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将近,沿街的杨柳都卷着热风。
云娆捏着白玉扇子取凉,情知裴砚今日办的差事不宜多打听,寻不到合适的话题,又怕裴砚心里在琢磨事情,便只将目光扫过沿街的店铺。
茶肆里照旧热闹,酒楼里有冷面的香味儿隐隐传来,绸缎庄里来了新的料子,而糕点铺子里……
迎面有位衣衫鲜丽的妇人走过来,怀里抱着个粉团子般的小姑娘,旁边的仆妇手里则端着碗冰酥山,正拿小勺喂给孩子吃。
这时节里,冰凉解暑的吃食最是难得。
这家的冰酥山做得很精致,单看卖相都能想象拿小银勺送进嘴里的香甜滋味,更何况旁边蜜冰沙等别的消暑小食。
云娆有点犯馋,一时间没收回视线。
那小女孩儿仿佛察觉,抬眼瞧见云娆直勾勾的目光,不由笑嘻嘻道:“娘亲,姐姐也想吃!”稚嫩的声音乍然响起,非但那妇人被孩子逗笑,就连裴砚都回头瞥向云娆。
云娆闹了个大红脸,忙胡扯道:“我、我是瞧她玉雪可爱的,才多看两眼,并不是犯馋!”
“嗯。不过天儿是太热了。”裴砚仿佛没听见她的狡辩,压住唇角的笑,等马车行至那糕点铺子门前便就近停稳,朝云娆抬抬下巴,“去吧。”
云娆既已被他看穿,加上确实有些犯馋,便也不再装了,提着裙角下了马车亲自到店里去挑。
少顷,主仆三个走出来,绿溪和青霭各提一个小食盒,里头分别是四碗荔枝味儿的冰酥山和四碗放了绿豆的蜜冰沙,上头还点缀着新鲜花瓣,散出淡淡的清香。
云娆登车坐稳之后掀开食盒盖子,很是阔气地让裴砚先挑,“将军想吃哪个?”
裴砚没客气,取了碗冰沙来吃。
云娆和绿溪她们则先取了荔枝味儿冰酥山,剩下的照旧放在装了冰的食盒里,免得化太快了。
这样一打岔,气氛倒是活络了许多。
裴砚拿手指捏着缰绳,照旧驱车前行,几大口将蜜冰沙吃下去,通身爽快之余又想起个细节,问道:“怎么没坐侯府的车?”
云娆不愿裴砚为内宅琐事烦心,便道:“昨儿母亲让人来报信,说嫂嫂生了,母子平安。我趁便坐了娘家的车,今日才让张叔往回送的。”
这话听着有理,裴砚却怎会不知侯府的做派?
云娆不像三婶那样肆无忌惮,出门前必定是禀报过范氏的。她是侯府的少夫人,哪怕为了维护侯府的颜面,出入也不该简薄潦草,本该由当家少夫人派侯府挂着裴家徽记的华盖香车送过去。
如今这情形,必定是……
“她们为难你了?”裴砚立马猜到缘故。
这人向来眼光毒辣,云娆见瞒不过去,只好将事情原委简略说了,又道:“也是我嫌麻烦才没让绿溪去找大嫂,下回记着让府里派车就是了。将军忙里忙外的不必管这些,食盒里还有冰酥山呢,也很好吃的,将军要尝尝吗?”
这话题转移得有点生硬,裴砚瞥向她握在食盒漆红提梁的手,纱袖半遮之下只觉白嫩而纤秀。
他没再追问,伸手接过小碗,趁着冰还没化给吃了。
……
回到靖远侯府,正是地砖都被晒得发烫的午后,连府门口的两株老树都被晒得有点打蔫儿。
仆从拿了遮阳的伞来迎接,裴砚叮嘱人带些东西将马车送回江家,夫妻俩顶着暑热回到枕峦春馆,头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
这回贼寇闹得厉害,非但裴砚昼夜忙碌,就连娇养在闺中的云娆身上都沾了血,着实让常妈妈和金墨吃了一惊。
屋里摆着冰盆,风轮漾开丝丝凉气。
裴砚在外粗糙日子过惯了,大热天的也不必准备热水,到盥洗房提起水桶兜头浇下,滴滴答答的水珠滚落时,只觉浑身都畅快了许多。
而后擦洗干净,换了身家常衣裳出来。
屋后常妈妈已让人备了温水,待裴砚盥洗毕便让人从小角门抬进去给云娆擦洗用,又在博山炉里点上安神静心的香,以安抚今日受惊。
云娆发髻未松,褪去染血的外裳后随意披了件薄衫往里走。
时气炎热,闺中的衣裳也多清凉。
她这件衫子轻薄如蝉翼,罩在绣着栀子的海棠红无袖里衣上面,直如薄雾笼着云霞,行走间翩然生姿。没了外裳遮着,细软的腰肢在薄纱下轮廓隐约,那两只白玉般的手臂也若隐若现,更显得胸前雪白,比方才吃过的冰酥山还要柔腻。
裴砚擦着打湿的头发往外走,迎面撞上这半遮半掩的风光,险些没能挪开眼,只佯装躬身擦拭发尾水珠。
等云娆擦肩过去,他才往回瞟了眼。
脚步翩跹,背影袅娜,无端让脑海里蹦出二八佳人体似酥的夸赞来。
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外头又传来说话声,是绿溪和青霭嚷着天气炎热,跟金墨商量着要去厨房煮荷叶汤。夹杂其中的,是常妈妈在廊下叮嘱小丫鬟,教她如何洗衣裳方能将血渍除得干净。
裴砚没再多留,抬步去了他住的那间。
心思却已被常妈妈的叮嘱勾起来了——今日小巷里的情形历历在目,若没有燕熙在,或是他晚了半步,云娆怕是凶多吉少。
哪怕未必伤及性命,单是被贼寇挟持为质,对她这样娇滴滴小姑娘来说都够麻烦可怖的。
时局渐而不稳,外面的流民之乱愈演愈烈,京城里往后必定更不安生。是该给她配个得力的护卫,好出入随行护她周全了。
主意拿定,又不免想起燕熙。
那人年岁比他还小,能进士登第选进翰林院,还有那样出色的身手,着实是个人才。更何况如今官场里多的是自保避事的人,他能赤手空拳地拖住毫不相干的贼寇,这份心胸胆识也算难得。
若萍水相逢,裴砚必定敬他两分。
只是这回……
想起燕熙将云娆护在身后的画面,哪怕明知燕江两家是旧交、云娆与他是相识甚久的熟人,裴砚心里依旧隐隐有点不是滋味儿。
他翘着腿闲躺在榻上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那燕熙实在生得太好了!
非但姿容颀秀,又有进士登第满腹文墨的清雅气度,显得他像个只知舞刀弄枪领兵打仗的武夫。
这样想着,裴砚不由瞥向梢间里摆满兵略的书架。
而后又隔窗眺向云娆的小书房。
虽说他习武之余也读书修文,但在军营待了十几年后难免稍有粗莽之气。小姑娘的爱好那样秀致精细,雕出来的版画比寻常画师亲笔描就的都漂亮,要不他也给书房添些沉静的书卷文墨气?
这念头足足在脑海盘桓了半天,直到瞥见摆在床头那柄舔血无数的重剑,裴砚才哑然失笑。
裴砚啊裴砚,你管人家小姑娘的喜好做什么!
第29章 秘密 吓得一哆嗦,径直摔在地上。……
云娆遇险后的第三日, 裴砚便让赵铁买了辆坚固结实的马车,连同一位身手出众的马夫一道悄悄送进了侯府。
管事哪敢阻拦,忙赔笑暂且安顿下。
等赵铁一走, 赶紧差人去给内院主事的薛氏报个信儿, 不敢擅自做这辆马车的主。
薛氏今儿难得清闲, 正在窗下教儿子裴文昭背书, 听罢仆妇的禀报时差点怀疑是听错了, 旋即便沉了脸,有点恼火裴砚下她的面子。
就连帮着料理事情的大丫鬟晴月都抱怨道:“二爷这是做什么!咱们侯府里难道还缺他这辆车不成,就这么送过来, 是做给谁看呢?这要是让老侯爷知道,恐怕又该念叨他做事没分寸了。”
“老侯爷才舍不得说他。”薛氏让人把裴文昭带去外间,瞅着窗外的树影, 冷嘲道:“如今这时局, 他捧着老二还来不及!”
这话说出来,晴月不免跟着沉默了。
她虽只是个丫鬟, 却是打小儿跟着薛氏在安国公府长大的, 进侯府后又帮自家主子料理内宅琐事,有些事也知晓几分。
从前的老侯爷确实不太喜欢裴砚。
莫说自幼丢在外头, 就是取名上也看得出来——
侯府孙辈们的名字都是老侯爷起的,算上长房庶出的裴见熠和二房柳姨娘所生的裴见晔,兄弟几个在名字上瞧不出区别来。唯有裴砚, 虽说也从了“见”字,却在兄弟堆里扎眼得很,且砚台是拿来磋磨的东西,不管老侯爷初衷如何,总归瞧不出疼爱之心。
晴月跟着薛氏入府数年, 很清楚裴砚所受的冷遇。
可如今,事情却悄悄的变了。
自打裴砚沙场大捷,得了皇帝的厚赏之后,老侯爷对裴砚的态度便和软了许多,就连裴砚在如意堂顶嘴气得老侯爷拂袖离去也不曾计较。
及至后来裴元绍携妻回京,老侯爷一改往昔的冷脸留夫妻俩用饭,甚至周氏顶撞长辈时还派了仆妇来平息,让薛氏主仆都万分意外。
都是明眼人,古怪事情多了,谁能琢磨不出缘故?
无非是时局稍有动荡,朝堂上正逢急着用能征善战的武将的时候,侯府里的父子兄弟们仕途不顺,老侯爷想笼络那俩武将罢了。
这样的情势于薛氏而言绝非好事。
晴月想起这些折转,见自家姑娘罕见地脸上稍露落寞,忙道:“那也不过是稍加笼络罢了。谁是老侯爷的心头肉,少夫人心里是最明白不过的。三爷那样费尽心机地讨老侯爷欢心,不也没捞到多少好处么?二爷那脾气,未必能够长久。”
“罢了,只要他别来抢咱们的就行。老侯爷想必也不至于乱来。”薛氏自知情势比人强,既嫁了个平庸的夫君,对老侯爷的态度只能看开些。
至于这回马车的事……
显然裴砚是知道了前次她故意为难云娆,才来了这么一手。
好在他是悄悄送来的,不曾声张。既然他存心护短敲打,这种时候她容让几分也就罢了,反正来日方长,没必要硬碰硬找不痛快。
这样想着,薛氏渐渐压下火气。
但侯府就这么大点地方,她这里想风平浪静的遮掩过去,却总有人盯着各处动静。好容易逮到薛氏的笑话,哪会轻易放过去?
……
日落后暑气渐散,天色将暮时,两房儿媳和孙媳们陆续在如意堂里聚齐,陪太夫人说话推牌解闷儿。
薛氏向来得老人家欢心,自是贴着坐在太夫人身边。
崔氏和范氏妯娌两个一左一右地坐着,再拉上一位趁空来探望太夫人的老亲戚,刚好凑成一桌牌。
闲聊之间,范氏啜着茶道:“说起来,老二怎么忽然给府里添了辆马车?”
她笑吟吟瞥了眼薛氏,见太夫人有些疑惑地望过来,又解释道:“今儿后晌我派人去外头采买东西,她瞧着有辆车很是眼生,又做得坚固宽敞,不免跟管事的打听。这一问,才知道那马车是老二特地添的,连车夫都给老二媳妇配好了。”
这样的安排不太合内宅做事的规矩,太夫人有点不悦,碍着有老亲戚在,倒也没出言责问,更没接这话茬。
范氏却存心要下薛氏的脸面,见婆母不追问,便自向薛氏道:“这事儿你知道吧?”
“知道的。”薛氏笑得有点勉强。
范氏看出她的心虚,心中愈发得意,便笑问道:“平白无故的,老二怎么忽然闹这么一出?可是有什么缘故?”
这话问得薛氏一时语塞。
旁边崔氏虽不知此事,却也猜到裴砚此举是在护短。眼见儿媳被问得说不出话来,不想让她在老亲戚面前丢脸,便笑道:“老二这么做自有他的缘故,些许小事,顺着他意思就是了,哪能问得那么清楚?弟妹这话真是问错人了,该问老二屋里人才是。”
说着,含笑瞥向云娆,转手就将这烫手山芋给丢了出去。
云娆正与明氏闲坐,无端被婆母的私心卷进口角,只好道:“前儿我出门时,正好碰见街面上缉拿贼寇,虽说也没怎么着,到底让将军有些悬心。为保稳妥,他让人找了个有些身手的车夫,原不过举手之劳,倒是给大嫂添乱了。”
这话说得还算体面,分明是想息事宁人。
范氏好容易拿到个话柄,又有意架秧子拨火看热闹,当即道:“是这样么?我还以为是上回老大媳妇没安排妥当,他心里不痛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