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越是幺儿,前头三个哥哥都没有定亲。
最小的要先下聘,本就不合规矩,若是聘礼再给多了,就更不合适了。
“这是太太恭敬。”洪婆子拍着关氏的马屁,“太太管家这些年,把里里外外打整的井井有条,谁不称赞。”
“呵~”关氏自嘲笑着,“苏天佑从来不称赞。别说我了,就玫姐儿和越哥儿,他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这些年了,我也想开了,现在就想挑趁心的儿媳妇,他拦不住我。”
不管她为这个家做了什么,苏天佑从来都看不到。
这个男人的心,这个男人的情,早在很多年前就彻底死了。
洪婆子顿时不敢多言,只是陪笑道:“灵姐儿那般人才,与越哥儿最是般配。”
关氏道:“亲事我做主定了,我倒要看看他能怎么样。”
为了苏越的婚事,她找过苏天佑。
苏天佑听说是关家姑娘就马上拒绝,只说越哥儿还小,过几年再说也不迟。
又说什么京城形势不明,叶峰十九了都不着急定亲呢,何必急着给越哥儿定亲。
要是苏天佑好言好语的说就算了,结果又扯上了苏玫。
关氏当时就火了,苏天佑自己不管不问,她这个什么都管了,没有丝毫功劳不说,出了错就全是她的了。
这么多年她也早明白,这个丈夫指望不上。
她只有苏越这么一个儿子,现在想挑一个顺心的儿媳妇,苏天佑也拦不住她。
“启禀太太,杨府老太太打发人来与太太说话。”管事媳妇进门回报。
关氏多少愣了一下,道:“快请进来。”
稍等片刻,小丫头引着刘顺家的进来。
关氏看到来者是她,心中越发惊诧,连忙让坐,又问,“妈妈这时候过来,可是老太太有什么事?”
刘顺家的是谷夫人的心腹,现在杨府乱成一团时,就是有什么话,谷夫人也可以另派人来说,怎么把贴身的人派过来了。
“老太太得知越哥儿要定亲的消息,有几句话要我带给太太。”刘顺家的说着。
关氏脸色微微变了,笑着道:“这点小事,老太太竟然知道了。”
孙儿定亲并不算小事,但现在杨府都乱成那样了,谷夫人竟然还有心力过问越哥儿的婚事,让她十分意外。
“老太太说,阁老之位空悬,京城风云将起,是福是祸皆是未知。与关家的亲事劝太太三思,若是非要急着寻亲,也要挑远离事非的人家。”刘顺家的低头重复着谷夫人的话。
关氏脸色顿时难看起来,本以为谷夫人只是关心问一句,没想到竟然是劝她不要给越哥儿定亲的。
平常不管不问,现在要说亲事了,一个两个都跳出来做主了。
在她眼里,苏天佑这个亲爹尚没有资格,更不用说早就改嫁的谷夫人了。
“老太太的意思我明白了。”关氏说着,“只是越哥儿也不小了,老爷从来不管他。我一个妇道人家,实在管不了朝堂之事。我为他定亲,也是希望借着岳父的光,将来也能考个举人进士的,不求光耀门楣,只求人前说的起话来。”
刘顺家的听出关氏语气中的怨气,虽然觉得不妥,但还是把谷夫人的意思转达,“京城读书人家的好女儿许多,不一定要寻关家女儿。”
“老太太是看不上关家女儿吗?”关氏冷哼说着,顿时怒火涌上心头。
她也是关家女,谷夫人这是什么意思!
刘顺家的低头道:“太太管家理事,里里外外照料周全,老太太都是知道的。只是亲事之事,此一时彼一时,还望太太三思。”
“不用三思,我主意己定,请老太太好生休养,莫再操烦。”关氏说着,语气中带着怒火。
刘顺家的知道再说无益,低头道:“老奴告退,望太太不要后悔。”
第32章
连看几天的邸报,并没有内阁官员调动的消息。倒是有一条消息,让苏钰伤心。
十月十二,显庆皇帝和关太后亲去杨府,御驾探病。
这是官员最大的荣耀,也是必死符。
太医会诊后,确定是真要死了,这才有御驾探病。
基本上前脚探完病,后脚就进棺材。
“我听婆子说,老太太给三老爷送了信,让他当天一定要过去。”绿川说着府里八卦。
苏钰并不意外,苏天佑是继子,虽然不如杨家二位老爷名正言顺,这种时候他是可以在场的。
做臣子的,能在皇帝太后面前露个脸,总没有坏处。
只是苏天佑忙起来,只怕更顾不上苏越的婚事。
“还有四爷的婚事,我听婆子说,这两天就要下聘了。”绿川说着。
“这么快吗?”苏钰有几分意外,聘礼抬到女方家,这亲事就板上钉钉了。
等苏天佑闲下来之后再反对,只怕都来不及了。
“三太太好像挺着急的,聘礼都是让管事加紧采买的。”绿川说着。
苏家没有财务问题,只是库房里堆的东西就足够下聘了。但聘礼中除了值钱贵重的,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买起来很麻烦。
一般大户人家下聘,再怎么也得准备一个月,没想到关氏短短几天全部办好了。
“聘礼都下了,那就等着四奶奶进门吧。”苏钰说着。
关氏主意己定,旁人能说什么呢。
时至十月十二,虽然没有苏钰什么事,她却起了个大早。
心里有事睡不着,还不如早点起床。
“姑娘就放心吧,我早就跟前头管事说好,前院只要收到杨府的消息,就会马上回报听雨楼。”绿川一边侍侯苏钰更衣,一边笑着说。
苏天佑去杨府肯定会带管事小厮,有了消息后苏天佑不能回来,小厮会第一时间回苏家报验主。
她己经跟着前门管事说好,得到消息后,马上派小厮传话,就前后院的功夫,消息快的很。
苏钰听得点点头,有几分自言自语的道:“不知道杨阁老会求什么?”
一般来说,能得到御驾探病荣耀的官员,临终之时,都会为儿孙求点什么,皇帝基本上都会答应。
从常理推测,杨大老爷和杨二老爷,以及下面的孙子辈,没一个考上功名得官职的。
功名是没办法求的,必须得考。官职倒是可以,但是这么多年来,杨阁老若是想让儿孙当官,有的是办法。
杨阁老会在这个时候为儿子求官?
谷夫人特意派人给苏天佑说,让他一定要去,难道杨阁老的所求与苏天佑有关?
抱着这份疑惑,苏钰从中午等到下午。
看看书,写写字,虽然等待让人焦急,但若是连这点耐心都没有,这辈子还能成什么事。
“外头下雪了。”绿川打帘子进屋,“看样子要下大。”
突然冷了起来,她只是后院走了几步,就冻的全身冰凉。
苏钰走到窗前,推开窗户看了看。鹅毛大雪己经飘起来,灰蒙蒙的天空,带着压抑。
“姑娘快别开窗了,外头冷。”绿川说着,“我派小丫头去大厨房拿碳,要把炉子烧起来。”
屋里虽然有地龙,但京城的冬天格外冷。苏钰嫌碳的味道大,不到下雪天绝对不烧。
“天气真糟糕。”苏钰自言自语说着。
十月十五她还要赴笔友之约,大雪天出门,挺讨厌的。
这位笔友,又会是怎么样的人。
“绿川姑娘在屋里吗?”后院处传来小厮的声音。
“来了。”绿川连忙说着。
苏钰立时打起精神,道:“把他叫屋里来,我亲自问他。”
“是。”绿川应着。
虽然外头小厮不该进姑娘的闺秀,但苏钰素来不在意这些,她自然不会多嘴。
稍等片刻,绿川领着一个衣貌整齐的小厮进屋。十几岁的模样,样貌齐整,很有几分外露的机灵。
“给大姑娘请安。”小厮上前请安。
苏钰摆手让他起来,直接问:“老太爷求了什么?”
“老太爷求了两件事,第一件事,给杨家千亩良田,让杨大老爷和杨二老爷带着家眷回老家务农;第二件事,老太太乃是三老爷的生母,老太爷不忍心他们骨肉分离,让三老爷接老太太回苏家安养晚年。老太太的嫁妆,以及这些年存下来的东西,全部跟着老太太回苏家。谷夫人百年之后,三老爷愿意送陵入杨家祖坟,就与老太爷合葬。若是不愿意,可自行安排。”小厮说着,条理清晰,口齿伶俐。
“这两件事……”苏钰沉默半晌,追问小厮,“就这两件吗?你来报信的时候,皇上和太后己经起驾了吗?”
小厮道:“就这两件,管事回府报信时,皇上和太后己经起驾。”
苏钰神情意味深长,对小厮挥挥手。
绿川会意,带着小厮后门出去,又塞了小厮一串钱。
“老太爷对老太太真是情深义重。”苏钰不禁说着。
就算杨阁老不求,苏天佑也有抚养生母的义务。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免不了跟杨家二位老爷扯皮。
尤其涉及到谷夫人的嫁妆以及财产,以杨家的经济情况,杨家老爷们估计早算计着呢。
现在杨老阁求了恩典,并且明言让谷夫人带走财产,这就把一切争端从根本上解决了。
同时,也是明确指出杨家二子不孝,甚至会抢夺继母财产。
虽然是事实,但如此指责,对杨家二位老爷不可谓不重。
绿川送完小厮回来,道:“没想到老太爷竟然只给儿孙求了田地。”
正常情况下,不该求个小官吗?难怕不是京官,而是七品全县令呢,官身和白身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苏钰轻叹口气,意味深长说着,“老太爷官场沉浮这些年,如此安排,定有自己的考量。”
京城将起风云,连她都看出来了,当朝阁老只会知道的更多。
杨家没有任何根基,杨阁老去世,这座空中楼阁也就彻底倒了。
为官这些年,杨阁老得到的美名许多,得罪的人也不会少。会让儿孙回家务农,估计是担心会被仇家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