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般,只能说刘备豁出去的程度与行动力超过了他们原本的判断而已。
而这种超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证明了刘备那边情况的不容乐观程度也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他看得出来曹操如今的思考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场袭营,还有一些别的,或许可以被称之为过去的东西,而那些更加具体的东西,如果他此刻已经跟对方相处了好多年,或许还有得可聊,但是刚刚来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掺和这种事情了。
看着朝着这边走来的郭嘉,庞统与对方见礼后,便干脆离开了。
很显然,郭嘉作为与曹操已经认识了好多年的好祭酒,相当自觉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请见得到允许后进入营帐,郭嘉拱手道:“如今军中诸事正待司空定夺,司空怎在此偷闲?”
曹操将庞统送过来的文书往旁边一放:“我念仲德昔日与我言语,今日方知此言不虚。”
是何言语呢,在这个时候说,说的自然是刘备可杀不可纵的言语。
虽然刘备压根算不得打败了他,但是有这个胆量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本身已经足够说明很多事情了。
郭嘉看得出来曹操其实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志消沉的情况,非要说的话,对方此刻反而有点被人劝解着谨慎了半天,结果发现自己还是不够谨慎的感觉。
郭嘉没有劝说什么,反倒是说:“司空怎么就只记得仲德言语,当年嘉明明也有所言语来着。”
划分功劳与正确者的话,可不要落下嘉哦。
曹操:……
奉孝你是会说话的,这个时候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而且真要算的话,伯安等人也要一并算上吧,我现在是要念谋士名单吗?
短暂的看似不靠谱之后,是非常靠谱的郭奉孝:“明公实在无需忧虑,不过是临死反扑而已,且只如此便是他们已尽全力的结果了,何能与明公相较。”
明公你就是最棒的,刘玄德什么的,完全不是你的对手!
郭嘉传达的意思曹操很好的接收到了,他的第一反应是幸好伯安不在这里,不然高低得拉着奉孝念叨好久,比如说让对方不要随便向明公传达这种骄兵思想。
以伯安那个闻骄色变的情况来看,说不定还要专门写上一篇文章,一个弄不好全天下都知道曹孟德跟郭奉孝平日里是如何互相吹捧的了。
曹操在心中疯狂婉拒这种可能。
郭嘉没有任何给自家好友拖后腿的想法,但是有些事情一味地压制可不是什么好事,不仅不会真的全部压制下去,某一天反扑到来甚至能够将人掀翻。
所以要在合适的时机适当的帮忙放放气,松松腰,如此方是长久之策。
通俗点说,打完棍棒可不能忘了给甜枣。
————————————————————
刘备军队夜袭曹营的事情,孙权这边自然不会错过。
该怎么说呢,意料之外,情之中的事情吧。
而刘备在这场夜袭中展现出来的模样,倒是看起来挺有能力的。
有关刘备的能力,目前为止对于很多人而言算是一个未知数。
人们习惯性的从结果来分析能力。
你说他有能力吧,你看被他选择跟随的那么多人都不是什么赢家。
可你要说人家没有能力,人家还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全身而退。
以婚嫁来算这种追随情况的话,刘备就是那种克死了好多丈夫了,应该收拾收拾想办法往皇宫里面送的那种奇女子。
而且真的有这样的情况,大家多半都会以为所谓的克夫不过是为了送她进宫特意营造出来的名声,谁能想到有人真的就这么“命格贵重”呢。
话说他在许昌的时候,到底算是投靠了天子,还是接受了来自曹操的招揽?
如果是前者还好说,要是后者的话,曹操这算是个什么成分?
忽略过往,刘备如今这么一遭,倒是让结盟的可能性大了不少。
孙权可不希望出现自己这边给钱给粮,结果刘备见势不好直接跑了的情况,对方是有这方面的前科的。
可如今他都对着曹操动手了,想跑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至于这会不会是对方跟曹操唱双簧,孙权没有刘表那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且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不说完全为零,也可以说近乎为零了。
在乱世之中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总免不了要赌的,赌胜败,赌运气,赌人心。
孙权这边属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但是刘备,呵呵,他根本就没有庙。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刘备这一场夜袭,也让曹操彻底认真起来了,结盟之事,刘备那边的粮草情况注定他们没有时间拖下去,而刘备那边的窘境也反向让孙权没有太多拖延的时间。
毕竟再拖下去的话,想要结盟都没有人可以跟你结了。
再次发出邀请,虽然这次的结盟比起上次多了不少真心,但强弱对比依旧不曾发生偏转,孙权不会因为想要跟对方结盟就变成低声下气、上门倒贴的那个。
只不过这次的邀请倒是没有继续指名道姓要刘备亲自前来,只说请能够拿定注意的人前来商议。
随便你来谁,他能够拿主意便可。
上次指名道姓要刘备来的时候,刘备不曾前去,这次不曾指名道姓要求必须刘备亲自前来了,刘备却真的来了。
上次不来是表明态度,这次前来则是展现诚意。
孙权虽然年轻,但对此也是心里门清,倒是没有对这种事情说什么,本也没有说的必要,这种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
孙权一挥手:“玄德公,请。”
第237章 能赢否
仅以朝廷官位论,孙权与刘备他们两人算得上是平起平坐。
但考虑到力量大小,再加上主客之分,孙权坐在上首主位也不能说是有什么毛病。
虽然一般正确流程的话,应该是对方谦让的说声“请”,刘备很识趣的拒绝一下,然后孙权再顺势坐上主位,又或者是干脆上首主位空出来,两方相对落座。
可很显然孙权没有任何走流程的想法,是不知礼数、不拘小节还是借此宣誓主权呢,很明显是后者。
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说的,毕竟严格来讲,对方也不算是明码标价的失礼,就是少了些许约定俗成的客套环节而已。
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就这般非常自然且让人说不出什么的出现了。
在双方你有情、我有意的情况下,再加上如今也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们在这里来回推拉,虽然该有的下马威有了,但是该进行的商讨也进行的相对开门见山。
敌人是明确的——曹操。
在敌人明确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无非就是围绕着如何对付敌人、努力保全自己,以及得到应有利益来进行商讨。
首先是对付敌人,这凡事都爱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曹操那边有天子在,先天性的就不用为这种事情担心,孙权这次发兵江夏就有为父报仇的名头在。
现在杀父仇人死了,即将对上的人变成了曹操,这个说法就不免要变上一变了。
刘备其实就能很好的拿出这份由来,毕竟有关对方当年离开许昌的原因,也有不小的议论。
要不是当时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曹操与袁绍的对决上,怕是要成为当时士人之间最为热门的话题。
在这方面,刘备自然不介意提供一下师出有名,他们之间更为重要的是合作之后的资源共享,比如说刘备这边如今最为需要的粮草,以及那个易攻难守真的让人半点也不想要继续待下去的驻军地点。
有关粮草,孙权这边倒也不是不能提供,但是驻军地点这种事情就有点敏感了。
不可能将人安排到后方自己的地盘上去,不然好好的合作突然变成将人保护在身后了,这算是哪回事?
不是自己的地盘,别的地盘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想安置便安置啊,总不能合作的前提还得是帮着对方抢下一块地盘吧 。
其实就地盘而言,孙权这边还是更倾向于刘备待在原地的。
毕竟看起来真的好容易就能吞并对方的样子诶,咳咳,他的意思是,曹操要是想要吞并刘备的话,他这边立刻就能过去帮忙抵挡,多方便啊。
真可惜曹操不是刘表,不然孙权这个时候想的可能就不是结盟,而是在跟曹操开战之前先办了刘备了。
合作共赢,哪里比得上自己一家大赢特赢。
可惜了。
就地盘问题没能达成一致的双方,就粮草方面倒还算和谐,而其实对于刘备等人来说,地不地盘的另当别论,粮草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再没有粮草补充的话,真的就要就地解散了。
地盘不好大家长了腿,能够跑的,但是粮食没有,有手也没有用,现种可来不及。
杀马吃不了几天,杀人吃绝对不行,至于攻城劫掠,不说他们这点兵不容易攻城,别管是曹操还是孙权都不可能坐看他们顺利攻城的。
所以在曹操锐意进取的时候,能够遇到刘表这般坐山观虎斗绝对不动弹的邻居,当真是好幸运的一个曹孟德啊。
在他人眼中的天选之子曹孟德在处好刘备袭营造成的动乱后,立刻还以颜色。
然而因为孙刘双方结盟进行的相对“痛快”,他对上的并非仅有刘备,还有孙权。
对于双方的结盟消息,倒也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但事情真的有点棘手起来了。
江夏成为了三方大乱斗的混乱战场,荆州的攻略进度也暂停了下来。
大家都在观望江夏的结果,曹操要是赢了,该投靠的自然是继续投靠,但曹操要是输了,这事就要另当别论了。
毕竟想要投靠是因为对方足够强大,可如果对方没有那么强大,又何必要上赶着给自己找领导呢,继续坐等一下岂不是更好。
————————————————————
有人冷静观望,有人着急忙慌,还有人在意非常。
陆离看着荆州地图中的江夏部分,想着如今三方所在的地盘,在心中尝试推演了一下。
该怎么说呢,在这方面他真的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好主意,稳扎稳打看起来似乎又很难有进展的样子。
不过在双方都不缺少聪明人的情况下,出奇制胜这个“奇”的要求就非常高了,而相对强势的一方少搞那些花花想法,直接强势碾压说不定还更靠谱一点。
陆离看向吕布:“若奉先此刻正在江夏,会如何做呢?”
比起他这个纸上谈兵的,吕布这种切实在外面领军晃悠过的显然更加有经验一些。
但吕布的经验跟陆离想要的经验可能并不是一个经验,要真让吕布去的话,就是听从安排呗。而如果换成他当年单干的时候,可能就是攻城吧,攻不下换一个或者继续攻。
有一说一,吕布是真真正正的武斗派,以自身武力为主的那种,你要是指望他能够提出什么让曹操分分钟大破孙刘双方的计划……嗯,他要是有这个能力,曹操也不会不带上他不是。
这在其位、谋其政,在吕布看来陆离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担心,不说曹操能不能赢,对方就是输了又能怎样呢,曹操依旧还是曹操,或许有些麻烦,但动摇不了根本。
跟曹操是亲家的吕布虽然恨不得曹操下一秒就登基大典,再下一秒驾崩让他儿子曹昂继位,但对于如今曹操的荆州攻略,还真的没有上心成陆离这个样子。
简单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吕布劝说道:“伯安其实无需忧虑,毕竟忧虑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这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作为“远水”,远远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就行了。
话说回来,伯安你以往最是在意“侵官之害”这种事情,怎么如今跟以往不太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