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46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1:58:01
  与曹操那边得胜而归相比,他们这边商议了半天接应袁术的相关事宜,结果最后却连对方的棺柩都没有接过来,不可谓不灰头土脸。
  虽然曾经但凡他们这边有什么不好都要专门嘲笑一番的人,如今已经深埋地下了,可失败就是失败,不会因为没有人嘲笑就变成成功。
  不过这失败倒也并非全无好处,现在袁术那边已经是救无可救的彻底完蛋了,明公,咱们可以讨论一下何太后母子的“安置措施”了吧。
  明公,你说句话啊,明公。
  袁绍被不止一个人催促了一下后,干脆将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好好说一说这件事情。
  之前觉得抓到陆离把柄,捡到大便宜的得意早已尽数消失,有的只剩下面对一个大麻烦的烦躁。
  他是差这么一个天子又或者大义名分的人吗,他要是想要这个,当初哪里还轮得到曹孟德。
  现在这俩人对袁绍而言就像是砸在了手里一般,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袁绍都想着干脆送到许昌去,让他们自己内部撕扯去吧。
  不是,袁绍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个想法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行啊。
  袁绍:我想……
  众谋士:不,明公你不想。
  沮授道:“若要利用其人行事,总不免要证实身份,其中诸多牵扯,非我等可尽控。”
  “可若是利用其名,事则易矣。”
  这话听着倒是有点意思,袁绍道:“公与不妨细言之。”
  沮授侧身对着袁绍拱手道:“自春秋以来,百家相争,总不免一个辩字,凡事需辩方得以明。”
  “何不虚放少帝之存,实辩正统之名。”
  说白了,放消息说少帝可能还活着,但是不要去跟人证明到底是真的活着还是假的活着,而是要借着少帝的名头,去辩论一下当今陛下是否可称正统。
  一口一个“辩”字,已经足够显示出沮授对刘辩的态度了,要知道这年头是讲究一个避尊者讳的。
  反正沮授是看清楚了,他们明公是不希望拥立出一位帝王压在自己上面的。
  既然自己这边得不到,那自然也不能让别人得到,而基于这个目的,需要对付的不就是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曹操吗。
  如果天子名不正,言如何能顺,我们得不到的大义名分,你曹操也别想用。
  这办法是真的说到袁绍心坎上了,再加上没有别的能够说服人的反对意见,袁绍这次倒是相当痛快的点了头。
  正因如此,何太后母子还活着的消息才从邺城这边传入许昌、传之天下。
  以及几乎紧随其后的关于正统名分的大讨论,也伴随着一篇匿名的《鸠鹊论》拉开了序幕。
  这篇文章的行文风格,是能够明显看出作者有在刻意模仿陆离的,《鸠鹊论》的站点也很明显,就差直接明说当今天子是鸠占鹊巢了。
  唐姬的到来对于陆离而言也像是一个开始,明明谈论的是刘协的正统与否,但他接收到的注目简直比刘协还多。
  干嘛,这是要干嘛?
  陆离对于这样的场景并不算陌生,当年先帝死后,灵前选择储君人选的时候,他没有少接受来自他人的注目礼。
  只不过那个时候好歹还有宦官与外戚帮忙分担,而且他们承受的其实更多。
  这次没有人跟着分担主要火力了不说,大家也不是只看看了,他们直接下场cue起来了。
  《鸠鹊论》开了一个头之后,又陆续有几篇论点不一的匿名文章传了出来。
  根据陆离从后世见识到了的一些舆论手段,他实名怀疑这些匿名文章都是从袁绍那边发出来的。
  辩论这种事情,大都要分个站队问题的,往大里看,是正反两方,但是在无组织以及有人浑水摸鱼的情况下,发展着发展着,正反双方内部就会自动衍生出各种细节或者具体论点不同的小团体,然后就是一阵混乱的撕逼。
  陆离在这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他就差被人拿着话筒怼到嘴边上问问:“陆侍中,你怎么看?”
  虽然这事跟他关系真的挺密切的,被缠上也不能说声无辜。
  可陆离偏心自己啊,他只觉得这事自己真的太难了。
  还我怎么看呢,我坐着看行不行,我不看行不行?
  作为被集火的存在,陆离很想保持沉默,但是在舆论中保持沉默,就相当于将话语权拱手让人,这跟直接投降有什么区别。
  陆离提笔想要写点什么,却半句话都写不出来。
  这种辩论局,他总不能写篇文章端水吧。
  但是要站队的话,他当年都没站过队,现在站的哪门子的队啊。
  陆离现在就很想去邺城问上一句:袁本初,到底谁教你这么玩舆论的?
  天子那边只需要坐看大儒与大臣为他辩经就行了,但陆离这边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多了。
  虽然不知道他现在发言到底是能够代表先帝、代表曹操,还是单纯代表自己,反正大家就是想要让他发言,因为他这些都能代表。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陆侍中,先帝在九泉之下看着呢,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大鸿胪,你家司空现在奉天子以讨不臣,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陆伯安,你作为东汉名士,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知道的人都清楚,真要是先帝在这里,指定不会为难他的侍中,曹操也不会逼着陆离发言站队。
  至于陆离自己,他清楚自己是真的只想当渣男——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可就像是孔融曾经对祢衡说的那般,人活在世上,总不免要受到束缚,哪里就能全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呢。
  有些抓马的陆离干脆去找曹操:“离如今一筹莫展,盼孟德兄相救一二。”
  谋士请主公帮忙出主意,谁看了不说句倒反天罡。
  作为被人求助的那个,曹操不觉得陆离这是倒反天罡,他只看到了对方愿意将他的话语权交给自己支配。
  这是什么?
  这是曹操PK先帝子嗣,曹操赢。
  曹操半点推脱的意思都没有,他就差直接将这事大包大揽过来,说上句:交给我,你放心,绝对没问题!
  陆离这种行为,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将名声都一并交付给曹操了。
  但凡对方为了自己这边有利,让他发表什么站队刘协的文章,这名声……
  对于这种情况最不感到意外的,并非是善察人心的郭嘉,反而是如今正统名分深受质疑的刘协。
  作为当年听说陆侍中与自己父皇那一番“百姓苦从何来”谈话的存在,在刘协看来,陆离是一个一旦选定了某个人,前途、名声甚至是性命都可以尽数托付的存在。
  陆离似乎大方且充满信任的交托出了一切,可正因为如此,曹操只会比对方更爱护他的羽毛。
  这都不只是他跟陆离之间的交情问题,这也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求贤展示。
  人家对你这么好,你却对人家毫不爱惜,这让别的贤才看了,谁还会选择将自己托付给你呢。
  这年头大家都不是傻子,选定之后怎样死心塌地又或者死心眼是一回事,选择之前如何机灵的货比三家,那是大家普遍都拥有的技能。
  就拿陆离来说,虽然他一开始就选择了曹操,但是在外人看来,这显然是对方货比三家后的选择。
  至于谁是之前被比过之后没有选择的几家,袁本初,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是的,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看来,当初陆离跑去跟袁绍搞讨董联盟,显然就是一种带着观望与考验的政治选择。
  而结果显而易见,袁绍并未通过考验。
  两个知晓真相的当事人,陆离不会没事专门跑出去跟人说这种事情,不被选择的袁绍更不可能跟谁说他压根没有被陆离选择过。
  将需要头疼的事情甩给曹操及其麾下谋士们后,陆离虽然不至于直接无事一身轻,但真的有点体会到一种特别的轻松与快乐。
  将一切交托出去的陆离只需要等待一个结果就可以,可是曹操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不说曹操对这份伴随着交托而来的高度信任有多么欣喜,他麾下的谋士们对此也并非毫不惊讶的。
  说真的,大家都觉得陆伯安跟明公的关系真的是一眼看不到,就直接错过了一个季度的剧情。
  上次他们突然摆脱了别扭好到直接进入蜜月期是如此,现在名声都直接这般交托出来了也是如此。
  陆伯安,到底谁教你这么当谋士的,你这是想要卷死我们吗?
  心里腹诽归腹诽,该干的活还是不能少干的。
  真单纯按照对己方有利的目的来安排,那自然是要站队当今天子的。
  可真的这样做了,看起来好像对他们这边好,实际上的隐形损失比得到的好处可大多了。
  因为真的这样做了,他们相当于将本可以多次利用的舆论武器,直接用成了一次性消耗品,还是直接降了好几个等级的对敌消耗。
  这像是拿着最高级的武器去打了新手村,还把武器给干废了。
  家里有几个钱啊,你这么霍霍宝贝。
  有武器乱用,甚至用毁了,这是一种巨大的失误。
  但是有武器放在手里你却不用,这同样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况且这次显然这把武器是不能不用的,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展示锋芒,以及观望锋芒到底会对准谁。
  贾诩这个自身名声并没有多么好的存在,献上了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主意。
  ——他们不是借着少帝的名头说正统吗,他们也可以借着正统的事情说一说当初致使正统混乱的事情。
  办法也很多,要么缅怀先帝,要么就直接好好掰扯掰扯董卓到底是怎么入京的。
  袁本初在这件事情上,那可是半点都不清白的。


第149章 舆论分析
  在拉扯先帝转移话题与对准袁绍就是开炮之间,曹操非常果断的选择了后者。
  陆离对于这个结果真的一点也不意外,正是因为不意外,所以才要将这件事情扔给曹操来处。
  毕竟这事情发展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成为两方开战的导火索。
  虽然都知道双方迟早必然会有一战,但是主事人选择开战,跟你作为下属为了给自己正名导致了开战,这是完全不同的。
  人总是免不了迁怒,若是后者,战事中但凡有什么不对、有什么牺牲,你天然就要背负上一部分负面情绪。
  但现在是曹操拍板做了决定,这事就瞬间变成了你只是按照对方的吩咐来做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要谨慎选择明公的原因之一了,有事情对方是真的能够抗事,跟有事情对方直接给你甩锅,那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定下了基调,这事对于陆离而言真的一点都不难。
  尽管他跟袁绍之间认识的时间比不上曹操与对方认识的久,但很多事情他可能比之曹操还要知根知底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3页  当前第1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