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鸥朝他摆摆手:“对,是这么回事,说是特战部队出来的,以前在国际关系学院里学过特战专业,以前也在草原狼的特战大队里服过役,这次是咱们庄旅长亲自出马挖过来的第一个人。”
参谋听了,嘴里说:“乖乖,这么厉害?”
李海鸥说:“厉害不厉害得看了才知道,不看广告看疗效,是吧?快去准备一下吧。”
……
韩小北坐在吉普车后座上,看着窗外的景色。
这山里的景色,让他想起了当年自己新兵时候的1师驻地,师部那边也是这种环境,大山里,够清净,这种地方有个好处,训练场地多,一般作战部队都喜欢待在这种地方驻扎。
忽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拿起来一看,马上按了通话键。
“老班长!”
韩小北的语气中略带激动。
他已经很久没见庄严了。
在草原狼待了一段时间后,他被调到京城军区的王牌部队,在那里担任一支特种部队的营长,后来又调到别的团担任了一段时间副团长。
这次庄严通过严肃将他调到D集团军,说是这边筹建了一个新的特战旅,人才奇缺,让他过来救火。
“小北,你到了特战旅没有?”
电话那头传来庄严的声音。
“快到了,还在车上。”
“我没法接你了,现在我还没回G军区,在外头跑。”电话那头的庄严表示了抱歉,然后又叮嘱道:“D集团军目前在军改,这个特战旅是从老E师那里拆分出来的,估计这会儿干部和兵的心理都有些不稳,毕竟整个部队的性质改编了,充满太多未知,包括旅班子里的一切成员,我估计他们现在自己要做什么都不知道,你到了以后首要任务是做出一套方案,明确在骨干到位之前要做什么工作,不要浪费任何时间,先把旅班子里的几个重要干部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让他们先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特战旅,并且要初步明确一个方向,把指挥员的心先稳定下来,至于兵的训练和骨干的培养先别急,训练暂时侧重一下共同科目,专业性的东西等我带人回来补充了血液,再展开。”
“我明白了。”韩小北说:“就跟当年组建草原狼的特种大队一样。”
庄严说:“差不多,但这个旅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对了,你过去后要注意和一个人搞好点关系,协调好,他是E师的老资格团长了,将他留下来也是因为他在E师有一定威望,可以稳定军心。”
“谁?”韩小北问。
庄严说了个名字:“李海鸥,原来的猛虎团团长,他是训练尖子提干到了团长这位置上,人耿直,心里也藏不住事,说话冲,性格有些自负,你要跟他搞好团结,不然工作很难开展,有分歧不要硬碰硬,多想点办法。”
韩小北打包票道:“您放心,我一定处理好和他之间的关系。”
庄严说:“那我就放心了,我大概过十来天就归队,到时候咱们再见。”
挂了电话,韩小北心潮有且起伏。
他是真想自己的老班长了。
严肃是了解自己的,来调自己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问他,想不想去自己老班长手下继续干一次大事。
听说是自己的老班长庄严,韩小北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没啥比跟着老班长庄严干更能让他舒坦甘心的了。
车子很快进了团部大门。
猛虎团的团徽还没撤,焊在大门的右边,是个猛虎头,长着大口露出獠牙,很是威猛。
在旅部办公楼前停下,刚下车,值班室的小兵就去汇报了。
很快,李海鸥很快迎了出来。
“韩参谋长,欢迎,欢迎!”
他看到了站在车旁的韩小北,个头高高,偏瘦,双眼很有神,可身板看起来好像没有自己那么壮。
韩小北见了李海鸥,敬了个礼,也伸出手来。
“您一定是李副旅长,久闻大名。”
李海鸥双手上来一握,加了几分力气上去,结果跟握在铁爪上一样,再看看韩小北那双手,上头全是老茧。
他马上明白了,看来这个庄旅长找来的韩参谋长还真不是浪得虚名的,有点儿尿水。
韩小北似乎也看出了点啥,但却笑着不说话。
李海鸥说:“久闻大名?你和我连见都没见过,你以前一直在北方的部队工作,哪会听过我这个南方二线部队一个不起眼团长的名字,韩参谋长,你是故意在给我戴高帽了啊。”
韩小北一愣,他本是说了句客套话,可没想到这个李海鸥是连客套的余地都不留,直接就让自己下不来台。
看来,老班长说目前特战旅从E师那边留下的干部有点儿情绪,这事不假。
“李副旅长,跟您说句实话吧,其实我是听庄旅长跟我介绍的您,久闻说不上,大名是响当当的。”
李海鸥眼睛微微一眯:“庄旅长是怎么跟你说我的?”
得!
这是将军呢!
韩小北心里有些不高兴了。
这个李副旅长,真是这山里的石头呀,硬梆梆的,见谁都磕碜一下。
看来这人是真不好打交道。
第0197章 老李的倔强
韩小北记住了庄严的话,没有和李海鸥打嘴皮仗,于是选择笑笑就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开个见面会,内容乏善可陈,只是介绍一下目前在岗的这些个干部,还有粗略介绍了一下目前特战旅的情况。
韩小北最关心的是李海鸥这种老E师干部的心态和他们对于特种作战的理解。
特种作战理念在国内发展的历史还很短,追溯起来也只能追溯到八十年代的两山轮战期间,那时候各军区从各单位挑选侦察精英组成前线侦察大队,两山轮战结束后才开始成立军区级别的特种大队。
那是PLA最早形成的特种作战单位的雏形。
有些人把抗日战争的敌后武工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侦察连这种单位也归纳入解放军的特种作战历史是不对的,因为当时的解放军中,这样性质的单位还没有脱离侦察兵和游击队的本质,连特种作战的理念都没有形成。
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陆军还未真正掌握特种部队作战的精髓。
各军区级的特种大队成立后进入了九十年代的发展期,在这段发展期里,七大军区的每个军区中都设置了数量或多或少的特种大队或者侦察兵大队。不过相比于军队的规模而言,中国当年的特种部队可谓是少得可怜。但是很快,各大军种也开始筹建自己的特种部队,最终形成了七大军区和陆海空二炮四大军种的特种部队,也就是很长一个时期内的中国特种部队的雏形。
因此,对于李海鸥这种步兵单位的干部,很难理解特战和侦察两个专业之间的区别。
对于韩小北提出的这个问题,李海鸥不像其他干部一样多少有些避开正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选择了陈述自己的看法。
“这些天我恶补了一下特种作战,看了不少的书。”李海鸥对于自己的学习态度还是十分满意的,一脸的自信说道:“其实我发现,特种作战和我们传统的侦察兵专业在本质上非常相似。也就是差不多的样子!”
他的观点让在座的韩小北顿时哭笑不得。
不过他这次碰面会的目的是摸底,而不是在这给李海鸥他们上课,要知道,在一个步兵团里成长起来的干部要一时半会改编他的固有观念是很难的。
“特种作战里的确包含了一些侦察专业的元素在里头。”
他笑了笑,接下来隐晦的纠正道:“不过,特种作战有三特定要素,一是目标特定,二是力量特定,三是属性特定。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三个特定,传统的侦察兵原则上的任务偏向于‘侦察’,而特种作战更偏向于‘作战’,也就是说它属于武装利郎攻击和抗击对方的行动,不过在它的属性上还有个限定,那就是‘特种’,也就是采取的手段是‘非常规’,相比起侦察兵来说,它的攻击属性上更强。”
李海鸥想了想,他觉得面前这个韩小北能听自己一番话就分析出这么多道道,能不能打是一回事,理论上看来倒是挺扎实的。
不过他还是不肯承认自己对特种作战一无所知,打着哈哈说:“我看就差不多,我们侦察兵也要破袭,也要发动攻击,本质上就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功能的多少问题。”
韩小北也不想说服对方,几人聊了一下,会议就结束了。
李海鸥送韩小北回家属区,那里有一套房子给他使用。
一路上,李海鸥问韩小北家属在哪,孩子多大之类的问题,问到最后,又说自己这些年扑在部队上,老婆因为工作问题不住在一起,一个礼拜才见一次面,让韩小北把家属也迁到这边来,毕竟级别够了,地方上也有拥军政策,可以安排云云。
对于李海鸥的热情,韩小北一概点头微笑,嘴里说是是是,心想这个李海鸥还真像自己老班长说的那样,耿直人呢!刚才还对自己的到来话里话外夹枪带棒的,这一会儿,又一点不留余地地和自己交心交底,是个奇人。
等到了目的地,李海鸥下了车,对韩小北说:“这车是给你用的,司机小杨以后也是跟着你,有事你打电话到司机班找他,他随叫随到。”
俩人道了别,韩小北上了楼,司机小杨帮忙把不多的行李拿了上来后便要离开。
韩小北叫住了他,说车钥匙给自己一把,自己用车可能不定时间,不方便的时候就不叫他了。
小杨赶紧说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参谋长开车,你随叫我随到。
推辞就,韩小北也就不再啰嗦,看看时间还早,放下行李就叫小杨带自己去基层连队看看。
小杨问他你去哪?
韩小北说:“旅里现在是哪个连队训练最好?”
小杨问:“参谋长你说的是哪方面?”
韩小北说:“训练水平和训练设施。”
他心想的是要看全貌,就看训练最好的连队。
训练最好的连队水平如何,就已经是这个旅目前训练水平的天花板。
小杨不假思索说道:“当然是四连。”
韩小北问:“是英雄连?”
小杨说:“嗯,改编前叫做神枪手四连,现在一半是侦察营的兵,一半是原来四连的兵,是咱们李海鸥团长的那个猛虎团下面的连队,以前是我们E师训练最好的也最辛苦的一个连队。他们连队很多尖子,不过现在只剩下一个叫做侯军的代理排长了,其余都去了合成旅。”
韩小北也不多话,手一指门外:“那你现在就带我去看看。”
小杨说:“首长你中午不去旅部小饭堂吃饭了再去?都快午饭时间了。”
韩小北笑道:“哪吃都是吃,不行就在四连吃,也不差我这一双筷子吧?”
小杨觉得这个新来的参谋长说话倒是挺有趣的,一点架子都没有。
于是便开着车将韩小北送到了四连。
四连距离旅部并不远,大约就两公里不到,不到十来分钟就到了。
下了车,韩小北看了周围一眼,发现这里的训练场果然足够大,并且位置也好,有山有平地,不过就是训练场上只有普通的四百米障碍场和传统的投弹场之类的步兵设施,要真正建成特战连队肯定要大兴土木建设各种特种作战训练场,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远处忽然传来枪声。
韩小北朝靶场方向望去,知道是有人在那里打靶。
训练场上难怪空空如也。
站值班岗的兵跑过来,规规矩矩敬了礼,问:“首长找谁?”
韩小北说:“你们连长呢?”
值班员指着枪声传来的方向:“他去靶场了,今天我们连队打靶,要不要我去通知连长过来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