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些人只不过是被大环境裹挟着,走形式主义罢了。这些捐赠的物资最后真正到没到灾民手中,谁也不知道!
陈红也随大流,邻居干嘛她干嘛,这段时间她都习惯了出门带现金了。
去学校,学校有捐款箱;去商场,商场有捐款箱;回到小区,小区里也摆了几个捐款箱。
看到别人捐款,陈红也会从钱包里抽出两百块钱塞进捐款箱。
别人不掏钱,她也装作视而不见。打定主意,决不出头!
六一儿童节的那一天,周易回家了,在家待了三天,又要匆匆回部队。
临走前,陈红递给他一张银行卡,“我也不知道灾区有多少你以前的战友?
这里面有一千万。我也不想捐给不熟悉的人,这钱你拿去,找可靠的人管着。
别的人咱管不了,做为军嫂,咱们也只能帮一把军属们了。
这笔钱你专款专用,最好是都用在救助困难军属们身上。
你们当兵的不容易,军人家属更不容易。家里出了事都找不到人帮忙,他们也难呀!”
周易很是震惊:“这卡里真有一千万?你莫不是把家底全都拿出来了吧?”
陈红得意的笑:“咋会呢!放心,家里还有钱花呢!我不会清空家㡳的,你老婆又不傻!”
周易心下感动,这个傻女人,拿出来这么多钱,还说自己不傻呢!“这么多钱,你真舍得?别我这边花出去,你再后悔了?
这可顶你打好几年渔的收入了,拼死拼活的干,好不容易存下这笔钱,白送给不认识的人花,你真想好了?”
陈红点头:“想好了,快拿走,快拿走,不然我反悔了!”
开完玩笑,陈红郑重的对周易说:“做为军属,我也希望在灾难面前,有人会伸手拉一把。
再说了,这笔钱来的容易,都是在股票上赚来的。花到灾区的军属身上,也能发挥一点作用吧!
周易,只要咱们家人都平平安安的,钱财是身外之物,花了还可以再挣!
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是为咱们全家积福了!”
周易捏着这张薄薄的小卡片,心里却暖洋洋沉甸甸的。
真不愧是他周易的老婆,这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简直和自己一模一样。
他们夫妻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
“那这钱我拿走了!说实话,你这笔钱来的太及时了。
刚好有几个战友去灾区救援,回来组织了一个救助组,专门给现役军人家属和退役军属们提供救助。
唉!说起来让人难过,发生灾难的时候,现役军人没办法陪在家人身边,需要求助也联系不上。
退役战友们的军属,日子也不好过,尤其是我们部队退役的战友,大多都是受伤和残疾的。
不但帮不上家里人,有的还成了家里人的拖累!”
陈红心里也很难受:“对于那些伤残的退役战友们,可以偏重照顾一下。
钱不够,你给我打电话,我可以再打点钱过去。”
周易笑着说:“够了,你能挣钱,也不能可你一个人身上薅羊毛,把你薅秃了咋整?
放心吧,我们都商量过了,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会尽自己所能,帮战友们度过眼前的难关的。”
周易走了,这次他带走了陈红母子俩随军的资料,等办完手续,陈红娘俩的户口也会转走。
等一学年结束,于洋捧着三好学生的奖状递给陈红的时候,也到了她们离开济南的时间。
北京部队分配的房子,陈红已经去看过了。因为周易部队的特殊性,他们部队没有单独的家属院,而是和别的兄弟部队家属院混在一起的。
陈红去分的房子看过了,也没有小说里描写的,全国各地的口音都有的军嫂们,吵架打架各种撕逼。
相反,家属院里静悄悄的,比外面普通的居民小区还要安静。
陈红跟着周易进了家属院,只在门口做了登记,看到两个站岗的小战士。
进了家属院,别说人了,连只阿猫阿狗都没看见,到处都静悄悄的。
“这小区也太安静了,是不是还没人住进来呀?”陈红好奇的问周易。
周易笑了,“又乱想什么呢?这个家属院基本上都住满了。
这个点没人,可能是大人都去上班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
“那怎么连老人和没上学的小孩子也看不见呢?
大白天的这么安静,还挺慎人的。”
周易:“毕竟是军人家属,大家还是很有素质的,没人会吵吵闹闹的。
等下午下班放学的点,小区里就会热闹起来。
孩子们做完作业会下楼来玩,老人们也会下楼散步聊天。”
说着话,走了快二十分钟,陈红才跟着周易来到分给他们一家的房子。
这是个老楼,没有电梯,他们家分在三层东户,是个不错的楼层。
开门进屋一看,地上铺着普通的米白色地砖,有些泛黄,看样子应该使用了几年了。
墙壁雪白,一看就是刚粉刷过,家具样式简单大方,应该是新买的。
陈红每个房间都看了看,就还行!
房子不大,只有七十多个平方,有主次两个卧室,主卧更是有二十来个平方,还带着个小小的卫生间。
次卧有十三四个平方,除了放下一张一米半宽的床,周易还贴心的给摆放了一个衣柜,一张书桌。
书桌上方的墙壁做了一整排的书架,床的下面都是储物柜。
第440章 北京分房了,陈红去公婆家
周易指给陈红看,“就是面积太小了,这里也只能挂一把吉他,再多的乐器也放不下了。
这间卧室也没有卫生间,晚上于洋起夜得去一进客厅的公用卫生间。”
陈红:“也不错了,这么小的房子,有两个卫生间,已经够好了。
这些家具都是你新买的?这墙壁也是重新弄的吧!”
“嗯!都是后勤的战友们帮忙弄的。在家属院,房子都是公家的也不能大动,最多也就这样了,你看看哪里不满意,我再找人弄。”
陈红转了转,摇摇头说:“你都说了这是部队的房子,又不是咱们自己家的。
动啥动,就这样吧!干净整洁就行了,还不知道能住几年呢,没必要再折腾了。
对了,现在这里只缺家用电器、床上用品和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了吧?
你有空就置办上,没空也没关系,等我们娘俩来了,去超市一趟就能买全。”
周易有些愧疚的对陈红说:“明天我还有一天的假,你先陪我回趟家,见见我爸妈和其他家里人。
我接下来的时间会有些忙,弄不好会没有假期了。到时候搬家和于洋上学我会安排给我爸妈帮你,你们来了北京,让我爸妈送于洋去学校。
转户口和于洋转学的手续都办完了,到时候我要出了任务,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我爸妈。”
陈红表示明白,马上又要迎来奥运会了,他们会忙起来也可以理解。
下午他们先去了附近的商场,把家里用的常用物品和床上用品都买了,又购买了必须的家用电器。
预约了第二天上门送家电和安装空调的时间,两人先回家属院送了趟东西,晚上直接回了市里周易父母家。
周易家也是一套四合院,不过只有一进。面积不大,只有一百六十多平的建筑面积。
但是很有生活气息,跟大多数北京四合院一样,都是东南入户的大门。
门口有两个古朴的抱鼔石,进大门是个四米进深的过道。
迎面就是花开富贵的影壁墙,墙根还种了一丛翠竹。
进门左手是抄手游廊,这个游廊设计的很宽绰,弄成了一个休闲凉亭的样子,三面都设计有固定坐椅。
陈红一看就感觉很惊艳,“哟,这个凉亭好哇,夏夜可以在这乘凉,春夏秋的午后也可以在这里赏花。”
院子里的空间不大,只有七八十个平方,却在正房前面两边各种了一棵树,左边是石榴,右边是海棠。
靠游廊周圈摆了一溜的花盆,种了些月季,玉簪、旱金莲、太阳花、三角梅、香雪兰、茉莉花、长寿花,还有好几个颜色的天竺葵。
有的花正在开,有的花还没到花期,长的郁郁葱葱,正在积蓄力量,孕育花苞。
周易家的房屋是北屋三间,倒座南屋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是特别方正的典型北方四合院。
其中倒座一间是改成了车库,一间是大门,另外一间是周易侄子周瑞的卧室。
往里走是东厢,是周易哥嫂的房间,其中隔成了一间带卫生间的大卧室和一间厨房,挑头还有一间公用卫生间。
正房北屋面积最大,中间是客厅和起居室,西边是老头老太太的卧室,也带有卫生间。
东边是周父周母的书房,二十多平的房间,里面的光线充足。
西厢房是周易的房间和一间储物房,周易妈妈说,“过几天我准备把这间屋收拾出来,改成卧室,等于洋来了给他住。”
陈红笑了笑,扭头看了看周易,他对老太太说:“妈,不用折腾了,以后陈红搬来了,平时我们住家属院。你看看这屋这么多东西往哪搁呀?”
周易妈立即说:“那可不行,这西厢都是你的,你别管了,这些东西现在也用不着了,以前送人也舍不得,就占了一间屋。
不过现在你们结婚了,回家没地方住怎么行,我们家的习惯得改,东西该扔的都得扔出去。
这屋现在看着乱,其实面积不小,等我收拾出来,再找人一粉刷,肯定让你们满意!”
陈红走到院子里,看着院子里石榴树和海棠树,笑着说:“妈,不用麻烦了,我在市里也有套院子,离这儿也不远,就在后海那边。
那里啥东西都是现成的,拎包就能住。我们要是回市里,就回后海那边住,不然长时间不住人,房子也会泛潮生霉。
这边就这样吧,周易偶尔回市里办事也可以回家住,跟着你们蹭饭也方便。”
周易妈听了陈红的话还有些失落,“这样啊!也行吧,随你们方便。
我就是想大家住到一起热闹,我现在都后悔了,六七十年代该换套大点儿的院子的。
还是想的少,孩子们大了都要成家,现在的环境和以前也不一样了,大家都想有自个的私人空间。”
陈红和周易对视一眼,笑着哄老太太,“妈,我那边的院子大,你要喜欢热闹,等周易有假期,可以和我爸去跟我们住。”
老爷子摆摆手,连连摇头,“那可不行,那是你的私产,我们这么大年纪了,可不能去给你们年轻人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