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_分节阅读_第564节
小说作者:大沧月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3.08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34:09
  “这么快,那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雷达系统?”
  “脉冲多普勒!”
  “有几成把握?”
  “七八成吧,毕竟脉冲多普勒技术我们研究所已经吃透了,难的是其它配套系统,雷达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哈哈哈,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有啥需要直接给我打电话!”聂南孙道。
  “行!”
  随后,两人又聊了聊预警机具体的研发方案,这才挂了电话!


第761章 印刷厂成立了
  云山县八宝梁村
  在确定了研发方向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周扬便和之前研究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时一样,一头扎进了研究所。
  没办法,搞科研就是这样,一旦有任务只能日以继夜,全力攻坚。
  周扬给郭亚民等人拿出来的那些数据参数,并非是随心所欲弄出来的,都是毛熊联盟A-50预警机的相关参数。
  也就是说,周扬准备仿制毛熊联盟的这款预警机了。
  事实上,周扬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三款产品,分别是贼鹰的E3哨兵预警机、毛熊联盟的A-50预警机以及咱们的空警2000预警机。
  这三款预警机眼下都没有面世,先进程度自然不必说。
  其中贼鹰的E3预警机已经研究出来了,并即将服役。
  而毛熊联盟的A-50刚开始研究,至于空警2000连研发计划都没有。
  之所以最终决定要仿制A-50,主要是考虑到技术实现程度以及装备与我国空军的契合度。
  E3哨兵预警机性能不错,但是与我国空军的契合度一般,而且E3预警机只是乘员为4人的小型预警机,无法满足我军实际的作战需求。
  而我们自己生产的空警2000各方面性能倒是没问题,但是这款预警机采用的是相控阵技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暂时还搞不出来。
  相比而言,A-50就成了目前唯一的选择。
  毕竟苏式装备与我们的契合度更高一些,且在预警机的平台选择上,伊尔-76可比E3的波音飞机更容易搞到手。
  不过以目前国内的能力,想要搞出A-50也不容易。
  毕竟A-50预警机除了那款名为“大黄蜂”的预警机雷达系统外,还需要强大的显示和储存系统以及数字通信系统。
  这些领域我们虽然不至于一穷二白,但是技术储备还是相对滞后。
  即便周扬很了解这款预警机的雷达系统,但是想要将其完美的复刻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好在研究所的众人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经验,很快他们就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确定了突破方向。
  还是和之前一样,周扬只负责大方向的把控,具体实现目标的过程由闫海生、郭亚民以及郑卫国等人负责。
  就这样,八宝梁研究所预警机项目全面上马,所有研究人员的工作重心全部围绕这个项目开始运行起来!
  而在周扬忙着预警机项目的时候,其他人也没有闲着。
  在周家,大哥周平与老张头则是马力全开,重新对数理化自学丛书进行重新修订。
  毕竟这套丛书成书时间实在是有些长了,很多内容并不符合学生们的需求。
  而且作为一套自学丛书,它的内容相对而言有些繁杂,特别的细致,并不适合考生们短期复习冲刺。
  所以周扬要求大哥和老张头在重新修订的时候,一定要对里面的知识点进行简化。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们看的时候更加的简洁明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节省纸张。
  与此同时,秦学义与农牧学校的师生外加村里的知青们组成了3个工作队,深入大五号、张家村、左家村、阮家村、小黄土村等村庄进行摸底。
  毕竟这么多村子要一起并入八宝梁村,不是说一句你们以后就是我们的人了,这事就算是完了。
  不是的,这里面涉及到资产统计,负债清偿等等方面!
  所以,工作队要做的就是在各村生产队的配合下,对村里的详细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统计,只有统计清楚这些,才能正式的谈村庄合并的事。
  一时间,整个八宝梁村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可开交…
  …
  1月11日,外出一个多月的杨红光终于回到了研究所。
  同时回来的还有一批炮兵侦察雷达的零部件,还有两套完整的印刷设备以及几名配套的专业人才。
  那些雷达的零部件是杨红光从各个厂子里拿回来的样品,周扬在查看过后,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
  正如杨红光之前说的那样,工艺粗糙,且没有按照要求生产。
  更为重要的是,一部分零部件上面人工的痕迹非常明显,这也不符合他们研究所的要求。
  要是按照这样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的话,模块化生产恐怕就得夭折。
  幸好发现得早,不然的话后果真的很严重。
  就是不知道被抓了典型之后,这些单位是否会有些许长进。
  为了不影响装备部交给他们的任务,周扬亲自给聂南孙拨了一个电话,让青城方面和这些单位联系一下,让他们年前再生产一批零部件出来。
  他们研究所要在年前试生产一下,检验一下各个单位生产的零部件的工艺是否合格。
  同时周扬也让聂南孙告诉各个军工单位的负责人,事情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
  这次试生产要是哪个单位的产品出现了问题,他会亲自向装备部告状的。
  在研究所内部,周扬也下达了试生产的命令,要求乔卫国对所有的工人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模块化生产对于职工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毕竟一道工序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职工们上岗前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
  与此同时,在印刷设备抵达之后,组建印刷厂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
  相比而言,这事更加的急切!
  很快,在周扬的推动下,八宝梁印刷厂正式挂牌成立了。
  印刷厂就建在研究所后面的空房子里,厂房面积不大,人员也少。
  目前为止,印刷厂只有4名技术员外加22名职工,都是从其他岗位上调过去的,多少看起来有些寒酸。
  尽管如此,周扬对于印刷厂还是非常的重视,未来几年研究所是吃香的喝辣的,还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全靠这个印刷厂了。
  为了保证印刷厂的正常运行,周扬亲自给厂子任命了一个厂长。
  印刷厂的厂长姓陈,叫陈尚,今年42岁,是省出版社的一名技术员。
  而八宝梁印刷厂的这批设备就是聂南孙直接从省出版社搞来的,为了确保这批机器能正常运行,聂南孙连人也一并弄到了八宝梁村。
  他的本意是让陈尚等人去指导一下周扬他们,等那边的人学会了,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但是人都来了,周扬哪能轻易让他们离开。
  在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情况下,陈尚等人那可都是宝贝啊!
  在了解完全情况之后,他直接任命陈尚为印刷厂的厂长,另外几个技术员要么是副厂长,要么就是车间主任,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至于他们原单位,周扬直接让聂南孙给那边发了一个借调函,就这样,陈尚等人就被周扬给留在了八宝梁村。
  而随着印刷厂的挂牌成立,周扬搞教辅资料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第762章 试生产
  研究所印刷厂
  一大早,包括周扬在内的几个研究所的领导全都来到了印刷厂这边!
  因为今天是印刷厂试生产的第一天,大家都想看看效果。
  当众人来到印刷厂的时候,所有人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所长临时心血来潮组建的小破厂实在是有些寒酸。
  人家其他地方的印刷厂一般会有好多个车间,比如说机印车间、制版车间、装订车间等等,甚至于一些大型的印刷厂还会有职工宿舍、餐厅、澡堂等配套设施。
  但是八宝梁印刷厂却“简单”的很,所有的机器设备都被安排在了一个大型的工业厂房内,因为内部空间没有被分割,所以所有的车间其实就是在一个空间里。
  再就是印刷厂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从厂长到普通职工,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人。
  好在厂子刚刚组建不久,也没有什么业务,职工这块可以慢慢解决。
  机印车间里,周扬看着旁边的厂长陈尚问道:“老陈,纸型刻印好了没有?”
  “刻印好了,为了这个纸型,我们昨晚上加班到凌晨才搞完!”陈尚道。
  “辛苦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行!”
  随着陈尚的协调指挥,二十多名职工全部进入工作岗位。
  随后机器启动,印刷厂的试生产开始了。
  周扬交给印刷厂的第一个印刷任务是郭老带人撰写的《888式炮兵侦察雷达使用说明书》,雷达的说明书可不像是普通人家里的家电说明书,很复杂。
  整个《说明书》有足足一百多页,装订起来之后就是一本不算厚的书。
  在机器“哗啦啦”的运转中,一张张洁白的纸张被卷入机器中,紧接着出来的时候上面就多了大量的字迹。
  不得不说,聂老对于周扬的要求还是很上心的,给他们弄来的设备并不是那种老掉牙的机器。
  就印刷机而言,是最新款的四色对开胶印机,配的是四色四开胶印自动切纸机。
  此外还配备3台订书机,2台刮页机,1台锁线机,2台捆书机等等。
  也正因为这些设备比较先进,使用的人工较少,所以即便是只有二十多人,陈尚等人也能勉强让印刷厂运转起来。
  机器印刷得很快,不一会就将《炮兵侦察雷达说明书》给印刷出来了。
  随后工人便对裁剪完成的纸张进行装订,一本完整的书籍就算是彻底的下线了。
  当第一本书从生产线上下来之后,厂子里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7页  当前第5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4/1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