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觉得温之衡说得很有道理。
温之衡又说了一句。
“我等会启程回京了。”
陈十一猛的抬头看着他,一脸不可置信。
“你昨晚才到?”
“嗯,是的,朝堂上还有事,脱不开身。”
“那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反正都要走,看到你和柔儿住在宛城很自在,我便放心了。”
“那我给你收拾点路上吃用的东西。”
温之衡点头。
“如果可以的话,那剩下的半罐酱菜也给我带上。”
陈十一眨了眨眼。
“你还真不嫌弃?”
“我也想尝尝,那种难以忘却的滋味。”
陈十一开怀地笑了。
“好,等着,给你取啊。”
温之衡和青松快马加鞭,第三日赶回了京都。
刚进府,就被传召,要他去御书房一趟。
御书房内,裴珞疏正在翻看奏折,看见温之衡走了进来便合上了。
“你去了青州?”
温之衡恭敬地朝裴珞疏行礼,眉眼低垂。
“是,微臣刚从青州回来。”
裴珞疏眉眼浅笑。
“你不会告诉朕,你是去看你妹妹的吧?”
“微臣自然是去看望家妹。”
裴珞疏饮了一口茶。
“她在青州还好吗?”
“她,很好。”
“你可知朕为何一点都不担心她会跟着你走?”
温之衡恭敬地回道。
“微臣不明白陛下此话何意。”
裴珞疏轻声说道。
“朕从未把你看成对手,只把你当成阻碍,不过现如今已经不是了,她就是如此,认定一个人,就会奋不顾身,永不放弃,所以,你如何折腾也是无用的。”
“微臣谢陛下指教。”
裴珞疏明白,温之衡在敷衍着他。
“你年纪也不小了,朕为你指一门婚事如何?”
温之衡沉默一会回道。
“陛下,她曾托微臣问陛下一声,何时是归期”
裴珞疏听到这话,心里泛起酸涩。
“她果真问了你?”
“陛下,不久后是你的寿辰,她为了给你送份好礼,学着别人踩玉石水凳,使用刻玉刀时,手上都扎了好几个口子也不喊疼。”
裴珞疏沉默了。
温之衡见状,忙说了话。
“陛下要是无事,微臣先告退了。”
裴珞疏微点了头,温之衡便起身离去。
裴珞疏心里很是难受,与她分别许久,只能从别人的嘴里听得她的只言片语,只是,朝堂风波才刚平息,他部署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十一,等我,我会尽快将你接回来,不让你在外面继续飘零。
第291章 争执
温之衡登上了马车,坐在软凳上,靠着车壁假寐。
他朝外面赶车的青松吩咐了一声。
“你去帮我找媒人打听适嫁的姑娘。”
青松眼睛睁得极大。
“爷,你想通了?”
“就是打听,随便打听,不要深入,给别人看起来像是我在找合适的人成婚,但打听的人有讲究,只要是反对陛下的,就可以。”
“陛下是打算失了你?”
“他不会想的,我只是让他焦急一番,也让他仔细想想,我的婚事谁都干涉不了,他也不例外。”
“陛下好端端地,为何要干涉你的婚事了?”
温之衡笑了。
“他,定是做了什么事,亏心了,不敢确定十一是否能接受,但现在也没那个能力接她回来,只好在我这敲打两声,来抹去他的慌张。”
“陛下这是做了什么?”
温之衡没有回答,还能有什么,定是后宫的事实在兜不下去了,又不敢同陈十一声张,生怕她弃他而去。
可他有一句话说对了,她认定谁,就一定是谁,很难更改,除非她自已放弃。
她的脾气秉性和自已的好生相似。
温之衡觉得自已就是这样的人,他认定了谁,就一定是谁,连他自已都改变不了。
许是风摇雨落,自有天定,非人力可阻。
京都最近极为热闹,新晋的大邺皇帝寿辰将近,大邺周边的附属国,长期纳贡祈求庇佑的小国,纷纷派来使者,来为陛下恭贺献礼。
岳直现任禁军大统领,整个京都的治安也是他在管辖职责内。
更是热闹,更是要小心防守。
最近,陛下吩咐他在密道出口的周边寻个小宅院,一定要舒适精致。
他明白,一直隐在暗处的娘娘,在陛下生辰之际,要回来一趟给陛下过生辰。
岳直跟过陈十一一段时间,跟她历经过海难,跟她去过从未见过的国家,跟着她参与过那次难以忘却的海战。
跟着她生,跟着她死。
其实跟着她的时间比陛下的还要长,也是她极力荐了自已成禁军的统领。
可明明,她并未与自已说过几次话,但她就是认定自已是忠实可靠的人。
而陛下,只要娘娘开了口,毫不犹豫地将他的安危寄放在自已身上。
那种极度的信任,渐渐地成了一种信仰。
自已的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忠诚二字,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加不可磨灭。
京都的宅子一大把,但陛下要求的南郊一片,繁华又隐蔽的宅院确实不太好找。
终于找到一个两进的院子,岳直花了很多心思进行修缮。
他记得娘娘很喜欢读书,以前在原州时,见她最多的时候,抱着一本书,一看,可以看一整日。
他在修缮书房上,花了很多心思,窗几明亮,暗香浮动,镂空的窗棂外,是精雕细琢的小山,引水自流,叮咚的水流声,令人心旷神怡。
陛下竟然抽了时间过来看了一次。
“你是了解她的喜好的。”
后来,修缮完了,陛下到处搜罗的孤本和名家名作都往这里送。
陛下对娘娘情深义重,这么多年,从来都是。
只不过,他有些担心,那些附属纳贡国,邻国都不约而同带来了极为珍稀的美人,要献与陛下。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帝王会拒绝这样的事。
就算不喜欢美人,也会把这些个美人留在宫中,给个一席之地。
这不是欲望,而是大邺与外邦的友好桥梁的纽带。
娘娘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岳直打心眼里希望陛下和娘娘百年好合,携手共老。
坤宁殿内,寂静无声,这里所有的事物都按照陈十一走之前摆放,没有丝毫改变。
裴珞疏倚靠在陈十一经常坐的位置上,学着她假寐。
只有在这儿,才得以喘息片刻。
进了坤宁殿,无人敢前来打扰他,这是他在这片皇宫唯一的净土。
他很累,累的时候就会想起,在江州与十一共度那些岁月,那样甜蜜,却又如此短暂。
也不知道她在青州过得怎么样?
有时,他的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股冲动,直接什么都不管了,去青州找到十一,直接浪迹天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