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分解动作?
正常的俯卧撑是一上一下,分解动作是班长念“一”,你就双手弯曲做下去,并且保持着这个姿势不动,腹部不能碰到地面,完全靠两只弯曲的手支撑。
等班长念到“二”的时候,才撑起来。
分解动作耗费的体力比正常动作多一倍不止。
而这个姿势定型也一样。
听理论课的时候,光是听姿势要领了,到了训练场上体验了十分钟的离机动作后,张衍开始介绍起离机定型的分解动作。
“待会儿,我们进行离机姿势定型训练的时候要采取分解动作,这是为了更好地形成肌肉记忆和锻炼你们的双腿力量——当然了,你们都是特战旅的,按说体力不是问题对吧?”
大家一想,艾玛,张教员夸咱们呢。
于是所有人高兴地回答:“绝对没问题!”
“平时我们每天都跑十公里呢!”
“小意思啦!分解动作而已嘛!”
张衍笑眯眯看着这群不知天高地厚刚吃过几天夜粥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的新兵蛋子们,心里早就笑到打滚了。
“好!很好!不愧是陆军特种兵呀!大家现在休息好了没有?休息好了我们就来一动了。”
“没问题!”
回答声排山倒海。
佟志在一旁已经忍不住捂嘴了,转身走到一旁去等着吃瓜看戏。
“待会儿,听我念到一的时候,你们右脚离地,保持离机时候的取腿动作,等我叫到二的时候再放下来,明白吗?”
“明白。”
回答的声音没有之前大了。
所有人的脑子里都腾起一个问号。
单脚支撑?
李正以前没做过单脚支撑,陆军那边也不练这个,到底能站几分钟?
他心里没数。
但他又对自己的体能非常有信心。
不就是单脚支撑地面嘛,站个二十三十分钟应该没啥问题吧?
“听起来,你们好像信心不足啊,咋了?陆军特种兵的自信呢?”
张衍依旧是那副含笑的样子,语气柔和地就像个慈父。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同时大声回答:“明白!”
张衍说:“嗯,这才像是特种兵嘛!男人里的男人是谁?军人!军人里的男人是谁?是特种兵!你们想要当个合格的特种兵,就得拿出男人的气概来,别犹犹豫豫扭扭捏捏像个娘们似的。好了,下面听我的口令,离机准备——”
所有人立即按照之前训练的动作,双手后背,取腿、弯腰、收腹、缩脖子……
“不错,都很标准,果然是特种兵的好苗子,上手很快。”
张衍一边夸,一边念出了那个让李正这辈子都记忆深刻的“一”字。
“一!”
所有人唰一下收起右脚。
现在,一连所有的兵都是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了。
“好——”
张衍把“好”字的尾音拖得长长的。
“就这样保持住,不要动,我们这边呢……新兵的合格时间是15分钟。你们是特种兵,怎么说都要20分钟以上对不对?当然了,我们这里的老兵能站30分钟以上,假如你们今天谁能站30分钟,往后这个科目时间你就减半!”
30分钟?
李正觉得脚上好像没啥感觉。
长期高强度的越野训练和各种的蛙跳、鸭子走路练出来的一双铁腿现在起作用了。
很稳,没感觉,很舒服。
他感觉自己可以试试冲击30分钟,应该不难吧……
当时在一连里有他这种想法倒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部分都这么觉得。
嗨!
不就是跟踢正步一样吗?单脚踢出,保持抬腿动作不变。
当年新兵踢个正步分解动作十分钟都是常有的事,不就多个20分钟嘛!
李正觉得自己行。
魏胖子觉得自己行。
张建也觉得没问题。
马腾和姜诚他们也认为问题不算大,还行。
时间一点一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李正感觉自己的小腿肚开始渐渐发热,大腿后侧的半腱肌和股二头肌也在开始发烫。
周围出奇地静,世界都仿佛停止了转动,耳边除了风吹过树梢时候发出的沙沙声,还有就是周围战友渐渐浓重的呼吸声。
然后全身都开始发热了。
额头上不知道啥时候已经沁出了密密麻麻的一层汗珠,顺着脸颊往下落,砸在操场的水泥地上。
“教员,休息一下行吗?”
队伍后头,二排的一个兵开始顶不住了。
张衍举起手里的秒表:“这才十几分钟,你们是特种兵啊,陆军特种兵,才十几分钟就撑不住了?再忍忍,多坚持五分钟再休息。”
第0287章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
五分钟?
现实中的五分钟并不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五分钟就等同于五年那么难熬。
起初认为伞训很简单的特侦一连的兵这回才明白,伞训远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在伞兵部队里流行一句话,三肿三消上云霄。
每名参加伞训的初哥,从大腿到脚踝,都要肿胀三次、消退三次,具备强劲的腿部力量和坚固的姿势之后,才能算是基本具备一名伞兵的资格。
而地面的姿势定型训练,仅仅是最最基本一项训练。
要从新兵到伞兵,要经过六个地面科目的考核才能登机。
在所有的伞降地面动作训练中,除了姿势定型,还要联系如何没辙沉重的降落伞在颠簸的飞机上站立,这是离机姿势;练习原地弹跳,一步弹跳,最终在模拟飞机平台上练习3步立即;要从1米高的跳台上开始练到5米跳台,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反复跳下,不断锻炼自己的腿功,使双腿能够承受降落伞着陆时候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从吊环到“三维太空环”训练,再到二次模拟平台训练,几天下来,每个人的腿都肿了起来,走路一瘸一拐的,睡觉都成了大麻烦——不是失眠,而是连床都爬不上去了。
女子特战班并没有比男兵多受多少照顾。
上天跳伞那是要命的事,说白了,就算你是女孩子,是女子特战班,哪怕像邵晓倩那样是大区副司的孩子,也没人敢给你开后门。
要知道,基础不过硬,上天等于要你的命。
就一个离机动作来说,往死里练你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你离机的时候有个正确的姿势不至于产生缠伞之类的空降事故。
教员与其在地面上将你折磨到死活来,也不愿意等你上天跳下摔成肉泥巴的时候对着你那具连殓葬师都凑不齐全化不了妆的尸体而后悔自责一辈子。
要说特种部队为什么相比任何地方都纯洁?
道理很简单,在这里练的学的执行的都是玩命的任务。
三个月的伞训,让李正仿佛又回到了新兵时期。
所有的一切都仿佛是那么的熟悉。
姿势定型是为了早就每个士兵的肌肉记忆,但这还是不够,接下来有令人胆寒的吊环训练。
所有人都要在三四米高的平台上,抓着数十米高的架子上垂下来的两个铁环,端着双脚跳出去,荡下去,然后落在二十米外的沙坑里,荡吊环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放开吊环的时机又有非常多的讲究——放手太早会钻进沙坑,姿势不雅不说,还会落个嘴啃沙的后果。
如果放手完了,则会背部着地,摔得你五脏六腑都想错了位一样,半天都爬不起来。
最要命的是,在这过程中,旁边有至少两个教员盯着,在评估每一个动作细节,对着每挂在吊环上的兵狂吼——
“三步要走稳!再来!”
“收腿太慢!”
“离机开腿,3分!”
如果没达到优秀成绩的4.5分,那么就继续,一直继续。
四遍、五遍、六遍、十遍……
不行?
那就一百遍。
两百遍。
从立即姿势定型到原地弹跳,从原地跟腿到1步弹跳、3步离机,吊环、跳台一步步升高,李正的腿果然逃不过以往老兵们嘴里的宿命,肿了消,消了肿。
一个月下来,腿上的疼痛感消失了,身上的本事越来越多了,特侦一连的兵渐渐地,从一开始的骄傲,到后来备受打击后的谦虚低调,又再一次开始骄傲起来。
大家都觉得,仅仅一个月嘛,不都学会了?
包括姿势定型,起初十五分钟都困难,而现在二十分钟轻轻松送不在话下。
一个月后,当李正走进考核场,站在二次模拟平台上,看了一眼台下的评分组——三个人组成的评分组,如果综合评分没有及格,那么就意味着无法拿到登机的门票。
“离机准备,跳!”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李正弯腰弓背,目光盯住“机门”边缘。
只见他的右腿快如闪电般收于胸前,而后左腿猛然发力、跳离模拟机,身体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落在气垫上。
还没站起来,李正的耳边传来了考官的声音:“4.5分!”
他飞快地从垫子上站起来,右手握拳在空气中重重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