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一旁的陈舍人马舍人都笑了。
  “不瞒郡主,我昨夜也做了差不多的梦。”陈瑾瑜兴致勃勃的插嘴:“可见这是吉兆。郡主定能心想事成。”
  马耀宗拍马屁从不落人后,麻利地接过话茬:“等种出产量高的新粮来,百姓们不必再挨饿。南阳郡的百姓不用再去烧香拜佛,直接拜郡主就行了。”
  姜韶华轻笑一声。
  就在此刻,陈长史和冯长史联袂来了。种新粮这等大事,当然不能少了他们。
  闻主簿也来了,自称要仔细纪录数据,日后可以用来做对比。
  工房忙着打制新式辕犁,还要忙着造铠甲兵器,沈工正已经直接住工房了,无暇去田庄。
  老油条杨政,如今当差也勤勉多了,这一个年头将堆积的案件都处理得差不多了。今日也厚着脸皮过来,理由是:“这么重要的新粮,在种出来之前,都得仔细看护。万万不能被蟊贼偷了去。臣去田庄,指点林庄头一二。”
  姜韶华一笑置之。
  出人意料的是,前来做客的卢琮竟也跃跃欲试,拉着堂弟卢玹一同过来,恳求同行。
  卢琮不清楚卢玹在王府的处境,以为拉上他,郡主就不会拒绝。殊不知,姜韶华的好心情在见到卢玹后,便要打个折扣。
  她清楚地记得,前世南阳郡三年旱灾蝗灾死了许多百姓,代她掌管南阳郡的卢玹,根本没什么作为,眼睁睁看着百姓们饿死病死。
  无能却居高位,令人切齿痛恨。
  姜韶华笑容淡了下来:“今日本郡主去田庄,是有要紧事,无暇招呼大伯父。大伯父还是留在王府吧!”
  然后对卢玹道:“父亲多年不见大伯父,好好叙一叙离情。再带大伯父四处走一走看一看。”
  卢玹已经习惯了姜韶华喜怒不定随时翻脸的脾气,点点头应下:“郡主放心,我一定尽好地主之谊。”
  姜韶华略一点头,便起身率一众属官而去。卢玹忙拱手恭送郡主离去。
  卢琮:“……”


第203章 兄弟
  郡主一行人走了。
  留下卢琮和卢玹在原地四目相对。
  半晌,卢琮才勉强找回自己的声音:“郡主虽然年少,行事却有大气魄。”
  卢玹面不改色地应道:“那是当然,郡主不是普通的闺阁少女,她是先帝亲封的郡主。整个南阳郡都是郡主的。南阳郡十几万百姓,四千南阳军,还有两千亲卫,王府里所有属官,都听郡主的。”
  所以,郡主脾气大一些,也是正常的嘛!
  卢琮看着多年不见的堂弟,神色隐隐有些复杂:“堂弟你有这么一个好女儿,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当然了,要享大福气,也得忍受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闷气就是了。
  卢玹强撑着颜面,呵呵一笑:“堂兄说的是。有这样的女儿,我这辈子都值了。”
  前半辈子靠媳妇靠岳父,后半辈子靠女儿。锦衣玉食富贵尊荣,就是受点闲气闷气,值得了。
  卢琮到底为官多年,有城府有心计。此次又怀揣着求人的心思而来,自然不会揭卢玹的短处,忙笑着附和了一番。
  卢玹缓过劲来,笑着说道:“堂兄还是第一次来王府,今日我先领着堂兄在王府里转一转。明日再带堂兄出府。”
  卢琮欣然应下。
  南阳王府是在三十多年前修建的。当时先帝正是盛年,十分宠爱胞弟,王府建得宽阔奢华。这三十多年里,王府里陆续移栽花草树木,添置假山奇石。初春时节,景致颇佳。
  卢琮在王府里转了半日,越看越是惊叹。
  正午时分,卢玹就在花园凉亭设了小宴,兄弟两人对坐浅酌,欣赏美景,谈谈诗文,说说闲话,倒也和睦。
  酒过三巡,卢琮忽地长叹一声,借着几分酒意说起了旧事:“说来,我运道实在不佳。当日在任上,我自问也算是个勤勉的好官。奈何治下遭了水灾,有两个县城被淹了。”
  “我已经竭力安顿救灾,可流民越来越多,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流民们眼睛都饿红了,他们冲进大户人家抢吃的,还冲进衙门来。可怜我的妻女,都死在了暴乱里……”
  卢琮目中满是水光,哽咽失声。
  接下来,他被朝廷问罪,丢了官职。原本还应该坐十几年大牢,亏得当年还在世的南阳王出力,他才免去了牢狱之灾。得以回范阳郡祖宅。
  这一段往事,卢玹当然知晓。南阳王出手之前,特意将他叫进书房,将此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他听了一回。
  岳父肯出手救卢琮,都是看在他这个赘婿的份上。他不能不感激于心。可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地方,其实并不怎么高兴。
  干嘛管卢琮的死活?
  坐大牢吃牢饭,是卢琮运道不好。和他有什么相干!他心里甚至有些畅快。
  当年卢琮自恃是嫡支子弟,读书天赋出众,根本不将他放在眼底。现在这样,也算是遭了报应。
  卢玹心中腹诽,端起酒杯温言相劝:“这些都过去了。现在多想,无济于事。堂兄也别太难过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堂兄现在好端端地,就是幸事。或许日后得了良机,便能东山再起。”
  话一说完,他的手就被抓住了:“堂弟!你真得愿帮我?”
  卢玹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想将手抽回来,奈何卢琮手劲太大,一时抽不回来。
  卢玹就着这别扭的姿势,无奈地苦笑一声:“我们是堂兄弟,一笔写不出第二个卢字。如果能帮得上堂兄,我绝无二话。不过,我的处境,堂兄也亲眼见了。我在王府里就是个富贵闲人。”
  “郡主是我女儿,属官们对我还算敬重。不过,也仅止于此了。岳父在世的时候,就立过规矩,我不能干预王府政务。郡主现在日渐长大,在陈长史冯长史的全力辅佐下,将南阳郡治理得平平安安。根本用不上我这个亲爹。”
  “我哪里能帮得上堂兄?”
  这一席话,倒不全是推脱,至少有九成是出自真情实感的唏嘘无奈。
  卢琮依旧紧紧抓住卢玹的手,低声恳求:“不管如何,你是郡主的亲爹。我这罪臣,要不是因为你,哪有资格进南阳王府,让郡主喊一声大堂伯。”
  “我只求你在郡主面前张一回口,请郡主给我个差事。不拘官职高低,只要有差事做就行了。”
  “堂兄何必如此。”卢玹叹一声:“堂兄当年进士及第,从一县县令做到五品郡守,堪称仕途得志。现在若是来王府求个散差,传出去岂不被人笑话。”
  卢琮自嘲道:“落草凤凰不如鸡。你也说那是当年了,还提过去做什么。这三年,我在老宅过的是什么日子。个个在背地里指指点点,就差没当着我的面说我是卢家罪人了。”
  “因为我是罪臣,还牵连了儿子。大郎今年十五,是天生的读书种子,却不能下场科举。”
  “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卢琮说着,潸然泪下:“堂弟,年少时我不知天高地厚,和你关系不睦。我向你认错道歉。三年前王爷救我一命,都是看在你的颜面上。这些,我都记在心里。”
  “这回,我厚着脸皮来求你。只要你肯张口为我求情,让我在王府留下谋个差事。日后我一定鞍前马后,听你的心意行事。”
  最后这一句,不偏不巧地击中了卢玹心里的弱点。
  卢玹怦然心动了。
  他在王府里独力难支,要是有卢琮全力帮他,日后也能多些助力……
  卢琮见卢玹沉吟不语,便知道自己说中了卢玹的心思,忙低语道:“堂弟还有一子一女,他们都姓卢,也是卢氏子弟。颖儿天资聪慧,日后必成大器。身边总得有人奔走做事,我安顿下来之后,就让人将大郎接来。让大郎伴在颖儿身边,以后听颖儿差遣。”
  卢玹想了想,终于勉强松了口:“也罢,一笔写不出两个卢字。我总得帮堂兄一回。”
  “等过些日子,郡主从田庄回来了,我去求郡主。”


第204章 育苗
  卢琮和卢玹一番“密谈”,下午便传入姜韶华耳中。
  此时,姜韶华正在田庄库房里,看着闻主簿将马车上搬运下来的粮种一一登录在册。
  听闻此事,姜韶华哂然一笑,随口吩咐:“继续盯着,有什么动静来回禀。”
  秦虎低声应退。
  陈瑾瑜耳尖听到了,忍不住凑过来小声道:“这位卢郡守,好像不太安分。”
  姜韶华讥讽地扯了扯嘴角:“从范阳郡到南阳郡,足有数百里路。来回一趟要大半个月。他特意跑来一趟,自然是有求而来。”
  所以,才会紧紧巴住卢玹不放。
  事情牵扯到郡主的亲生父亲,陈瑾瑜不便多说,只低声道:“卢郡守当年获罪被去官,朝廷对罪臣颇为严苛,不会再录用。卢郡守的儿子也不能再考科举。他来王府,怕是想求差事。如果卢郡马为他张口求情,这个人郡主用是不用?”
  姜韶华淡淡道:“到时候再说。”
  陈瑾瑜也就闭了嘴。
  做了半年多的郡主舍人,陈瑾瑜已经渐渐摸索到了郡主的性情脾气。譬如此时,郡主心里定然有了主意,只是不愿多说罢了。
  崔渡像只勤劳的蜜蜂一般,将库房里的粮种一袋一袋地打开细瞧,不时惊喜地欢呼一声。
  姜韶华笑着上前,探头一看:“这是什么?”
  崔渡脸上洋溢着喜悦,将掌心里的一把种子给郡主看:“郡主看,这是胡椒种子。”
  胡椒是一种极为昂贵的香料,在大梁有一两胡椒一两金的说法。姜韶华对胡椒自不陌生,兴致勃勃地仔细端详:“这就是胡椒种子么?这个能种出来吗?”
  崔渡挑眉一笑:“胡椒种植的环境要求确实高,先在暖棚里试一试。”
  姜韶华点点头:“如果能试种成功,便可试着推广。说不定,百姓靠着胡椒能过上好日子。”
  郡主真是时时刻刻都将百姓记挂在心上。
  这就是身居高位者的责任担当和对百姓的怜惜珍爱吧!有这样的郡主,是南阳郡的福分。能追随郡主,也是他此生的福气。
  崔渡心里蓦然涌过热流,低声道:“我尽力一试。”
  姜韶华冲崔渡嫣然一笑:“接下来,确实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崔渡不假思索地接过话茬:“郡主待我恩厚,我为郡主效劳出力是应该的。”
  表忠心的肉麻话,当众说了有拍马屁之嫌。崔渡默默咽了回去。
  姜韶华明亮的眸光扫过他的脸孔,微微一笑。
  粮种入库,足足花了半日功夫。
  从第二日开始,崔渡就忙起了选种育苗。姜韶华贵为郡主,半点不拿架子,随着崔渡一同忙活,不时出言请教。
  崔渡半点不藏私,耐心细致地传授选种秘诀:“颜色发暗胚部硬实的,大多是陈种,出苗率低。要选新的玉米种子,颜色鲜亮,没有虫孔。以后发芽率发芽势高。”
  “对对对,就是这么选,郡主悟性真高,一听就懂。”
  “选红薯种子,挑个头适中的,皮薄的,长条行的比圆形的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