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就得想个法子,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要不然以后出了什么事情,他也得收拾烂摊子。
搞个家庭副业,家里有钱了,能用家里的钱解决的事情,黄娟子是舍不得麻烦孩子们的,哪怕对不在意的孩子,也是如此,他才能落个轻松。
黄娟子一听小儿子的大胆想法,脸色突变,慌忙地去看左右的院墙,见两边的邻居都个人影,才松了口气。
她转过头来,压低声音说道:“这事能行吗?”
钱是不归黄娟子管,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黄娟子张罗,大到今年要卖多少斤粮食给粮站,小到今天吃什么。
许父是个万事不管的,只要每天能按时吃上三顿饭,烟和酒也不能缺他的,其他的事情由着黄娟子折腾,所以许沛锡才直接跟黄娟子说抓兔子养。
许父窝里横一个,在外头窝囊懦弱,走路都低着头。反而黄娟子是最强势的那一个,为了几根葱,能跟人干架,那张嘴也半点不饶人。
二儿子、三儿子和大女儿都唯唯诺诺的,他们的婚姻大事、拜师学艺、人情往来,也都是由黄娟子出面,他们都不用学着自己来,只管在旁边乖顺地站着,听黄娟子的话。
只有能干健壮的大儿子能和黄娟子撑起这个家,但许沛锡考上京大后,她有多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尽管家里穷,但无疑黄娟子是一个勤劳精明的劳动妇女,只是许父和三个不中用的孩子绊住了她的跟脚,要不然她的人生就是另一方天地了。
和在许沛锡面前嗫嗫嚅嚅,一脸苦相的不同,黄娟子一听能给家里增添点收入,虽然心砰砰跳,但她没有马上摇头拒绝,反而问小儿子这事真的能干嘛?
黄娟子也干过类似的买卖,比如今年春节时,她就将家里的两只老母鸡,高价卖给了村子里的知青补身体,不仅鸡卖了个好价钱。
脑子灵活的黄娟子还额外多赚了一块钱,因为鸡她帮忙杀好,炖上,知青直接来家里吃上,连碗筷都不用她收拾,黄娟子包揽了。
但多赚了一块钱,许父对她一句夸奖都没有,转头就拿着这一块钱去供销社打酒了。
许沛锡轻声说道:“能行,家里平时也没有人来。到县城的时候,我去了农技站一趟,问过了我们镇上就有一种毛很多的兔子卖,这种兔子长得快,生得有多。每年能剪三四回的毛,身上肉也多。”
许家村地处南方,季节分明,冬天虽然很少下雪,可零下几度的气温每个冬天也有大半个月,剪下来的兔毛虽然不能光明正大地拿到回购站去卖,可也一定不会烂在手里,即使卖不出去,自家人也能穿到身上御寒。
许家连一人一条棉被都凑不齐,自然是很缺御寒的衣物的,年年冬天都是靠抖和火炉子挺过去。
黄娟子听到许沛锡都将事情打听好了,她只需要向许父要两三块钱,到镇上偷偷抓几只兔子回来,在垒起来柴火的里面搭个窝子养着,就没人能发觉,这些兔子今年就能给家里赚钱。
这么一想,黄娟子顿时心里松快了不少,她抬眼望着高大的小儿子,高兴地一拍大腿,说道:“听你的,妈今天晚上就去镇上将兔子买回来。”
许家村虽然是个村子,可的的确确就在镇子上,离镇中心还不远,步行二十几分钟就能到最繁华的街市。
黄娟子一天也等不了,要连夜去将兔子买回来,许沛锡也不担心她要走夜路,当即点了点头。
黄娟子一高兴,嘴里就说个不停,“要是兔子养得好,也许明年就能再给你大哥娶个媳妇了,唉,这些年愁得我不行,……”
黄娟子五个子女,只要大儿子和女儿结婚了,家里再穷,女儿也不愁嫁,黄娟子从不忧心女儿嫁不出去,果然女儿一到结婚年纪,就有人上门来说媒了,说的亲事还不错,小伙子家里比自家的条件要好上不少。隔年,黄娟子就把唯一的女儿嫁了出去。
可看着两个比女儿年纪还要大的儿子,她夜里都愁得睡不着觉,当初为了给大儿子成家,攒了五六年的钱,还不够,还是李艳红自己看中了大儿子,大儿子才能娶上媳妇的。
老大是长子,婚事不能拖,要是都快三十了还没结婚,剩下的儿子更没姑娘要了,所以她和许父才一脑门累死累活,怎么也得给大儿子先娶上媳妇。
至于剩下的三个儿子,只能拖着了,看运气,等家里有钱了再说。
即使大儿子已经结过一次婚,但许父和黄娟子直接越过了下面的三个儿子,还想着先给他再娶一个媳妇。
谁叫他是两人的长子呢,有什么好事情,他们都会先想到大儿子,除非大儿子不要才轮得到下面的弟弟们,当初学手艺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儿子不肯去学,才轮得到三儿子。
第47章 第47章一想到大哥再娶的事……
一想到大哥再娶的事情,许沛锡就不由地脸一黑,想着家里给大哥相看姑娘的时候,他一定要有多远躲多远,不是他自负,而是他实在是不想家里个个都是用那种隐晦的目光看着他和大哥的老婆了。
黄娟子越说越兴奋,不由地拉起来许沛锡的手,突然神神秘秘地说道:“也许你大哥的婚事也不需要家里操心,他自己能搞定呢。你是不知道,这两天村子的李凤梅跟你大哥凑近乎呢,羞羞答答地跟你大哥搭话。”
许建国的第一婚姻,就是人家姑娘自己找上门来的。李艳红家里重男轻女,不把女儿当人看,眼看着她长大了,父母要将她嫁给山里的一户人家,那户人家的儿子天生残疾,上头有八个姐姐,听起来都让人害怕,更别说嫁进去了。
可父母就是强硬地将要一心将她嫁给残疾人,只因为人家给得起三百块的彩礼。
李艳红不甘心,这些她挨打挨骂也就算了,要是这次真如父母的意,嫁个一个说话都利索的瘸子,她还不如一头撞死。
她又不想死又不想嫁,只能破釜沉舟先将自己嫁出去。
她看看四周的适龄男青年,只有许建国最合适,一来他高大威猛,根本就不怕她的父母,二来黄娟子是个泼辣的,要是父母找上门来,想要抓她回去,黄娟子能护住她。
所以李艳红拿这个轻飘飘的包袱,里面装了她所有的家当,就进了许家,说是要嫁给许建国,并且不要一分彩礼。
这可解了黄娟子的燃眉大急了,她正愁大儿子结婚的事呢,李艳红好模好样的姑娘看中了大儿子,还不要一分彩礼,她都高兴得找不着北了。
李艳红如愿以偿,当天就住进了许建国的屋子里,许建国和弟弟在堂屋打起了地铺。
隔天李家找上门来了,许家的几个儿子挡着,他们根本连门槛都迈不进来,黄娟子指着他们的鼻子一阵好骂,骂他们不把女儿当人看。
骂痛快了之后,黄娟子又给了他们个笑脸,叫他们亲家,让他们进来喝茶,最后事情以六十块钱的彩礼解决了。
三天后,李艳红就和许建国结婚了。
之后的事情不提也罢。
现在又来了个“李艳红”,黄娟子高兴,许沛锡心里却没什么感觉,大哥娶不娶老婆,不关他的事,他唯一关心的就是家里的经济问题。
许沛锡将碗擦干,放进碗橱里,打断了黄娟子,“妈,我去跟大哥换班。”
二哥和三哥本来已经可以出师,自己接活的了,可于情于理,也要留在师傅家帮忙多干一两年的白活,这活不止是手艺方面的活,连上工赚的工分都是记在师傅家的户头上。
每到“双抢”的时候,村干部就认真起来了,不容许村民偷
奸耍滑下去,所以他们想了个法子。
一到要收割地里粮食的时候,就划分责任田,每个家庭负责一块,许家都是成年劳壮力,自然分到了不小的一块,他们才不管你家有两个儿子要去帮师傅的忙呢,只管按户口上的人头分,按时完不成年底不仅分不到猪肉,还要扣一笔不小的工分。
所以黄娟子和大儿子只能没命地干,许父又是个不顶事的,也就是今天许沛锡回来,又是大中午,她才回家休息一会。大儿子许建国天不亮就待在地里了,一刻都没有歇过。
见许沛锡什么都不耽误,就要去换大儿子,让大儿子回家休息,黄娟子喜不自胜,嘴上却虚假客气道:“你刚回来,再休息一会吧。”
许沛锡没说话,拿起门后边的镰刀就往外面头,想了想,他又回头拿了顶帽子戴在头上。
越过还在抽烟喝酒的许父时,许父突然说道:“公社支书让你去大队一趟,他有事情跟你说。”
许沛锡没理会,直直往外头,许父撑着门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脸色涨红大声说道:“你先去公社!”
公社支书的话在许父心里就跟圣旨一样,他让许沛锡先去公社,不要把公社支书得罪了。
黄娟子见许沛锡不答应,也诚惶诚恐地说道:“阿锡,你先去公社听听支书说话吧。”
许沛锡脚步没停下来,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道:“我心里有数。”
他不想去公社,不是因为考上了京大骄傲自满,就是他还是一个农村青年,天王老子在他忙着干活的时候来找他,他也不会搭理。
许沛锡轻飘飘的一句话,黄娟子的心瞬间安定下来了,儿子都不怕,她怕什么?儿子现在有出息了,比她有见识多了,他的话总没错。
黄娟子一把拉扯住唠唠叨叨的许父,将他往屋子里拽,小声说道:“建国他爸你进来,我有话跟你说。”
许沛锡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上的还是在全国名头都响当当的京大,村子里的人见他都是一脸的笑容,客气友善地说道,他长高了,皮肤也白。
许沛锡很官方地微微一笑。
走出村口,遇到的人越来越少,许沛锡嘴角一下子就变平了。
但他还没走到田里,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李凤梅。
李凤梅他当然认识,虽然两人从来没有说过话,可他见过的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列出一张关系网出来。
抛开许建国弟弟的身份,他觉得李凤梅这姑娘挺傻的,李艳红要嫁给他大哥,那是走投无路。
李凤梅家庭条件比自家好,她的长相被不少小伙子夸过娇美,父母又疼爱她。况且她才不到十九岁,上过初中,读书的时候成绩也不错,偶尔能拿个一百分。
他大哥呢,一个结过婚,年纪足足比她大了九岁,只上小学的大龄男青年,许沛锡真觉得她上赶着嫁给他大哥,真是够让父母闹心的。
不过要是李凤梅能坚持下去,这事真能成,他大哥对娶老婆的事情没有任何想法,别人想嫁给他,亲妈想让他娶谁,他都不会拒绝的。
第一次的婚姻就是这么来,他大哥之前可从来没有跟李艳红接触过,李艳红想嫁给他,他没有一丝犹豫就点头同意了。
他只希望要是大哥马上又再婚了,这一次不要再闹出什么岔子来,李凤梅对他大哥有心思,那就永远保持下去最好。
许沛锡心里思绪翻涌着,淡淡地看了一眼满脸笑着模样的李凤梅,就移开了目光。
李凤梅拽着两根辫子,高兴地哼着歌。这几天,她的收获不错,先是倒打一耙跟徐国强那个混蛋分了手,接着就搞清楚了她男人到底有没有回来。
很可惜几十年后的许建国没有一起回来,但没关系,这个年轻的许建国也是许建国,她照样爱他,两人这辈子注定是夫妻,而且这么好的开局,她又是女主角,没理由不会幸福。
虽然父母没眼光,暂时看不上许建国,但只要她好好给他们分析分析,他们自然会觉得许建国是个有能力的男人。
唯一的让她不满意的就是许建国的态度,对她不冷不热的,她问一句许建国才接一句。
不过男人的性子就那样,再过几十年也改不了,不会对女人说好听的话。这样才好呢,外面的狐狸精才不敢勾搭冷着脸的许建国。许建国的温柔只能给自己这一个女人。
总之就是一切都没关系,尽管离许建国发迹还有好几年,她还是一个乡下的村姑。
但她是女主呀,许建国是男主,这辈子会比上辈子更加幸福美满,她又知道未来好几十年的发展,有她帮忙,男人的事业会做得更大更强的。
李凤梅越想越得意,将辫子一甩,想要快点回家煮点绿豆汤,给许建国送来。
这一回过神来,她就看到了从前面走过来的许沛锡。
李凤梅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虽然上辈子许建国是家里生意做得最大,赚钱赚的最多的那个,许建国又是大哥,自然是许家的大家长,连公公都要听他的话。
妻凭夫贵,在许家,她这个许建国的老婆自然是受人尊敬的大嫂,最得公公婆婆青眼的儿媳妇。
可是有一个人是个例外,那就是她的小叔子,许沛锡。连男人也不敢对许沛锡使做大哥的派头,更别说她一个柔弱女人了。
他要是说了什么话,连她男人也要退一步之地,全家人都听他的。
谁叫这位小叔子占了时代的便宜,那张文凭特别地值钱,身上的职位越来越大呢,虽然领着死工资,但他的话比她男人好使,他男人用钱都砸不开的路子,别人亲自给小叔子的秘书奉上,还担心过不了秘书这一关。
不过这位小叔子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吃一顿团圆饭,匆匆吃完了团圆饭,连住都不住一晚就又要回去忙工作了,真是日理万机。
所以许家还是他男人做主。
想到这里,李凤梅脸色大变,不敢去看许沛锡,连忙低下头,心里继续嘀咕道。
许沛锡头顶上到帽子再大又能怎么样,爹不疼娘不爱的,老婆不知冷热,又是个天大的麻烦。
还是比不过她男人,她男人有两个聪明的亲生儿子,又有她这个温柔体贴的漂亮老婆,父母也最看重他,最心疼他。
她回来的时候,许沛锡都孤苦无依,妻离子散了,不过,他还有一个来往密切风姿绰约的情人,要是她没有回来的话,再过一两年,说不定都能参加这位小叔子的婚宴呢。
李凤梅忽然轻笑一声,许沛锡目不斜视,往路边不动声色偏了偏,想要离这个很有可能那个成为他大嫂的李凤梅远一点。
眼看这两人就要错过去了,李凤梅想到上辈子许沛锡离婚的时候被前妻折磨得不成样子,不由地同情他来。
于是李凤梅鼓起勇气朝许沛锡走去。
第48章 第48章许沛锡眼神狐疑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