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韩小北说:“在那边待了一年。”
沈军问:“也去过维和培训中心?”
韩小北说:“去过。”
沈军说:“咱们去那边学点啥?”
其实沈军认为在作战方面自己这些经验老到的特种兵当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那么去维和中心还要学啥?
韩小北说:“要学的东西多了去了,一时半会很难跟你说清,记住,去了那边给我好好学,时间很短,但课程很近,这次任务非常紧迫,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估计回来后就要出发了。”
“保证完成任务!”
沈军和佟志敬礼,顺便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维和的任务看来真的很紧急,俩人收拾好行李后,参加集训的15名骨干早上10点就被送往军用机场,直接坐军用运输机飞往京城。
下了车,维和中心那边派了一辆考斯特过来劫走众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终于在京郊某地的一处大院里停下。
这个封闭式的营区依山而建,风景秀美,最令佟志印象深刻的是办公大楼前那一排不同国家的国旗,排成一列迎风飘扬,还有中间那面地球橄榄枝构成的蓝底白标旗帜,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联合国徽章。
15人脸气都来不及喘一口,进了排房放下背囊后立即被通知前往电教室报到。
赶到电教室,教员上来每人发了一张课程表,还有一些书籍、手册之类的资料。
佟志一看那张课程安排表,倒吸一口凉气。
果然如韩副旅长说的那样,课程非常紧密,多且满。
里头的课程包括维和行动概述、L国国家情况简介、爆炸物识别和防范、交战规则、野外生存技巧、反恐应对措施、后勤补给和装备核查、外事礼仪、维和新闻准则等等。
“新闻我们也要学?”
佟志忍不住悄悄问一旁的沈军。
在他看来,那应该是随队的宣传干事学的玩意,怎么练自己这种警卫作战分队的都要学?
沈军也也摇头:“不知道。”
教员察觉到俩人在交谈,过来敲敲桌子说道:“你们这些快反排的队员虽然不是搞宣传的,但要知道那边不止有我们的宣传干事,也有很多外籍记者,甚至有些还是不怀好意的,你们得先了解维和新闻准则,在遇到这些记者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去应对和处理,不要落人口实。”
“原来是这样……”佟志这才恍然大悟。
纵览整个课程表,那些什么爆炸物识别和防范、野外生存技巧、反恐应对之类的东西是手到擒来的科目,倒不需要耗费多大精力。
主要是什么礼仪和交战规则之类是最令人头疼的。
之所以说头疼,那也不是吹牛。
当看到那个交战规则的时候,佟志一脸的惊愕,他对沈军说:“这特么不是扯淡么?!”
扯淡?
沈军看了,也同样觉得挺扯淡的。
集训前,沈军和佟志这些老特们总认为L国那点儿武装分子有那么牛吗?需要出动咱们老特去护卫维和分队?直接派个步兵分队,带上装甲车和重武器,敢来搞事情直接突突了事了。
但看到这个交战守则,俩人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维和与作战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出于维护和平目的,而后者是以实现既定军事目标为目的。
维和有个三原则——首先,开展维和行动必须是经过当事国同意,其次是立场必须中立,最后是在自卫或者履行授权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适当的武力。
PLA派出的这支维和分队是经过联合国邀请才派驻的,而且这次行动是经过L国同意的,这满足了第一点。抵达L国知识后,维和分队不能卷入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之间的武力冲突,绝不能帮一方打一方,这满足了第二点。
最后一点,对方不开枪,维和分队不能开枪;能鸣枪警告的,绝对不能开枪;能打非致命部位的,绝对不能一枪毙命。
令佟志觉得扯淡的是最后一点。
按照这个原则形成的交火守则就是日常基本准则,即+每当遇到危险,维和士兵要先进行口头警告,然后拉枪栓示警。
无效之后,如对方有进一步行动,则可鸣枪警告。
再无效后,对方再进一步,这才可以进入“射击非致命性部位”和“击毙”这个环节。
也就是说,从你发现敌人到你击毙敌人,中间要经过足足5道程序。
沈军说:“这还怎么搞?”
旁边的佟志甚至笑出声来,做了个握枪的虚拟动作,从第一步示范到第五步。
最后抱着肚子弯下腰来:“我觉得如果遇到真正危急的情况,我没机会做第二步就肯定一命呜呼了。”
沈军也觉得佟志说得没错。
他们老特平时练习战术从来都讲究“快、准、狠”,最熟悉的反应射击和快速射击之类,只讲究一个“绝对快,相对准”。
精髓就在于“先敌开火”四个字上。现如今让他们要警告、拉枪栓、鸣枪、射击非致命部位,最后才能击毙。
这简直比马路上不配枪的交警都窝囊。
“教员同志!”
他举起手。
教员问:“沈中尉,你有什么问题吗?”
沈军拿起资料,指着上面的交战守则和应急步骤问道:“我觉得按照这种步骤去应敌,除非对方本来就没有恶意不想杀人,如果他想杀人,那么死的一定是我们。”
教员过来,扫了一眼那些守则条文,然后问:“你是特种部队的吧?”
沈军颇有些自豪地“嗯”了一声,挺了挺胸脯说:“A集团军血狼特战旅突击队的。”
教员说:“你知道在你之前有多少批我们派驻国外的维和部队吗?”
考我?
沈军没意识到教员问他这个问题作甚。
教员想干嘛?
我只是问个交战守则里不合理的地方,他扯到中国派遣维和部队的历史干嘛?
第0335章 关键五个步骤
“从1990年开始至今,一共向24个国家派遣了维和部队,执行了近30项维和任务,总派出维和官兵约五万余人。”
之前在教导大队的集训里沈军已经学到了部分的知识,这会儿正好活学活用。
教员点点头:“既然你这么清楚咱们国家派遣维和部队的历史,那么你想想,为什么别的部队能做到,而你不能做到?”
他转身对所有人说:“你们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维和行动,这次集训说是给你们授课,实际上能交给你们的都是写在手册里和资料中的知识,实际的临场应用和应对都要靠你们个人的处置能力。刚才沈军这个问题问得好,一个交战守则就有5个步骤,听起来很繁琐,很不可思议,但如何能做到既不违反规则,又能保全自己呢?谁能尝试给我一个答案?”
电教室里陷入了沉默。
大家不断在脑海里构想,反复模拟这进行这个五个步骤后的实际交战场景。
最后几乎每个人都决出一个结论——死定了!
“沈军。”
教员微笑着看着这位特战旅副连长,似乎等着他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沈军皱着眉头想了许久也不得要领,最后摇头。
“教员,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个5个步骤太繁琐,全做完的话,估计自己先会中弹。”
教员说:“让我们想一想,大多数是什么情况下会见到入侵警戒线需要阻拦的武装分子?”
沈军说:“营区警戒,或者是野外警戒,我们不是作战部队,因此不存在主动进攻的问题,所以基本都是防御状态下的遇敌情形。”
教员摊摊手,笑了。
“这就不就结了吗?沈军啊沈军,你是特种部队出来的,我很理解,但你要改变一下你的思维,不要用你作为特种兵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他说着,用手做了个手势。
“转换一个角度,然后好好想想,想到了答案之后明天上课的再告诉我。”
这事让沈军闹了个大红脸。
要知道,他作为一名老特,在作战方面从来都认为自己在这个15人骨干集训队里是拔尖的,除了一个佟志他没敢比较外,其余的都是警卫、工兵、医疗之类专业的人,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但没想到被维和中心的教员一个问题便问倒了,没能回答上。
下课后,沈军拉着佟志在排房门口里聊了老半天。
“老班长,你经验比我丰富,你说说看,教员今天提的问题答案是什么?5个步骤?”
他又模拟了一下举枪、开保险、拉枪栓,警告、射击等等一系列动作,到最后还是摇头。
“不行,我觉得顶多做三步,对方如果开枪,我们的生命安全绝对受到重大威胁,很大几率会死。”
佟志也挠头。
他也一直在想这件事。
和沈军一样,他也没想通。
这种交战守则太死板、僵化,根本不适合实战。
他走到阳台的栏杆旁,朝着远处望去,看着满山青翠,让自己紧绷的脑子放松一点点。
远处,视线中能看到大门,门口处有两个哨兵,双岗,一人一侧。
有个车开过来,携带手枪的哨兵上前拦截,然后持步枪的哨兵在后头看着,俩人相隔有七八米。
忽然,他转头看着沈军,似乎想通了点什么。
“我说沈军,刚才教员说让我们从老特的思维里跳出来,换个角度去思考……”
他指指远处。
“我们平时训练警戒的时候,假想敌一般想象是在多少秒内朝我们开枪?”
沈军想都不想说道:“3秒。顶多3秒,不能再多。一般按照我们的标准,要求突击队员要在一秒钟内做出反应……”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等等!”
沈军的眼睛亮了起来。
佟志笑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