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有各的立场,但张鲁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什么叫做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这就是这样啊。
你说他好好的待在汉中招谁惹谁了,那刘备夺走巴郡往成都而去的时候,他还在心里为对方叫好呢。
结果刘备辜负了他,不是要去打刘璋吗,怎么突然跑来打他了,难道就没有人为我发声吗?
作为汉中的掌权者,五斗米教的当代天师,张鲁可不是刘璋那个废物,他在汉中经营日久,一手抓兵权,一手搞玄学,真真切切的政教合一、人心归附。
结果刘备倒是会选,不打刘璋反而跑来打他,怎么着,他在对方看来更像是软柿子不成?
张鲁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没准备像是刘璋面对曹操一般对着刘备投降。
打呗,咱们看谁先抗不住!
张鲁的优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张鲁的劣势——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完全比不上刘备。
他自己其实也是将军,但是跟他做宗教领袖的本事相比,军事方面的才能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个时代宗教的凝聚力到底有多强,张角用几十万黄巾军,诸多暗中赞助的世家豪强、达官显贵交出了答卷。
但是缺少优秀将领会有怎样的结果,黄巾一年内战败也给出了展示。
人数多并不代表胜利,曹操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张鲁信心满满的迎敌,第一个照面就被打了一个灰头土脸。
想到那支擦着自己的头部盔甲射出的箭矢,昔日公认运气太差的刘备,如今俨然一副气运如虹的架势,好似前十几年的坏运气是在为此刻的强运进行积攒一般。
张鲁这个天师可不是什么装神弄鬼的面子货,他是有家学渊源在,且自身能力实打实摆在那里的。
但是他喜欢用这些来让别人屈服,不代表自己要为之拜服。
就好像那些天子们自称上天之子,可真要是老天发下什么旨意来,还真没有谁会听从。
运气如虹又如何,他张鲁难道是什么背运之人吗?
他迅速改变了策略,没有跟刘备那边硬刚,而是紧缩力量对关键地区尽心防守。
几个小县城的得失是不足为惧的,只要坚守住关键地点,就算那些小县城被人夺走了,以后也能顺利收回来。
但要是关键的关卡被人攻克,之后连带着周围一片地区都要失去控制。
张鲁或许不是什么军事奇才,但是这种基本的军事常识他还是很明白的。
那刘备不过刚刚得到巴郡而已,哪里有那个底蕴跟自己打消耗战呢。
刘备不足为虑,倒是刘璋与曹操那边,张鲁不由陷入了思考。
依照他对刘璋的了解,对方是个妥妥的软柿子,这要是对方向着曹操投降,自己这边可就麻烦了。
第249章 与人相处
张鲁的顾虑并非没有道,但也并非全然正确。
刘璋确实是他所了解的那种人不假,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们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性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人心同等,就好像刘璋之前还想着要投靠曹操,甚至配合对方那边军事行动,现在却又有点变了想法。
曹操,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啊。
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叫做未知,最难战胜的敌人来自脑补。
而当想象中近乎无敌的敌人,以一种人性化的正常模样出现在你面前,对比之下你不免发现他其实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战无不胜、难以抵挡,那么想法产生一些变化应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刘璋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状态,虽然曹操那边的兵将展现出来的能力可以说领先益州不止一个等级,但是也不是那种一出现就立刻胜利的绝对无敌。
所以他似乎也不是必须要立刻投降的,拖一拖的话,依照益州这边的地优势,说不定能拖到曹操死或者自己死呢。
至于自己真的这么拖,死了之后孩子可能不太好,比起孩子,刘璋还是更在乎自己好不好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想要过得好,自己想办法努力去吧。
刘璋的变化没有逃过张松的眼睛,刘璋本身就不是多么高深莫测的难懂人物,而且在益州这边,他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原本历史上,因为他力劝刘璋连好刘备,想要帮助刘备成为益州之主,被兄长张肃告发,死在刘璋手上。
但如今因为他选择的是曹操,兄长不仅没有任何告发的想法,反而一直都是一个帮助状态。
更不用说他还有聪明的好友——法正。
他们的朋友关系那可是实打实的,所以张松在自己跳槽之后,也没有忘记对着好友分享自己发现的优秀明公。
法正或许还没有彻底投靠曹操的想法,但这不妨碍他帮上朋友一把,曹操会不会是他想要的明公是未知的,但刘璋一定不是却是可以肯定的。
张松意识到刘璋的情绪变化,自然不会瞒着自己人,事实上能够被他划分为自己人的,也几乎没有笨到发现不了的人。
别说他们几个离着刘璋比较近的存在,甚至就连之前被陆离派遣过来当说客的人,都敏锐察觉到了刘璋对他态度的变化。
他是作为荆州,也可以说曹操阵营的使者过来的,之前刘璋对待他那叫一个客气,可如今就不一样了,不说别的,生活待遇上就下降了不少。
这改变的态度难道会是只针对他一个人的吗,他自认自己没有这么大排面。
大家把已知情况一对,瞬间就明了这位益州牧需要敲敲边鼓了,对方如今明显是心态摆不正了呀。
你说说,好好的双赢局面,干什么非要想不开的给自己开地狱模式呢。
州牧啊州牧,你继续这样闹下去的话,别说你儿孙未来不好过,你也很难好过的了,毕竟你视之为依仗的地优势,在有本地人当带路党的情况下,真的能够发挥作用吗?
要知道刘备得到巴郡,只是有一个主薄做了内应而已,现在益州内部的曹营势力,虽不敢说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让刘璋失去半壁益州却也不是难事。
在刘璋开始在危险思想边缘大鹏展翅的时候,曹操已经抵达了战场。
本来对益州与扬州动手就在原本的军事计划之内,现在战机突然到了,那自然是要立刻跟上的。
虽然说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这种规模的战斗曹操已经完全可以坐在后方当指挥了。
毕竟如今摊子越铺越大,这万一领头人走了孙坚运,这可叫人怎么是好。
可这不是目标越来越大了吗,有些目标是需要有足够威望的,想要威望那就不能怕危险,所以有些事情到底还是亲力亲为更好一些。
而且现在这个局势已经不仅仅是益州的事情了,刘备、汉中、凉州,甚至扬州也很可能掺上一脚。
局势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今这个局势就得是曹操来主持大局,除了他之外别人都不行。
他不仅自己来了,还把自己的长子带来了,不过倒是没有让曹昂跟着他在战场上混,而是将对方往陆离这边一丢,俨然是一副要让对方跟着陆离处后勤的架势。
陆离跟曹昂有过共事经验,有过一起过年的经历,对方不仅做过他的属官,也是上司的儿子,甚至可能会是未来的上司……
一般来说,这种关系是有点不好掌握的。
跟对方过度亲近的话,未免让如今的上司多想,甚至对方都未必会多么喜悦,毕竟我亲爹还活着你就这么接触我,你以后能够对我真的忠心吗?
可过度冷淡的话,也是容易被记小本本的。
不过他们之间显然不是一般的关系,对方老婆还是他帮忙保媒拉纤的呢,本身关系在曹操的操作下已经很近了,就没有必要刻意在乎,真那样做了,反而让人多心。
陆离非常自然的指使着可能成为自己未来上司的干活,而曹昂对此接受良好,个场面合的同时夹杂着倒反天罡,但非常陆离。
他就是这么一个守规矩又不守规矩,在规矩范围内疯狂起舞,跳成一副完全没有规矩的形状,然后再在别人控诉他的时候,又将这些不规矩的外在拆分成一条条规矩应有的模样。
不过曹操这般安排,到底是担心父子二人被一锅端,还是打着将所有战争结束在他这一代,让自己儿子当个守天下的。
陆离认真的思考了几秒钟,然后就不继续思考了。
事实上按照他的任务来看,显然是在曹操这一辈结束战争更像是历史改变了,而真的拖到曹昂那一代去,这跟原本的三国又有什么大的区别呢。
话说回来,历史真的改变了的话,罗贯中再写就不好叫《三国演义》了吧,该叫什么好呢,《汉末演义》?《汉魏演义》?
短暂为伟大的家担忧了一下,陆离将需要做的事情放到了曹昂处的那一摞之中。
年轻人嘛,就是得多干点活。
别人说公司是我家这是牛马被资本家画饼,但是对于曹昂而言,公司真的是他家的,他不努力谁努力。
当然了,让对方干活归干活,该负的责也是要负责的。
总不能老板满怀信任的将自己的继承人交给你,结果你带着对方把事情给搞砸了。
跟陆离有过共事经验的曹昂,发现陆离比起之前好像又进行了全新的升级,个人不是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好像进入了到了一个从形式到心灵的一种升华性变化。
通俗点说,他像是悟了什么一般,个人都脱俗了不少。
搭配上那张本身就很脱俗的脸,曹昂觉得哪怕只凭借着这个卖相,对方都能够去汉中跟张鲁pk一下谁更像是宗教领袖。
作为从自家亲爹那里听说过陆离原始版本五年计划的存在,曹昂本以为自己会见到一个恨不得拿着鞭子催着你上进的陆离。
结果虽然对方活没少给安排,可给人的感觉却并非那种火急火燎的催促,反而快中有慢,带着种从容的速进。
比起上一次跟着对方干活,这一次陆离放手让他做的事情更多了一些,同时,监督的也更加紧密了一下。
对他似乎处于一个又非常放心、所以将很多事情交给他来处,又特别不放心,所以他处之后要检查一下的阶段。
曹昂没有因此心生不满,他清楚对方这是在负责任,而且与其说是对他不放心,倒不如说是陆离太在意了,所以不希望出现什么疏漏,也不希望这份疏漏出现在他的身上。
曹昂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虽然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如今也近而立之年,但是真要论这种应对大型战争的后勤统筹经验,自然是比不上陆离与荀彧他们的。
况且就算如他父亲那般有充足行军打仗经验的人,不还是会对帐下谋士问策吗,虚心求教的基本素质他还是拥有的。
虽然相处很愉快,但也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比如说在有关吕布的事情上。
对方是自己的岳丈是一回事,但对方态度不端正就是另一回事了,曹昂以为陆离这种会拽着他父亲念叨的人,对待吕布也不会例外。
却不曾想有些人真的会得到例外的溺爱对待,陆离不仅自己溺爱,还要拉着曹昂一起溺爱,说些诸如“你岳父他年纪大,你就让让他”这种奇怪的话语。
曹昂:……
但这份意见不合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曹昂发现看似溺爱的陆离,对吕布走的是给一颗甜枣再打一棒子的策略。
而这种策略有用吗,看吕布那个反应就清楚,那真的老有用的。
曹昂:学、学到了。
这种先通过拉偏架混成自己人,然后再以自己人的身份成功完成劝说的手段,也不是只有陆离一个人会用,但陆离用的格外有用。
在与人相处这方面,曹昂发现陆离真的可以称之为天才中的天才了。
他总是很擅长与人打好关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好关系,甚至与一开始并不怎么喜欢他的人打好关系。
一般看到这种形容,很容易让人想到对方是在曲意奉承,甚至是放下身段的讨好,但陆离不是这样的,明明是他在跟别人打好关系,可实际过程中他又能让对方来为他付出。
太厉害了,端起水壶给对方倒水的曹昂心中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