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的大船已经就位,咱们走水路。”
二公子冷静的脸在飘动的帘子间,或隐或现。
码头。
“快,公子他们马上到了。”
“帆,扬起来。”
“东西都备齐了吗?”
“老人家,您恕罪,我们这船不载客,您去旁边问问。”
十几个国公府的亲兵围着码头,闹哄哄地忙着收拾,船快要开了,算算时间,等二公子队伍一到,就开船。
码头人来人往,这是楚州城唯一的出海码头,向来繁华。
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跑商,还是赶路的旅人,都会来码头寻个船。这年头,大船一般是有钱人家买的,大部分是做生意用的,若是顺路就近,也时不时会顺带着载客,赚点路费。
所以,码头这儿有不少想搭船的人,会专门找大船问问。
按照路程远近,一般市价从二两银子到十两银子不等,更贵的也有。
当然不是所有的大船都载客,有那提前预定满的,或者像国公府二公子这样直接买的一整个船,船长就会客客气气地拱手拒绝前来询问的客人。
由于国公府行事低调,二公子也想借水路早日回都城,避免被中途埋伏,所以这大船装扮得非常朴素,看起来就是普通载客的船。
因此才会频频招人前来询问。
不过,这样也好,恰巧帮助二公子他们掩藏了坐船的想法,拖延了被发现改道的时间。
等那些背后窥视的黑手反应过来,他们早已扬帆起航。
因着低调,这一路没有撒喜钱,只是闷头赶路。
到了码头渡口,喜轿落地,按照规矩,应当由新娘的亲兄弟把她送到大船上,但如今一切从简,国公府最需要的就是不守规矩。
于是,便由薛嬷嬷领着,沈瑾和叶果各站一边,搀扶二小姐往船上去。
“这是新娘子吗?”
“我说那船怎么不载客呢,原来是接亲的。”
“哦,原来如此,让我看看,新娘子长什么样。”
码头人多,大红色的喜庆队伍一进来,便引起了众人注意,人群逐渐汇集起来看热闹。
“快,抓紧时间,此处人多,别逗留太久。”
二公子快步登上大船,身后其他人也麻利地搬运行李箱子。
吹打的乐人、搬箱子的壮汉都是国公府派的亲兵伪装的,此时终于不用再束手束脚,脱下上衣,露出健壮的胳膊,一个个使大力搬运起行李来。
二小姐院里的陪嫁的婆子丫鬟们,也跟着随大流抬着小姐的嫁妆箱子往大船上运。
此时已经坐在船仓房间里的二公子,喝了口茶,说道:
“让底下的人,给她的陪嫁队伍帮帮忙,抬抬箱子。”
第47章 第 47 章
前头是二小姐的嫁妆箱笼, 后头是丫鬟婆子们自己的行囊。
沈瑾带了两个木箱子,里头装了这些年原身全部的物件儿,大到衣裳摆件, 小到头花首饰,都分门别类、细致地收拾好, 归整在箱子里。
沈瑾自个儿穿越过来的这些天,倒腾的东西还填不满箱子的一个角落。
其实沈瑾大可不必管这些零零碎碎的杂物, 原身瑾姐儿也没多看重它们。但沈瑾觉得, 人有时候就图一个念想,自己用了她的身体,也算多多少少尊重一下原身的过去吧。
尤其是那件织金红锦襁褓, 可是重中之重,必须带上。
襁褓旁边放着的是几颗玉石珠子, 质地光泽, 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珠子是送嫁队伍临出发前一晚上,金嬷嬷特地送过来的。
跨过了整个下人院, 深夜敲响沈瑾的房门。
“好女儿,我就不进你屋了。我来就是给你一个东西。”金嬷嬷摊开攥紧的手, 掌心里躺着几颗玉珠子,在夜晚烛火的照耀下, 闪着五彩光芒。
“这宝物是我当年在河边捡到你时,从你襁褓里发现的, 总共十个, 我留五个, 给你五个带走。将来到了都城, 若是想念娘,就看看这珠子啊。”
金嬷嬷嘴上说的好听, 还抹了抹眼角,但实际上这句话应该这么听:
‘你个小丫头,就算去了都城,该给我的三两银子,一个子都别想昧下。我手里可攥着你的命根子咧。’
这珠子,但凡有眼睛的,都看得明白,非常值钱。
金嬷嬷这么贪财的人,能收在兜里十年没动,实属稀奇。
为什么金嬷嬷这么多年没拿去当铺卖掉呢?
其实十年前差点儿就卖了,纯因金嬷嬷的一念之差。
这玩意儿看着就贵,小丫头片子衣服里藏着这好东西,怕不是来头不小?我若是留着珠子,将来她家里人寻过来了,我就发大财啦!
嘿嘿嘿嘿~
金嬷嬷手里存不住钱,手头拮据乃常有的事,这些年不是没打过珠子的主意,但都靠这份贪婪硬生生地忍下来了。
如今到了沈瑾终于要往都城飞的时候了,金嬷嬷知道自己这些年对她不算好,情份绑不住她,所以才肯拿出来这些玉珠子。
但只肯给一半,另一半,她还指望留着,到时候拿捏瑾姐儿呢。
沈瑾拎着油灯,靠在门框上,眉角一挑。
哦?原身还有这东西呢。
得嘞,瑾姐儿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这件事,彻底落实了。
一头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债多了不愁。反正已经有织金红锦襁褓了,再来几颗珠子也无所谓。
沈瑾明白养母话里的意思,接过珠子,见鬼说鬼话:
“娘对我真好,我求二小姐开恩,以后的月钱都寄回来给您。”
金嬷嬷瞬间眉开眼笑:“哎呀,我的乖女儿诶,真贴心。珠子拿好,去了都城好好伺候二小姐,多拿点钱啊!”
说完,便喜滋滋地回东角屋去了。
沈瑾关了门,坐在里屋的床上,手里转着这五颗珠子,眼含沉思。
这会儿到了船上,沈瑾瞥了一眼包裹里的珠子,面不改色的把行李放在船舱房间里的床头边。
有了国公府亲兵的帮忙,嫁妆箱子很快就都运到船上,喜船上的水手立刻扬帆起航,开足最大船力,往北边驶去。
船不小,但算不上特别大,好房间就那么两三个。
最大的,二公子住了,最小的薛嬷嬷住了,只留了一个给秋娘。
亲兵和随行的其他婆子,睡在船舱下头的大通铺,但作为小姐的心腹,沈瑾和叶果没合适地儿睡,第一天总不能去抢人家老嬷嬷的房间。
二小姐心疼自己的陪嫁丫鬟,便让她们俩跟自己挤一个屋。
叶果以前伺候小姐时,就睡在床下边的脚榻上,这回也还一样。沈瑾睡角落的小榻,虽然小,但是单独一个床。
“咚咚咚———”
刚安排好各自睡觉的地儿,就传来几声敲门声。
“二少夫人,老身是公子身边的薛嬷嬷,来给您送东西。”
“快快请进。”
叶果还在整理小姐的衣物,一时半会忙不过来,二小姐便喊沈瑾去给薛嬷嬷开门。
拉开门,外头高悬的太阳照在沈瑾脸上,叫薛嬷嬷看了个一清二楚。
当即便愣住了。
嘶————这小丫鬟怎生得这么眼熟,这张脸怎么好似和夫人长得一样?
以前薛嬷嬷来楚州城调查二小姐的风评,确实在王婆子炊饼店见过沈瑾。
但那会儿隔得有点距离,炊饼店里人又多,人来人往的,挡住了沈瑾的半张脸,只晓得是个好看的丫头。
再加上薛嬷嬷当时的心思都在打听二小姐口碑上,根本没太注意沈瑾的脸具体长啥样。
如今,天光大亮,光线十足,两人又是正对面、近距离撞了个正着,薛嬷嬷把沈瑾这张脸完完全全看在了眼里。
太像了,简直和夫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小丫鬟真是有福气,就凭这张脸,将来少不得讨夫人喜欢。
薛嬷嬷这时候也没想太多,毕竟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往往都写在话本子里,寻常谁会专门往这方面想?
国公府里公子姐儿的,都齐全着呢,也没谁不见了或者被拐了。
只会觉得太巧了,啧啧称奇。
“薛嬷嬷里边请。”沈瑾看她手里抬着一盘黄果子,似乎重得很,连忙让路。
“二少夫人,这是公子让我送过来的酸果,最适合坐船的时候吃了。”薛嬷嬷拿起顶上的酸果塞进秋娘手里。
“公子说担心您没坐过船,怕是会晕,便叫我提前准备好了这酸果子。”
这一声二少夫人,是薛嬷嬷对秋娘的欢迎,也代表了国公府的认可,更意味着其背后二公子的态度。
“别听信外头那些传言,我们二公子不是那样的人,之所以这样啊,是有缘由的,具体的我不便细说,等回了府,夫人会跟您一一道来。”
薛嬷嬷怜爱地看着秋娘,可怜见儿的,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一个人远赴千里之外嫁到都城来。
别担心啊,薛嬷嬷拍了拍秋娘的手。
“叶果,瑾姐儿,你们也都来吃酸果子吧。”
二小姐向来心疼自己的丫鬟,等薛嬷嬷一走,便拉着两人一起吃酸果子。
坐船走水路本身速度就比骑马快一些,再加上回程是顺风而行,更便捷。原本四天的水路,三天便可以到。
虽然只有三天,但对于晕船的人来说,极其煎熬且漫长。
好在掌舵的船长技艺好,沿岸的水流也算平静,整体船只晃动不大,比较平稳,二小姐和叶果也都吃了二公子命人送来的酸果子,因此大家都没什么太大的晕船反应。
只是终究有点无聊,就这么大点地儿。
沈瑾趴在船边栏杆上,脑袋搁那儿,无聊的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