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大沧月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3.08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34:09
  这主要是根据当年生产队的整体情况来确定,收成不好的话,那就人头粮多分点,工分粮少分点。
  收成好,粮食多,那就是人头粮少分点,工分粮多分点。
  总而言之,整体原则就是要让所有的社员都吃饱饭!
  会计把方案做好之后,粮食还不能分。
  得将方案公布上墙,供社员讨论。
  几天之后,如果社员们没有提出异议,分配方案这才确定下来。
  这还不行,还得上报大队核准,然后才能分粮。
  甚至于有些地方,还需要向公社核准才行。
  不过八宝梁村向来都是比较简洁,做好分配方案立即开社员大会,没意见就分粮。
  毕竟李丰年自己就是大队书记,不需要通过别人的批准。
  七点多点,李丰年带着几个村干部以及村里的会计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初冬清晨的冷风中,社员大会开始了。
  大会一开始,李丰年就简单的通报了一下今年村里的收成,然后由会计梁峰宣布分配方案。
  由于今年的分配方案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是工分粮由去年的每个工(十工分)4斤半一下子锐减到了2斤,这迅速引起了不少壮劳力的不满。
  要知道这样算下来,他们比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或者是不愿意下地干活的人,也多领不到多少粮食。
  那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会同意,毕竟大家伙干的活完全不一样,付出的汗水就比那些没有劳动力的人多的多!
  这种情况,那天开会的时候李丰年等人就意识到了。
  当即便出面解释,称村里今年的副业收入很可观,年底分红的时候,将会按照工分的多少进行分配。
  一句话,干活多的人多分钱!
  这话一出,社员们都不说话了。
  村里的情况大家伙都知道,别的不说,单单养猪场那几百头猪就值不少钱。
  如果全都卖了给大家分红的话,那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相比于这点粮食,多分钱肯定更加的划算。
  随后,李丰年让社员们表决,是否同意今年的分配方案。
  经过全体社员们的表决,分配方案当即以全票通过。
  同周扬之前预料的那样,没有劳动能力的社员,在今年这种情况下,可以分到250斤人头粮,当然很满意。
  而那些壮劳力听到可以多分钱,也没有什么意见,所以这个分配方案自然没有人反对。
  分配方案通过之后,李丰年当即让谭诗清将所有社员们的出工情况全部用写在大红纸上,并贴到墙上,让大家伙仔细核对。
  而村干部们则是立即前往后面的小麦仓,准备分粮!
  社员知青们的出工情况,通常是由记分员每天登记,但毕竟一个人要负责这么多人,错漏是难免的。
  因此有好多社员自己会将自己出工的情况记下来,分粮前进行工分汇总。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拿出自己的账本与生产队的汇总数据进行核对,找出错漏。
  如果确实是记分员记错了,那么就会到会计那里改正。
  而那些工分没错的社员们则会前往粮仓那边进行分粮!
  最先分的是细粮,包括小麦、莜麦以及小米这几种,接下来分的便是黍子、豆子、玉米、土豆这类粗粮。
  胡麻则是由生产队统一榨成胡油,再分给社员,麻饼则是会全部留给队里的大牲口而不进行分配。
  除此之外,生产队还有自己的菜地。
  只不过白菜、萝卜、葫芦瓜以及大葱、蒜头这些菜,甚至于专门种的旱烟叶,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全部分完了。
  没办法,谁让这些东西根本存放不住,只能提前分给社员们了。
  就这样,在一片欢笑声中,八宝梁村今年的分粮大会开始了…


第327章 咱老百姓今儿要高兴
  大队部 仓库!
  “张美亮同志,你家共有7口人,4人参加劳动,共计攒有工分4976分,对于队里的统计你有异议没有?”
  “队长,俺没有意见!”
  “那好,现在给你家分粮!”
  接着王平继续说道:“你家7口人,可分人头粮1750斤,小麦350斤、莜麦350斤、小米175斤、苞米560斤、土豆490斤,黄豆、油料以及瓜菜另算!”
  “你家的工分折算为497.6个工,每个工可分2斤粮,合计为995斤2两,按照粗细各一半的原则,可分小麦、莜麦、小米497斤六两,苞米、土豆497斤六两!”
  听到王平说的和自己在家里算的差不多,张美亮便叫上妻子以及两个稍大的孩子,高高兴兴的拿着口袋到旁边分粮食。
  看到颗粒饱满的小麦、莜麦以及黄澄澄的小米被装入张美亮家的口袋,等待分粮的其他社员知青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而在另一旁,周扬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却有些五味杂陈!
  相比于生产队产出来的粮食,村民们分到手里的实在是太少了。
  即便是今年云山县的粮食产量普遍不高,但整个八宝梁村还是产出了75万斤左右的粗细粮。
  除掉七八万斤种子,也有67、8万斤的盈余。
  如果按照全村421人的总人口计算的话,平均下来每人都能分到1600多斤。
  但实际情况呢?
  就拿刚刚分到粮食的社员张美亮一家来说,全家7口人总共也就分到2700多斤粮食。
  这个数量真心不算多,平均下来每人差不多也就400斤。
  这可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每天也就一斤多点。
  如果细算起来,甚至于连一斤都不到!
  毕竟不管是小麦还是莜麦都不能直接吃,需要磨成面,在这个过程中要产生不少麦麸,这玩意通常是不能吃的。
  在这个没有多少蔬菜、副食以及油水的年代,一天一斤粮,只能保证吃饱,远远达不到吃好的标准。
  而且这个水平相比于去年来说,还是要差了不少。
  但即便是如此,社员们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是最好的,也是最淳朴的!
  想想后世这个国家能一飞冲天,傲视全球,离不开这些淳朴百姓的付出和奉献。
  …
  在李丰年等人的主持下,一户户社员分到了粮食,然后高高兴兴的往家里拉。
  而在分粮食的同时,李丰年还让队里的社员们在大队部后院架起了锅灶,然后做起了大锅饭。
  毕竟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就当是庆祝丰收了。
  要是搁了往年,过了今天之后,整个生产队就算是闲了下来。
  一直到明年三四月份才会再次忙起来,通常这顿饭也算是对今年忙碌了大半年做个收尾。
  不过今年显然不可能像往年那样,秋收之后就闲了下来。
  不管是养猪场、饲料厂以及骨粉厂,再或者是村子里的各项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不出意外的话,绝大多数的社员都要忙到明年开春才行。
  四队这边的工分大多数是周扬记的,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对社员们的工分进行一次汇总。
  因此,当谭诗清接手之后,也按照他的这种方法执行。
  平时看不出什么,但是现在分粮食了就能体现出效率来了。
  当五队那边还在忙着汇总社员们的工分的时候,四队这边已经分了十几户人家了。
  欢声笑语中,很快就轮到周扬家了!
  喊道周扬的名字后,王平大声说道:“周扬同志,你家三口人,两口参加劳动,共积攒有2218分…”
  话音未落,周扬便笑着说道:“王队长,我对这些没有异议,你就说我家能分到多少粮食吧!”
  听到周扬的话,周围的社员们都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其实大家伙也和周扬一样,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能分到多少粮食。
  王平笑了笑说道:“你家能分到750斤人头粮,其中小麦…你家工分可折算443斤6两…”
  核对无误后,周扬和李幼薇到便在社员们的注视下,前往麦仓这边分粮。
  由于他家的粮食并不多,加起来也就1100多斤。
  再加上粗细粮是分开分的,即先分细粮,然后再分粗粮。
  所以周扬并没有借用生产队的骡马车!
  毕竟今天大家伙都要分粮食,骡马车根本就不够分,还是留给那些分的粮食比较多的社员吧。
  反正自家就这么点粮,就用借来的自行车也能运回去。
  很快,400多斤细粮就分到手了,被装在五个大口袋里。
  周扬让李幼薇扶住自行车,而他则是在几个社员的帮助下,将几大口袋粮食全部放到车上。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二八大杠确实够皮实。
  车后面的后座上放了三大袋,大梁下面的架子上放了两袋,400多斤的重量愣是没把这辆自行车压趴下。
  用绳子捆好后,周扬便推着自行车,向家里运去。
  运完细粮,随后夫妻俩又去后面的仓库分粗粮。
  当将那600多斤苞米和土豆运回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虽然很累,但是两人都很高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7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1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