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53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1:58:01
  曹操这边倒是有心也有力,别管对方是真求贤若渴还是做样子,但这个样子确实是做出来了。
  可曹操那边是有心有力了,祢衡这边却并不配合。
  他不仅是不配合,他是一边对着曹操那边说自己有病,见不了,一边又半点不遮掩的在许昌晃悠,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所谓的有病是为了拒绝曹操说出来的托词。
  孔融真的时常为自家小友的小命捏着一把汗。
  这次董承一死,孔融都来不及为这位同僚哀悼,眼睛半点不耽误的就看向祢衡。
  这一看就知道半点没有看错,对方嘴巴一叭叭,就得罪了半个许昌。
  其实真要说的话,这种事情陆离也很擅长,对方的攻击范围甚至更广,一句“人力有数,予此无彼”,直接把全天下男人都蛐蛐了一遍。
  虽然大家其实都清楚自己有多少力气,但这种事情心里知道就好了,干什么要这般说出来啊,男人不能说不行你不知道吗。
  也就是当初先帝看乐子帮对方挡住了,不然,啧啧啧……
  因为没有什么“衣带诏”,董承甚至都还没来得及串联他人,便被曹操给逮起来了。
  虽然士人中不乏异声,但大体还是将这件事情归结为了权臣与外戚之间争权而已。
  这事也算是大汉保留节目了,只不过之前好多权臣都是外戚,是跟天子扶持的宦官争。
  刘备心里感知到了异样,却也只当事情就是如此,结果轮到他去给天子讲学时,对方一句“皇叔”直接把他都给叫懵了。
  虽然按照辈分这么叫似乎没毛病,但这可是天子,而且之前都不这般叫,如今却叫了,这不是天子承认你的身份,这是天子有事要让你卖命啊。
  再看看对方身后的刘姓侍中,以及一旁的“刘”姓士人,宫室里面的含“刘”量有些超标了昂。
  尽管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事,但刘备没有退缩。
  对于别人,效力天子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但是对于汉室宗亲而言,小宗护卫大宗,这是在维护祖宗基业。
  自家人都不上,指望着外人上吗。
  虽然有的时候自家人动作也不小,可肉烂在自己锅里跟被外人改朝换代可不一样。
  刘备没准备退缩,却也不会坦然就让天子称呼皇叔。
  如果对方是皇子,这般称呼便也就称呼了,可现在是天子了,你是老天的儿子,我是你叔叔,怎么着,我要跟老天你老大、我老二吗。
  这样不好。
  刘备推辞,刘协坚持了一次就顺着对方的意思换了称呼,顺便不忘夸赞一波真是我大汉的好宗亲,大忠臣。
  称赞完之后,刘协眼眶一红,眼泪虽然没有立刻就流下来,但那股子悲伤是真的非常明显的展现出来了。
  按来说,在这个刚刚被人“破获”一次的情况下,是不该立刻开启第二次的。
  但他与曹操之间的脸面虽然面上不曾撕破,实际上已经是难以维系了。
  不趁着这个时候来个“灯下黑”,越到后面希望越小。
  刘协抬起袖子拭了拭眼角:“卿不知,董将军之死,实非曹司空所言。”
  对于这事刘备亦是有所猜测,现在听到当事人之一要说实情,自然是做静听状。
  然后刘备就听到了关于忠心耿耿的董承想要推动天子亲政,结果被野心勃勃的曹操以及为虎作伥的陆离发现并阻止的事情。
  天子的话语倒也没有说的直白,但这个敌我立场是标注的足够明确的,绝对不会让人因为解能力不够而曲解的那种明确。
  刘协也没说要怎么做,只先说了一句:“朕每每夜间辗转难眠,非思佳人,而是忆起董卓旧事,心中常怀不安。”
  “天下对朕之正统颇有微言,外人难知其中曲折,只当朕为董贼废正统而立之,却不知当年皇考圣心默定之人确系为朕,只何进贪心不足,诸多士人为其所惑。”
  刘协叹了一口气:“董卓虽颇多不恭,此番确系是拨乱反正。”
  先是确定了自己的正统地位,然后刘协就开始借着正统皇帝的身份怀念历代先皇。
  从最开始的高祖,到后汉再复大汉的光武,其中重点点了点霍光与王莽。
  点完了这两个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臣子后,再提起后面的诸多皇帝,那就很难略过皇帝跟权臣相争相斗的那些年。
  刘协:“朕不惧曹司空有霍大司马之权,只惧对方有王莽之心。”
  “非为己命,只若大汉失于我等之手,实不知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说完这些,刘协眼中含泪,殷殷切切的望向刘备,似乎在寻求认同。
  这种事情,作为汉室宗亲如何能够不认同呢。
  刘备自然要站出来表态:“陛下但有所用,备自万死不辞。”
  刘协连说几句“好”,走下去来到刘备身边。
  刘备见到陛下都起身走过来了,自然不可能自己在那里坐着,也是跟着站了起来。
  刘协握住刘备的手:“有卿等忠贞之士在,朕无惧也。”
  无惧什么,自然是无惧曹操有王莽之心,亦无惧大汉“失于我等之手”。
  不过这种事情只嘴上说是没有用的,具体在于怎么做。
  都不用往远处看,近在咫尺的就有不少现成例子可以参考。
  陛下你是准备我们如王子师刺杀董卓那般行事,还是准备像是在李傕、郭汜手下时那般,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156章 怒不可遏
  刘备完成今日“讲学”便朝着宫外走去,在宫门口迎面便遇上了在突击检查宫门守卫交接情况的陆离。
  哪怕刚刚跟天子商议了相当要命的事情,此刻面对陆离,刘备也没有表现出丝毫异样之色。
  在心素质方面,经历颇多的刘备是真的有被历练出来的。
  两人互相见礼,一人继续做事,一人则是继续按照原定路线回家。
  在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陆离心中微微一动,不由回身看向刘备离开的背影。
  对方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对,但他心里莫名有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
  难道是因为他后世有关昭烈的相关记忆,让他对刘备过于先入为主了,有事没事的都觉得对方有事?
  陆离紧盯着刘备离开的身影,对方似乎有所察觉,转身回视后正好对上了陆离看向他的眼神。
  这要是在现代,微近视的陆离在隔着一段距离的情况下,可能根本看不清楚对方的情况。
  但此刻他对上那回视而来的眼睛,将一切看的很清楚,对方的惊讶、疑惑与不解。
  陆离没有任何被抓包的慌乱或者不自在,只是笑着对刘备点了点头,像是自己只是单纯看看而已。
  两人都拿出自己的淡定跟对方演了一出若无其事,至于彼此信没信,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如果想要刷历史改变程度,对司马家动手算是一种办法,对着刘备与孙权动手也是一种办法。
  如今刘备就在眼皮子底下,曹操却始终不曾动手。
  而孙权,现在孙氏集团的掌权人还是他哥哥孙策呢。
  陆离清楚那边以后会给曹操造成的麻烦,但现在这个情况下他们要是跑去打南边,以后孙氏那边确实不会成为曹操的麻烦了,他们或许会成为袁绍的。
  敌方也好,己方也罢,如今总体目标没有任何偏移,也没有办法产生偏移,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接下来不可避免的是袁曹之间的对抗。
  虽然历史上是魏蜀吴三分天下,但如今曹操是真的站在了台面上,另外两家还处于一个蛰伏状态。
  至于蛰伏的最后是破土而出、一飞冲天,还是干脆利落的化作他人养料,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被所有人关注的袁曹双方,袁绍那边有个袁绍拖后腿,曹操这边也有个天子在搞事情,内部情况四舍五入一下总结为打平。
  而要看外部情况的话,袁绍那边要防范边境胡人,曹操这边也得防一下南边的孙策,都不算是特别太平。
  再看其他,袁绍那边兵多粮足,曹操这边有对方不买账的大义名分。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大多体会不到袁绍的坑人之处,体会过却还待在对方那里的不会往外宣传自家明公的不是,离开那里的就算宣传也容易被当成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人们对于袁绍的看法,正好印证了真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一至名言。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他们看到的袁绍是坐拥四州之地的北方霸主,妥妥的明主之相。
  所以陆离其实并不意外有人会在袁绍与曹操之间更看好前者,他意外的是对方自己看好也就算了,怎么还要来拉着自己一起去呢?
  是我站的还不够高,名声还不够大,所以你没有听说过我跟袁本初之间完蛋的有多彻底吗?
  做出这种荒唐事的人是议郎吴硕,陆离如果前世认真研究了这段时期的历史,听到这个名字怕是要立刻往皇宫所在的方向看上一眼。
  因为在历史中,对方正是衣带诏参与者之一。
  陆离虽然因为前世的缺课没能在这方面先知先觉,但如今切实在参与这段历史的他很清楚对方的某个身份——董承的心腹。
  你要说董承的心腹因为曹操杀了董承,所以准备去投靠袁绍,陆离是相信的,这件事合情合,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这有什么毛病。
  毕竟这年头政治生涯如何很大程度上是跟上司挂钩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汉官场有的时候还真的有那么点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
  像董卓那样对昔日拔擢自己的上司动手的人,那真的是相当相当少见。
  此刻面对前来寻找自己的吴硕,陆离认为对方想要投靠袁绍没啥毛病,虽然他不可能就这样放任对方去就是了,毕竟谁知道董承有没有跟他说过什么,把他放出去不相当于给袁绍那边一个师出有名吗。
  所以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他去就去了,为什么去之前还要来找陆离呢?
  对方但凡不是脑子被马踢了,都不可能觉得陆离能够被他这一点都不打动人的言语劝动吧。
  如果他自己一个人偷偷走,说不定还真的能够走掉。
  可他偏偏来找陆离,跟狼人自爆一般说上这一大堆,难不成他觉得陆离拒绝了他就不好意思阻拦他了?
  又或者他其实压根没想过要投靠袁绍,想要凭借着这个不靠谱的劝说被陆离“反向劝说”,顺势对着曹操投诚?
  陆离:“议郎——”
  未尽的话语截断于对方拔出的匕首,陆离并无防备,对方出其不意的动手,不可谓不占尽先机。
  幸好对方不是什么久经沙场的老手,这年头虽然大家讲究一个文武双全,但也不是没有偏科生,眼前的议郎显然就更偏向于文士,武功方面欠缺了不止一点点。
  也多亏陆离在成为卫尉之后,想着好歹要统领着不少人守卫皇宫呢,多少锻炼了锻炼,不然可能反应都反应不过来,直接就命丧当场了。
  陆离会客的地方没有什么能让人绕着跑的大柱子,但有些许障碍物,以及外面守卫着一位孔武有力的壮士。
  躲闪之间,陆离这个时候突然挺能解秦始皇的,虽然他的佩剑并没有对方的那么长,但这个机动性真的比不上匕首,尤其是两人之间距离太小了,但凡停下来拔剑,那个功夫已经足够对方将匕首送入陆离体内了。
  石锤听到动静后迅速进来,他年纪或许大了,身手也比不上年轻时敏捷强大,因为这些年跟着陆离其实没有太多的对敌机会,也不存在什么经验的沉淀与积累。
  但当他出手,就让人分分钟明白当年张角在混乱地区行走的底气之一为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3页  当前第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