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12 21:58:01
  当他躺在床上,感受着以往身着单衣都能够出汗时绝对不会感知到的透骨寒冷,每一次的呼吸似乎都在呼出生命,吸入死气。很突然的,袁绍好像明白了为何先帝临死之前在继承人方面表达意见却又缄默不言。
  那个时候支持何进的袁绍恨不得跟着对方一起着急的打转,生怕最后谋诛宦官不成,反而让下一任天子被他们推上位,然后继续纵容着他们打压士人。
  可现在他意识到,有的时候沉默不仅是因为无法选择,而是希望做出两全其美的保全,也可以将其解为一场弱肉强食斗争的开始。
  或许还包含着一种,对自己言语无力狼狈的逃避。
  尽管在这个外敌虎视眈眈的时刻出现内部斗争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袁绍知道随着自己手下文武的站队,这场斗争注定很难停下,而如今的他显然没有强行叫停一切的能力了。
  看看他这一生吧。
  选择自己又离自己而去的朋友——求而不得的人,满怀信心携着巨大优势而来却惨败而归的结果——没打赢的战争,迟迟不曾抉择定下的继承人——不确定的未来。
  或许还有曾经,以为救国却招来奸贼——为臣者毁掉了自己的国家。
  这般看来,他这一生轰轰烈烈的背后是何等的失败。
  袁绍侧头看向一旁的架子,那里摆着很多东西,有的是单纯的观赏物,有的是有价值的特殊物件,还有一些象征着权力、代表着野心,夹杂着私心的东西。
  比如说一枚被摔碎的玉佩,比如说当年孔融持节而来代表天子拜他为大将军后给出的印绶,比如说当年到达洛阳后他在一个地方停下装入盒中的一抔土,据说当时袁氏族人便是在那个地方被杀死的。
  当然了,还有一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比如说来自袁术的服软求救信。
  袁绍有些想笑,可这想法带来的具体作为却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接着就是仿佛被按压住胸口的艰难喘息。
  外面或许有无数耳朵与眼睛在等待着他的死亡,可至少屋内是清静的,袁绍不喜欢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不想让他们见证自己的狼狈,不想听他们毫无意义、充满欺骗的安慰之语,更不想要了然他们的另有心意。
  但是听到袁绍的咳嗽后,还是立刻有人过来伺候。
  他不喜欢那些,可地位注定了自己不会成为无人问津的存在。
  勉强将这一阵不适压下去之后,袁绍挥退了凑过来伺候的人。
  当年先帝病危之时,陆离在宫内侍疾,他当初定然不像如今的他们这般令人讨厌,不然先帝那般任性自我的人怎么可能专门给他留下东西。
  如果说刘协是从陆离口中得知了他并非父亲安排给他们的后路这一消息,那么袁绍就是从何太后的一些反应中看出来的,对方显然还是了解自己的枕边人的。
  而面对这种匪夷所思的真相,作为被先帝祸害过的士人中的一员,袁绍稍稍惊讶了一下便了然这确实是先帝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在先帝有所托付的情况下去做是一种知恩图报,在先帝不曾托付的情况下去做,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令人感到安心的特质。
  虽然陆离在地方上杀豪强不眨眼,到了洛阳更是外戚宦官得罪了个遍,但袁绍一直认为对方其实还挺好说话的。
  可惜,好说话的陆离大多在他们关系不够熟悉的时候出现,等到他们熟悉了,关系好了,甚至日后完蛋了,见到的就都是脾气非常炸裂的陆伯安。
  在官渡的时候,袁绍志得意满之时,想过很多自己打败曹操之后他们再次见面的场景。
  以陆离的性格,他是必然不可能对自己服软的,而袁绍清楚自己也必然不会对着对方低头,或许他落到自己手上就跟沮授落到曹操手中是一样的。
  不过现在想这些似乎只会被人称作失败者白日做梦的臆想,袁绍轻叹了一口气,隐约间像是看到了洛阳的大将军府,看到讨董联盟的面和心不和,看到了陆离的决然离去,看到了冀州易主,看到官渡那个傲慢的自己……
  屋里是安静的,屋外似乎也仅剩下风吹过留下的声音,好像大家都生怕发出声音触了重病状态下袁绍的霉头。
  明明是年节之际,邺城却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半分喜庆,寂静的像是在进行某种举城投降前的谋划一般。
  在这样一个所有人仿佛都如履薄冰,又好似都在等着自己死的氛围下,袁绍时睡时醒的熬过了一个寂静的新年,在迎春花绽放的时节,他与这个时代的故事彻底结束了。
  袁绍透过窗纱看着外面隐隐绰绰的一抹绿色,春耕似乎快要开始了,若是伯安当初选择了我,这个时候他是会为我而悲痛,还是会担忧我的死亡会影响春耕呢?
  ————————————————————
  许昌。
  陆离看着墙角前年插上的几枝迎春花枝,去年只冒出了几片绿叶就再没了动静,好像有绿叶便已经花费了所有的力气与手段。陆离做好了今年可能连绿叶都不会有的准备,却不曾想今年竟然开花了。
  虽然开的稀稀疏疏,活像是营养不良,但到底是开了,这便是成功种活了吧。
  明明该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可看着那代表着成功的生命孕育,陆离心里莫名堵得慌。
  为什么呢,是因为看到迎春花想到了先帝吗?
  不,这一次似乎有点不一样。
  陆离说不出具体到底是那种不一样,但他不想要继续看这从像是秃头一般的迎春花了。
  陆离跟门房吩咐了几句便出府朝着外面走去,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怎么做呢,考虑到今天正好是他休沐的日子,那就出去遛遛弯吧。
  带上自己最锋利的一把佩剑,牵着马匹,更不能忘记的是钱袋,陆离没有目的的随便找了个方向走去。
  在一处事故多发的酒肆,陆离停下了脚步。
  他曾经在路过这里后听过诸多背后藏着事情的闲言碎语,不过自从贾诩成为了执金吾之后,这种情况倒是大大减少。
  将马交给店员安置,陆离点了一壶果酒坐在二楼的一处小包厢,透过窗户向下看去。
  好歹也是天子所在的地方,如今许都固然比不上洛阳,但比之乐安郡、济南国那些地方可是好太多了,人的精神面貌看着都不一样。
  陆离看了几眼后正准备收回目光,两个结伴而行的身影却突然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这两人陆离并不陌生,不正是孔融与祢衡吗。
  单论脾气来说,他们俩其实一个比一个不好,也一个比一个傲气,可偏偏他们两个相处的时候,看他们对待对方的模样,那简直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解人意、最好相处的人了。
  朋友就是这样的,与对待敌人与陌生人完全不同。
  陆离也曾与人并肩走在洛阳的街头,对方倒不是什么不好相处的人,对方可擅长与人交际了,但不得不承认,陆离从对方那里得到了相较别人更多的宽纵。
  似乎是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注视,两人顺着感觉一同望了过来。
  被感知到的陆离也没有躲,而是打开窗户拱手朝着两人打了个招呼。
  嗯,总感觉这画面有点奇怪,要是有根撑窗户的杆子掉下去正好砸到他们两个,那就更加奇怪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来算不上和睦,主要是祢衡,他对陆离似乎有诸多看不顺眼之处。
  但是今天,陆离没有任何找事的想法不说,祢衡看起来也没有任何攻击的念头。
  主要是陆离看向他们的眼神……
  该怎么形容呢,像是在怀念,像是在伤感,隐隐间带着点破碎的欣然。
  那样子好像本能与直觉已经感知到了什么,可智还不曾参透那份感知。
  孔融想到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再看陆离那似乎带着些许茫然的伤感,不由进入酒肆来到陆离所在地:“不想今日竟在此得遇卫尉,邺城那边有新消息传来,卫尉可是已经知晓了?”
  陆离心中一紧,他看向对方:“离不知晓,有劳少府相告。”
  当年是孔融持节去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的,但是如今大将军已是吕布,孔融便以爵位称呼:“邺侯薨了。”
  天子帝王之死为“崩”,诸侯大臣之死为“薨”。
  邺侯薨了=袁本初死了。
  陆离迅速完成了等式换算,那一瞬间,所有的感触似乎都找到了源头,
  可这源头又让他有点茫然,他跟袁本初感情有这么好的吗,对方的死隔着这么老远的距离竟然还能让他有所感触?
  陆离脸上丝毫笑容都没有的冲着孔融道谢:“多谢少府相告,在下有事便先走一步了。”
  陆离的走称之为疾行也不为过,跟在后面的孔融那是真的半点都追不上,人家骑着马走了,他才从楼上下来呢。
  祢衡望着陆离朝司空府而去的离开方向,他收回视线看着自己有洛阳为官履历的好友:“陆伯安与袁本初关系很好吗?”


第189章 一路走好
  祢衡似乎问了一个蠢问题。
  毕竟众所周知当初他俩一起牵头,一个出名、一个出力,一同拉起了讨董联盟的大旗。
  哪怕后面因为联军未能达成目的,最后俩人的关系也跟联军一同分崩离析了,但是能够一起合伙搞这种要命的事情,那就不是关系不够的人能够干的。
  可交情与关系不是这么论的,哪怕祢衡还没有在官场上混出什么名头来,却也知道很多时候合作是立场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不能完全跟情谊划等号的。
  现在祢衡问的,正是抛开政治立场后他们两个的私交。
  而他们两个的私交情况,孔融的思绪随着这个问题回到了不曾被烧毁的洛阳。
  他的仕途跟陆离的是存在相错的,对方出仕之时,他在洛阳跟即将成为大将军的何进经历了闹矛盾,险被杀,又和好等一系列剧情,后来被对方举荐,任职侍御史。
  只是还没等到陆离来到洛阳,他就因为跟上司不和托病归家了。
  等到他再来洛阳为官时,朝中已经是董卓揽权的时期了,而陆离没过多久直接跟董卓在朝上差点打起来,接着就离开了。
  而袁绍呢,他比陆离离开的还要早一些。
  按来说,他这个看似在洛阳待过的人,实际上还真的没有切身观察过这俩人的情况,祢衡算是问错人了。
  但你都当官了,怎么还能只靠着非亲眼看到才能得到结论呢。
  明明没有见过,孔融却很笃定的就友人这个问题给出了相应答案:“他们曾经相交甚笃。”
  是的,相交甚笃,可那是曾经的事情了。
  或许进行政治合作未必需要有多么好的私交,但是当政治合作崩溃,必然会影响私交。
  陆伯安与袁本初,显然就是典型代表。
  可是生死会改变许多东西,当决裂的双方有一方赴死,活着的人是会回忆起曾经的美好,还是依旧对于曾经的分歧与失望耿耿于怀?
  活着的陆离打马来到司空府门前,下马后将缰绳往迎过来的一人手中一放,立刻就往里面走。
  一般来说他来老板所在地不会搞得像是当土匪一般往里面冲的,但架不住迎过来的人口中说的是等候多时。
  陆离脑子稍稍一转,立刻就明白曹操肯定是派人去找自己了,可惜双方错开了。
  陆离来的算是比较的那个,等他到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眼看着因为自己的到来,正在讨论的声音似乎都停顿了一瞬,陆离安静的行礼并在给自己留下的座位上了衣服跪坐下来。
  他融入的自然,话题继续的也很自然。
  陆离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有关袁本初死后他们这边应该做什么的各种建议,有关于趁乱速战速决的,也有暂时按兵不动坐等袁本初的几个儿子祸起萧墙的,还有建议双管齐下的。
  正史上曹操选择的是第二种,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曹营与正史上俨然不同,曹操选择的是第三种。
  曹操其实再官渡之后就收到了一些来自袁绍那边的信件,当年袁绍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冀州,可是给人打了一个很好的样子,如今袁绍的某些儿子比之韩馥也不逞多让了。
  定策完成后接下来便是具体任务的分派,很多人拿着自己的任务离开了,这次再一次被安排了留守任务的陆离没有离开。
  曹操看着陆离似乎想要跟他说什么,却迟迟不曾开口,不曾催促也不曾驱赶。
  或许他是明白的,在事业可以更进一步的喜悦背后,还夹杂着些许不能称作纯然愉悦的复杂情绪。
  而引起这份情绪的人,是已经死去的故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3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2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