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的外戚何进大将军就进宫向陛下进言,说要搞个类似阅兵的活动,彰显天子武力、威慑四方不臣。
陛下欣然接受不说,还好好夸赞了一番自家大舅哥,并且借机再次敛财一波。
被夸奖时何进有多高兴,阅兵之时看到陛下身侧捧剑之人时就有多别扭,莫名就有种自己在给别人做嫁衣的感觉。
本次阅兵刘宏交代的是招四方兵,但不可能真的把大汉最东南西北所在之地的兵招来,来的主要还是洛阳周围的军事力量,其中就包括了陛下新设的西园八校尉。
先是兵士结营成阵向陛下展示,然后陛下披甲介马绕阵三圈而还,个过程中各种流程倒是没有特别精细,就是非常累人。
大家看着陛下检阅完成后回到华盖之下,都没跟旁边凑过来的大将军说几句话,就又跟他的侍中唠上了。
那副旁若无人、眼里只容得下一个人的模样,就让人不由想要问一句,陛下你到底是出来阅兵的,还是来给我们秀君臣情的。
如果是后者,陛下你是只有陆伯安一个臣子吗?
不少人一边在心里酸,一边看着那位陆侍中又忍不住有点释然。
多好看的一个人啊,这个时代是有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貌的说法的,能够长成陆离那样的,站在陛下身边莫名就让人有种天命在汉的信念感。
年轻却风华无限的侍中与正值盛年的皇帝在一处言笑晏晏,他们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仿佛真的要诠释一段君臣佳话。
所有人都在看着陛下,看着陛下最为宠信的侍中。
这场景像是一副定格记录一个时代的画,深深印刻入在场所有人眼中,记在了不少人的心里,也确确实实的留在了画卷之上。
此时,乱世将至未至。
午夜梦回,谁不想如同陆伯安这般得到陛下信重,但也许也存在一些人,会想要如另一人……
随着陛下宠爱日甚,侍中这个官职放在陆离身上看起来仿佛自动加了一层金光。
事实上不仅是看起来,实际上也真的有加量。
别的侍中秩比二千石,即月奉百斛,但陛下给陆离单独提到了秩中二千石,即月奉百八十斛,与九卿相当。
要知道这可是他们擅长敛财的陛下,在别人那里都是别人给陛下钱的,结果在陆伯安这里,从最开始的郡守到后来的侍中都不曾要钱不说,初见就送玉,现在还涨工资。
陛下,陆伯安是不是对你用了巫蛊之术,不然怎么就这么邪门呢。
在君主专制时期,君王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讲道的东西,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道。
当陆离成功让自己与陛下进入君臣热恋蜜月期后,直接将一众宦官都压的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们毫不怀疑,但凡陆离肯接手他们手中那些帮助陛下敛财的活,这个时候早就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
不过若是陆伯安真的是那样的人,他们陛下反而可能就不会喜欢他了。
多么荒唐啊,他们陛下自己不是什么道德水准高的人,身边也是奸佞成群,可偏偏就喜欢看他的爱臣衣不染尘的干净模样。
怎么,我们难道是什么很贱的人吗,中常侍们愤愤不平,像极了曾经愤恨难言却拿他们毫无办法的士人。
夭寿啦,陛下不仅是偏心,还自己给陆离加滤镜。
那陆伯安也不是什么纤尘不染的好人啊,他要是好人,乐安郡的豪强、县令都是怎么死的,他又凭什么能够在您身边屹立不倒。
陛下,你也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怎么偏偏总在他这里选择性的对他的某些情况视而不见呢。
宦官们心中含恨,面上却不得不陪着笑脸。
没办法,他们这些庶宦官哪里能够在这个时候去跟陛下的嫡心肝碰,生怕自己不被发卖吗。
宦官们含恨赔笑,在心里咒骂:陆伯安,你最好能够让陛下喜欢你一辈子!
虽然在陛下这里被陆离压的抬不起头,但是在外面他们该怎么威风八面依旧怎么威风八面,毕竟陛下只是喜欢陆离,又不是喜欢所有的士人。
相比较宦官,宫内的皇后反而更加着急。
如何能够不着急呢,她的儿子作为陛下如今的嫡长子,却半点被册封为太子的架势都没有,宫外的兄长还得罪了陛下如今的宠臣。
她是见过那位陆侍中的,陛下从不忌讳带着对方到处行走,倒是那位陆侍中最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对此不适应极了。
能够凭借屠户出身成为皇后,其中固然有宦官的帮扶,但与何皇后本身的美丽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可便是她,也不得不承认那位陆侍中的长相实在让人惊为天人。
尽管那份长相中不带一丝一毫的女气,可那依旧是美丽的,超出常人的美丽,超出一般美人的美丽。
他们陛下从来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人,在敛财方面是如此,在册立皇后上是如此,在喜爱臣子方面是如此,在立储上同样如此。
宫内的妹妹在担忧,宫外的哥哥也终于不自己乱找节奏、乱自信了。
无他,何进从未见过陛下有对哪位臣子如陆离这般。
明明对方跟陛下往常喜欢的张让那等人一点也不一样,有些时候还会因为谏言规劝让陛下恼怒一下。
但那份恼怒真的就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之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关系更好了。
有人见状还想要模仿,结果就是试试就逝世(划掉)回家吃自己。
阅兵后没多久,11月凉州有乱,皇甫嵩复位左将军出征。
而本就已经在陛下那里商量通过的“设立州牧”提案也终于落实了,自己举荐的那位侍中董扶跟着刘焉一同去了益州,这让何进更加着急了。
着急之下,他找来了时任中军校尉的袁绍商量。
袁绍真的有被对方在对待陆离时的反复烦到,但他又确实能够解对方的这份反复。况且对方是拔擢自己的存在,按照此时的阵营划分,他妥妥属于对方的门生故吏,万万没有不帮忙的道。
一见到袁绍,何进立马表示了自己的后悔,直呼:“郭胜误我!”
袁绍当时就已经知道跟对方说“悄悄话”的人是谁,现在听到对方说郭胜那是半点不意外的。
至于对方所谓的“郭胜误我”,不过是当时比起初至洛阳的陆伯安,对方更信任久在陛下身边的郭胜的分量,所以在二选一的选择题中选择了后者。
事实上这个选择不看现在,只放在当时,委实算不上是绝对的错误,唯一不对的就是这个选择题是在将陆伯安请来后做的,这就很得罪人了。
而如果站在现在看过去,我的天,这是什么丢西瓜捡芝麻的笨蛋选择。
可惜人不能未卜先知,人只能马后炮。
而同样是马后炮,有些人马后炮都放不好。
袁绍眼看着何进又要再搞一次宴请,陆离会不会来他不清楚,但自己对此事都要有心阴影了袁绍是很清楚的。
看得出来,何进是真的急了。
可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着急:“大将军万万冷静,若是这个时候要宴请陆伯安,不说他来或不来,要让陛下如何看、如何想?”
只是一个初至洛阳,被陛下有点喜欢的侍中还好说。
现在对方俨然是陛下最宠信的大臣,朝中诸事但凡能够出现在陛下案上的,都有对方参与其中。
如果说侍中的顾问应对之责可以类比谋士,对方的顾问应对显然已经达到了一个心腹谋臣的位置上。
在俸禄上是与九卿等同,但放在权势上,便是三公都未必能及。
别人都是在行使陛下给予的权力,他是直接通过陛下行使权力。
这个时候作为有皇子的外戚去接近人家,实在不是一个能够让陛下开怀的举动。
何进闻言不由来回走动了两圈:“本初所言甚是。”
“依本初之见,我如今该当何为?”
袁绍思忖片刻:“依绍之见,大将军不宜出面,不如绍代大将军前去拜访,试探一二。”
何进没有多做犹豫:“好,就如此办!”
定下之后何进就开始催促了,简直恨不得今天商量好,今天袁绍立马就去上门拜访。
毕竟多耽误一会儿,谁知道那陆伯安会不会在陛下面前说什么。
可就算是何进催命一样的催促,袁绍也做不出不递拜贴直接自己找上门去拜访的事情,这太失礼了,也真的一点不像是要交好的样子。
下值回府后陆离看着摆在自己案上来自袁绍的拜帖,这里面有几分袁绍、几分何进,他心里是很清楚的。
虽然之前与他们关系实在不怎么好,但是此刻面对对方伸出的和好触角,陆离是不准备拒绝的。
他如今的鲜花锦簇都是来源于陛下,别人可能不清楚,陆离却清楚陛下活不了多久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将进展推的如此快。
若是刘宏还能多活几年,陆离绝对不会让他们现在就进入君臣蜜月期,要知道物极必反,盛极则衰。
可事实是,按照他的推算,刘宏去世的时间应该就在明年了。
所以对待何进,不在此刻自己处于优势对方主动求和的情况下应下,难不成要等刘宏驾崩后供求关系逆转,换成自己去求对方吗。
陆离可不想为了点面子自找苦吃,再者说,现在他们这般,面子怎么会找不回来呢。
只是要如何拿捏这里面的度,倒是个技术活。
第46章 二合一(含一章营养液加更)
按照商定好的时间,袁绍准时登门拜访。
他做好了接受冷待的准备,却不曾想来到陆府门口,竟是陆伯安在亲迎。
虽说当初对方来到大将军府的时候,袁绍也曾在门口亲迎,但此刻看到陆伯安的感觉依旧是不同的。
所以说有的时候同样的事情是要分人、分情况来做的,当初袁绍在大将军府迎接陆离,是觉得这是给了对方面子的行为。
可现在陆离作为陛下爱臣在这里亲迎自己,却会让他感到惊讶。
“本初兄何故如此?”
陆离拉住对方的手就与对方一齐往府内走去,察觉到对方的惊讶,陆离状似调侃道:“昔日本初兄于大将军府待我甚为照顾,难不成我在本初兄看来是那得意便猖狂的无之人。”
袁绍能说什么呢,他只能惭愧道:“是绍想错了。”
袁绍不是没有与人相携而行过,但这位陆侍中的手倒是跟他的人不相同,带着几分与纯粹的文人或将军都不同的触感。
事实上,那是曾经在山中干农活留下的印记。
袁氏公子或许与名士、名将携手过,却不曾触碰过农夫的手。
与陆离一路前行,袁绍与对方交谈的同时也在打量着陆府。
该怎么说呢,真的一点属于天子宠臣应有的豪奢都没有,有些地方种着的甚至是农物,而非观赏性的花木。
这一点跟当初对方作为乐安郡守时,重视农耕的名声倒是对上了。
是政治作秀还是真心实意都不重要,便是装好人,装上一辈子也是真好人了。
再者说,都卷进洛阳这个政治大漩涡里了,谁还在乎什么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