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嘴上应承着好,实际上觉得旅长是多虑了。
这是自己部队所在的地盘,这片丛林自己带着兵闭着眼都能走出去。
更何况有两个营的兵力作为后援,还怕那以班为单位的特种小分队?
检查了一遍楼上楼下的岗哨,又用无线电联系了大院外的暗哨,一切都很平静。
已经是第四天了。
那帮家伙还没动手?
付明站在大院里,抬头朝不远处的山峦望去,忽然感觉兴许那些特种兵到了,就在这附近的山头上隐藏,之所以没动手,是他们还在侦察这个院落。
当然了,这个院落其实以前是个厂房。
早几年有老板回来投资搞了个山货交易综合市场,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搞起来,老板人破产了,这个半拉子工程就烂了尾,这次直接跟镇政府打了招呼,临时征用过来当做训练场地。
这个地方,付明来过很多次。
山地旅也要进行一定的城市作战训练,这里是最好的场地。
所以他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
看着远处起伏的山脊,他心里暗笑,你们就看吧,让你们看。
我手里几张牌,能让你们看清?
站了一会儿,他转身上楼去了通讯室。
这几天他都守在那里,寸步不离。
其实VIP到底会不会被救走他不担心,毕竟对手是特种部队的。
但有一点,这个通讯室就是至关重要的地方,只要电台保持通畅,援兵分分钟能赶到,区区几个特种部队的兵,谅他们插翅也难逃。
在丛林里,付明觉得自己这些人就是王。
主场作战,谁怕谁来着?
其实付明的猜测没错。
现在目标大院的附近山头上的确已经存在不少的特战小分队,都盯着他这个大院了。
经过四天的渗透,特侦营一连除了李正所在的这个一班之外,其余人早就在目标点周围的山头上设立了侦察点。
侦察是要摸清大院的实际兵力部署,岗哨位置,换班时间,还有火力配置等等要素。
一个特战小分队的指挥员——也就是班长吧,他作为指挥官是要懂得如何制定营救方案的。
而这些情报就是他们制定方案的基础。
此次的实兵对抗时间为十天,目前剩余只有五天多的时间,救人、撤离,计算下来也要用至少三天。
这样一来,动手的时间肯定不会超过第七天。
也就是说,只有两天多的时间就会到达最后的限期。
而此时的一班总算度过了最艰难的缺水时期,在“鲶鱼”小队离开继续前进之后,他们跑去那片菖蒲地附近,果然找到了一洼水源,在使用净水片后快速将水净化到了能够食用的水平上,然后大家喝了个饱,又装满了水壶。
这壶水怎么也能坚持个两天了。
解决了饮水问题,侯军心里就不慌了,现在唯一的担心是自己跟踪的这个小分队到底什么时候动手。
大家讨论过这支小分队会采取什么战术之后,李正的意见获得了最多的认同。
李正认为这支神秘的小分队肯定不会自己动手救人,换做自己是指挥官绝对不第一个去当出头鸟,当炮灰。
要突袭就有风险,先撇开失败几率不说,就算成功,谁担保不会有减员?
等自己救了VIP,却减员了,其他小分队会不会抢现成的?
对抗规则上没说明小分队之间不准进行相互攻击。
也就是说,九个班,相互之间都可以相互袭击对方。
对小分队的考核评分很大程度上就看VIP在谁手里,是谁将VIP成功带到最后的集结点,而不是看这个VIP是怎么得来的。
张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联合其他班,一起完成任务?
侯军问他,那你怎么去联络其他班?彼此之间的电台不通,有没有联络方式,就算让你找到其他班,你敢保证别人一定答应合作?
九个班,都能统一思想?
如果说有的班本身任务就是拦截而非营救,你去找对方谈,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人家假装答应,然后等你动手后给你一梭子,他就完成任务了,你就算是彻底“光荣”了。
这个对抗局令人很是头疼,老季设置方案的时候本身要的就是一个“乱”。
越乱,越复杂,越能考验小分队的作战能力。
作战能力也包括判断敌情和制定方案。
张建被侯军的话问住了。
他确实也没有好的办法能将九个班都联合起来,更何况现在别的班在哪,彼此之间都不知道。
这也是侯军决定尾随那支“鲶鱼”分队而不打算自己亲自动手的原因。
他笃信这个分队肯定有办法最后拦截VIP。
跟着他,肯定能找到机会救出VIP。
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是在什么时机、什么地方动手,最难的问题在于自己的这个班能不能干掉别人那个小分队。
因为对方很显然是老资格的“老特”,而自己这头却是一群刚入门的菜鸟。
“班长,有情况。”
负责观察盯梢的“人肉雷达”姜诚忽然发出了警示。
几人赶忙围了过去。
“什么情况?”
“他们好像在准备释放无人机。”
侯军连忙举起侦察仪,对准了“鲶鱼”小队所在的位置。
对方是黄昏的时候进入这片区域的,之后一直在林子里保持静默,仿佛消失了一样。
现在入夜了,难道他们终于要动手?
可是这里的位置距离目标点还有至少两公里。
动手也不至于将出发阵地选在这里才对。
那么……
他们的动机只有一个——侦察。
“全都做好防红外准备,检查下自己身上有没有热源,立即隐蔽!”
侯军用最快的速度下达了命令。
第0305章 有动静了
这几天,侯军命令一班全体成员都要小心隐匿自己。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跟踪的这支小分队身上肯定携带了夜间红外热源观测工具,白天还好说,到了夜晚,对方在扎营的时候肯定会布置观察警戒哨,而哨兵肯定会拿着红外观察仪到处观察,看看周围有没有敌情。
所以一班全部把携带的吉利服都穿上,吉利服的材质是特殊制作的,有防红外功能,只要小心点,利用山间的地形、树林外加吉利服,对方是很难发现自己的。
如今这支小分队距离目标点还有好几公里,却忽然停下脚步扎营,并且释放无人机。
看来对方是打算对目标点周围进行缜密的侦察,是要开始搜索附近一连的兵到底藏在什么地方了。
说到无人机,一连目前还没有配备,旅直属队那边有个无人机分队,这次没有参加对抗。
而特侦营这边暂时还没有成立相关的分队,毕竟成立时间不长,一是装备还没下来,二是人才还要找。
视线中,侯军透过侦察仪看到“鲶鱼”小队方向出现那三名士兵已经架设好了天线,其中一人持枪警戒,一人拿着一架手持式无人机走到前面找了个相对空旷的地方,另一人则拿出一个控制器,蹲在地上。
不一会儿,拿着无人机的那位助跑几步,扔出手里的无人机。
那架看起来不算大的无人机脱手后迅速拉升,很快飞上了一百多米的空中,消失在夜幕里。
好在看那名队员投掷的方向是向着目标所在的区域,无人机飞到那边去了。
侯军总算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不是对方发现了自己,而是派遣无人机去目标周围进行侦察了。
“不是针对我们的。”
侯军放下侦察仪,坐在黑暗中沉默起来。
李正把狙击枪架在树后,对着数百米外的“鲶鱼”小队的无人机操控员,把准星套在他的身上,又测了距离。
691米。
“班长,我很想开枪呢。”
他笑了笑,望向了侯军。
“只有不到七百米的距离。”
黑暗中,侯军说:“干掉他们好处不大,咱们之间距离那么远,打起来顶多就干掉他们这几个人,其他人肯定会和我们交火并且快速转移……”
说到这里,忽然苦笑了一下。
“兴许他们会反击。反正不会让我们好过。这样一来,我们就被他们缠上了,根本没时间去救人了。”
李正想了又想,觉得侯军说得有道理。
开枪一时爽,可是开枪之后麻烦就来了。
左右算算,真不划算。
至少现在自己在暗,对方在明,优势在我。
他放下枪,靠在树干上,仰头看着天空。
魏胖子忽然问:“班长,你说他们放无人机会不会发现其他班的踪迹?”
侯军说:“按说没问题的,这种应该是侦察无人机,身上有红外侦察仪,如果那些进入目标地点附近部署的班不注意的话,肯定会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