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第148章 礼佛
  雷县令不是第一次见郡主。
  南阳王在世的时候,曾带着孙女巡查过诸县。雷县令清楚地记得,上一次见郡主是在三年前。
  时隔三年,女童已经长成了小小少女模样,明眸皓齿丽色无双,气度尊贵,目光淡淡扫过来,他心里竟然突突一跳。原本准备好的应答,忽然有些难以启齿。
  姜韶华神色微冷。
  陈卓目中闪过一丝怒意,沉声道:“郡主问话,雷县令为何不答?莫非有什么难言的苦衷?”
  雷县令迅疾回过神来,忙躬身答道:“请郡主息怒。臣确实有些汗颜,不知该如何作答。”
  姜韶华声音淡淡:“只管如实道来。”
  雷县令只得说出实情:“今日是六月初一,白云寺里的普善大师每个月初一都会讲一日佛经。县城里的百姓几乎都去了。臣唯恐寺庙里人太多发生拥挤之事,所以就让县尉带着三班衙役前去维持秩序。”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还没出声,陈长史已先一步恼怒发作:“真是荒唐!一个寺庙佛会,倒要让县衙里的官吏们前去维持秩序。这是将郡主置于何处?”
  雷县令额上冷汗如注,立刻跪下请罪:“都是臣无能,请郡主降罪!”
  身后的县丞主簿等人也跟着跪下,一并请罪。
  无能?
  这两个字颇值得玩味。
  姜韶华眸光一闪,声音里透出几分凉意:“雷县令的意思,本郡主明白了。衙役们应该是每个月初一都主动去白云寺维持秩序,便是本郡主来了,于他们而言,也是佛会更重要,还是去了白云寺。”
  雷县令满脸愧色,咬咬牙应道:“衙役们多是本地人,都信佛。每个月初一都去佛会。臣这个一县父母官,也拿他们无可奈何。只得派县尉一同前去,做个统领。”
  “都是臣没用,请郡主责罚!”
  姜韶华冷然道:“身为县令,管束不住县衙衙役,确实够没用的。”
  雷县令羞愧地抬不起头。
  大梁佛教兴盛,百姓们信佛是常事。不过,雉县这里的百姓,信佛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每个月初一,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涌去白云寺。家中穷得揭不开锅的,只剩一把米,宁可一家老少饿肚子,都要将那把米送去白云寺,
  这样疯狂的信佛礼佛举动,在雉县里却是司空见惯。
  他这个县令,平日也就管一管县衙。说的话还不及白云寺里一个知客僧有用。
  陈卓忍着怒火,低声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郡主先去县衙安顿吧!”
  姜韶华略一点头,策马进了城门。
  陈卓瞪一眼不争气的雷县令:“快点起来,待会儿进了县衙,郡主问什么,你就老老实实答什么,不可隐瞒。”
  雷县令唯唯诺诺地应了,起身后用袖子擦了一把额头。
  ……
  雉县虽然穷,县城倒是不小,人口也有八千多之数。县城里的路也出乎意料的宽阔平整。
  进了县衙后,姜韶华在大堂上首坐了,随口问道:“到县衙这条路修得不错。”
  雷县令谨记着陈长史的嘱咐,不敢有半个字隐瞒:“回郡主,这路是白云寺出银子修建的。除了修路之外,白云寺还经常开粥棚施粥,所以,百姓们提起白云寺都是满心感激。”
  姜韶华哂然:“白云寺哪来的银子?都是百姓们供奉的,稍微拿出一些来做善事,倒成了大善人。”
  雷县令长叹一声:“这其中的道理,臣当然知晓。可百姓们就是一门心思认定白云寺,臣也是没法子。”
  这也是大实话。
  百姓信佛之心狂热,他这个憋屈县令又能又什么办法。
  姜韶华瞥一眼不中用的雷县令,懒得理会,转头对陈卓道:“大家都去安顿歇了,等宋统领回来再做定夺。”
  陈卓拱手领命。
  众人各自去县衙后宅安顿歇下。
  到了傍晚,宋统领终于从白云寺回来了。
  “郡主,末将今日扮做信徒,在白云寺待了大半日,也见识了这里的百姓信佛之心有多狂热。”宋渊面色有些沉凝:“白云寺里的功德箱,没到半日就被填满了。有的穷苦百姓,一脸菜色,没有银子,便捧着米粮袋子去白云寺。”
  “白云寺里的主持,就是普善和尚。他每个月初一开佛会讲佛经,进贡银子多的,才能进佛堂听上一听。其余人只能挤在佛堂外。”
  “白云寺占地百亩,今日满满当当都是人。不但是雉县的百姓都来了,附近几个县城的人也来了许多,还有从别的州郡赶来礼佛的。”
  姜韶华在宋渊面前没有遮掩,冷哼一声:“这个白云寺,借着弘扬佛法敛财,迷惑百姓,实在可恶!”
  这白云寺的危害,甚至远远超过了郦县土匪!
  身为南阳郡主,姜韶华根本不能容忍!
  宋渊思虑片刻,低声道:“末将知道郡主心中不快。不过,要处置白云寺,不便太过直接。免得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对郡主心生怨怼不满。”
  万一激起民愤,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得不尝失了。
  姜韶华呼出一口闷气:“舅舅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肆意动手!总得想个巧妙隐晦的法子才好。”
  ……
  隔日,姜韶华率众人去巡查粮仓。
  不出所料,雉县的太平粮仓有大半都是空的,存粮不足三成,且都是两年以上的陈粮。
  闻主簿查过之后,脸都黑了。
  素来圆滑从不开罪任何人的闻主簿,难得板起脸孔:“雷县令,春耕前王府下公文,令各县补齐太平粮仓。目前巡查过的县城,都补足了。只有雉县粮仓不足。你是怎么当差做事的?”
  雷县令一张老脸已经被扔到了地上,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模样:“闻主簿,雉县百姓穷困,每年田赋都收不足,县衙里没有银子。这些陈粮,还是我这个县令自掏腰包买的。我也实在没办法了。”
  闻主簿气得吹胡子瞪眼。
  姜韶华目中闪过凉意。
  百姓为何交不起田赋?因为日常要供应佛祖香火。
  说来说去,都绕不过白云寺!


第149章 棘手
  巡过粮仓后,众人脸色都不好看。
  雷县令豁出脸皮,在郡主面前哭诉:“臣自问也不是无能之人。可在雉县五年,实在是有志难伸。臣已经上书吏部,自请调任。”
  姜韶华瞥雷县令一眼:“一句无能,就想撂挑子走人?”
  一句话,就令雷县令冷汗如瀑,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臣不敢,臣绝没有撂挑子的意思。实在是臣没用,拿白云寺没办法,也管束不住百姓,有时候连衙役们都差使不动……”
  说到这儿,雷县令眼睛都红了,两颗男儿泪在眼角摇摇欲坠。
  姜韶华没有心软,淡淡道:“不是没有办法,是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做一任县令而已,自己出银子买粮已经很有良心了,难道还要因此被百姓唾弃,连最后一点官声都葬送不成!”
  雷县令:“……”
  雷县令的后背被冷汗浸透,一跪到底,额头抵在地上,一言不发。
  是,这代价实在太高了。他一个远道来做官的县令,为何要为此事拼命?
  说到底,这雉县是南阳郡的,是郡主的,又不是他的。
  这一点畏怯和避难的心思,根本瞒不过郡主。
  姜韶华也没怎么恼怒。
  人谁没有私心。人家雷县令当一份差事领一份俸禄,凭什么要为她这个郡主舍生忘死?
  她对雷县令既无提携之恩,也没什么泼天的恩情,雷县令明哲保身才是正常举动。
  “雷县令,”姜韶华缓缓张口。
  雷县令不敢动弹,额头继续抵在坚硬的地面上:“臣在,请郡主吩咐。”
  “本郡主不准你辞官离任,”姜韶华声音不高不低,却如重鼓敲在雷县令心头:“白云寺确实棘手,本郡主自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太平粮仓,本郡主也会派人去买粮,将粮仓补齐。”
  “还有,接下来要选址建粮仓。银子和买粮的事,不用你发愁,本郡主会令人操办妥当。你要做好县衙琐事,征召民夫也得由你来办。”
  雷县令如释重负,感激涕零,磕头谢恩:“多谢郡主,臣一定尽力办差。”
  顿了片刻,雷县令又小心翼翼地抬头问道:“不知郡主打算怎么处置白云寺?这白云寺里的普善大师,是得道高僧,在百姓中极有名望。臣斗胆提醒郡主,对这位普善大师动手,要慎之又慎。”
  真激起民愤闹起民乱来,可就不好收场了。
  姜韶华挑眉,冷冷一笑:“这是本郡主的事,就不劳雷县令操心了。”
  雷县令碰了个硬钉子,尴尬地闭了嘴。
  姜韶华打发走雷县令后,令人去请陈长史和宋渊孟大山三人前来议事。
  书房的门关了小半日。
  守在门外的陈瑾瑜竖着耳朵,也没听到什么动静。实在闲得很,索性转头和马耀宗说话:“马舍人,以你看来,郡主应该怎么出手对付白云寺?”
  马耀宗想了想:“很难。”
  废话。
  又不像剿匪,带亲兵冲过去杀一通就行。涉及宗教信仰,关乎雉县人心安稳,当然棘手得很。
  陈瑾瑜撇撇嘴,就听马耀宗低声道:“法子当然还是有的,就看郡主够不够心黑手狠了。”
  陈瑾瑜是在锦绣富贵里长大的,生平最大的烦心事就是亲娘絮叨规矩多。以她的阅历见识,委实想不出什么办法。
  不过,她也有是个有傲气的少女,不肯再问马舍人,一个人在那儿冥思苦想起来。
  门被推开了。
  陈长史面色略有些凝重地出来了。
  孟大山和宋渊倒是面色如常。
  郡主嘛,神色自若,眉眼含笑,从脸上窥不出一丝不对劲。
  陈瑾瑜心里琢磨着,笑着迎上前:“已经傍晚了,郡主可要传膳?”
  姜韶华笑道:“忙活一日,确实饿了。让厨房备一席酒菜,去请雷县令来。”
  这等跑腿差事,根本不用陈舍人出马,马舍人应一声就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