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的眼光是雪亮的,贾银花做过的恶事,让杏花村的村民们鄙夷不已。
小叔子尸骨未寒,做大伯娘的要卖亲侄女去青楼,像贾银花这样心思恶毒的妇人,杏花村几百年也只出了这么一个。
不过,眼睁睁看着自家女儿落难却不愿意帮一把的贾大,杏花村几百年来也才出了这么一个。
看来,这贾家的家风有问题啊!
一时间,整个杏花村都充斥着有关贾家的流言蜚语。
也有人说,贾银花是心坏了,所以才落得这么个下场。看来,做人还是要善良一点才行。贾银花要是不打陈小玉的主意,现在还好好的在陈家享福呢!
何小花气的要死。她和贾银柱有两儿两女,贾家的家风被人质疑,他们的儿女以后还能找到一门好亲事吗?
何小花思来想去,只好撺掇陈小娥回家闹事。
只要陈家闹起来了,他们贾家也好趁机说些似是而非的话,把自家给摘干净。
陈小娥听到消息飞奔回家的时候,贾银花她们已经离开了。
“爹~!您干嘛不救我娘?我要娘,呜呜呜······爹~!我要我娘回来。”陈小娥拉着陈青山,放声大哭。
陈青山阴沉着脸没做声。
如同贾银花所说的,一夜夫妻百日恩。
要不是贾银花这么作死,但凡有一丝希望,陈青山其实是想救贾银花的。
“小娥,别闹了,爹心里不好受。”陈小江劝说了一句。
“大哥,你干嘛不救咱娘?娘对你这么好,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你像话吗你?”陈小娥把矛头对准了陈小江。
“陈小娥,你知道娘她做了什么事吗?她想把小玉妹妹给卖了啊!”陈小江悲愤地说。
“那又怎么样?咱们一家五口才是自己人,陈小玉她算个啥?”陈小娥哭着说。
陈小娥巴不得陈小玉倒霉呢。
只可惜,现在倒霉的是贾银花,陈小玉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
“小娥,我觉得小玉比你好。”陈小湖呆愣愣地回答了一句。
“二哥,你······”陈小娥气的直顿脚。
“小江小湖,你们俩先出去,我有话要和小娥说。”陈青山捏了捏眉间,疲惫地说。
“哦。”陈小江和陈小湖应了一声,走出了房门。
“爹,你要问什么?”陈小娥撅起了嘴。
“小娥,你昨日去哪儿了?”陈青山严厉地问了一句。
“我······”陈小娥的眼珠子一阵乱转。
陈小娥不知道该不该承认昨天去外公家搬救兵的事。
“小娥,你昨晚是不是住在贾家?你外公和舅舅他们,是你叫来的吧?”陈青山问道。
就算陈小娥不说,陈青山也猜的到。
贾大他们一大早出现在陈家门口,不是陈小娥去贾家通风报信,贾大他们怎么会来?
陈小娥一夜未归,除了去贾家之外,也无处可去。
“爹,我……我是去外公家住了一晚上,您给娘写休书的事,是大舅妈问我,我才说的。”陈小娥低下了头,把事情给推到了何小花身上。
看着陈小娥那张酷似贾银花的脸,陈青山叹了一口气,不想再追究下去了。
孩子没了娘是事实,他没能耐救孩子的娘也是事实。算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小娥,你就在屋里做针线吧!你也有这么大了,家里的事要多做一些,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你三婶。咱们和贾家已经不是姻亲了,以后,你别去贾家了。”陈青山闷声闷气地说。
说完后,陈青山挥了挥手,也不等陈小娥回答,顾自拿起了一把靠在墙壁上的锄头,往门外走去。
家里的烦心事太多,陈青山迫切想去地里挥洒一下汗水,散发一下心中的郁闷。
看着陈青山的背影,陈小娥扁了扁嘴,很想哭,却不敢哭。
陈小娥九岁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
村民们骂贾银花的话,陈小娥听到不少。
刚才回家的时候,陈王氏尖锐的骂声还在陈家上空飘荡呢!陈二牛见到陈小娥,脸色臭的很。
陈小娥知道自己是被自家老娘给连累了,这会儿除了夹着尾巴做人之外,她也别无他法。
西厢房里,陈小玉正拉着陈小枝在“分赃”,金翠翠躺在床上看着两个小女孩,嘴角含笑。
陈小玉昨天卖的两百串冰糖葫芦,是在陈小枝的帮助下做出来的。
陈小玉进城卖冰糖葫芦之前,和陈小枝说好了,这次卖得的银钱姐妹俩一人一半。
两百串冰糖葫芦一共卖了三两银子,陈小玉拿了一两半给陈小枝。
“小玉妹妹,我没出过力,这钱我不能要。”陈小枝坚定地把银子给推回到陈小玉面前。
陈小枝的心中充满了愧疚。
要不是她昨天偷懒没跟小玉妹妹一起去县城,小玉妹妹也不会被大伯娘,哦,不,贾银花给差点骗去卖了。
第87章 解开隔阂
“小枝姐姐,咱们说好的呀,你不要的话我就生气了。”陈小玉气呼呼地鼓起了双颊。
陈小玉最烦陈小枝这样了,给点东西她要推让好几次。
“小玉妹妹,我害你差点出事,这钱我没脸要。”陈小枝猛摇头。
“啥?小枝姐姐,你害我什么了?”陈小玉眨了眨眼,有些困惑。
陈小枝心里的弯弯绕绕,陈小玉没弄懂。
“小玉妹妹,我昨天应该陪你去县城的,有我在,大伯娘,不,贾银花她肯定会顾忌几分。小玉妹妹,幸好昨天你跑出来了,要不然,我······我会恨死我自己的。”陈小枝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陈小枝说的有些颠三倒四,陈小玉却听明白了。
她这个傻姐姐哟!
这是把贾银花做下的错事给拉扯到自己身上了?
“小枝姐姐,我还要谢谢你昨天没跟着一起去县城呢!要不然,说不定咱们俩都被贾银花给骗进天香楼了,两个人目标太大了,说不定咱们都跑不出来呢!”陈小玉安慰着说。
“真的吗?”陈小枝有些不可置信。
“当然是真的啦!小枝姐姐,你不知道贾银花有多狡猾,她骗我说我娘病了,躺在慈心堂医馆里,我才跟她走的。小枝姐姐你要是也在的话,你难道不关心我娘?”陈小玉说。
“我肯定会担心二伯娘的。”陈小枝回答了一句。
“这就对啦!小枝姐姐,你昨天没去县城,说起来还是帮了我呢!”陈小玉笑了。
“可······可是······”陈小枝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隐约觉得陈小玉的话似乎有哪里不对。可仔细想想又没想到不对的地方。
“小枝姐姐,下次你可千万别把别人做的错事往自己身上揽啦!有些人会觉得你好欺负的,知道吗?”陈小玉告诫了一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陈小玉发现陈小枝的性子有点小缺陷。
陈小玉遇事不喜欢责怪别人,会一味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算不是她的错,陈小枝也会七弯八拐地绕到自己身上来,而且还喜欢闷在肚子里自我责怪。
陈小枝现在还小,在娘家的时候,这样的性格在自家长辈眼里不算什么,最多只会认为陈小枝的性子有些沉闷罢了。等陈小枝长大嫁人后,还动不动就把别人的错处往自己身上揽,不被婆家的人欺负才怪。
陈小玉喜欢陈小枝,她可不想陈小枝以后过的不好。
“知道啦!小玉,你对我真好。”陈小枝看着陈小玉,眼神亮晶晶的。
那一两半银子,陈小枝最终还是没有拿回去。
陈小枝不是不要,而是和陈小玉说好了,陈小枝以后的私房银子,全都由陈小玉帮忙保管。
陈小枝怕了。
上次陈青石夫妻俩不顾陈小枝的反对,硬是要拿陈小枝的银首饰去“孝敬”陈王氏,陈小枝寒了心。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端,陈小枝宁愿把银子“存”在陈小玉这里。
“小枝姐姐,我觉得你应该和三叔三婶好好谈谈,你们是骨肉至亲,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起了隔阂。”陈小玉答应帮陈小枝保管银子后,劝说了一句。
陈小玉觉得,三叔陈青石有些愚孝,不过,三婶王来娣的一片爱女之心,可不是假的。
陈小枝若是为了银首饰的事和父母有了隔阂,陈小玉会很愧疚,毕竟,要不是陈小玉非要陈小枝接受她给的银首饰,陈小枝也不会经历上次被父母“放弃”的伤心事。
“好,小玉,我会的。”陈小枝点了点头,离开了西厢房。
看着陈小枝落寞的背影,陈小玉的心里很难受。
原本,陈小玉不想插手三房一家子的相处模式。
可现在,陈小玉不管了,她要去找三婶好好谈谈。这几天,小枝姐姐都快不会笑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三婶三叔虽然是长辈,但是,做错了就是做错了。陈小玉觉得,三婶和三叔还欠小枝姐姐一个道歉。
陈小枝回房后,没多久,王来娣也回房了。
陈小枝正在做针线,见到王来娣,陈小枝叫了一声“娘”,就继续低下头,缝了起来。
见到没有一丝笑颜的陈小枝,王来娣叹了一口气,说:“小枝,别忙了,来,咱们娘俩好好说说话。”
王来娣有些后悔。要不是陈小玉提醒,王来娣还真没想到,上次的事对陈小枝的打击这么大。
这段时间王来娣太忙了,忙的她根本没有时间关心陈小枝的心境。
王来娣还以为上次的事在陈小枝心中已经过去了。毕竟,这些天,陈小枝抢着帮王来娣分担家务。
“娘,有事您说话,我还有几针就缝好了。”陈小枝没有停手,淡淡地说。
王来娣见状,只好拉了一张凳子在陈小枝身边坐了下来。
陈小枝没有抬头,顾自缝着手里的帕子。
这是一块月白色的细棉布手帕,上面没绣花,四周用浅绿色的丝线缝出了一圈细细的狗牙边,看上去还挺别致的。
“小枝啊!你这帕子怎么不绣点花朵啊?看起来会不会太素了?”王来娣不知道怎么开口,只好没话找话。
“娘,这是给小玉妹妹做的,她就喜欢这么素雅的样子。”陈小枝说。
“哦,是给小玉丫头做的呀!好,好,小玉的眼光一向不错。”王来娣尴尬地说。
“娘,您有什么事就说吧!我听着呢!”陈小枝看了一眼王来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