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1:58:01
  将传国玉玺给刘协,对曹操而言,就有些像是给自己的娃娃穿上漂亮衣服一样,别管穿的多漂亮,连娃娃带衣服依旧是属于自己的,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罢了。
  曹操对这件事情同样抱有关注,但这份关注中并不带有什么恶意与防备成分。
  天子有后对他而言也并非没有好处,光武复汉几代之后,他们大汉的皇帝真的有点寿命堪忧。
  你看先帝,之前还活蹦乱跳的,结果突然就病倒了,这一倒下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直接死了。
  有这么一个短命的爹,谁知道当今天子寿数几何。
  如今对方有了孩子,要是有个什么万一,曹操还能有备用选项,如何称不上好事呢。
  他们这边跟袁绍打舆论战的同时试探着河内张扬的立场,而袁绍其实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仅从张扬之前的作为与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对方似乎是更倾向于曹操的。
  毕竟对方之前就曾经参与护驾东归,如今天子就在曹操这里。
  更早一点,吕布从袁绍那里离开,也是对方收留了吕布,还通过陆离介绍到曹操这里来了。
  但只是这样可不足以让人放心,如果可以,曹操更希望直接得到河内,而非对方不会给予明确保证的所谓倾向与立场。
  而巧了不是,袁绍同样也是如此想的,因为张扬的倾曹立场,他的想法比曹操更加强硬一些。
  被惦念的张扬想法与双方皆不相同。
  他的手下中有倾向选择曹操的,也不乏想要倒向袁绍的。
  但是对于张扬而言,选择自己岂不是更好吗。
  他不在两者之间做选择,他就依旧是平等与双方相交,要被双方试探拉拢的存在。
  但如果他做了选择,甚至将地盘一并拱手让人,今日座上客,来日门下犬,张邈会因为跟友人之间的不平等而心生不平,他张扬难道便是甘为人下的人吗。
  怀着这种心思,张扬死在了部下的暗杀之中,死前最后看到的,是杨丑写满了欲望的眼睛。
  曹操这边刚收到张扬的死讯以及来自杨丑的投靠信,正在赶去的路上,就收到了杨丑被杀的消息,杀人者眭固欲要投奔的人是袁绍。
  好在曹操到底快人一步,袁绍那边还没有收到消息,他这边的兵卒已经来到河内了。
  等到袁绍那边得到消息,跟谋士们一通意见不一的拉扯商量后,河内已经姓曹了。
  就冲着这个行动力的差别,两方在人口、财富,以及兵力方面的差距,似乎被无形抹平了许多。
  今年接连对袁术、河内动兵,随然后者速战速胜,但对于曹操这边的消耗依旧是巨大的,毕竟两场战争,前者直接在春夏农时,后者也没有走到秋天尽时,对于农事的影响与耽误不说巨大,却也不能忽视。
  要是在这个关头再紧接着跟袁绍那边动兵,这胜算还没有开始打,就要先降低个两分。
  曹操这边看出了这个情况,袁绍那边同样有人看出来了,尤其是在河内一地的争夺上,谁看不出曹操的强势与优势呢。
  既然确定是大敌,既然这是近在咫尺拦在前进路上的大敌,何不趁着如今对方消耗巨大的时候,来个趁人之危、趁火打劫(划掉),乱中取胜。
  郭图、审配等人便以此为由,力主出兵攻曹。
  但沮授与田丰却并不认可,不说如今师出无名,如今正值秋冬之际,正是胡人放肆的高发期,他们这边势必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来做防备。
  再者说,在自己明明有优势的情况下,带着趁火打劫的心思出兵,这实在不像是能够取得胜利的军队应该有的心态与做派。
  况且曹操那边接连战争却是存在消耗不假,但是他两战全胜,也是大大鼓舞了士气、磨练了兵卒。
  而自己这边自从打败公孙瓒之后,除了边境守备外,很多兵卒“闲”了下来。
  比起真的拉起大军对峙,在看似我方占优,实则敌军首领更胜一筹的情况下,还不如拼我方占优的物资条件,跟对方打持久战。
  当然了,就算是刚直如田丰,也不会直接对着袁绍说——我觉得明公你在决断等方面比不上曹孟德,所以我们还是不要跟对方做这种比拼明公能力如何的战斗了。
  他只说“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此方为兵家致胜良方。
  袁绍觉得田丰说的挺有道的,所以还是直接跟对方干吧,毕竟真要比起来,自己这边哪哪不比对方占优呢,何必只抓着物质这一点看。
  田丰:……
  田丰似乎已经在刚刚用完了自己的委婉,直接就是一句:“明公戏言耳?”
  明公你在开玩笑嘛?
  袁绍一愣,几乎立刻皱起了眉头:“元皓何出此言?”
  田丰好像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关切又或者是幸灾乐祸,只看着袁绍道:“若非戏言,明公莫非是忘了骄兵必败之?”
  此刻袁绍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毕竟现在提起骄兵,很难让人不联想到陆离那篇《项羽论》。
  什么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
  而田丰这个性子,能够惹怒的可不止是袁绍一人,与其交恶者虽非全部,亦不在少数。
  如今见到这个场景,不现在赶紧火上浇油把他给办了,还等着什么呢?
  没有任何意外的,都不用袁绍开口,立刻就有人站出来说他扰乱军心、居心不良。
  有人帮着自己发言了,尤其是还不止一人帮自己发言,衬托的田丰好像是个被众人一起排斥的存在一般。
  袁绍见到这个场景,心里的火气反而降下来了不少。
  然而田丰在火上浇油方面是真的有一手的,没有任何意外的,对方被袁绍安排着“暂时休息”了。
  战争还没有开打,袁绍这边已经成功办了一名己方的谋士,当居曹营首功。
  而比起上来便立大功的袁绍,曹营其他人碌碌无为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竟然还在分析双方优劣,而非像袁绍那般相信自己,看起来真的是败算大大的没有。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
  曹操这边的优劣情况,袁绍那边分析的其实挺到位的。
  而双方虽然都剑拔弩张到了一种分分钟就要战场相见的地步,可实际上粮草都还没有准备好呢,大规模的战争可不是拍拍脑袋就立刻战场见的事情。
  曹操这边将河内收入囊中后,带兵回到许昌进行准备,袁绍那边也在积极备战。
  而就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许昌突然流传起了关于天子亲政的声音。
  陆离一直关注着刘协那边的动静,可以肯定这个消息并非从宫中流传出来的,也并非是董承那里刻意散播的,这是之前一些帮着刘协辩经的名士大家自发讨论起来的。
  成家立业,现在陛下皇后有了,孩子眼看着也要有了,加元服早就加了好几年了,总不能还继续在宫里学习吧。
  好学也不是这么学的,他是要当皇帝,而不是当学者。
  这里面固然存在一些人是出于对名利的追求而为之,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士人对于国朝的维护,君若不君,国何以国?
  这事跟可能随时开展的与袁绍之间的军事动作撞在一起,让曹操心中不虞。
  而这份不虞在遇上有人当朝要让陛下亲政的时刻,演变成了断然拒绝。
  曹操虽然说的直接,直接到一种让人有些难堪的地步,但也自然有人会为他这番话描补委婉一二。
  可别管说的直接还是引经据典、情结合的委婉,都不能改变这是一个拒绝答案的事实。
  陆离没有在这场争辩中发言,他只是安静的扫过自己目光范围内可以看到的所有人面对此事的状态。
  曹操的、董承的、荀彧的……以及陛下的。
  他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这对刘协而言是一个怎样的好时机,虽然外面有袁绍虎视眈眈,但在某种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助力”。
  他有孩子了,但孩子还不曾生下来,天生便为他多了一份助力的同时也多了保障——保障就算事情失败,曹操也还没有别的选项可以选择。


第151章 明流涌动
  许昌的暗流涌动都可以直接说是明流涌动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操自然不会毫无动作。
  兵力的布置是一方面,官员的调动则是另一方面。
  陆离也养了大半年的病了,这一次调职曹操将他从大鸿胪这个闲职上,调到了卫尉这个负责皇宫守卫与安全的关键职位上,原卫尉杨彪成为了掌管宗庙与祭祀事宜的太常。
  对于这个调任,在还未公布之前,看出曹操意思的程昱私下与曹操进言认为不妥。
  程昱反对的原因与嫉妒又或者跟陆离有私怨毫无关系,纯纯一片为曹操着想的心:“陆侍中心中如何,少帝一事可见一斑,如今明公这般安排,可是忘何进、董卓之事?”
  何进跟董卓是怎么死了的,就是身边力量或不带或背叛,被骗进宫里杀死的。
  一人之力,未有兵器的情况下,莫说敌百人、千人,十人都难,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是吕布那般的存在。
  之前杨彪为卫尉,是将不少权力都交出来之后挂了个虚名,但曹操对陆离显然是准备让对方握着实权的。
  虽然陆离表现的一心向着曹操,但是他跟汉室之间的藕断丝连,这辈子怕是都拉扯不干净了。
  人心这种东西最是琢磨不清楚了,尤其是陆离这种孑然一身的人,他没有任何可以顾忌的牵绊,这要是心思一个不对,曹操怕就要成为瓮中被捉的鳖了。
  哪怕之后他们为对方报仇,但真的死了的人可不会复生。
  曹操的长子虽然已经长成了,但显然还没有到一个曹操一旦出了事情,对方能够立刻无缝衔接的程度。
  所以别管是出自忠诚还是为了日后的前途,程昱是真心不希望曹操出事的。
  择明主而事,图的可不是眼睁睁看着对方将自己作死。
  而且选择的人真的死于这种识人不明上,对于选择他的谋士而言难道很光彩嘛?
  曹操也清楚程昱的忠心:“我知仲德心意,但我与其相交多年,素知其为人,陆伯安必不会负我。”
  他说的斩钉截铁,程昱一边为对方的用人不疑的魄力感到动容,一边也忍不住在心中腹诽,你这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跟明公你多疑的人设一点也不符合。
  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性命可能出现危险的曹操本人都不在意,他继续在意下去就有些故意找茬的意思了。
  曹操这边有人在表达怀疑,陆离这边也少不了来敲边鼓的。
  他看着坐在那里好像单纯来找自己喝酒的郭嘉,忍不住怀疑自己在对方心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啊,这么不放心的吗。
  郭嘉:“张孟卓前车之鉴近在眼前,伯安心中当有数,行差踏错之事一旦有那么一点,便是再无转圜之可能。”
  当年曹操对张孟卓多信任啊,那是自家老小都托付给对方的程度,可对方一经反复,这份信任再也不可能找回半分。
  陆离:“奉孝勿扰,我自知破镜难圆,覆水难收。”
  郭嘉:“我自然也清楚伯安明了这个,只是担心伯安为情所困,心软失措。”
  换成之前,他还真的不怎么担心这个,陆离看起来好像是个挺博爱、容易被人牵着走的人,但是该心狠的时候从来不缺少这个的。
  但是少帝的事情一出,他该心狠是真的心狠,但心狠也不妨碍他会心软啊。
  这在某些方面让人感到安心、放心,甚至忍不住想要交心,但在某些事情上,也不免让人感到担心。
  少帝是先帝之子,如今的陛下也是先帝之子。
  先帝……
  之前只当你俩各有所求,又或者是先帝单方面真心,可现在看来,你们是真的有点双向奔赴在里面的,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担心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3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