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在执导晚会方面的能力确实不错,但对于让一个女导演来执导《西游记》,杨琦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把那个吗字去掉,听我的,错不了!”
杨大导演行不行,周扬可太清楚了。
要知道作为国内第一批导演,这位从六十年代起就开始负责电视戏曲节目了,执导了多部戏曲艺术片,包括评剧《双玉蝉》等。
甚至于她还为国家领导人录制了湘剧《柜中缘》、《祭头巾》,花鼓戏《刘海砍樵》、《打铁》等,实力摆在那里。
更为重要的是,她还是全国第一批电视剧导演,1980年便执导了个人首部电视剧《崂山道士》。
这些履历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周扬看过她执导的西游记,说她执导的这部西游记是所有版本中的天花板,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毕竟播出后最高收视率达89.4%,重播超过3000次的作品说是神作都不为过。
所以,即便是提前了几年开拍,但周扬还是希望这版西游记由杨大导演执导。
毕竟他只是想让全国的老百姓提前看到这部“爆款”剧,而不是想换个版本,要是因为导演换了拍的扑街了,那还不如不张罗呢!
杨琦对于周扬还是信任的,他略作沉默,然后说道:“既如此,那我回去和她聊聊,听听她的意见!”
“行!”
随后周扬再次说道:“时间也不早了,你赶紧洗漱一下休息吧!”
“你呢,不睡吗?”
“我得给我娘和嫂子写歌去!”
说完,周扬便来到旁边的工作台前,拿出纸笔忙碌了起来…
…
翌日清晨!
周扬是被村里上工的大喇叭吵醒的!
当他穿上衣服的时候,旁边的杨琦还在打呼噜。
周扬一边迭被子,一边对着他说道:“杨哥,起床了!”
杨琦当即坐了起来,而后迷迷糊糊的问道:“才几点钟啊,你们这起得也太早了吧?”
“这是村里,你当是在城里呢,乡下就是这个点起床上工!”周扬笑着说道。
“大冬天的上啥工,再说了,你们昨天不是刚分了红,今天不应该给社员们放个假吗?”杨琦边穿衣服边说道。
“放假,你想多了!”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在我们这里除了过年,基本上没有放假这种说法,而这也是我们一年能分几百万的根本原因!”
“像你们这种连轴转,社员们能呛得住吗,他们就不会有怨言?”杨琦再次问道。
周扬笑了笑说道:“有啥怨言,呛不住可以请假呀,村里虽然不放假,但是却不禁止社员们请假,毕竟谁家还没个事呢!”
“但大多数的情况下,社员们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请假的!”
“为什么?”
“因为舍不得工分,舍不得来年的分红,也因为刻在骨子里的勤劳!”周扬道。
听到这话,杨琦扣扣子的手顿了顿,而后才说道:“我一直觉得这里能发展得这么好,主要是沾了你这个隐世高人的光,但是现在看来也不全是!”
“呵呵,行了,别隐世高人了,赶紧洗脸,带你去吃早饭,晚了肉包子就没了!”周扬笑着说道。
“没就没了,我想问的是你的那些节目给弄好了没,今天我就想回去!”杨琦道。
“弄好了,桌子上放着呢!”
说话的同时,周扬端着洗脸盆走向了屋外。
杨琦先是一愣,当即连鞋子都没有穿,就从炕上跳了下来,并小跑到工作台前。
果然,周扬的工作台上放着一迭稿子。
杨琦当即如获至宝拿了起来,而后看了起来。
最上面的是一迭五线谱,有词有曲。
杨琦虽然看不懂谱子,但却认得字,《我和我的祖国》、《五星红旗》、《难忘今宵》…
10首歌外加一个小本子,这让杨琦激动不已的同时,对周扬的能力又多了几分震惊。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手上的这些歌曲以及那个小本子,将会在一个月后的除夕夜,掀起多大的轰动…
第1182章 勿谓言之不预
杨琦回去了,带着周扬写给他的歌曲满意的离开了八宝梁村!
送走杨琦之后,周扬则是来到了研究所。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了,接下来这段时间,整个研究所都将进入极度的忙碌之中。
所以,周扬决定在自家媳妇儿回来之前,他就住到研究所了。
想起李幼薇,周扬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这次杨琦过来,除带了任务外,还给他带回了自家小媳妇儿的口信,说她再有七八天就放假了,届时就会带着孩子们回来的。
想到再有几天就能见到妻儿了,周扬的心情顿时大好!
来到研究所,周扬想起有些事情需要和顾成华商量一下,随即便带着陈北玄前往顾成华的办公室。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来一阵广播声。
显然屋里有人,随即周扬推门走了进来!
推开门的瞬间,周看到屋里除了顾成华外,范德彪和柳云龙也都在。
看三人的样子,似乎是在听广播!
“咦,老周,快进来坐!”
看到周扬后,顾成华一边招呼周扬进来,一边则是起身给他倒水。
周扬也不客气,一边走向沙发,一边笑着说道:“别忙活了,不渴!”
正说着,旁边的收音机里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声音:“南猴当局在作死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我国人民的忍耐和克制是有限度的,我国不欺侮任何人,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说了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我们要严正警告南猴当局,如果你们仗恃有毛熊联盟的支持,得寸进尺,继续恣意妄为,必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我们把话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
听到广播里的声音,周扬的心情忍不住有点心潮澎湃。
虽然他刚才只是听了后面这段话,但却知道,这便是有名的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这篇社论是昨天正式发表的,不过眼下并未引起特别大的关注,毕竟这篇社论的内容更多是批判和警告性质的,并不是讨贼檄文,更不是宣战。
因此,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有人把这篇社论当回事。
但是一个月后,人们就知道这篇社论的威力了。
尤其是最后那句“勿谓言之不预”,后来更是被国人称为我国最强硬的国家话术。
也就是这一战之后,大家也就知道了,每当国家官媒放出这句话的时候,说明我们的耐心已经耗尽,就要动手了。
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明显的信号而已。
就在这时,周扬的耳边传来了范德彪的声音:“唉呀,太失望了,昨天听说咱们所成了保供单位了,我还以为今天要宣战了,没想到还是老一套!”
“上面是咋想的,都被欺负到这份上了,咋还是在谴责和警告,区区一个南猴,干就完了嘛!”
顾成华则是摇了摇头说道:“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要真是区区一个南猴的话,他们连挑战我们的勇气都没有,但是现在不是有了毛熊联盟了吗!”
“所以抛开南猴的军事实力和战争经验不谈,单是它背后的毛熊联盟这一个因素就是绕不过的坎!”
范德彪皱眉道:“那也不能人家步步紧逼,而我们就会用嘴巴打口水仗啊,就算是他们有毛熊那边撑腰,难道咱还怕了他们不成?”
顾成华则是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是怕了,而是在如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一场国家战争,远不止人员集合、枪炮到位。”
“若非打不可,就充分准备,一战定乾坤。”
这时柳云龙也接口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劲儿的谴责不但不会让对方收敛,反而还会影响我们的士气,长此以往也不是一个事啊!”
听到这话,顾成华也沉默了,显然他对上面的应对方式也有些意见。
看到这几人的表情,周扬就知道眼下持这种想法的远不止眼前这几位,可能军队内部少壮派的军官们都或多或少有点失去了耐性。
想到这里,他接过了话茬说道:“老范、云龙,你们可能想错了,刚才说的这些可不单单只是警告,而是动手的前奏,战争真的不远了!”
“?”
看着两人有点惊讶地表情,周扬再次说道:“知道:“勿谓言之不预”是啥意思吗?”
“就是别说我提前没告诉你,是这个意思吧?”柳云龙道。
“差不多,那你们想想人一般是在什么时候说这句话!”
听到周扬的话,屋里的几人都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
很快柳云龙的眼神一亮,当即说道:“看来上面是真的要动手了?”
“那肯定是了,虽然现在开战的时间还没有定下来,但是备战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与之同步的是中央媒体密集发声,进行舆论宣传,如非不是真要动手,上面绝对不会这么做,所以你们只看到了“谴责”、“警告”,而没有看到这些话语背后的深层意味!”
作为过来人,周扬很清楚高层在应对南疆危机是走的什么样的政策,先和你讲道理,当道理讲不通的时候才会动武力。
而在过去几个月见,我们的官媒在涉南猴的事情上的语气也在逐渐的强硬,官媒的语调,从“谴责”到“警告”,从“勿谓言之不预”到“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有迹可循的。
南猴方面要是听,那一切还有挽救的余地。
但可惜,那帮猴子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和我们扳手腕,那最后必然是万炮齐发、山河震颤。
范德彪沉声说道:“我还是觉得自己开打比较好,这几年咱实在是太憋屈了!”
“脑子一热想干啥就干啥,这是莽夫,治大国如烹小鲜,必须小心谨慎,一步走错带来的后果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周扬道。
他知道和范德彪持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觉得在军事方面,南猴就是我们的徒弟,根本不用准备那么久,打就是了。
但这种言论,极不负责任,甚至于有点蠢。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很多人都忘了,战争只是最后的选项,非不得已才会使用的终极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