送来的东西肯定是有问题的,而确定了赛音察浑已经着了道之后,自然就不用再下手了。
宜敏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两个儿子似乎已经成长得超乎她的想象,虽然这其中有着孝庄和苏茉儿因着两个孩子年纪幼小而轻忽大意,但能够用这样最简单的办法来试探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本事,尤其是以那两个成精的老狐狸为对象,按着两个孩子的年纪来说,实在是极为不得了的成绩呢!
宜敏缓缓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额娘的宝宝长大了呢,已经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这样额娘也能安心些了。”孩子是需要夸奖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奋发向上的动力。承瑞和赛音察浑闻言顿时抬头挺胸,没有什么比额娘的夸奖更让他们得意的事儿了。
宜敏轻笑一声,又慢条斯理地给他们降温道:“只是你们要知道这次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太皇太后和苏茉儿对你们毫无防备,你们是占着年幼才能轻易得逞,何况装病是门技术活,要长久的装下去更是辛苦,你们可曾想过若是被识破了会是什么结果?”孝庄不是傻瓜,苏茉儿更是个心细如发的,一旦被她们发现赛音察浑是装的,那结果简直不可想象。
虽然宜敏很高兴两个孩子已经懂得察言观色,并且见微知著地利用计谋来达到目的,但是得意忘形可是不行的,不成熟的试探引来的不一定是真相,甚至可能被反过来利用,进而引来真正的杀机,孝庄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万一被她察觉到不妥,说不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除掉这两个未来的隐患,到时候两个孩子根本毫无反抗之力,而自己措手不及之下恐怕也难以护他们周全。
承瑞和赛音察浑被一盆冷水一浇,顿时又蔫了下来,本来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呢!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问题要考虑!
宜敏见状抱着两个儿子揉搓了半天,笑着哄道:“额娘并没有说你们做的不对,只是希望你们能够更加小心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算计他人的前提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并不可取,记住了吗?”
宜敏见两个儿子乖乖地点头应下之后,接着告诫道:“这次你们做的不错,只是稍微试探之后就收手,没有引起太皇太后和苏茉儿的警觉,但是以后面对她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这两位的本事不是你们可以想象的,你们只要扮演好孝顺孩子就足够了,至少在你们没有表现出威胁的情况下,太皇太后绝不会轻易动你们。
宜敏也不想打击两个儿子的自信心,只是该教的还是要教,时刻保持警惕才是后宫的生存之道,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一旦太皇太后的态度有所异常,你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额娘,这样额娘才不会措手不及,明白吗?”她实在对孝庄的心狠手辣有些悚了,不敢拿两个儿子的安危冒险。
承瑞和赛音察浑被宜敏抱在怀里,只觉得无比的安心和温暖,他们将宜敏的教导牢牢记在心里,从小生长在这宫廷里,耳濡目染之下足以让他们明白,这宫里除了亲生额娘之外,没有人会这样不求回报地为他们着想,即使皇阿玛平日里也教导他们一些处事的道理和手段,却也不可能像自家额娘这样,耐心地将所有事情掰碎了、嚼烂了,然后手把手地教导他们所有的一切。
承瑞虽然沉浸在温暖的氛围中,只是依然介意着搬到阿哥所的事,忍了又忍,终究还是忍不住仰头问宜敏:“额娘,那搬到阿哥所的事情怎么办呢?儿子不想离开额娘……”
眯着眼睛窝在宜敏另一边的赛音察浑闻言立刻打起精神,瞪大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宜敏。两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没离开过宜敏,就是现在也还经常赖在钟粹宫正殿跟宜敏一起睡,对宜敏的依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若非谨记宜敏的教导,他们早在慈宁宫的时候就忍不住要跳起来反对了。
宜敏轻轻笑出了声,摆出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模样安慰道:“放心吧,你们还小呢,你们皇阿玛不是已经对太皇太后说了,等你们六岁之后再提此事?何况你们皇阿玛决不会放心让你们这个时候离开钟粹宫独自居住的,再说了,这宫里有谁敢越过额娘教养你们呢?至于你们六岁之后……”
宜敏眉眼一挑带出一股凌厉的强势:“额娘保证,不用等到你们六岁,太皇太后就没那个闲工夫来管你们的事了。”孝庄的好日子没几天了,宜敏自认没必要跟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太婆计较,暂且让孝庄得意一些时日,到时候跟她计较的人多了去了,宜敏可以肯定孝庄届时连一丁点的精力都别想空出来,就连那条老命能不能留下还要看运气呢!更遑论有空去管承瑞和赛音察浑的事情……
承瑞和赛音察浑闻言顿时眉开眼笑,他们从小长在钟粹宫,宜敏又御下甚严,两个孩子早就习惯了宫里所有人对自家额娘的敬畏,只因从他们出生起,宜敏就已经掌握了六宫大权,不说后宫的奴才,就是那些嫔御也没人敢触宜敏的锋芒,所以在他们的认识里,自家额娘是最厉害的,就算太皇太后也别想赢得了,所以宜敏一摆出这幅模样他们立刻就信了。
宜敏含笑和两个完全放开心结的儿子笑闹了好一会,看了看天色发觉已经到晌午了,好声好气地哄着两个孩子去歇晌,承瑞和赛音察浑很是听话地乖乖告退,手拉着手到正殿里午睡去了。
宜敏目送着两个孩子的身影进了寝殿,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渐渐隐没,流露出令人心悸的冰冷,眼中的杀气掩都掩不住,若非她早有筹谋,一次次地让康熙尝到底下奴才背叛的滋味,布置种种迹象让康熙将承祜和承庆的死归咎于底下奴才的不可靠,从而让康熙打心眼里就不信任宫里的奴才,恐怕康熙不会如此坚决地反对孝庄的提议吧?
宜敏从一进宫就开始的种种布置,不仅仅是打击皇后和慧妃的势力,更多的是给康熙种下奴才不可靠的印象,就是为了让康熙觉得不能将儿子交给奴才们看顾,再加上承祜的惊风之症是因为奴才的贪生怕死才回天乏术,承庆也是死在被皇后收买的奴才手里,如此多的铺垫才让康熙坚持将两个儿子放在宜敏身边教养,而非搬到阿哥所由着奴才照顾。
尽管如此孝庄的目的没有得逞,却也逼得康熙松口让孩子们六岁之后搬到阿哥所,这让将儿子当做命根子一般的宜敏如何能够忍受?所以说,孝庄你果然该死!
宜敏端坐正殿中央,一身气势毫不掩饰地流泻出来,将刚刚无声无息出现在殿内的四条黑影压得趴伏在地,天地玄黄四人第一次齐聚皇宫,迎接他们的却是自家主子少有的震怒,这让他们惶恐不已,因为功法的缘故,他们能够感受到主子心中的愤怒和杀意,似乎还带着一股子压抑不住的兴奋。
宜敏长长地吸了口气,压制下心中嗜血的欲望,收回了一部分控制不住外泄的气势,平素清亮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事情可都准备好了?本宫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言外之意就是说她不想听到否定的答案,她用了这么多年才布好了局,如今终于到了全面发动的时候了,她几乎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第82章 只手遮天
天枢作为四人之首,也是负责统筹布置之人,首先回应了宜敏的期待:“回主子的话,宫中的人手已经全部到位,只要皇上着手调查佟太后的死因,那么这些人自然会一一被皇上找出来,成为指向太皇太后的证据。”
宜敏嘴角微勾,露出一个凉薄的微笑:“哦,可别把咱们的人手给搭进去了才好,要知道无论这些人的供词最终能不能取信于皇上,恐怕都难逃一死,本宫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手下就这么毫无价值地牺牲了呢!”更别说这些人中说不定有人贪生怕死,经不住拷问把她给暴露出来,她可不想在康熙那里挂上号呢!
天枢向来面无表情的脸上破天荒地露出一个笑:“主子放心,这些人可不是天部的成员,而是当年佟太后埋在宫里的死忠,其中大部分还是赖嬷嬷进宫之前才从佟国维手中接过的人手,赖嬷嬷作为佟太后当年的贴身大宫女,要煽动这些人并不难,如今一个个憋着股劲着要为佟太后报仇呢!至于那些有点脑子想要反抗的……一个对主子不忠的名头就很容易处理掉。”
宜敏单手托腮支在主位的扶手上,眼露笑意地赞许道:“做得好,反正两边都不是什么好鸟,斗得你死我活最好。本宫就是要佟太后为佟家辛苦埋下的钉子统统去送死,太皇太后一旦察觉到皇上有查探当年真相的动作,肯定会立即动手清洗这些跳出来的奴才……”
若是孝庄不动手,宜敏怎么有机会摸清楚孝庄这个老东西在宫中的人脉有多广呢?若不将这些个暗桩统统拔干净,宜敏又怎么能放心地让孝庄去死呢?
前世的教训让宜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以为对手死了就一了百了,指不定暗地里藏了多少后手呢?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个‘忠心耿耿’的奴才上演一出为旧主报仇的戏码,到时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脱离掌控的事情?
就像当年孝庄死后没多久,皇贵妃佟氏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不到两年更是直接去了,要说跟孝庄没关系谁信啊?宜敏才不想步上佟氏的后尘呢!前世即使是康熙全力追查,也查不到任何孝懿可能死于他人之手的痕迹,最后只能归咎于天妒红颜。
但是宜敏决不相信一向身体康健且注重养生的佟氏会这样容易病逝,她宁可相信是孝庄留下了后手,虽然她一直猜不出孝庄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才能让当时已然权倾后宫的佟皇贵妃死的不明不白,但是这不妨碍宜敏今生慎之又慎地计划,在把孝庄的势力连根拔起之前,她绝不会轻举妄动地暴露自己。
“查到当年是谁受太皇太后之命向佟太后下毒了吗?”宜敏相信这人必然还活着,要不然就是留下了什么后手,不然孝庄不会至今仍对佟太后之事耿耿于怀。若这件事真的天衣无缝的话,孝庄早该已经将之抛诸脑后了吧?前世也不必非要在死后还拖上佟氏当垫背了,摆明了是怕佟氏完全执掌后宫会查出什么蛛丝马迹吧?
天枢闻言飞快地抬头看了宜敏一眼:“启禀主子,奴才机缘巧合之下查到当年景仁宫的总管太监徐长福其实并没有死,这些年来改名换姓,摇身一变成了山东济南的富绅,如今家中妻妾成群,甚至儿女也不少……”一听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面色古怪起来,这枚最关键的棋子居然没有被太皇太后灭口,还能妻妾成群地逍遥度日?而且这太监要怎么有孩子啊?
宜敏闻言也是来了兴致,用眼神示意天枢继续说下去,天枢却犹豫了一下,看了身边的玄冥一眼,示意由他来说,玄冥是宜敏手下玄部的头领,长着一副风流公子的好皮囊,看着人蓄无害,实则统领着江湖上三教九流的势力和宜敏手下遍布天下的情报网。
玄冥眉眼一弯,温文尔雅地笑了笑,这才慢条斯理地道:“其实查到这位前太监总管也是机缘巧合,谁让奴才的手下不小心发现了这么一位家庭美满的富绅居然是公公呢?一番查探下来才知道这位当年还是宫里的红人呢……”
宜敏顿时眉梢一挑,意味深长地笑了:“哦~这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嘛?不过这位徐公公恐怕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吧?能成为佟太后的心腹总管太监固然是本事,但是能够逍遥至今,还让太皇太后投鼠忌器不敢动他分毫,这份本事岂是普通人能有的?”
看来这回没准真是钓到一条大鱼了呢!这徐长福背后绝对有什么势力给他撑腰,否则以孝庄狠辣的手段,绝对不可能留下这样一个明晃晃的活口啊!而且他手中肯定留下了对孝庄而言足以致命的把柄……手中的证据从来不嫌少,只要康熙查到了徐长福,那么……宜敏眼中顿时闪过兴奋的光。
玄冥眯着眼睛笑道:“奴才当时只觉得此事甚为有趣,便亲自潜入夏府查探一番,稍微用了点手段让这位夏知行张了嘴。”
玄冥此话一出,宜敏和余下三人都是心照不宣地听明白了,这玄冥所学的旁门左道多不胜数,无论机关数术,还是下九流的魔魅之术统统有所涉猎,可以说只要他想就绝没有撬不开的嘴,徐长福既然让玄冥感兴趣到亲自出马,那么这位前景仁宫大总管想必已经在梦中将自己所有的秘密说了个底掉吧?
玄冥继续说着问来的秘密:“这位徐公公可不简单呢!他本是前朝内侍,大清入关后随着一部分内监一起被留在后宫,后来被分配去景仁宫服侍初入宫的佟太后,只是这徐长福一直心怀前朝,留在后宫自然是另有目的,后来太皇太后收买他以对付佟太后,他自然是顺水推舟地应了下来。
这位徐公公一边花了四年的时间佟太后的饮食中下慢性毒药,一边将自己受太皇太后之命的所作所为都记录下来,而且每次下毒的时候都特地留下了一丁点毒药……佟太后过世后,太皇太后就打算鸟尽弓藏了,只不过这徐长福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将这些证据分成好几份托付于心腹之手,一旦他身死,这些东西就会被呈于御前。”
宜敏听了不由得沉默了半响,有些叹为观止地赞道:“看来这人倒是个有恒心有毅力的,连太皇太后都没能奈何得了他,不过……”话音一转,沉声道,“这人蛰伏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恐怕做的不止是这些吧?”前朝余孽既然费尽苦心地留在后宫,肯定图谋不小,怎么可能就为了害一个没什么影响力的佟太后?
玄冥闻言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主子恐怕不知道,先帝与太皇太后感情不睦是源自何时吧?根据徐长福透露的消息得知,当年佟太后初入宫时颇为受宠,而徐长福正是凭着教导佟太后前朝的各种争宠手段才得到信任,而佟太后的受宠触动了蒙古嫔妃的利益,进而与当时的皇太后关系日益恶化,在佟太后最为受宠的那段时间里,先帝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开始不睦。因此太皇太后果断地扶持了董鄂氏上位,这才将当年风光一时的佟太后打落尘埃……”
宜敏面上露出恍然之色,难怪佟太后能够留下这样一份势力在后宫,原来曾经也是宠妃的一员啊?只可惜她得宠的时日太短,以至于在康熙懂事之后就没见过自家额娘受宠过,这才老是感叹着自家额娘命苦之类的,若是他得知使得自己阿玛不疼,额娘不亲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家皇祖母的话,这脸色该有多么精彩呀?要知道宠妃的儿子那待遇可是截然不同的,只要对比下董鄂氏所出的阿哥就一目了然了。
玄冥露出一个讽刺的笑接着道:“可惜啊,太皇太后绝对想不到,她苦心扶持起来的董鄂氏也不简单,只因她身边最信任倚重的玉嬷嬷一样是前朝遗老……最为有趣的是,这位玉嬷嬷是前朝宠妃田贵妃的贴身宫女,这手段自然比徐长福更是高明无数倍,不但让董鄂氏牢牢抓住了先帝的心,更是利用董鄂氏让太皇太后与先帝之间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最终那位玉嬷嬷和太皇太后身边的白嬷嬷联手,用董鄂氏和四阿哥两条性命,换来了太皇太后和先帝的彻底决裂,更是趁机在先帝心神俱疲之际,让其染上天花,最终不治而亡……”玄冥看着自家主子和兄妹那副愕然失语的模样,不由得苦笑,回想起初闻这段秘辛时,他同样是无法言喻的震撼,谁能想到天家最尊贵的几人竟然被几个前朝奴才玩弄于股掌之间呢?
宜敏深深吸了口气,压下了心头的惊涛骇浪,她真的没想到追查孝康皇后之死,竟然能够挖到如此多的宫闱秘事,更没想到后宫之中竟还隐藏着这样一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量!若是当年他们就能够设计如此周密的计划,将皇帝、太后和后宫嫔妃玩弄于股掌之间,那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势力又大到什么地步?
只要一想到有人在暗中不怀好意地算计着一切,宜敏就忍不住毛骨悚然,这后宫的水果然深得看不见底啊!也许前世大半辈子的后宫生涯,所看到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吧?最让宜敏没想到的是,孝庄除苏茉儿外最为倚重的白嬷嬷居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宜敏总算明白了这些日子的不对劲从何而来了,以孝庄深不见底的城府,这些日子的表现未免太过毛躁,这样公然地为难她无疑是在挑衅康熙的底线,即使受到药物的影响,孝庄也不该如此沉不住气才对,原来孝庄的异常背后有只黑手在推动呢!
恐怕这背后推波助澜的奴才还不止白嬷嬷一个,当然白嬷嬷这奴才绝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一个,看来这白家是断断不能留了……宜敏微垂眼帘,遮住眼中的杀意,当然在此之前还要从白嬷嬷口中挖出他们的同党,否则她在这宫里岂不是连一日都不得安心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捅上一刀,而且承瑞和赛音察浑还小,她不敢肯定这些人会不会对孩子们动手,自然是先下手为强。
“说吧,徐公公和白嬷嬷他们真正的主子是谁?”宜敏相信这样的计划和安排肯定是有预谋的,甚至宜敏怀疑前世康熙早年会有如此多的孩子夭折,说不定也有这些人的一份功劳,那么……她的四个儿子之死是否跟这股势力有关?
“回主子的话,这背后的主使者可是老熟人了,就是成天叫嚷着反清复明的那伙人。”玄冥又挂上了玩世不恭的温润笑容:“而且无巧不成书,主子一直关注的那伙人贩子的领头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天地会中人,而且还高居香主之职呢!”当初得到这消息的时候,他着实是大大吃了一惊。
玄冥微微眯起眼睛,隐藏起深处的锋锐,这天地会藏得可真够深的,探子整整潜伏了两年才查到一点蛛丝马迹,还是机缘巧合之下才确认了领头人的身份,但是别的就一点都查不到了!究竟是谁说天地会都是一群有勇无谋的江湖混混啊?说这话的官员才真的是酒囊饭袋吧?
宜敏闻言一怔,没想到还真是天地会的人干的,好一会终于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这还真是瞌睡送枕头呢!本就想把那伙人贩子的事栽到天地会头上,如今想来倒也不枉本宫的苦心布置了……”笑声渐低,宜敏眼中射出一道慑人的冷光,“真是没想到啊!成天喊着光冕堂皇口号的天地会,居然也堕落到改行当起了人贩子的地步了?”
宜敏讽刺地想着康熙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心心念念要彻查到底的那伙人贩子居然就是朝廷百寻不获的老对头天地会吧?看来这场戏将会出乎意料的精彩嘛?凡是牵涉到反清复明之事,朝廷从来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杀!
这其中更是以天地会为最,这股势力从满清入关之后就没消停过,无论多少次清剿也无法彻底消灭他们,所以宜敏一开始就打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主意,不管那伙人是不是天地会的,反正只要扣上这顶帽子那就必死无疑,而与他们有所牵连的人自然也别想活,至于哪些人有牵连,自然由负责查案的几位说的算了。
既然此事真是天地会所为,那宜敏倒是没有冤了他们,而且这天地会的总舵主貌似是台湾郑氏的人?看来这台湾郑氏也是狼子野心,早在三藩未撤之前就琢磨着捅朝廷的刀子了,难怪康熙收拾完三藩立马调转矛头对付台湾。
宜敏一听玄冥说人贩子背后的主使是天地会之后,立刻就猜到了他们掳掠富家孩童的目的,只要想想天地会一直以来以反清复明为己任,那还不好猜吗?自然是打着让朝廷“窝里反”的主意,大清用汉人来治理汉人,而天地会似乎也打算要用官宦之后来对付朝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