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李守良那边也装作被人挑拨的年少轻狂的模样找到了几位‘老资格’大哥。
嘴上说着:“请教请教,切磋切磋。”
可脸上的表情那‘桀骜不驯’的样子任谁也看了不爽。
随后,李守良还提出了最近咱们车间里传‘刘工’的技术也挺好,不如一块切磋切磋。
被点名的小刘工,自然是不想硬着头皮下场。
说道:“不能你想比一比,就比一比吧,要是都一块比,那不是便宜你了。”
唉,这话有点强词夺理,怎么就便宜他了。
随后就听见小刘工说道:“有本事你就一个一个比。”
几位老资格一听对劲,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不如就保留有生力量,让技术最好的,在最后好整以暇的应对,体力脑力消耗巨大的李守良。
随后几人表示同意这个办法。
李守良的身体条件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那几倍的属性可不是10+10这么回事,而是几倍几倍的增长啊。
再加上巧手配天道酬勤,这不就是给他更多机会吗。
。。。
时间流逝。。。
“守良赢了。。。”
“好。。。”
车间里爆发出一阵呼喊声。
各种赞美接踵而来,起码此刻如此,人群里都是兴奋的模样,这是属于技术车间对于技术工种实力的尊敬。
李守良收起了‘桀骜不驯’的表情,换上了温和善意的笑容,笑着对着几位‘老资格大哥’谦虚的说道:“多些各位师傅的指点和手下留情,侥幸,侥幸。”
最后那位也是技术最好的一位说道:“嗨,比起你现在这副样子,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起码这样我心里打你两拳还好受点。真是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哎”
另外几位都摇摇头,表示没办法。
至于‘小刘工’,早就输了出了圈子外面去了。
第161章 尘埃落定
在这边乱哄哄的并没有影响到高级工的区域,不过不代表他们不关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两三位笑眯眯的看着,‘当事人的两位’表情不一。
一大爷有点云淡风轻,刘工在心里骂了一句:装什么装,妈的,好像是你赢了一样。
不得已面子还得过得去,心里不舒服的刘工‘阴阳怪气’的说道:“易工,恭喜啊,徒弟这么厉害,我看啊,你是不用担心孩子了。”
一大爷说道:“哪里,还不够,还得再摔打摔打,他啊走的太顺了,技术上还没输过这不好。而且也没什么荣誉再身上,资历太浅。”
嘿,这话说得,直接让在场的几位高级工想照着这张脸‘邦邦’两拳。太会装了。
偏偏几人还说不出什么话来。
下午,主任办公室。
主任笑眯眯对眼前这人说道:“了不得啊,这下子车间里的流言蜚语一下子就不攻自破了。”
一大爷说道:“本来就是假的,就是手段,自然有破绽,有破绽就有办法解决。”
主任笑着说道:“好啊,年轻真好,年轻才能这样不顾后果的‘打上门去’,不然换个年纪,还真就撕破脸了,老易,你这一手厉害。”
一大爷没承认也没反对说道:“怎么样了?杨厂长那边没找你?”
主任说道:“急什么?这种事领导也得多次开会讨论才行,真要到了参考意见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答案了。我的意见也就那样。”
一大爷点点头,也是,就看守良的名声到底有没有在厂长那里挂号吧。该做的都做了。
。。。
轧钢厂高层领导会议。
杨厂长道:“大家都集思广益吗,不要不说话,都谈谈自己的想法。最近一段时间咱们车间里也是‘人才涌动’啊,发生了很多事,我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
很好吗,同志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当然了,也闹了一些笑话,但整体昂扬向上的氛围向我们展示了,车间里同志们的‘斗争精神’,说明我们车间关键时候是‘能打能拼’的吗。”
在座的几位高级领导都没有什么发言的想法。
几个管属不同的副厂长不是看着天的,就是看着地的,沉思的,看水杯子的等。
开玩笑,谁不知道你杨厂长一手抓着各个车间不放手,车间就是你的一言堂。
发言,发言有用吗?你让插手吗?曾经有人试着建言了一位同志的个人荣誉,后来‘荣誉’确实给了,但是这职级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再也没有作为。
后来就没人建言了,有也是暗地里想办法了,明面上再没有了。
杨厂长看着有些冷场,点名了:“老李,你来说说。有什么想法?”
被点到名的李副厂长,一副恍然回神的样子说道:“厂长,你也知道,后勤那一摊子事太多了,我这整天被忙的焦头烂额,最近还真没去了解咱们车间里的同志哪位更优秀一些。我不好发表言论啊。”
杨厂长佯装生气的道:“老李,你啊,还是对时间管理上有些问题啊,还是要学会分配时间,还是要多关注关注我们车间啊。”
李副厂长好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样说道:“厂长放心,我一定加强学习。”
可语气却听着没这么严肃,反倒有些随意。
随后杨厂长又点了几位副厂长的名,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了‘没时间’,没关注等一系列情况。
杨厂长也不管真假,反正他大方向上都是他一把抓着,就算暗里有事也翻不起浪。
随后杨厂长把准备好的名单草案准备好大家传阅之后,都没什么异议。
会议草草结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厂长不停接见各车间主任。
分批次,分时间的来厂长办公室。
情况很明显了,而且这种事也瞒不过有心人,大家都知道情况要尘埃落定了。
。。。
“老陈来了,坐。”
1车间主任缓缓走到厂长对面坐下。
杨厂长忙活了好一会儿,抬起头来说道:“这几天可把我忙坏了。”
这话既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主任说的。
主任回道:“厂长一定是为了名额的事。”
杨厂长说道:“是啊,人才济济啊,让我不知道怎么选才好了。这几天睡也睡不好,头发更是一缕一缕的掉,愁人啊。在这样下去,我怕是要掉光头发了。”
陈主任看了看厂长的一头长发,又想了想自己的短寸,心想:嘿,你这头发可不容易掉光。
就听到厂长又说道:“关于你们车间的争议我是没想到的。我一直以为你们车间的情况是比较平和的啊。”
主任想了想也只说出了一句:“人才济济啊。确实不好抉择。”
杨厂长没指望主任发表什么意见,手下车间主任中,最滑头有他一个,不过好在在车间生产上管得好,自身还算持正。
杨厂长突然问道:“个人先进这一点你觉得这两人谁可以。”
递过来两份资料,是两份履历。赫然是李守良和小刘工。
主任先是提了个不同意见:“厂长,我们车间去年表现的没说的吧,怎么还一个先进名额都匀不出来吗。”
厂长看着他回避这个话题,也是说道:“厂里有厂里的考量,不能只看眼前。”
主任继续发表意见:“厂长,后面的车间刚开始,确实没什么亮眼的动作,而且还都处于‘和平年’,还是先匀一个吧,这两个人您肯定了解,自身都属于‘能打’的,更别提后面都站着高级工。
我想的是和谐共存,通力合作,可不是想让他们撕破脸皮。”
杨厂长问了一句:“李守良这个同志你怎么看?”
问道具体人身上,主任坐直说道:“是一个相当有天赋的同志,更难得的是自身谦虚好学,没有年少得志的骄狂之气。而且从不仗着自己有个好师父仗势欺人之类的。
是个难得的好同志。”
这个评价就太高了。
厂长听完点点头,说道:“确实是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会不会太早了点。”
主任说道:“厂长,要是我推荐的话,我还是会推荐李守良同志,现在他年龄还小,但这即是他的劣势也是他的优势,正是上升期的时候,这势头被打断了,就怕坠了心气啊。”
杨厂长不轻不重的批评了一句:“要是就这样断了,那就说明还需要磨炼。”
主任一听没再说什么。
杨厂长不置可否、不偏不向的样子让他摸不准。
这时,杨厂长突然说起了另一件事:“咱们厂,你也知道一直在进行,多厂的合并工作,现在,以后,都是要陆陆续续的合并一些厂过来。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新成立的车间明显有些技术上的问题还是不如咱们这些老车间。
一些同志已经向我倒了好几次苦水了,说我姓杨的只照顾‘亲儿子’,‘后来的儿子’是一点也不管。这话说得让我有些惭愧,确实合并来的车间在技术上确实薄弱一些,现在正是需要我们老车间发扬精神的时候了。”
听话听音,主任听出了意思,立马站起来说道:“厂长,我想起来1车间还有不少的事,我先走了。”
“坐下,坐下,我没说完呢,跑什么。”
主任回来坐下。
杨厂长说道:“老陈,还是要开阔思路。不要小气,要有大局观。”
主任有些激动:“厂长,你这是要挖我陈某人的肉,喝我陈某人的血。我受不了。”
杨厂长有些严厉的说道:“怎么。1车间什么时候成了你姓陈的一言堂了,我怎么不知道。”
这话重,主任不说话了,不过还是不大服气。
杨厂长说道:“你们车间这个情况,你得知道,无论是李守良得了这个名额还是小刘得了这个名额,剩下的一方都得不服气。
与其闹得僵,不如想想办法。”
主任说道:“所以才找您给调一个名额吗。”
厂长说道:“名额是有,可人家后面的车间主任为什么借给你,就凭你们这些老主任看不上人家,还是凭你们的技术支持力度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