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和聂老闻言,瞬间忍不住笑了起来。
聂南孙随后说道:“行了,那咱们就不说客气话了,我今天找你就是主要是想和你说说咱们的那几个合作项目的事!”
“聂老,您说的是雪糕厂?”周扬当即问道。
“嗯!”
接着聂南孙再次说道:“自从春晚的时候你在央视给咱打了广告之后,雪糕和奶粉销量激增,再加上咱们的产能有限,所以一直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是好事啊,接下来就应该扩大产能,继续做大做强!”周扬道。
对于伊蒙乳业周扬可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他眼里,这绝不是一个小小的雪糕厂或者是奶粉厂,而是未来国内乳业的龙头企业,而且还是那种市值几千亿的存在。
聂南孙当即说道:“我们也想扩大产能,也想做大做强,但却遇到了麻烦!”
“什么麻烦?”
“预料供应不足!”
接着聂南孙解释道:“现在厂子里的原料,几乎全部都来自于回民区奶牛场,但随着雪糕厂和奶粉厂的产能逐渐的增加和提升,奶牛场的牛奶就有点跟不上供应了!”
“所以,我们经过商议之后,决定自己建几个奶牛场,你觉得咋样?”
“建奶牛场没问题,我很支持!”
随后,周扬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但是您老也要知道,搞养殖业可不大容易,一要有大量的资金,二要懂技术,一个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我也有点担心这个,所以想和你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聂南孙道。
周扬想了想说道:“聂老,你有没有想过和村里的生产队合作!”
“村里生产队?”
接着就听聂南孙立即说道:“你们村太远了,等牛奶挤好运到青城,可能早就坏了!”
周扬笑了笑说道:“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不是说让雪糕厂和八宝梁村的生产队合作,而是让你们和青城附近的村庄合作。”
“据我所知,在青城市郊有大量的村庄,他们有劳动力也有土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签订养牛购奶协议。”
“养牛购奶?”
“对,就是让老百姓养殖奶牛,而我们则是按照统一的价格收购老百姓手里的牛奶。”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解决牛奶不足的问题,而且前期投入的资金还不会太多。”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我们还能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周扬前世在青城工作居住了近三十年,对城郊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据他所知,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青城周边的村庄就开始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并逐渐发展成了本地老百姓的支柱产业。
巅峰的时候,东到陶林、北到大青山南麓、西到土默特左旗,南到大黑河,几乎每个村庄都在养奶牛。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最终催生了伊利、蒙牛这样的超级乳企。
聂南孙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一个捷径,我回去和厂里的同志们好好商量一下,要是可以的话,先找几个生产队做个试点!”
“好!”
这时聂南孙再次说道:“除了雪糕厂外,咱们搞的那个电冰柜厂也已经建成了,设备正在安装之中,不出预料的话,最多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开工生产了…”
“这么快?”
“嗯,我们打算到时候搞一个像样的仪式,然后再找省里的媒体报道一下,你要不要来看看?”
周扬想了想说道:“到时候看吧,您老也知道我们所马上就要建制升格了,接下来肯定会特别的忙,不一定有时间去!”
“行,这事倒是不着急,到时候再说也不迟,反正青城离云山县也不是很远!”
随后,聂南孙看向周扬,再次说道:“对了,问你件事,你对舰载雷达有研究吗?”
“略懂,怎么了?”周扬道。
听到“略懂”两个字,聂南孙的眼睛顿时一亮。
“我这次回京,除了参加你们的这个讨论会外,最重要的是接到上面的命令,要我们空天之眼项目部参与舰载雷达的研制工作!”聂南孙道。
话音刚落,就听郭亚民当即说道:“和051有关?”
“嗯!”
郭亚民沉声说道:“051的舰载雷达不是一直都是由金陵电科14所负责研究吗,怎么让你们过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调任八宝梁研究所副所长之前,郭亚民一直都是电科14所的科研带头人,自然知道051计划。
但由于这几年他一直在八宝梁研究所工作,并没有关注原单位的事情,没想到再次听到051计划,竟然是空天之眼项目部插手该计划。
聂南孙也知道郭亚民的情况,因此也就没有隐瞒,随即说道:“老郭你也知道,051立项时,很多电子设备只能通过逆向研发进行,这让项目研究举步维艰。”
“截至目前,051的舰艇方案已经确定了,但是所需的8种雷达却只有对海警戒雷达勉强达成了设计标准,剩下的全都不合格。”
“再加上我们刚刚实现了三坐标雷达的技术突破,还吃透了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所以上面的领导准备让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在舰艇交付前将剩下的雷达研制出来。”
听到聂南孙的话,周扬当即想起了大名鼎鼎的515型雷达。
该型号的雷达是我国研制的第一款半导体化、米波舰载对空警戒雷达,这款雷达于1967年5月由长江机器制造厂开始研制,1969年首台样机试制成功,1970年9月安装在223舰进行试验。
但是它在实验中却表现欠佳,不但天线尺寸过大,而且稳定液压平台还发生了事故,性能也同样不可靠。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原单位只能对其进行大改,但是效果依旧欠佳,直到1982年8月这款雷达才通过成果验收,并开始批量生产。
显然眼下这款雷达还没有研制成功,所以上面才打算让空天之眼项目部接手该项目。
想到在这里,周扬当即说道:“聂老,你和我们说这事是有什么想法吗?”
聂南孙点了点头说道:“我想问问你们所有没有兴趣一起参与051计划,要是你们有这个想法的话,咱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项目部,共同进行研究!”
周扬略作思索,然后说道:“兴趣倒是有,但我们所人手少,郭老和郑老他们现在都去了空六院那边,我手头上实在是没有多少人,我自己也走不开…”
话音未落,就听聂南孙当即说道:“无妨,只要你愿意的话,我可以让项目组成员前往你们那边,你看咋样?”
“这样的话,那就没啥问题了!”周扬道。
“行,那我们合计一下这事倒底该怎么搞!”
“好。”
随后,几人便在包间里讨论起了这个项目的合作细节。
第1289章 代理院长
讨论会结束了,郭老也返回了空六院那边,继续预警机的“合体”工作。
但周扬却留了下来,毕竟建制升格不是小事。
尤其是还涉及到那么多高级军政官员的升迁,利益极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这事一定就能成。
要知道,现在盯着这个名额的可不止一个单位。
更何况在所有争夺研究院名额的单位里面,八宝梁研究所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并不大,反而是劣势很明显。
所以不管是主推他们的姜老,还是周扬自己,都不敢大意,临门一脚却功败垂成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周扬需要时刻留意上面的消息,以免出现什么变故。
再就是,建制升格的主体是八宝梁研究所,但并不是所有领导都对这个研究所的情况了如指掌。
不,应该说相当一部分军政领导对这个单位非常的陌生,甚至于一无所知。
现在这个单位突然要升格到军级单位,一部分主管领导很可能会召见周扬这个所长,了解单位的情况。
总而言之,用姜老的话说,要时刻准备着。
然而令周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准备就是一个星期!
在此期间,除了两位老领导召见了他,聊了聊研究所后期的规划和发展外,其余人并没有见他。
再之后,事情就没了动静。
好在周扬也不着急,反正这件事情的主动权也不在他手里,着急也没用。
这么大的利益,上面肯定要进行一番斗争和扯皮,自己安心的等消息就行了。
所以趁此机会,他就留在京城好好陪陪妻儿。
接下来的这几天,周扬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然后亲自给家人准备早饭。
吃完饭他就和大部分普通父亲一样,送完宝儿和文辉去附近的学校上学,回来后再开着车将李幼薇和两个儿子送往京城大学。
剩下的时间要么去京城化工学院看看父亲,要么就去商业部、卫生部再或者是京城医学院转转。
再就是去郊外的印刷二厂看看,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
到了晚上,再去学校将李幼薇和孩子们再接回来,一起吃晚饭。
要是还有精力的话,晚上再和媳妇儿“打一架”,日子倒也挺惬意的。
如果遇到星期六日或者是李幼薇不忙的时候,夫妻俩偶尔还会上街逛逛荣宝斋或者是国家博物院,亦或者是去同仁堂或者是各大药房转转。
每次逛着逛着就不自觉的开启扫货模式,名人字画、古董文物、名贵药丸以及各种老酒名酒,总之就是一个买买买。
短短几天的时间,两人就花出去一万多块钱,李家“宝库”里的藏品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
虽说钱没少花,但是周扬却并不心疼。
在他看来这些钱花的非常的值,别的不说,单单新买回来的那百余幅名人字画,等到千禧年之后就能翻几千倍。
还有那些老酒和名酒,放个二三十年,先不说能卖多少钱,就算留着自己喝那也不错。
总而言之,有了这些东西,以后不管是周家还是李家都有了不俗的底蕴。
然而舒心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4月18日,正在陪李幼薇逛街周扬接到命令,要他立即去一趟装备部。
接到命令之后,周扬不敢怠慢,当即便和李幼薇说了一声后,就直奔部里而来。
…
装备部 顶楼办公室
看到周扬进来,姜老当即放下了手中的钢笔,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一把椅子说道:“坐!”
周扬也不客气,当即坐了下来。
随后就看到姜老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而后推到了周扬面前,同时说道:“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