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去年退休后,老两口也搬过来了。可是三个月之前,沈莲生了个女儿,她没公婆,肯定得父母去照看。老两口就去沈莲家带外孙女。
洛洛上幼儿园了,白天就奶奶一个人在家,还是有人在家陪着放心些。而且孩子上学,他们两口子都能送,放学要接就不行,还没下班呢。老太太一个人接,不是能不能接的问题,到底七十多了,还是有人跟着方便。
第61章 缘份是别人的
“让让,让让,秀姐,快找盆接一下,活虾。”
沈云咋咋呼呼的进门,手里拎着个大网兜,里面都是青虾。
高红秀赶紧去厨房拿了两个盆,一个放虾,另一个扣在盆上,防着虾蹦出去。
“哪里买的海虾?这么大,还都活着,不便宜吧?”
洛清微过去帮忙。
沈云脸上都是笑,“门建国,他去天津接一批进口药,码头上刚好来了一船虾,他买了几百斤,让送海鲜的车专门给送回来的,一路上用海水养着。这不是,回来赶紧送嘛,怕养不住。冻的不如鲜的好吃。”
门建国这一年的生意做得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现在那药店已经变成诊所了,附近的居民日常有点小病小痛,都不去医院挂号看病那么麻烦,都到诊所找他看,他学历在那摆着,毕业证就挂在诊所墙上。大医院的大夫,还不一定有他的学历高呢,没啥不可信的。
看了病,得抓紧,还有日常的慢性病,得长期吃药的,都在药店里买。
有一个患者的儿子做进出口生意的,帮着接触了国外的药厂,他同学多,办各种许可证不走弯路,一路绿灯,很快就能办好。
从半年前开始,做进口药,往各大医院送,诊所里也因着能买到进口药,变得高大上起来。一开始是他往医院送药,现在是各大医院找他进药。
洛清微提醒过,所以最开始就签了国内独家代理的合同。他只代理几个品,国内想要买药,都得经他的手。
二表哥也做医药代理,签的是不同品牌,不同药品的代理,没有竞争。
市场这么大,还有太多的空白,不是一家两家能吃得下的。
只靠着几个品,门建国现在也是日进斗金。
给大伯和大伯母在县城最好的位置买了两个连着的院子,旧房子和院墙推倒建了二层的小别墅。又在县城的菜市场给买了仨铺子,老两口自己占了一个开小卖部,另两个租出去吃租子。
大伯母成了县城里最让人羡慕的老太太,大儿子两口子都是干部,二儿子两口子在省城大单位,闺女两口子更是在京城发了财。
老两口每天忙小卖部忙得什么似的,各个都知道他们不差钱,开小卖部是岁数大了闲不住。只有羡慕的,没有看不起的。
一天天的,忙得不知道多高兴。对外把门建国这个姑爷夸了又夸,每次打电话,还得跟亲家寒暄几句,把门面功夫做得十足。也再不说来京城了,话里话外都是,有亲家看着,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你也轻点,才怀上,别这么大大咧咧的,自己注意点。”
沈云才怀孕四个月,刚刚显怀。
“嗯呢,知道,知道。就拎点虾,还能累着我啊。嫂子,做油焖虾吧?你做的最好吃,我都馋了。”
“行,给你做去。红秀,多剥点虾仁,咱晚上吃韭菜虾仁盒子。”
洛清微边系围裙边安排菜。
又把虾分出去三份,支使沈默,“给二舅妈、大姐和二姐家送去一份。”
大舅二舅都不在家,大舅下部队了,二舅又随领导出差了。
平时吃的海虾都是冻虾,难得有鲜的,都尝尝。
沈云在边儿上跟着起哄,“给赵叔赵婶也分一份啊,我得给朝阳哥打打溜须,以后我们家门建国的买卖,还得仰仗朝阳哥照应。”
把赵朝阳给逗的,“你这小同志很有眼色嘛,不错,好好表现,以后哥罩着你。”
谁都知道沈云在开玩笑,他能照应啥啊,顶多就是有什么消息,知道的及时一点,再就是需要办什么手续,他帮着跑一跑,能省下一些无用功,不用被别人溜而已。
门建国不是偷奸耍滑的人,他想做长久的生意,进的药都是合格的真有用的好药。正常办手续也一样,只是办得慢一点。
“哎呀,我突然想起来,微微,二表哥啥时候回京?”
“啥事啊?”
“我前儿在办公室看到一个申请,办意大利红酒的进口许可证的。办公室的人说,最近申请这方面许可证的人很多,洋酒市场要热起来了。二表哥不是一直喜欢喝红酒吗?可以弄一个法国的品牌回来代理啊,法国葡萄酒更有名。现在有钱人越来越多,讲究喝洋酒。”
“行啊,他快回来了。大表哥结婚,他肯定得回来。现在一年到头要在港岛待七八个月,见他一面,可不容易呢。”
也是缘份,再是没想到,当初没跟乔南迁结成婚的龙咏梅,半年前跟大表哥孟先泽遇到了,她考了记者证,调到京城电视台做记者,申请去边境采访,一次采访时遇到大雨,山体滑坡,她跟团队被困在山里,是孟先泽带队去救援的。
俩人就那么认识了,后来龙咏梅回京后,俩人一直通信,龙咏梅常给大表哥邮吃的用的,大表哥也总给她邮当地特产,还有一次龙咏梅出去采访受伤,大表哥专门给洛清微打电话回来,让她帮忙照看。
这么一来二去的,俩人是啥意思,家里也就知道了。家世上也是门当户对,双方家长都非常满意。俩人谈恋爱算是过了明路。
孟先泽三十多了,大龄,处了对象,双方家里都同意,实在没有等下去的必要,大舅回京后第一时间上龙家提亲,跟龙老爷子把婚期定了十月一号。
这是大事,大表哥不到婚礼前是回不来的,只能把婚礼交给几个妹妹帮着龙咏梅一块准备。近来,洛清微跟龙咏梅也常见。
也是不得不感慨,缘份的神奇。
“二表哥现在可是大老板了,他的大名,我才到部里几天,都听人提过。听说在特区现在有几十栋楼收租?京城的商贸城主体也完工,明年就能开业了,到时候,该是京城的标志之一。”
“啥几十栋楼啊,传言就是这么出来的。就最高那两栋楼现在收着租金。正在批的地,打算做商品房了。要不是这一年进出口生意实在是好,资金都不够。商人嘛,都是往大里传,好证明自己有实力。”
孟承泽为啥一直在港岛待着,还不是在那边做进口便利嘛。也是靠着进口品的利润,反哺房地产。
实际上,除了那两栋已经在收租的楼,还有十栋刚封顶,三十栋在建。
后面的才是商品房楼盘。
房地产来钱慢,主业还是医疗器材和进口药。
别的商人要高调,孟承泽没必要,低调着说吧。
“现在真是遍地的黄金,拣钱都来不及弯腰。我这也就是亏了你们两口子照应,吃喝不愁,要不然,真要逼得也下海挣钱不可。”
赵朝阳这话也没错,这时代,就是遍地黄金,只要有头脑,哪里都能挣到钱。
第62章 被强送两套房和三十万
“洛同学,这个,是校领导班子集体决定,要分给你的利润。还有,学校新盖了家属楼,全体教职员工举手表决,这是给你分的房子。”
医科大学的刘校长带着校办的主任一起,找到四合院。
主任手里拎着一个帆布袋子,从里面一捆一捆的拿钱,今年新发行的第二套货币,最大面值是十元。一沓一千,一捆十沓一万。主任拿出来三十沓。
还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两套钥匙,每套六把。信封上写着地址,医科大学家属区,三号楼一单元,101室,102室。
主任还可得瑟的显摆,“咱这两年员工福利好,年底奖金也多,建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要求往大里盖,不用分房,自费团购,一次到位,不用住得挤挤巴巴的。福利价二百块钱一平方。
小的八十多个平方,大的一百五十多平。
知道你家人口多,你这两套都是一百五十六平的。还带着两个小菜园,种菜种花都可以。你们两口子啥时候有空,去看看房子,把装修弄一弄,住过去是很不错的,出了门就是医院,你上下班也方便。”
洛清微是真没想到,学校能给他来这一手,她要那么大的两套房干啥呀?这些年,孟家二表哥孟承泽那边,沈家二哥沈山的生意里,都有他们的股份,因为原始资金是靠她买药积累的,她都占着三成股。钱挣得没数儿了。挣了钱她要么买四合院,要么就是买日后会拆迁的旧房子或者荒地囤着。
自己房子都住不过来。
还要新房子干啥?
“校长,主任,我这四合院住得挺好的。把房子让给更需要的老师吧。钱也不用,当初药方子是捐了的,也说了利润做奖学金。”
校长哈哈的笑,“小洛啊,你是真不知道那方子值多少钱啊。咱这一年,产值过亿,利润已经突破了三千万大关。咱们的校办工厂现在是纳税大户。你的利润按合同该有三百万。这还只是今年的利润。
咱学校现在给每个学生每个月的补助已经增加到六十五块。一等奖学金增加到三千元。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已经想不出来名目了。一大半的学生都能拿到。
同时,咱们学校新建了两个世界级的药物实验室,把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有这悟桐树还招来了凤凰鸟,请回了两位很有名的科学家带头。
这钱,实在是花不了啊。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点都不分给你,咱自己都过意不去。这不是,领导班子集体定的,给你变现十分之一,已经很少很少了。这些钱,是你应得的。也报了上级部门,领导也是认可,签字批准的。
拿着吧。”
不得不说,这会儿的老师,真能守得住清贫,还有一种难得的品质,给他们分得多了,他们会不安,会想要回报。
有点老学究的气质,不会转弯子,直来直去的。
一板一眼,还往上级部门报,还要领导签字。
得亏这时候挣钱好挣,要不然就这风格,那保键品都是一是一,二是二,包装也不好看,瓶子也不好看,全靠疗效。
跟后面几十年那些花里胡梢华而不实的东西,怎么比呀?
洛清微都无奈了,这都捐出去的钱,又回来这么些,也是没谁了。
“行,那我就收下。但是房子真不用,校长,主任,您二位不是外人,我就不瞒着了,我家沈默明年可能要到地方上任职了。我肯定得跟着他走。这一下去,以后啥时候能回京都不知道,那房子是真没机会住。
还是给更需要的老师吧。”
这样啊?那确实是。
主任到底比校长活泛些,“那这样,这两套房子我帮你留着,等明年再有新老师分来,看看能不能卖掉。”
“谢谢主任。对了,俩位可千万帮我们保密,沈默下去任职的地方还没有定呢。”
知道,这肯定不能说,万一露出去消息,让人给抢了好位置,多可惜。
脑子再不会转弯,这点儿基本认知还是有的。
……
倒也不至于被抢位置,能说出来,位置是早都看好的。
只不过没最后公布,啥都有可能。
“回老家是对的,本乡本土,人文、地理都熟悉,切入工作的难度也能小一些。”
沈默的领导在给他的调职报告上签字时,嘱咐了一句。
参加完大表哥的婚礼,八三年初,刚过了春节,沈默的工作定了,去洼金县任常务副县,三月十五日报到。
洛清微调到县中医院做大夫。
调令下来,有半个月的假期搬家。
家里大包小包的收拾。
老太太坐在摇椅上好一顿感慨,“来京城住了这些年,绕一圈儿,又回去了?”
这说的,“奶,咱出来的时候是金家园子公社的农民。回去了,您孙子可是县太爷了。这能一样?”
“一个副的,啥县太爷。上头站着好几个婆婆,想干点啥事,这个卡着那个挡着的,难着呢。他要是一事无成,也调不出来了,得在山沟子里趴一辈子。”
老太太懂得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