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不错,简直让人太惊讶了!”杨老道。
“您老说报捷,是不是上面要对我们研发团队进行表彰嘉奖?”
说话的同时,周扬笑的像就是小狐狸一样。
杨老咧嘴一笑说道:“这个部里倒是没说,今天只是告诉你南疆前线空军打的不错,至于嘉奖的问题,后期再说!”
“那…那好吧!”
看到周扬略带失望的样子,杨老再次说道:“嘉奖没有,但是却有其他好事!”
“什么好事?”
“上面决定大规模的列装歼八改战机,而你们眼下掌握着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的生产技术,是飞机生产的关键,所以上面给了你们两个选择!”杨老道。
“什么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继续扩大雷达厂的产能,或者是再建一个雷达厂,以此来满足空军方面的需求。”
接着杨老继续说道:“第二个选择是,你们将技术拿出来与辽沈飞机制造厂那边分享,再在东北建一个雷达生产基地!”
“我选第一个,啥共享,我看邹主任他们这是想白嫖啊?”周扬皱眉道。
“啥白嫖,你小子好歹也是国家级研究员,咋说话和我们这些泥腿子一球样呢!”杨老皱眉道。
“首长,话糙理不糙,虽说这个时候我们确实应该讲大局,但也不能大家伙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他们上嘴唇和下嘴唇这么一碰,就直接划给他们了,真要是这么做了,我这个所长还怎么服众?”周扬道。
“他们当然不能黑不说白不说的就把技术要走了,部里肯定会让他们补偿你们研究所的!”杨老道。
“咋补偿?”
“这…让他们给你们点钱?”
“您老看我们像是缺那三瓜两枣的单位吗,再说一顿有肉和顿顿有肉,我们还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周扬道。
杨老皱了皱眉头说道:“可是如果你们单位自己生产的话,未必能满足得了前线的需求啊?”
“能满足!”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再说了,咱军方搞这么多歼八改干啥,这种型号的战机有二三百架备用就行了,没必要搞太多!”
“啥意思,你的意思是咱们没必要大规模的列装歼八改?”
“对!”
“为什么…”
突然杨老眼睛一亮,急忙说道:“你小子不会是有比歼八改更先进的战机吧?”
周扬咧嘴一笑,当即说道:“暂时还没有,但已经准备研究了!”
听到这话,杨老脸上的表情顿时变的激动了起来。
第1264章 败家娘们上线了
下午两点半,杨老等人满意的离开了!
根据双方达成的初步协议,八宝梁研究所可以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生产技术与辽沈飞机厂共享,甚至于协助他们生产这款机载雷达。
而辽沈飞机厂以及部里,要协助八宝梁研究所建一个飞行器研究部门,不但要给他们配备国内最先进的实验设备,而且还要给他们这边抽调一部分飞机设计专家。
除此之外,部里还要额外给八宝梁研究所一笔研究资金,金额为2000万元。
对于这个决定,不管是周扬还是杨老都很满意。
对于周扬来说,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并不算多先进,以现在的科技实力已经可以尝试着研发相控阵雷达了。
所以,对于八宝梁研究所而言,脉冲多普勒雷达就是一个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在“卖”个好价钱,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完全可以拿着这笔研究资金和这些人员设备,将相控阵雷达以及真正的三代机搞出来。
而对于杨老来说,不但解决了上级交代的任务,为歼八改战机的大规模量产铺平了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确定了一个消息——八宝梁研究所已经在准备研究新的战斗机了。
其实周扬要搞新战机的事情,部里是知道的,听说搞得还是真正的三代机。
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也没有和部里申请研究经费,包括姜老和杨老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事要么黄了,要么等八宝梁研究所搞完预警机再说。
毕竟他们所在飞行器研究方面并没有多少积累,包括人员、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现在大部分人员又在搞预警机,应该抽调不出更多的人研究三代机。
再就是,真正的三代机可不像二代机那么好搞,先不说发动机什么的,单单机身材料一点就有点麻烦。
而没有合格的机身材料,就不可能搞出真正的三代机。
因此,部里的领导们也没把这事当回事。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八宝梁研究所真的要搞,而且看周扬的样子还特别的自信。
所以,杨老也乐的卖个顺水人情,给他们拨一批设备和经费。
反正这些东西要是八宝梁研究所向部里申请的话,部里也肯定也会同意的。
既然横竖都是他们的,早点晚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相当于用八宝梁研究所的东西换了他们的技术,杨老也觉得自己赚了。
而在送走杨老等人后,周扬的心情特别的好,打开自己带锁的办公桌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叠厚厚的资料。
只见折叠资料最上面一页赫然写着—歼10战机研究计划报告。
这个计划报告,周扬已经先后搞了两年多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拿出来完善一下。
本以为后半年才能正式上马开始搞,但是现在来看,很可能要提前了。
这让他不由的有些感谢前线的飞行员们,原以为这次空军以及歼八改只是去打打酱油,不会和炮瞄雷达、反坦克导弹等武器一样投入战斗。
但万万没有想到,临撤军的时候南猴军队还要给送个大礼包。
如此一来,高层对歼八改这款战机的实战能力以及存在的意义,就有了全新的认识。
连带着他们研究所以及辽沈飞机制造厂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于还有可能彻底的改变我国空军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空军的强军之路即将开启…
…
就在周扬这边为三代机熬心血的同时,京城这边的李幼薇,也迎来了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时刻。
此时的她回到京城已经有十来天了,前几天除了忙学校的事情,就是忙孩子们的事,所以一直也没来得及去想花钱投资的事。
今天刚好有时间,所以她就带着黄如凤来到了市区主大街。
本来李幼薇准备去周扬交代过的荣宝斋看看,据说那里是老字号买卖字画的地方,信誉很不错。
不少大家以及小有名气的书画家,都愿意将作品寄存在这里售卖。
然而,两人刚刚走到东兴隆街的时候,却看到一处店铺门口围满了人,周围还有没来得及打扫的鞭炮炮屑。
“如凤,那里在干啥,咋这么热闹呢?”李幼薇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大清楚,要不过去问问…”
话音未落,就听旁边路过的一个女同志突然说道:“今天是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经营的大喜日子,听说店里张贴出公告称,今天进店买药可以省不少钱哩!”
李幼薇闻言,当即笑着回应道:“原来是这事,谢谢大姐你了!”
“不客气大妹子!”
说完,中年大姐快步向前走了几步,然后走进了围观的人群。
“薇薇姐,这里人有点乱,我们要不…”
不等黄如凤说完,李幼薇便说道:“如凤,正好我也有有点药要买,咱们要不也进去瞧瞧?”
“是!”
随后,两人便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了店里。
今天店里买药的人很多,毕竟这可是同仁堂恢复独立经营的第一天,对于这家老字号有记忆的京城市民,即便是不买药也愿意停下来看看。
在人群里排了一段时间的队,终于轮到李幼薇了。
“同志,你有什么不舒服的,想买什么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同志,对着李幼薇热情的说道。
“我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是想买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放在家里备用!”李幼薇道。
“同志,你真有眼光,这几种药都是我们同仁堂的救命良药,家里常备一点迟早能用得上!”女同志一脸笑意的说道。
“那这几种药价格都是多少,能和我说说吗?”
“安宫牛黄丸两块五毛钱一颗,紫雪丹一块钱一瓶,至宝丹一块五毛钱一粒!”
售货的女同志看李幼薇和黄如凤穿着打扮不一般,就知道她们不是普通工人,可能是出自干部家庭,因此也很有耐心。
李幼薇略作思索,然后说道:“同志,那你给我各样拿50颗,可以吗?”
由于第一次以投资为目的买东西,再加上今天人还这么多,所以李幼薇还是决定谨慎点儿。
但即便是如此,她一开口就是150颗丹药还是让柜台后面的售货员有些目瞪口呆,而她身后的顾客也向她投来了惊讶的眼神。
“我们家里人多,所以就多准备点儿,这没问题吧?”李幼薇急忙解释道。
女售货员当即反应过来了,急忙说道:“没…没问题!”
随后,她迅速将李幼薇所需的150枚(瓶)丹药清点了出来。
“同志,一共250块钱,但今天我们这里刚恢复营业,所有药品打八折,您只需要付我们200元就行了!”
李幼薇没有犹豫,当即从内衣兜里掏出一叠钱,然后给售货员数了20张大团结出来。
钱货两讫之后,两女离开了同仁堂。
李幼薇从药店出来之后,感觉心跳的厉害,第一次投资,而且一出手流失两百块钱,这让李幼薇感觉有些紧张,又有些刺激。
长这么大,她一直都是家里的乖乖女,在家靠父兄,出嫁靠自家男人。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很好,但是却从来都没有这样花过钱。
原以为自己干不了投资的事,但是经历过一次之后,李幼薇竟然发现自己挺喜欢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