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滨江警事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卓牧闲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3.81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47:49
  “为什么不能抓。”
  “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布置了那么多工作,你要是把外头几个村干部抓了,具体工作谁去做。”
  “如果够上追究刑事责任肯定要抓,不就是几个村干部么,大不了再选。”
  “再选,你说得倒简单。现在好多乡镇干部都辞职下海,村一级人员流失更严重,只要有点本事的都出去赚钱了,我们现在都是在哄着人家干。”
  启东是近代实业家、清末张状元的家乡,四厂乡就是因张状元在此开设过大生第四纺织厂而得名。
  启东与上海又仅一江之隔,这一切让启东有着开厂经商的传统。
  比如纺织行业,这几年到处都是纺织厂。
  又比如航运业,全县现在买船从事水上运输的个体户已经发展到九百多个,总载重量超过十万吨。
  正如雷部长所说,有本事的人都下海了,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做干部。
  时代变化太快,居然连干部都没人愿意做……
  徐三野暗叹口气,没再说什么。
  这边是四厂乡政府委托人武部长来帮那些村干部说情。
  隔壁两个办公室是来自商业局和供销社的几个干部,在帮白龙港几个国营商店、国营旅社和仓库的职工说情。
  所谓的说情,并非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只是担心影响太恶劣,希望沿江派出所不要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至于那些人参与倒卖船票的行为,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只要不拉去游街、不拘留。
  总之,晚上来自首的,都是要面子的人。
  徐三野和李卫国、老章三人,一直忙得深夜一点多才休息。
  随着白龙港派出所的老刘等民警加入,第二天的压力没之前那么大,忙到天黑该自首的基本上都来了。
  只有几个老头老太太心存侥幸,明知公安掌握了他们参与倒卖船票的行为却不来。
  给出的期限是五天,今天又是周末。
  徐三野没急着去抓人,让忙碌了半个多月的李卫国和老章先回家好好休息。
  他一早就和韩渝一起赶到码头,迎接前来帮着修船的张江昆。
  长期以来,人们最向往也是最难拿的两个证书,一个是大学毕业证,另一个就是八级工证书!
  港务局那样的大单位八级工不少,启东没什么大单位,八级工凤毛麟角。
  在徐三野看来,小咸鱼的姐夫绝对是有大本事的人,很尊重很热情,特意让刚上班的炊事员老钱中午多炒几个菜。
  让韩渝倍感意外的是,姐夫不但把姐姐和孩子带来了,还请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电工。
  边三轮坐不下,徐三野干脆请白龙港派出所的张所安排吉普车送。
  有功一起立,有好处一起分,两家现在好得像是穿一条裤子。
  张所很帮忙,赶紧让司机把车开过来,把张江昆等人送到沿江派出所。
  民警亲属第一次来所里,当然要先参观工作和生活环境。
  徐三野跟讲解员似的,刚介绍完所里的情况,就又回头道:“咸鱼,你不是拍过穿制服的照片么,老李说你们去上海时也拍过,拿出来给你姐姐姐夫看看啊。”
  “照片有什么好看的,要不先去看看船吧。”
  “怎么像个大姑娘,扭扭捏捏的。”
  韩宁真想看弟弟穿制服的照片,笑道:“三儿,让我们看看呗。”
  韩渝没办法,只能打开抽屉,取出在白龙港照相馆拍的单人照,以及跟老章、老刘在船上和在外滩的合影。
  韩宁接过一看,噗嗤笑道:“拍得挺好的,还不好意思让我们看。”
  “很威武,很不错。”
  张江昆凑过来看了看,回头笑道:“许哥,看看我家三儿这小照拍得怎么样。”
  “好看,穿上制服就是精神!”电工师傅点点头。
  韩宁抱着孩子问:“洗了几张?”
  韩渝挠挠脖子:“单人的洗了四张,跟李指刘叔的合影只有一张。”
  “单人的有没有底片?”
  “有。”
  “那把四张单人的给我。”
  “你要那么多照片做什么?”
  “家里留一张,给外婆带一张,回头给咱爸咱妈一张,再给韩申一张。”
  生怕弟弟不同意,韩宁又理直气壮地说:“你又不是没底片,把底片送去让人家再洗几张不就行了。”
  都是穿女式制服拍的,遇上懂行的会被人家笑话。
  韩渝很尴尬很郁闷,可又不好解释,只能硬着头皮把照片装进信封递给姐姐。
  张江昆他们今天既是来认门的,更是来帮着修船的,聊了一会儿,换上工作服来到船厂。
  先吊缸,确认曲轴等重要部件有没有坏。
  再检查启动马达,电瓶,锚链机……
  电工师傅跟医生诊断似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然后掏出纸笔开单子,列出了几大页要采购的电气仪表、开关和电线电缆。
  韩宁抱着孩子上船看了一眼就热得吃不消,回到凉棚里休息。
  徐三野之前说过有时间就来做小工,今天真换上工作服打下手,毕竟吊缸既是技术活儿也是力气活儿。
  干了一上午,身上全湿透了。
  回所里吃中饭的路上,韩宁想起在船上的那些日子,感叹道:“夏天热死,冬天冷死,我这辈子都不想再上船。”
  韩渝擦了把汗,感慨地说:“都已经深秋了,机舱里还那么热。”
  徐三野不知道船上冬天有多冷,但领教过夏天有多热,回头问:“许师傅,船上能不能装空调。”
  “能啊,不过装在机舱里没意义。”
  “驾驶舱和驾驶舱下面的指挥舱呢?”
  “那两个舱室可以装,徐所长,你真要是想装,我到时候帮你装个切换电源的开关箱。航行时用船上发的电,靠泊时用岸上的电,这样比较节约。”
  “用船上发的电不划算?”
  “当然不划算,主机一发动,烧的不是油而是钱。”
  徐三野从来没考虑过油这回事,下意识问:“张师傅,这船开一个小时的油耗大概多少。”
  张江昆想了想,笑道:“一般的船是船上装发动机,拖轮是发动机上套了个船壳,可以说是一个飘在水上的发动机。两台主机又是老机器,如果开足马力,一个小时估计要烧三四十升柴油。”
  “柴油现在多少钱一升?”
  “这段时间油价涨得厉害,已经涨到一块三了。”
  一个小时就要烧五十块钱的油……
  徐三野以为听错了,下意识转过身。
  韩渝见他看了过来,连忙道:“差不多,而且不是说开就能把船开走的,开船之前要先热船。”
  徐三野追问道:“要热多长时间。”
  “怎么也得半个小时。”
  “油耗这么高,这是油老虎啊!”
  “徐所,这是拖轮,以前是用来拖船队的。没这么大功率,怎么拖得动那么多装满货物的驳船。”
  沿江派出所管辖的长江水域四十多公里,要是开拖轮去江上巡逻一个来回,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烧油的。
  徐三野突然有些后悔修这条船,哭笑不得地说:“这也太耗油了,我们修得起用不起啊。”


第24章 执法救援
  正等着做船长,积累在船上服务的时间呢!
  韩渝生怕徐三野反悔,急忙道:“徐所,咱们的执法船油耗虽然高点,但经得起大风大浪,吃水也不深。如果有船在江里翻了,我们可以去营救。
  要是有船搁浅,我们可以帮着拖。不像交通局的那几条小汽艇,经不起大风大浪,甚至都不能靠近大船。”
  “小汽艇为什么不能靠近大船。”
  “大船航行时会掀起波浪,会把小汽艇掀得晃来晃去,人在汽艇上站都站不稳,怎么执法?”
  韩渝舔舔嘴唇,趁热打铁地说:“要是离得更近,航行中的大船会产生虹吸效应,把小汽艇吸走,马力开到最大都挣脱不开。
  别看港监的那些小汽艇漂亮,其实真正执法靠得是大船,小汽艇只是快,关键时候不顶事。”
  去江上执法不只是举着喇叭喊几句那么简单。
  如果遇到有嫌疑人的船只,肯定要上船去抓。拖轮能靠上去,小汽艇靠上去搞不好会被撞坏。
  再想到还能救援,徐三野觉得这条拖轮应该修。
  “空调暂时不装,张师傅,许师傅,你们下午帮我看看,能不能装上高压水炮。”
  “徐所长,装高压水炮做什么。”
  “消防啊,去年就有一条船在江上失火了,岸上的看到报火警,消防队的两辆消防车赶到这儿只能干着急。”
  “可以装,我们以前装过。”
  “行,拜托你们了。”
  韩渝意识到徐三野想把拖轮变成多功能的执法救援船,举一反三地说:“还有电台,电台一定要装上。”
  江上的通讯确实是一个问题,徐三野深以为然:“我回头问问通讯股。”
  张江昆笑问道:“徐所长,警灯、警报器和高音喇叭要不要装。”
  “肯定要装,不装这些谁知道我们是公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32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3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滨江警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