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时候如果李正和侯军都在爆心,就算人变成了碎片,可身上的防弹衣之类还在,他们是军人,身上有不少军用装备,军用装备是最耐操的,即便遭遇大爆炸,除非核武器等级,否则总归会留下点什么。
“你的意思是……爆炸之前,他们已经离开了?!”
王东河点头:“没错。”
接着又道:“不过有一点,那么多人在村里搜索了一下午,却一点点他们的痕迹都没找到,就连其他地方也是,这说明他们可能没死……”
韩江元双眼一亮,希望之火再次熊熊燃起。
“没错。”
他好像在安慰自己,又像在寻找认同。
“你说的没错,我也觉得他们应该没死,侯军当了九年多,这个李正十四岁的时候遭遇过大地震,当年被埋在废墟里好几天,结果都熬过来了,当时还上了报纸,说他是个奇迹……”
说到这里,韩江元的声音提高了几度。
“虽然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可老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不相信李正当年都没死成,到了现在却没了。”
王东河正打算顺着韩江元的话继续安慰几句,还没开口,却看到帐篷里头传来通讯兵的大叫声。
“副指挥长!好消息!”
俩人回头,几乎异口同声:“什么好消息?!”
“找到了!”
“什么找到了?!”
问这话的时候,韩江元内心无比忐忑。
他生怕通讯员告诉自己是找到了尸体,而不是活人。
通讯员的喜悦像是溢满水的盆子,再也装不住了,大声道:“他们没死!好着呢!在一口井里,躲过了爆炸冲击波!”
“井里?”
韩江元眉头一皱。
他忽然想起村里的地形。
“是村中央那口大枯井?”
通讯员说:“应该是,他们说靠近村子最中间的位置,就在祭司房子的附近!”
“就是那里!”
“走!”
韩江元一刻都不想等了,健步如飞拉着王东河就往村里赶。
一边走,王东河一边说:“副指挥长,你可是才对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消息你应该马上上报过去,大喜事!”
韩江元一拍额头:“嗨!你看我这德行!听了侯军他们没事,我一下子兴奋得什么都忘了。”
他回头对跟在身后的一个兵说:“去,马上将消息发出去,东战区那边报告一下,还有侯军李正所在的部队,也通知一下,免得他们的担心。”
等那兵走了之后,韩江元这才对王东河说:“你不知道,之前猛虎旅的庄旅长给我打电话了,口气那可是很严厉,好像要找我要个交待一样。”
“庄旅长啊?”王东河笑了:“他那人看着花少,可真所起话来,就跟刀子那么锋利。”
俩人哈哈大笑。
忽然,王东河想起一件事,他问韩江元:“对了,副指挥长,今天那个女兵是怎么回事?”
韩江元知道他说的是邵晓倩的事,关于这件事,他也不清楚。
他知道的是这个女兵也是猛虎旅的人,是女子特战班的,从档案上看是从总医院那边调到猛虎旅的。
光是看履历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一般人谁在医院待得好好的非得往女子特战班那种地方钻呀?
后来看清楚了档案才知道,那可是军区首长的掌上明珠。
“你是说医疗分队的小邵?”
王东河是警卫分队分队长,快反排是他管辖范围,所以有些事他必须搞清楚。
“我好像是姓邵的,我看她那样子……哭哭啼啼的,总不能是李正他们家亲戚吧?”
韩江元说:“都是一个旅出来的,而且入伍前是同一所大学,东海大学的学生。”
“一个旅的?同一个学校?”王东河的口气变得有些暧昧起来:“这种事,以前可是有过教训的……”
韩江元脸色冷了下去。
王东河却似乎并不在意,继续说道:“按说,如果双方是男女朋友关系,非特殊情况是不应该安排在一起执行同一个任务的,更何况他们只是新兵。”
韩江元说:“这事你可别胡说八道,到时候我和夏指挥长商量了再说。”
第0433章 庆功宴后的谈话
维和营举办了庆功宴。
快反排的人主角,而侯军和李正则是主角中的主角,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J市市长听闻两名华夏维和士兵的事迹之后,和当地人组了个慰问团,开车一台卡车送来了五头羊表示慰问。
市长叫做迪亚罗,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老头对华夏维和营的人为什么满意?
道理其实和简单,当地人又不傻,谁是来无偿帮他们的,谁是因为觊觎这里的利益而来,谁都门儿清。
老头送羊过来的时候小小地座谈了一下,席间提起一件小事,确是令他感动无比的小事。
其实真的是小事。
J市其中一所学校门前的道路严重毁坏,到处坑坑洼洼,到处沥青老化碎裂被碾成了渣,因为动荡,因此没人管,稍稍安稳一点,市长想修路,却没钱。
于是他去找了个好几个地方。
最早去的是联L团,结果人家倒是客客气气接待了他,之后就没下文了。
无奈之下,他又去找了高卢人。
高卢人比联L团更不靠谱,跟他坐下谈了半天,最后脑袋摇成拨浪鼓,连声说不。
还告诉迪亚罗,他们的经费都是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
这可把迪亚罗气得不轻。
对,在这里驻军和武装分子开战就有钱,一点点修路的钱都说专款专用,意思是,打仗不缺钱,修路没有钱。
他想去其他维和营试试运气,但凡是欧洲国家的维和营一概跟高卢鸡的理由差不多——没这笔经费。
除了高卢鸡和这些欧洲的维和营外,剩下的只有非洲国家派来的维和营了。
不过迪亚罗他没去找。
不去找的原因也很简单,都在这片土地丧刨食吃,谁家情况怎样谁不清楚?
以W国为例,早些年也是发生过种族大屠杀的主儿,这几年刚平静下来没几年,虽然发展势头不错,可毕竟还是穷,要他们修路,等同让乞丐布施,不是不行,是很难。
好在正当迪亚罗走投无路之际,华夏维和部队来了。
于是这位老市长决定过来这些东方大国的维和部队里碰碰运气。
没想到华夏维和营这边热情招待了他不说,听说是学校门前的路,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迪亚罗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还十分惊讶,因为太顺利了。
于是他强调了一下那段路的长度,又小心翼翼地问华夏人:“有经费吗?”
夏志国回答的话是:“有困难解决困难要帮,没困难锦上添花也要帮,经费你就不需要担心了,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华夏曾经积贫积弱,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师长您放心,路的事就交给我们的工兵分队吧,咱们就是干这个的。”
一番话下来,把这位老市长说得差点泪啥当场。
啥叫友谊?
这就叫友谊嘛!
这次,华夏维和营去巡诊的路上居然还挽救了一条村子的人名,迪亚罗当然坐不住要上门慰问了。
5头羊,搁在国内真不算什么贵重礼物。
但放在J市,那就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李正第一次看到这位市长时挺惊讶的,因为他觉得J市财政如此紧张,所以才连修路的钱都拿不出来。
可见到迪亚罗的时候,发现这老人虽然六十岁了,看起来跟四十岁的人差不多,精力旺盛,威严十足。
最令李正有些疑惑的是,迪亚罗穿金戴银,脖子上挂在大金链子,手上还有大金镯子,十根手指头上戴满了工艺各异的银戒指。
咋?
穷?
不像呀!
这在当时还在营里引起了士兵之间的议论纷纷,觉得市长大人是不是真的装穷,穷庙富方丈那种架势。
结果后来从布玛爷爷的口中才获知了真相。
当地人之所以很敬重这位市长,是因为他的确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无论多穷的地方都有成功人士。
迪亚罗就是那种鸡群里的鹤,他在L国各地有九家宾馆,还有其他矿产生意。
按理说他是很有钱的,只不过他经营生意的利润居然全部捐给了政府,用来修葺被战争毁坏的基础设施,用来扶持教育,所以别看他穿金戴银,口袋里的流动资金却真不多。
修路,当然是修不起的。
迪亚罗的故事对李正产生了很大的震撼。
谁能想到在非洲这种连年动荡饥饿丛生战争不断的国家里,居然有这种赤城的爱国之人。
可见,对祖国的爱,不仅仅是华夏人专属,其他地方哪怕是经济再落后再穷困的地方,也有这种活得很是纯粹如同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人物。
宴会依旧采取自助餐的形式,毕竟不光要照顾自己人,也要顾及待客之道,这是华夏礼仪之邦的传统。
席间,迪亚罗专门带着翻译过来找到了李正和侯军,抓住俩人的手一通感谢,手就跟手摇发电机似的一个劲地摇,将俩人夸成了他们J市的大英雄。
整个宴会气氛很是和谐,弗兰克中尉和阿方索上校也来了。