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姜韶华目中闪过笑意,伸手摸了摸陆大妞细软的头发:“好,我答应你。你随李夫子好好读书,等读个五六年,就来王府当差。”
  陆大妞开心极了,蹦了一下:“太好了!我今晚回去就得告诉我娘,还有我祖母。祖母总偏心我弟弟,以后,我一定要比弟弟强,让祖母瞧瞧。”
  姜韶华被逗乐了:“你弟弟多大了?也来学舍读书吗?”
  陆大妞点点头:“弟弟就在隔壁,他比我小两岁。祖母总说弟弟是陆家的根,以后陆家都要靠他。还说我读书识字,长大就能嫁个好人家,到时候能帮衬弟弟。我听了这些话,心里不开心。”
  “郡主,我这样是不是嫉妒心太重,不是一个好姐姐。”
  陆大妞聪明又早熟,小小年纪,已经很有自己的想法了。
  姜韶华目光柔和,声音也格外温柔:“你很好,是你祖母偏心狭隘,眼界太低。以我看,你以后一定是个聪明能干的姑娘,不比任何人差。”
  陆大妞被哄得美滋滋的。
  论年龄,此刻的姜韶华其实也就比陆大妞大了三岁。
  不过,众人下意识里都将郡主当做成年人,压根没觉得这画面有什么不对劲。
  天色渐暗,打更的梆子声响了起来。
  散学了,孩童们一窝蜂的涌出学舍,像一只只燕子飞进前来接自己回家的爹娘怀中。
  陆大妞先和弟弟汇合,然后随亲娘一起回家。
  一路上,陆大妞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地说起了自己见郡主的经过。
  陆张氏听得满心欢喜,搂着闺女笑道:“大妞真机灵,在郡主面前半点不怵。以后可得好好读书识字,长大了就能去王府当差。”
  弟弟吸了吸鼻子:“姐姐去王府做丫鬟吗?”
  陆大妞瞪弟弟一眼:“我要像陈舍人那样做女官。”
  ……
  这一日的经历,对陆大妞来说,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对李颖来说,又何尝不是?
  李颖从书院回来后,便独自进了书房,不知在忙什么。两个儿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都巴在门外,奶声奶气地喊娘。
  崔县令一回来就见这样的情形,颇有些心疼,一手一个抱起儿子:“你们怎么在门外不进去?”
  二郎小,说话还不利索。
  大郎口齿倒是清楚:“娘说要写一些要紧的东西,让我们在门外等,别进去打扰她。”
  崔县令:“……”


第222章 李颖(二)
  崔县令哭笑不得,张口喊门:“表妹,开门。”
  等了片刻,门才开。
  李颖脸上毫无倦色,甚至有些异样的亢奋激越,眼眸熠熠生辉:“表哥,我写了一份计划书,你来替我看一看。最好润润色改一改。明日我要呈给郡主。”
  崔县令:“……”
  “娘!”二郎含糊不清地喊着,小胳膊奋力挥动:“娘抱!”
  大郎也往娘亲身边凑。
  李颖抿唇一笑,抱过小儿子,搂着大儿子,一边张口催促:“表哥还磨蹭什么,快些去。”
  崔县令哑然失笑,迈步去了书桌边,将李颖辛苦小半日写的计划书捧起,仔细看了一遍。
  李颖自少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不过,李家行事低调,从不允未出嫁的姑娘在外抛头露面。所以,并未传出什么才女的名声。崔县令是李颖的亲表哥,自小一起长大,自然清楚这一点。
  两人成亲后,崔县令忙起公务来,李颖偶尔还会帮着夫婿写公文。以李颖的能耐,写这么一份计划书,自然没什么问题。唯一要改动的嘛……
  “表妹,这几句是不是不太妥当?”崔县令伸手指着末尾一段,委婉地提出建议:“你想办好女学,这份心是好的,要超过男童书院,是不是有些过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规模和入学的学生人数,就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男童收了四十多个,女童只有区区五个。就这五个,也未必能读几年。说不定过个一两年,就都回家去种桑养蚕织布去了。”
  崔县令倒不是故意刺妻子心窝,他也为此事发愁哪!
  李颖轻声叹道:“表哥说的是。这是女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不过,事情再难,也得一步一步去做。”
  “郡主这般信任我,委我以重任。我自要尽全力,不辜负郡主的厚望。”
  崔县令再次失笑:“我以前从未发现,你竟这般好强!”
  李颖微微一笑:“以前也没这样的机会给我。”
  这倒也是。
  出身大族,衣食无忧,自小读书,这是寻常人家的姑娘过不了的生活。却也意味着重重的规矩和束缚。
  崔县令怜惜地低语:“表妹聪慧过人,才学出众。如果是男儿身,去参加科举,或许更胜过我。”
  李颖笑道:“说这些做什么。老天让我生为女儿身,我从未以此自怜自苦过。只是有些遗憾,整日待在内宅相夫教子,不能时时出去走动。今年你张口让我去女学做夫子,我已经十分高兴了。能得郡主赞许,更是意外之喜。”
  “我现在全身都是干劲,恨不得立刻做出一番成就来,让郡主另眼相看。”
  崔县令笑道:“好好好,我们夫妻共同努力当差做事,让郡主刮目相看。”
  李颖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李氏,李颖。
  一字之差,于她而言,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仿佛是在刹那间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有郡主,有陈舍人,有在军营里做军医的孙姑娘,有教导军汉们识字的孔姑娘。现在,又多了一个她。
  不是李家姑娘,不是崔氏媳妇,不是大郎二郎的亲娘。
  而是她李颖。
  这种感觉,新奇又美妙。
  “娘!”二郎不甘被忽略,努力地摇晃娘亲的胳膊;“娘看我。”
  李颖回过神来,冲儿子一笑:“走,娘带你们去用晚膳。”
  ……
  “郡主对李颖似格外亲善。”
  另一边的书房里,用过晚膳的陈舍人闲着无事,来寻郡主说话,张口就提起崔县令的妻子李颖。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男子读书的都不多见,女子读书识字的,更是少之又少。难得崔县令心胸宽广豁达,主动让妻子来做女学夫子。我自要抬举重用。”
  “孙泽兰在亲卫营里做军医,孔清婉在军营里做夫子,你在我身边做舍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女学夫子李颖。”
  “一步一步,慢慢推行。想来,日后南阳郡里肯让女儿读书识字的人家,也会越来越多。”
  陈瑾瑜听得连连点头,喜笑颜开:“郡主说的是。瞧瞧那个陆大妞,小小年纪,就志向远大。”
  姜韶华也笑了起来:“如果陆家真肯让大妞一直在女学读书,等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便让她进王府当差。”
  郡主一言九鼎,说出口的话,当然算数。
  一夜无话。
  隔日一早,李颖便带着一字未改的计划书来了。
  陈瑾瑜笑吟吟地迎李颖进书房,将计划书呈到郡主面前。姜韶华细细看了一遍,待看到最后一段,不由得失笑:“有这份心气是好的。不过,这目标立得高远,不是三五年能做成的。”
  李颖昨夜没怎么睡好,眼下有些淡淡的青影,精神却出奇地振奋:“郡主说的是,妾身……”
  “你是女学夫子兼第一任院长,”姜韶华忽地笑着打断李颖:“在本郡主面前,自称臣便可。”
  李颖惊愕不已,脱口而出道:“妾身无官无职,怎么敢这般自称。”
  姜韶华微微一笑:“朝廷没有女官,南阳郡开了先例,有陈舍人,有孙姑娘做军医。再多一个李院长又何妨。”
  李颖全身颤了一颤,秀丽的脸孔迅速漾起红晕,声音也有些发颤:“妾身……臣谢过郡主大恩。”
  姜韶华笑道:“没有朝廷认可,也没有吏部公文正式任命。不过,在南阳郡里,本郡主说了算。以后,你就负责叶县女学。每个月领一份俸禄。明年崔县令去王府,你和他一同去。”
  李颖压下心头翻涌的巨浪,恭敬地行了一礼:“郡主的话,臣记下了。”
  姜韶华略一点头,看完计划书后,对李颖道:“除去最后一段,其余都写得切实可行。这是南阳郡里第一个女学,到底要怎么办才好,谁也不清楚。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深浅。”
  “不过,事情本就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有这份心,慢慢做便是。总有一天能做成。”
  “路途虽远,行将必至。”


第223章 改变
  三日后,姜韶华率众离开叶县,一日路程后,到了比阳县。
  “从郡主巡查诸县的顺序,也可见郡主的心意。”卢琮默默在心里自言自语:“郦县虽穷,却生机勃勃,蔡县令是郡主一手扶持起来的,做事勤勉用心,无人能及。郡主格外抬举,显然是做给所有县令看的。以后得和蔡县令多多亲近。”
  “博望县的陈县令掌着铁矿,或许还有别的什么矿,最得郡主信任。这个陈县令,我要多加示好。”
  “郡主对叶县的崔县令,也寄予厚望。崔县令还有李颖这个贤内助,日后夫妻同心,定然风头最劲。我应该和崔县令保持良好的关系。”
  “比阳县是马舍人的地盘,马县令是只油滑的老狐狸。想拉拢不是易事。更何况,我现在和马舍人是同僚,也是竞争对手。马县令不给我使绊子,都算不错了……”
  卢舍人心里的算盘拨得啪啪作响。
  相较之下,陈舍人和马舍人心思就单纯多了。
  尤其是马耀宗,远远地见到比阳县的城门,便红了眼眶。一走就是近一年的时间,游子归乡,焉能不激动。
  姜韶华笑着瞥一眼马耀宗:“马县令亲自出来相迎,马舍人先代本郡主策马上前,扶一扶马县令。”
  马耀宗高声应了,用力一踢马腹,胯下郡马如利箭离弦,转眼间冲到了马县令一行人眼前。
  马耀宗翻身下马,忍着激越的心情上前,扶住颤巍巍的祖父:“郡主令我来扶着马县令。”
  马县令呵呵一笑:“别看我一把老骨头,其实硬朗得很。还能再做十年县令。”
  马耀宗紧紧攥着祖父的胳膊,心里阵阵酸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