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个温泉澡,再挖一些冬笋。冬天的竹笋更好吃更嫩。那里还有一个水很温热的小溪,你要是去玩水,妈妈也放心,不会让你着凉的。”
于洋被妈妈描述的的景色吸引了,也向往起了深山竹林里的生活,并和妈妈约法三章,
“妈妈,你可一定要记住,不要到冬天忙起来,你就忘了这事。到时候我会提醒你的,我也一定要去挖冬笋。”
陈红笑着搂住他,“肯定忘不了,一定会带你去的。那里的竹林大的很,到时候给你拿一个镢头,任由你挖。挖多了,妈妈带回来,给你做红烧油焖笋吃。”
“妈妈,油焖笋真好吃,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笋子呢。”
陈红哈哈笑,“你小子,连竹笋都是第一次吃,不好吃的笋,你也没吃过呀?不过你也是有口福的,第一次吃竹笋,就能吃到这么鲜嫩好吃的春笋。”
陈红收拾完厨房,从储藏室里搬出来一个大竹篓,下面是一小半篓竹笋,上面是一大半篓竹荪菌。
又拿了两个干净的小筐,放到客厅的地上,招呼于洋过来帮忙摘竹荪菌,扒竹笋皮。
她先拿起一颗竹荪菌教给于洋,怎样剥去菌子上的小帽子,只留下能吃的白嫩部分。
剥完举着白白嫩嫩的菌子,对于洋说:“看,儿子,就剥成这样就行。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弄脏了。
新鲜的吃不完,等会儿妈妈把它们放到烘干箱里烘干,以后要吃的时候,只要温水泡发就好了。
你看竹笋是这样剥,把上边的小尖撕开,再用这个小竹棍,看见了吗?这么卷住它,往前卷卷卷。
哎,整个皮儿就剥下来了就剩下白白嫩嫩的小笋肉了,咱们做菜就是用的这个嫩笋肉,这个皮都是没有用的,只能晒干了烧火。”
陈红耐心的教给儿子怎样处理两种食材,于洋虽然人小,但是动手能力非常强。
看着陈红演示了一遍,小人儿就能模仿的很好。虽然速度很慢,但是做的顺序都很对,剥出来的成品也很干净整齐。
儿子坐在竹篓前认真干活,那严肃的小脸看着很有喜感。
陈红看着儿子干活,“小宝,我发现你今年进步的太多了!大人都干不利索的活,你干的多好,真成了妈妈的好帮手了。”
“妈妈,这有什么难的,只要认真干,每个人都能干好。”
“儿子说的对,这世上的事啊,都绕不过认真二字。再难的事,你要认真去做了,那肯定就会有成效。
反之如果不认真呢?再简单的事也容易出纰漏,都干不好,你说对不对儿子,是这个道理吧?”
“妈妈,我知道了,幼儿园老师也经常跟我们讲一些小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很多不同的道理。
我都认真听了,也都记住了,妈妈,我肯定认真学习。等我长大了,考一个好的大学,到时候我带你去上大学。”
第90章 四合院的消息
陈红高兴的亲了儿子的小脸一口,“好,那我等着儿子带我去上最好的大学,那妈妈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了。”
娘俩一边聊天一边干活,电视剧也演完了,一竹篓的竹荪菌和竹笋也都剥完清理干净了。
陈红打发儿子先去洗澡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早睡早起养成好习惯。
等儿子睡了,陈红洗完澡,坐在客厅看电视,又从空间里搬出来一大塑料筐竹荪菌,慢慢剥着择理干净。
先剥出来40多斤去厨房开了烘干机,把竹荪先烘上一炉,回了客厅继续剥。
直到晚上十一点,才剥出来100多斤鲜菌子,烘干机也烘干了两炉。
陈红把没干完的都收进空间,让空干烘干机运转着,再烘一炉陈红才回卧室,从卫生间进了空间。
今天最大的收获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呢,能忍到现在,陈红自认忍耐力远超常人了。
她先拿了块干净的棉布把楠木箱上上下下仔细的擦拭了一遍。
看到露出全貌的金丝楠木箱,陈红第一次感到巨大的震撼。
在光线的照射下,木箱闪烁着金光闪闪的耀眼光芒。“金丝楠,金丝楠,真不愧金丝之名啊!”喃喃自语,陈红沉迷在了金丝楠木箱的迷人光彩和醉人香味之中。
这个木箱共由三种不同的花纹板材打造而成。看来这是选用了好几根不同的金丝楠木料。
箱底是一块厚重的金丝纹板材,箱盖的花纹陈红很喜欢,全是凤凰尾羽的花纹,在光线的不同方向看去,熠熠生辉,
像是真有一只凤凰落在箱盖上,微一摇头,这些尾羽好像活了一般,随风微微摆动,简直是活灵活现。
而箱体的四面金丝楠木,都呈现出水波花纹,显得特具层次感,就好像被微风吹动的水面,自然灵动,动静相宜。
这些天然形成的花纹,比画师绘画的还要形象逼真,简直是巧夺天工,怪不得金丝楠木有“皇帝木”之称呢?
果然名不虚传,光看这明黄的夺目之色,金光闪闪,灿烂的犹如云锦一般。自然散发出的特有幽香,更是历经千年而不散。
就这象征皇家气派的华贵木料,普通人家既不敢用,更用不起!
欣赏够了金丝楠木箱的瑰丽,陈红才小心翼翼的打开箱盖查看。
这个木箱连把锁都没装,好像就是留给后来人的。
木箱一打开,陈红轻舒一口气。终于露出真面目了,原来里面并没有大量的金银饰品。
只有二十几件古玉,大都是男人使用的玉佩,玉牌,带钩,扳指和扇坠剑坠。
大部分都是羊脂白玉的,只有几件墨玉和碧玉,连一件宝石和红玉都没有,颜色实在是素雅之极。
这些玉器大多雕刻龙纹,麒麟,兰竹和蝙蝠等图案花纹,陈红也不懂玉器,也没研究过历史,弄不清楚这些花纹是哪个朝代的。
但基本的品质她还是能看得出的,这些都是极品的美玉,羊脂玉的玉质特别温润通透,岫玉的玉器透着厚重大气,雕刻的图案却无比细腻。
陈红在这些佩饰当中发现了一只羊脂白玉雕刻的小老虎。
陈红一眼就喜欢上了,拿起来用软棉布仔细擦拭干净,握在手里,慢慢把玩,能感觉到非常温润,不同于其他玉器的沁凉,原来这是一块暖玉雕刻的小玉虎。
这下陈红放心了,原来这些东西注定是她的,因为陈红就属虎的,那就是山洞主人的有缘人!
打了一盆空间水,加进半瓶白酒,陈红一件件地把这些玉器洗干净消了毒,她现在也不缺钱花了,准备把这些好东西都留着自己把玩欣赏。
等老了留给孩子们当传家宝,从自己这一代开始,自己家也是有传承的人家了!
又往盆里兑了新的空间水和白酒,把金丝楠木箱里面也擦拭干净,摆放在货架上,左看右看看不够,这就是财富的光芒?
最后要出空间了,陈红才想起来那本垫桌材料。打开看了一下,有一些字自己还不认识,不过也连蒙带猜地弄明白了意思。
这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修炼功法,而是一本教人呼吸吐纳调息方法的基本入门书。
读完后,陈红总结了一下,这可能真是道士或者道姑留下的东西。电视里那些老道不都是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的打坐,冥想呼吸吗?
这和自己现在每天晚上练习的瑜伽有异曲同工之效,不过是动静不同而已。
又认真读了两遍,除了不认识的字,大致已经懂了。陈红出了空间上床睡觉。
陈红不知道的是,这本破书是有魔力的。睡梦中的她正在不知不觉中用书中所写的方法在呼吸运转,好像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
长期练习瑜伽好像为她打开了一条身体气息运转的通道,一切都在睡梦中自行运转,陈红此时还一无所知。
早上起来,打发儿子吃了早饭去上学。陈红去了村长叔家,现在地里的活都忙完了。
她准备喊上村长老两口和二虎叔一家人,一起去山里把茶叶采回来。
到时候炒出来,他们爱要茶叶也行,把茶叶卖给她要钱也可以,怎么着也算一份收入。
到了村长叔家,把这事一说,村长叔当即拍板,大家一起去。就这么着,浩浩荡荡的三家人进山采茶叶了。
陈红把他们领到那片小茶林,让他们两家人先边休息边采茶,她继续向着深山里走去。
还有两山谷的香椿芽和刺嫩芽没采呢!陈红的脚程快,离开几位老人的视线,把竹篓往空间里一收,快速的小跑着进了深山。
昨天刚走过一遍已经趟出了路子,八点多就到了生长香椿树和楤树的山谷。
此时四周无人空荡荡的山谷里,唯有陈红在“咔嚓咔嚓,”掰山菜的清脆动听的声音在回荡。
直到把两个山谷生长肥嫩的香棒芽和刺嫩芽都掰完,两种山菜都各收获了三百多斤。
春红又顺手往空间里移栽了几棵杜鹃花和迎春花,这才匆匆的往回赶。
回到小茶林的时候,村长叔几个人已经都采完茶叶了,正在吃东西休息等着她。
下午四点,大伙就匆匆的下了山。回到家就直接在村长叔家架锅,炒起了茶叶,这次一共炒出了大约六斤茶叶。
村长叔想留点茶叶喝,他从去年就一直喝陈红送他的茶叶,已经喝习惯了。现在家里就老两口,也不太缺钱。
二虎叔家没要茶叶,他们家孩子还小,以后买房子,孙子上学结婚。
花钱的事还多着呢,再说他家平时也不太爱喝茶,就决定要钱。村长家要了半斤茶叶,剩下的五斤半都归陈红了。
说好了再给二虎叔家两千块钱,陈红很不好意思,这次的茶叶陈红也没动手,她把背出来的一大筐100多斤山菜,和两家分了。
一式三份,三家每家一份,香椿芽他们当地倒是也有。
也只是村里少数人家房前屋后种一棵,也不是家家都有,也算是稀罕菜了,集市上最少也要卖六七块钱一斤。
刺嫩芽他们还从来没吃过,听陈红说这东西比香椿芽味道还好,而且最是适合海边的老人们吃,因为它的主要药用价值就是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病是沿海渔民最多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香棒芽也很好吃,尤其是深山里生长的嫩芽菜,味道更是芳香浓郁。
今天上山的收获很多,当天晚上,大家决定在村长家聚餐。
二虎婶回家端来一盆包子,拿来了一块重三斤的腊肉。
陈红回家去提了两条大鱼,两只龙虾和两瓶葡萄酒,其他的都由村长家出了。
晚上一共整治了八个菜,陈红做了刺嫩芽炒鸡蛋,油炸刺嫩芽和腊肉炒刺嫩芽三个新菜,教给郭婶和二虎婶刺嫩芽的烹饪处理方法。
两位老人都是做了一辈子饭的,刺嫩芽的做法又特别简单,一看就会了。等尝到了刺嫩芽的味道,以后很快就把刺嫩芽的各种做法都给开发出来了。
煎,炒,炸,拌,还用刺嫩芽做馅,菜饼,饺子,大包子,各种吃法尝试了个遍。
吃完晚饭刚回到家,陈红就接到了,北京工行的关处长打来的电话,关处长告诉陈红,他和方义同已经为她找到了几处四合院。
房子他们也都看过了,都比较满意,问陈红什么时候有时间,尽快去一趟北京,看好确定下来。
他还告诉陈红这些房子都是去年上拍流拍的房子,位置都在东西内城,所处地段是非常好的,不过价钱也不低就是了。
陈红听了他的话,突然想到了好像记得前世,北京06年拍卖过一批四合院,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流拍了,连一套都没有成交。
是不是就是关处长所说的这批房子呢?
陈红在电话里仔细询问了关处长,还真是巧的很,据关处长说,还真就是去年流拍的那批房子。
不过流拍的真正原因和外面社会上流传的有所不同,这里面是有内幕的,普通人并不知道里面的详情。
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其他复杂原因,因为参加拍卖的购房者大多都是外籍商人和香港人士,人员的家庭成份和政治背景比较复杂。
政府有关部门考虑到安全问题,如果首都内城的房子被他们这种人买到,可能会变成不安定因素,所以起拍的时候临时大幅度调高了所有拍卖房屋的房价。
因为调价太高了,购房的商人肯定不愿意吃这个亏,所以一套都没有成交,都流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