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稷儿,姑姑是如此的遗憾,遗憾不曾早归几年,不曾亲眼见见,如明月清风的你。
长公主隐约湿了眼眶,可步履依旧平稳,迈进了慈宁宫中。
殿内膳食早已撤下,听闻脚步声,拓拔宁急忙迎了过来,笑得明媚。
“可敦,外祖母方才在给宁儿讲可敦小时候的糗事呢!”
拓拔宁边说着,紧紧捏住了长公主的手。
长公主嫣然一笑,轻轻回握过去,嘴上却笑道:“可敦从小性子皮,若要说糗事,只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拓拔宁瞧见长公主的笑容,终于安了心,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
现下殿里殿外伺候的,除了外祖母身旁的肖嬷嬷,其余是半点不敢信了,下黑手倒不至于,就是担心有耳目。
容太妃这会儿安坐不动,目光却定定落在长公主身上,直到瞧见她们母女俩隐蔽的互动,这才悄然松了口气。
三人在殿中又说笑了一阵,夜渐深,便歇下了。
长公主亲眼瞧着容太妃上了榻,这才安心离开,去往偏殿与拓拔宁睡一处。
四下寂静,身旁的动静便尤其清晰。
长公主良久不曾听到拓拔宁均匀的呼吸声,不由偏过身去,轻轻攥住了拓拔宁的手。
拓拔宁似乎早已等候良久,立刻回过身来,往长公主怀中挤去。
“可敦——”
拓拔宁闷闷喊了声。
长公主面露柔爱之色,轻轻摸了摸拓拔宁的后脑勺,将她拢紧了。
良久,长公主压低的声音响起:“宁儿,是可敦对不住你。”
拓拔宁赶忙摇了头,又从枕间仰起头来,却见长公主眼里透着沧桑,已微红了眼眶。
“宁儿,深宫的女人......像是折翼的鸟儿,看似光鲜,却再也飞不起来了。”
“你外祖母当年为了家族入宫选秀,留宫的消息传回扬州时,举家欢庆,与有荣焉。”
“而这......是你外祖母用一辈子换来的,当年双八年华的好姑娘,如今也熬到了花甲之年,连——”
长公主顿了顿,有些话似乎不好在拓拔宁面前明言,又转了话头:
“而我们身为皇家女子,同样不易。”
“皇家的荣耀如同烈日,耀眼却也灼人,我们享受着荣华富贵,背后便是无尽的责任与束缚。”
说到此处,泪水从长公主的眼眶溢出,她紧紧握住了拓拔宁的手,声音里带了无尽的歉意。
“宁儿,你是越国的公主,又是盛国的郡主,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使命。”
“如今,越国的命运与我们息息相关,你大哥的可汗之位,也少不得盛国的支持。”
“你二哥哥身子羸弱,禁不得舟车劳顿,可敦只能将你送到盛朝的京都来。”
“宁儿,是可敦对不住你,叫你走上了和可敦一样的路,只要想起,今后可敦与宁儿将远隔万里,可敦的心也碎了。”
坚韧强势如长公主,此刻也不禁泪如雨下。
拓拔宁听到此处跟着红了眼,泪水洇进枕巾里,润开了一片湿意。
“可敦——”
拓拔宁摇了摇头,伸手去擦拭长公主脸上的泪水,扬出了一抹笑容来。
“您方才也说了,这是宁儿的使命,宁儿无忧无虑长到一十七岁,锦衣玉食,金枝玉叶,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两国交好、百姓福祉,若这些需要宁儿,宁儿便义不容辞。”
“可敦,宁儿平生所愿,便是成为像可敦一样伟大的女人。”
拓拔宁说到此处,撒娇般往长公主怀中拱了拱,换上了俏皮的语气。
“可惜,这辈子瞧着是不可能了。”
“可敦当年到咱们越国去,处境何其凶险,是天长日久一步步拼杀出来的。”
“宁儿从未和可敦说过,其实可敦才是宁儿心中最厉害的女猛士,不在武艺,不在力气,而在智谋与坚韧。”
“但宁儿在盛京可是有吃有喝,是来享福的。”
拓拔宁说着,神色愈加轻松,不想让长公主瞧出她心中的半分彷徨。
“再者,可敦给宁儿择的小郎君俊俏又文雅,瞧着就是个好相处的,以后宁儿的日子好过着呢!”
长公主哪里会瞧不出拓拔宁的用意,这是怕她担心,才故作轻松呢。
长公主不想辜负拓拔宁一片好心,便假装被这话吸引了心神,也破涕为笑,低声道:
“宁儿,可敦瞧着时机是差不多了,你对纪家的小郎君当真满意吗?若定下了,可敦便择日同你皇舅舅说了。”
拓拔宁闻言,忆起二人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眉眼一弯,大大方方点了头。
那纪家小郎君满嘴的“郡主不可”,扒拉他一下就“郡主请自重”,扯下他袖子,脸就像上了胭脂一样红,瞧着有趣极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性子是好的,也很是细心,就是脸皮实在太薄,新婚之夜怕是少不得要她霸王硬上弓了吧?
长公主垂眸,见拓拔宁脸上有了真切的笑意,不由眉眼一弯。
那纪家小郎君也是她千挑万选才择出来的。
一则忠勇伯府不算显赫,可远离争斗,二则将门之人行事爽利干脆,家中人口也简单。
三嘛,那纪家小郎君是个走文路的,性子温和,长得也俊俏,主要还是家中老幺,肩上没有担子,过得自在些。
唯一的顾虑便是,忠勇伯之女纪宛是沈将军之妻。
这原本不是问题,可江浔却和沈家小姐结了缘,倒叫她不敢轻易向皇兄提起这门亲事了。
可今夜在御书房倒是无心插柳了,皇兄既已知她偏向稷儿和烨儿,她反倒没了顾虑。
为了宁儿,她这个做娘亲的,无论如何都要争一回!
这般想着,长公主心头稍安,替拓拔宁顺了顺背,满是感慨地温声道:
“宁儿满意就好,一辈子那般长,能和心上之人朝暮共往,行至天光,当真是了不得的福分了。”
只盼从今往后,岁月之霜刃、尘世之风雨悉数远离我的宁儿,叫她永葆赤子之心,年年岁岁欢喜。
长公主嘴角轻扬,一如拓拔宁年幼之时,万分珍惜又怜爱地轻拍她的后背,柔声道:
“宁儿,快睡吧。”
拓拔宁轻应了一声,窝在长公主怀中,片刻后,果真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娘亲的怀抱,永远是世间最安心的所在。
第179章 今夜不眠人
江浔跟着蔺老回了蔺府,路上马车悠悠,江浔照常话很少。
蔺老嘶了一声,满脸不解,“修直,你和岁岁在一处的时候,也这样?”
“岁岁多活泼一姑娘,叫她嫁给你,着实是受委屈了。”
江浔:“......”
“老师,你从前可不是这般说的。”
蔺老下巴一扬,实话实说:“老夫从前不是没和岁岁相处过吗?这几日和岁岁熟识了,觉得你委实是高攀了。”
江浔:“......”
“所以老师是嫌修直没问,御书房中发生了什么?”
被点破的蔺老:“咳咳,谁叫你一副不在乎的模样。”
江浔闻言倒沉了眉眼,反将一军,“老师既能全身而退,又步履从容,可见是早有防备,只是为了修直好,不曾提前通气罢了。”
“还要感谢老师,处处为修直考虑。”
蔺老听了这话,顿时“浑身刺挠”,嚷嚷道:“看看看,又生气了,说话一股子阴阳怪气!”
“你小心眼!你不识好人心!你——”
江浔:“......”
屏住。
这老头很快就要认错了。
“老夫错了还不成吗?”
蔺老嘟囔一声,瞬间声音都弱了,垂头委屈巴巴地捣鼓袖口。
江浔:“......”
在蔺老一贯的扮可怜攻势下,江浔到底还是软了神色,淡声道:“那老师就说来听听吧。”
蔺老蓦地抬头,又一脸笑意,得意洋洋道:“就知道你小子吃这一招!”
江浔:“......”
今夜的无语和往常一样多。
蔺老又天南地北胡扯了一顿,终于入了正题,说起了当年的往事。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当年一心只读圣贤书,拒了家中为老夫相看的好心,参加乡试去了。”
“结果中了个解元回来,家中给办了场宴,认识了一个好姑娘。”
“当时是动了凡心了,一打听,兜兜转转就是家人提过一嘴的姑娘。”
“只是还没等老夫和家中提起,京中选秀的消息先传过来了,那姑娘就在名册上头。”
“这般也就不了了之了,谁知后来入朝为官,在中秋宫宴上,她......那姑娘......不,是娘娘了,遇到难事走投无路,同老夫说了几句话。”
蔺老边说着,语速越来越慢,眼神中映满了恍惚之色,竟似慢慢陷入了回忆中。
“她……瞧着光彩照人,就是瘦了些,与我相遇在宫墙角,本是要擦肩而过的,她忽然唤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