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太她有点疯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四单铺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58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56
  她也只能对儿子凶。
  对其他人,她素来和善。
  吃得差不多了,赵立翔才不紧不慢道:“个个都中午才上班,我上午去表现给谁看?”
  王君瑶看向林遇梵笑道:“都说报社工作最忙,没见过这么清闲的。”
  林遇梵知道赵立翔肯定没说实话,她不好揭穿,也只笑道:“反正是实习,知道基本工作流程,能学个大概就差不多了。”
  “也是。”王君瑶喝着面汤,“这个汤好喝,多喝点。”
  吃过早饭,外面风雨慢慢小了。
  但一直没来电。
  家里陆陆续续有客人来访,都在书房里跟赵之敖谈事。
  到了晚上,林遇梵去歇息了,他书房里还有客人在。
  她睡到半夜醒来,周围黑漆漆的,没有月亮,没有花园的路灯,伸手不见五指。
  往枕边一摸,并没有人。
  林遇梵摸黑起来点上蜡烛,看清手表,已经是四点多。
  看样子,赵之敖是忙到太晚,在书房睡了。
  林遇梵六点多被洗手间的水声吵醒的。
  昨天水龙头打开后一直没关,看样子是来水了。
  她起床去拉电绳,还是没电。
  起身揉了揉酸胀的肩膀,门口有声响,回过头去,是桂香推门进来了。
  桂香递过报纸,满脸期盼地说:“小姐你快看看,铁龙一早出去买的。”
  林遇梵接过《光明日报》,走到窗前光亮处,终于在第四版的角落看到了她的文章。
  太好了!
  她有心理准备,万一不成功,那她就换方向再试几次,同时给多家报纸多个编辑投稿。
  如果普通投稿不通过,那就按照原计划换成举报信,她只要把拒稿的报社和编辑都写到举报信上,到了后期,总会有编辑害怕自己名字出现在上面,而不得不刊登她的信件。
  如若报社这条路实在没办法打开,她就直接一封举报信寄到调查处去。
  只要调查处开始调查,赵礼杰兄弟肯定跑不掉。
  桂香观察着林遇梵的神色,微微惊喜道:“小姐,是不是成了?”
  林遇梵收起报纸,“刊登了。不过,这只是开始。”
  桂香不懂小姐在做什么,只知道这件事要保密。
  *
  因为停电,昨晚印刷厂用发电机发电印刷,赵立翔过去帮忙盯着,直到报纸出摊才回来。
  回到家倒头就睡,也不知睡了几个小时,被饿醒后,爬起床准备下楼吃饭。
  经过书房时,发现书房门开着,赵立翔轻手蹑脚走过去,结果被他大哥叫住。
  “赵立翔你进来!”
  回头瞥向屋里,看见他大哥正坐在桌前边吃面条边看报纸,赵立翔不得不强装笑颜:“大哥,什么事?”
  赵之敖白他一眼,他指了指桌上的相片,“这就是你的拍照技术?”
  看着桌上一沓相片,新娘都拍得极好,而新郎不是闭着眼睛,就是只有半边脸,甚至半边脸都没有,只有半个耳朵。
  赵立翔强忍着笑,但还是没忍住,他笑了几声。
  “你还笑?!”
  见大哥生气,赵立翔只能装无辜:“我技术就这样,我手抖了,我能怎么办?我又不是故意的。”
  “你听听你说的话,一口一个‘我’字,两句话四个‘我’,看来你心里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了。家人,兄长都不存在了,是吗?”
  面对大哥鸡蛋里挑石头的劲头,赵立翔不敢硬杠,“改天给你们重新拍呗。”
  “给我们?”赵之敖说话声音不大,但威慑力十足。
  赵立翔不得不屈服:“给你和大嫂。”
  “知道她是你大嫂就好。以后不要再做出这种幼稚的事情,还有那天半夜放歌,我要不是心情好,非揍你一顿不可!”
  你心情好?
  洞房花烛夜你当然心情好!
  赵之敖盯着弟弟那阴晴不定的脸,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成天心里只顾着不着四六的情情爱爱,半点事业心都没有……”
  “我怎么没有事业心?”
  赵之敖敲着桌面的报纸:“连续三天我都没在《光明日报》看到你的名字。”
  “你结婚我请假了!”
  “怎么?你休婚假?”赵之敖嘲讽拉满,“我结婚你请假一天,又不是请假三天,何至于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
  赵立翔咽了咽喉咙,努力为自己辩护:“我只是实习生,不是我写了稿子他们就会发的。”
  “这就充分说明你还不够努力。你看看这种稿子,很高深吗?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你写不出来?”
  赵立翔瞄了眼大哥指的稿子,作者叫四木,是谁他也不知道,但他能马上编排:“这是个大作家的笔名,我怎么能跟人家比?”
  “哪个大作家?”
  “……”赵立翔眼睛一转,“我哪儿知道,人家是保密的。这种事,是我这种小小实习生可以知道的吗?”
  为了表示自己说的都是真话,他还不忘补 上一句,“你想知道,你自己问人去!这是秦海主编的,你不是认识他吗?你自己问啊。”
  赵之敖也不可能真的去问,他换了个话题:“我今天还是要出发,家里的事情,你要多听妈和你大嫂的。下个月等你们出发去港城,作为家里的男丁,路上你要照顾好她们。”
  赵立翔以为赵之敖会在家里多呆几天,他有些意外:“昨天台风,今天港口不是还没开吗?”
  “我在南京刚好有点事,我去南京一趟,然后在南京坐飞机回港城。”
  赵立翔压抑住心中狂喜,忙应了一声。
  楼下,林遇梵和王君瑶把赵之敖的行李重新整理,部分跟着去南京,大部分还是这边仆人等过两天港口开了,坐船带去港城。
  林遇梵也是满心的欢喜,她算是心想事成,那么大的台风,赵之敖也只耽搁了一天。
  外面阳光普照,仆人在院子里清理倒下的树枝,有电工在修理电路,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赵之敖临走前也没跟林遇梵说话,只吩咐管家:“太太和大少奶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至于二少爷,从这个月开始,他只能花他自己的工资。另外,注意家里的安全,大家没事尽量少出门。”
  简单几句话,事情交待的明明白白。
  赵立翔满不在乎,家里账房不给钱,他妈会给。
  林遇梵也只当赵之敖这几句的重点是控制二少爷花钱,而她是“没事尽量少出门”。
  赵之敖终于还是回头看了她一眼,林遇梵不得不客套地说了一句:“路上小心。”
  他微微颔首便上了车。
  王君瑶弯下腰叮嘱副驾室的沈特:“你们回到港城,记得打电报来报平安。”
  看着汽车驶离景华花园,林遇梵伸手遮了遮额前的太阳,不知道为什么,她打心底长长舒了口气。
  *
  因为刮台风,老二房楼顶的瓦片被刮掉刮乱了好多。
  请了专门的师傅来屋顶捡瓦,而院子里则晒满了衣服被褥。
  大奶奶站在院子里看着儿子儿媳晾晒书籍,二姑奶奶也在旁边帮忙。
  简素贞从楼上下来,身后桑梓和红玉抱着要晾晒的床单。
  “大嫂,能不能让他们把我们屋顶的瓦先捡好,我怕下午还下雨,真把我们屋里的东西都淋湿了。”
  大奶奶看着满院子的阳光:“这么大的太阳,哪来的雨,他们捡完老太太那边的屋顶,就去你那边。”
  简素贞没辙,这么大晴天的,确实不着急。
  她压低了声音嘀咕:“哎,今天三朝回门,都这个点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们那个四奶奶看来是把我们撇得干干净净的了。”
  大奶奶冷哼:“回不回门昨天就应该给个准信,但人家压根没搭理我们。”
  二姑奶奶为人还是稍微敦厚一点,她劝和道:“赵之敖不是回港城了吗?就林遇梵一个人,她肯定不会回门啊。”
  大奶奶撇了撇嘴:“刮那么大的台风,赵之敖没走吧?他们今天回林家了吗?”
  简素贞摇头:“不晓得。大嫂你那天没去,你是不知道那个场面,头婚都没她那么风光的,这辈子能奢华这一回,也值了。”
  大奶奶虽然没去,但家里大爷三爷带着孩子们去了,孩子们回来,把她耳朵都要说起茧子了。
  一个个夸张地在那儿说,四婶打扮的老漂亮了,四婶改嫁的老好了,婚礼老隆重了,市长来了都作不成证婚人云云。
  “再风光又怎样?港城三个姨太太等着她呢,有她难受的时候。”大奶奶说完自去吩咐下人,出去打听打听,什么时候来电。
  简素贞和二姑奶奶互相看了一眼,二姑奶奶也不好说什么,简素贞少不得阴阳怪气地小声嘲讽:“大嫂真是,看不得别人好。”
  二姑奶奶知道大嫂也好,三弟妹也罢,都不是善茬,她少惹为妙。
  *
  接下来的日子,林遇梵以“四木”的笔名,断断续续发了四篇抗日记事。
  其实这些故事都来自于她在上一世给杂志撰写抗日记事时,通过采访了解到的真实故事。
  真实故事,再通过适当的改编润色,故事变得非常吸引人。
  四篇抗日纪事在《光明日报》刊发之后,在海城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因为最近这一两年很少媒体提及抗日期间的事,政府和报刊舆论的目标都在于如何□□,这突如其来的系列抗日记事,让民众回想起了当年抗击小日本的艰难日子。
  特别是其中有一则在海城牵动人心,广为流传的故事,竟然在抗日记事里找到了结局。
  那则事迹是说在抗日最后一年,1945年春天,一个国军情报人员在生命垂危之际,把重要情报交给了一个卖香烟的小女孩,求她帮忙送去平安里54号。
  那个小卖香烟的小女孩叫小婉萍,才十二岁,小婉萍不负期望把情报送到了目的地,结果等在平安里54号的却是日本特务。
  原来,有汉奸出卖了他们,把平安里54号的信息透露给了小日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1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太她有点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