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这场会议又持续了大半个小时,直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才算是进入了尾声。
…
会议结束之后,周扬随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靠在椅子上缓了缓,随后他将大秘书许成芳叫了进来。
“首长,您找我?”
“嗯,通知章仲谋、王莉、马邵亮三位同志到我的办公室,我有事找他们!”周扬道。
“是!”
很快,被周扬点到名的几人便陆续过来了。
待最后抵达的王莉走进办公室之后,周扬轻咳一声说道:“你们三位来这里这里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感觉如何?”
章仲谋当即说道:“感觉很好,这边的工作很忙碌,也很充实!”
王莉也附和着说道:“对,这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像在京城那边,总有些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感觉。”
“我是感觉这边人事关系很简单,大家工作的时候都很用心,不用担心帮别人耍心眼儿,更不用担心给人背黑锅,总之我挺喜欢这里的!”马邵亮道。
“那就好,我现在代表第十八研究院正式找你们谈话,你们是否愿意调入第十八研究院?”周扬一脸严肃的问道。
章仲谋当即说道:“我愿意!”
“我也愿意!”王莉道。
“我也愿意!”马邵亮道。
周扬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好,既然你们三位都愿意,随后你们的编制以及档案将会直接调入第十八研究院!”
“首长,我们调到研究院之后的职务是什么?”章仲谋道。
“你们调入研究院之后,将会被编入战略战术研究室!”周扬道。
“战略战术研究室…咱们单位有这个部门吗?”章仲谋疑惑地问道。
“以前没有,你们调过来之后就有了,这个部门暂定正团级,由你担任负责人,王莉和马邵亮同志担任副手!”周扬道。
听到这话,几人的脸上都是一喜。
正团级单位,那就意味着部门负责人是正团级干部,副职则是副团级。
而他们几个级别最高的也不过是正营级,被委以重任,这妥妥的是高升了。
“首长,我们这个单位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章仲谋再次问道。
“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战略战术的研究,同时配合军方进行政治宣传,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拍一个电视节目!”周扬道。
电视节目?
听到这话,章仲谋等人觉得自己的大脑都快转不过来了,咋就突然间转到拍电视节目上了。
而周扬却在他们目瞪口呆的眼神中,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节目策划书和脚本。
第1440章 分粮分菜好年景!
忙完单位的事情,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虽然还没有下班,但周扬还是叫上陈北玄和张桐,准备回家看看。
这次去京城走得比较急,家里乱糟糟的,周扬打算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早点回去收拾一下。
10月底的塞北已经是初冬季节了,即便是身上穿着秋衣秋裤外加厚实的干部服,但依旧能感觉到寒风刺骨。
唯一庆幸的是,今年下雪比较晚,入冬的第一场雪还没有降临。
不然的话,天气会更加的寒冷!
大街上人很少,一路走来连一个熟人都没看到。
不过想想也是,尽管现在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成了,但秋收还没有结束。
一方面要将地里的柴草秸秆儿拉回来,然后加工成饲料。
另一方面社员们还要趁着地里还没上冻,将一些硬茬子地给翻一遍,而这都需要人手。
再加上地里的庄稼收完之后,就要给国家上缴粮食,还要去林场拉树枝分烧柴。
总之…收尾的琐碎事情还有不少,村里能动的基本上都在忙,大街上确实很少能见到人!
然而,让周扬感到惊讶的是,当他们几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却看到家里的大门敞开着,院子里满是泥泞的车辙。
走进院子,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圐圙里高高的柴草垛。
除了一大堆庄稼秸秆儿外,旁边就是如小山一样堆放的杨树枝。
一看就知道是从林场新拉回来的,有些树枝上还挂着还没掉的树叶子。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烧柴应该是村里给他们拉回来的。
想到这里,周扬的心底闪过一道暖流。
而就在周扬感动的时候,两年女人各自端着一个大铝盆,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到周扬等人后,当即大步走了过来。
周扬看到岳母和大嫂从家里出来,倒是没有多少惊讶。
走之前他就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岳母,让她平时多搭照着点儿,显然她们正在家里给帮忙呢。
“娘、您慢点儿,我来!”
说着,周扬大步上前,就要接过岳母手里的大铝盆。
张桂英笑了笑说道:“不用,里面都是些脏水,端到茅厕那边倒掉就行了…”
说话间,她和大嫂林爱枝手里的水盆儿还是被陈北玄和张桐接了过去。
手里没了重物,张桂英当即问道:“啥时候回来的?”
“下午就回来了,只是一直在单位处理事情!”周扬回答道。
“正事重要…正事重要!”
随后张桂英看了看周扬,再次说道:“小薇和宝儿她们还好吧,走那天我见她们娘俩哭的像个泪人儿,心里老不踏实了!”
“还好,已经缓过来了,让您担心了!”
“唉,人上岁数了,最看不得这种事情!”张桂英叹着气说道。
话音刚落,就听一旁的林爱枝急忙说道:“娘,事情都过去了,您还是说点高兴的吧!”
“对…对,你看我这…”
看到岳母脸上的尴尬与局促,周扬当即说道:“没事,张叔也算是寿终正寝,去世前也没有受太大的罪。”
“咱们作为小辈,能做的全都做了,让他老人家走的体体面面的,不留遗憾,这事没什么好避讳的。”
张桂英点了点头说道:“老张临老能碰到你,那肯定是上辈子积了天大的福气。”
“娘,能遇到张老,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周扬道。
正说着,陈北玄和张桐也倒完脏水回来了,随后几人便一起走进了周家正房。
一进门,周扬就看到堂屋的地面上放着特大一堆耐储蔬菜,有胡萝卜,也有青萝卜和大白菜,甚至于还有一些洋山子。
这些蔬菜有的已经洗干净了,有的则是泡在水盆里面,还有一些则是带着泥土就那样随意放在地面上。
而在这些蔬菜旁边,还有一个被清洗干净的大缸,是周家用来腌菜的菜缸。
大缸旁边的一个搪瓷盆里放着大半盆切好的生姜、辣椒以及剥了皮的大蒜,还有不少各式调料,如盐巴、花椒、八角等。
“娘、嫂子,腌菜呢?”
张桂英点了点头说道:“你家地窖已经满了,这些菜要是放在外面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所以就打算给你腌了,啥时候都能吃!”
“地窖满了?”
周扬从岳母的话里听到了关键的一句,当即惊讶的问道。
“嗯,今年村里的庄稼又丰收了,不算别的,单单白菜、萝卜、芥菜和葫芦蛋子每人就能分到三百多斤。”
接着张桂英继续说道:“山药蛋就更多了,据说今年一亩山药能起四千多斤,咱村按人头每人都能分到1200斤,壮劳力还能多分1800斤,你们家连大带小7口人,单单山药蛋就分了上万斤,家里那个地窖哪能放下这么多东西!”
“呵呵,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啊!”周扬笑着说道。
大嫂接过了话茬说道:“那可不,今年虽说雨水偏少,但是由于咱们村大部分的田地都打了机井上了水,再加上咱们舍得下肥料,所以粮食产量比头几年都要好得多。”
“对了,你和小薇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们家该分的粮食你大哥都给你们送到家里了,共有小麦2400斤、莜麦2800斤、黄豆700斤,山药蛋10500斤,苞米现在还没有脱粒,不知道有多少,但估摸一万斤应该是有的!”
听完大嫂的话,周扬也忍不住有些咂舌。
这么粗略一算的话,他们家今年分到的粮食和蔬菜,加起来竟然有两万八千多斤。
虽说这些粮菜是包括老张、文辉以及大宝小宝在内的7口人的口粮,但人均4000斤的数量还是让人感到震惊。>
更重要的是,他家这七口人里面,只有他被算作壮劳力,可以分到工分儿粮,剩下的全都只能分到人头粮。
通常而言,工分粮分到手的粮食至少要比人头粮多一半左右,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家里有多口人下地干活的人家,今年分到手的粮食有多少。
想想自己刚来八宝梁村插队的那一年,因为缺粮差点活活饿死,逼急了一大群知青跟着村里的孩子们去田里挖老鼠洞找粮食。
天寒地冻的,一群人一边烧火化土,一边拿着铁锹挖掘,到现在他都记忆犹新。
想到这里,周扬忍不住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下村里人不会再为填饱肚子发愁了!”
“呵呵,那能吃得了这么多,不少人家都想着把多余的粮食卖给村里的面粉厂了!”大嫂道。
周扬笑了笑说道:“卖了也好,也能多增加点收入…”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了拖拉机刺耳的“哒哒”声。
紧接着,就看到一辆拖拉机拖着巨大的车斗驶入了他家的院子。
见状,周扬当即走了出去。
开车的是自家大舅哥李建国,驾驶位旁边的挡泥板兼副驾驶位上还坐着王平,而后面的车斗上装着的都是胡麻柴。
所谓的胡麻柴指的是就是胡麻的秸秆儿,这玩意儿晒干后是最上等的引火柴,只需要一根火柴就能将火点燃,不需要什么纸张、树叶这样的助燃材料。
所以,尽管每年村里大部分的秸秆都会被拿去生产饲料了,但唯独胡麻柴却被分给社员们当引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